霍邱一中实验班分数线:一、学科创建、演变、发展的基本历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42:05
财政学科的创建、演变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七个历史时期。
(一)创建时期:1948年6月—1953年7月
这一时期是学校的初创时期,也是财政学科的初创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建立教学组织,招收和培养师资,创建财政专业并开始招生。
1949年11月末,中原大学财经学院正式成立,院负责人为梁维直、牛永年(老干部)。院下设财经教研室财政组,主要教师有白宗福(组长)、卢石泉(副组长)、陈怀清、彭明朗、曾庆舜、彭澄、陶兆松、练相如等。正式招生之前,财政组教师进行了业务学习和培训,包括学习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千家驹、马寅初的《财政学》等。1950年,牛永年、白宗福、卢石泉、李九龙等财政骨干教师,先后被学校选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研究生班(学制两年)学习,并分别于1952年7月和1953年1月毕业回校。1952年后,教学组织调整为财经学院财政信贷系,系负责人为梁维直(院长兼)、牛永年。1951年8月,财政专业本、专科开始正式招生(50人/届),主要培养新中国急需的财政税务高级专门人才,专业课程主要有“财政学”、“国家预算”等。当时尚无正式教材,教师主要凭备课手稿、讲义授课,教学内容以介绍前苏联的财政史、财政制度、财政理论,以及预算收、支、管体系为主。
(二)初步发展时期:1953年8月—1958年9月
1953年8月中南财经学院组建后,财政学科得到初步发展。教学组织扩展为财政信贷系(系主任为刘光华、谭寿清)财政教研室(梁式文为教研室主任),下设财政、预算、部门财务、财政与信用4个教学组,形成了由53位教师组成的较强的学科阵容。教师来源一是原有教师,二是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研究生班学成回校的牛永年、白宗福、卢石泉、李九龙等教师,三是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中从六省二市有关高等院校调入的教师,包括多名建国前在高校任教且曾留学国外的教授(如留日的梁式文、秦佩衍、邓平标、孟广镕等,留英的胡善恒等,留德的吴树敏等,留美的曹廷宪等)。学科体系与专业也随教师队伍的充实而扩展。除财政专业外,又增设了“预算专门化”和“基建应用财务专门化”;课程设置门数增加,公共基础课中增设了“中国革命史”;专业课增设了“国家税收”、“国民经济各部门财务”、“基本建设拨款与贷款”、“财政与信贷”等课程;教学内容逐步从以介绍苏联财政理论与实践为主,转向以讲授中国财政理论与实践为主,教师经集体讨论后自编讲义,印发学生。在强调以教学为中心的同时,也开始了科学研究活动。1955年首届全校科学研究会议召开,财政专业教师积极参与。该学科教师曾在《中南财经学院学报》发表“国家预算”等论文。
(三)调整与受挫时期:1958年9月—1970年11月
本时期的财政学科所在系,先后经历了“部门经济系——财政金融系——财政系——财政会计系”的变化。由于政治运动、“大跃进”以及为新建的湖南财经学院、暨南大学支援师资,部分教师转行理化学科,财政专业教师大为减少,主要教师只剩下白宗福、蔡次薛、卢石泉、李九龙、卢世农、黎杰、王堃、吴德明、曾昭旭、王瑞昌、张良萍等。
专业设置先是财政信贷学,后分设了财政专业和税收专业,但实际仅有财政专业于1958、1960、1961年招收学生(1个班/年)。1962年,因校址搬迁动议的干扰,学校各专业均停止招生。1963~1965年,专业招生恢复正常,1963年、1965年各招1个班,1964年招收2个班。招生期间,财政专业主要为财政税务部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设置的主要专业课程有:财政学、国家预算、税收学、基本建设拨款与贷款、财政与信贷等。使用的教材除印发财政信贷教研室自编的《财政学讲义》之外,还编印了教学参考书《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财政思想》和学习指导书等。1965年,卢石泉、马明元老师应邀参加“全国第一届财政科学研讨会”。但由于教师编写讲义和授课繁重,非教学活动(如“四清”等)的冲击较多,本时期教师的科研成果较少。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新生停招,老生停课“闹革命”,教研活动中断,大部分教师被下放“五七”干校,学科发展遭受严重冲击和挫折。
(四)恢复时期:1971年11月—1977年12月
本时期,财政学科初步恢复。学科依托的教学组织为计划财政系下设的财政金融教研室,教研室又分为财政组、预算组、财政与信用组。一部分原已流失或下放的专业教师重返讲台,同时将在外省工作的财政专业1963届毕业生何盛明调回任教。在“教育为工农兵服务,学制要缩短”方针的引导下,1974年,财政学专业招收了一届三年制的大学普通班(40人),学员主要是省内经过两年以上劳动锻炼的知识分子与基层干部。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是财政学、国家预算、国家税收、货币信用学等,教材主要是财政教研室自编的《国家税收》、《国家预算专题》等。当时鼓励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所以学术活动主要是组织师生面向社会讲学和调研,撰写专题报告、调查报告、论文,在内部刊物发表,供内部交流参考。
(五)迅速发展时期:1978年1月—1985年10月
1978年高考恢复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财政学科步入迅速发展时期。学科所在的计财系分为计统系和财政金融系,白宗福、梁尚敏先后担任财政金融系主任。财政学科体系逐步健全完善。财政教研室先扩展为财政、国家预算、税收3个教研室,后又进一步扩展为财政、国家预算、税收、财政史、外国财政5个教研室。教师队伍(67人)得到空前充实和加强,形成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学科队伍。扩充的教师来源一是千方百计从外单位引进的骨干教师,如梁尚敏、李渭清、陈光焱、刘家声、陈大杰等;二是从历届财政专业优秀本科、硕士毕业生中选拔留校,如倪平松、吴俊培、於鼎丞、刘洁心、杨灿明、许建国、李大明、叶汉生、刘孝诚、李永东、蒋晓蕙、刘广洋、梁友平、叶青、戎惠良、王金秀等。
财政专业1978年开始恢复招收本科生。1983年以后,财政专业扩展为财政、税收、国际税收3个本科专业。1980年开始招收财政专业硕士研究生。本科专业课程主要财政学、国家预算、国家税收、外国财政、中国财政史、财政与信用等。专业课教材使用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少数属自编自印(如《财政学原理》,为后来财政部统编《财政学》教材的基础),多数属公开出版的教材,如《社会主义财政学》(李九龙参编)、《国家税收》(张良萍参编)、《资本主义国家财政》、《中国财政史》、《国家预算》(吴德明参编)等。
这一时期科研受到重视,学术活动逐步开展。教师参加了各类学术研讨会,在《财政研究》等刊物发表的论文增多。1980年,财政专业师生召开了财政理论研讨会;8月,孟广镕教授参加了全国财政学界第一次“外国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问题讨论会”。1983年由白宗福、梁尚敏等编著的《社会主义财政学概论》获“湖北省首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84年暑假,该学科部分教师和硕士研究生在应邀进行社会调查基础上完成的调研报告《“治穷致富”突破口的选择——河南信阳地区振兴财政经济的战略调查》,结集成书,咨询意见受到信阳地委和行政公署的高度重视并多被采纳。1985年,该学科组织教师编写出版了《经济杠杆讲话》(湖北科技出版社1985年出版)。梁尚敏教授还被财政部派往美国新罕布尔州丹达泰茅斯大学讲学。
(六)部级重点学科建设时期:1985年11月—2000年8月
本时期,财政学科所在院系经历了“财政金融系——财政税务系——财政金融学院财税系”的演变。梁尚敏、陈大杰、吴俊培、许建国、杨灿明、李大明等历任系主任带领该学科全体教师,一直致力于将该学科建成财政部和国家重点学科,并实现了前一目标。
课程体系与专业设置进一步完善,教材建设与创新成绩突出。先后新开了理财学、综合财政概论、地方财政学、数量财政学、财政系统控制论、税收管理、纳税检查、国际税收、税务会计、关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简史、中国财政思想史、西方财政思想史等新课程。1997年,新设了理财学专业。该学科主编并公开出版的财政部统编教材有《财政学》、《地方财政学》、《税收管理》、《外国财政》,《西方税收思想》等,自编或参编并公开出版的教材有《综合财政概论》、《财政调节概论》、《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简史》、《国际税收》等,并获得了“财政部优秀教材一等奖”(1992年,彭澄教授、倪平松教授)、“财政部优秀教材二等奖”(1992年,张良萍、李大明教授)等奖项。
在教学上,实行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探索和研究教学理论、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创新,开始进行多媒体教学试点,取得了一列研究成果。1993年,何盛明、叶汉生、梁尚敏、杨灿明、姜伟民获“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李大明、李九龙、许建国、张云贵获“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994、1996年,许建国教授、杨灿明教授先后获“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教学类)三等奖”;1997年,叶汉生获“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1999年组织研究生赴海南省财政厅进行财政收支结构调查,完成的调查报告受到海南省政府及财政厅的高度评价。
师资培养上颇有创新,学术研究与交流空前活跃。该学科选派了杨灿明、庞凤喜、刘广洋、李景友等老师,到黄石市、荆门市、浠水县和宜城财政局挂职锻炼;选派李大明、梁友平、庞凤喜、高燕贞、黄富宝等老师,到国家税务总局、武汉市税务局、财政局等单位实践学习。同时,经常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部科研所、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著名财政学者来校讲学。1989年,发起并主办了全国财政理论研讨会,许毅、王绍飞、何振一、郭代模等著名学者均与会研讨;梁尚敏教授在“国家理财实行宏观控制的几个理论问题”的主题报告中,提出了财政运行机制的新观点;何盛明教授和叶汉生老师合作提交的论文《财政调控机制研究》,也受到与会代表的首肯;这两篇论文均发表于《财政研究》1989年第6期。同时,该学科教师积极参加全国财政、税务理论研讨会,并利用各种机会和多种经费渠道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吴俊培教授到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梁尚民教授前往日本福岛大学进行学术交流,许建国教授到美国进行学术交流,杨灿明教授多次到美国、香港、欧洲进行学术交流,李大明、庞凤喜、叶青、王金秀等教授到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学术访问,陈光焱、庞凤喜教授到台湾逢甲大学进行学术交流,甘行琼副教授到德国进修学习等。
经过艰苦而卓有成效的努力,财政学科以其强大的学术实力和丰硕的学术成果得到了同行和社会的认可。1993年,该学科被批准为财政学博士学位授予点,1994年开始招收博士生;1995年建立财政学博士后流动站;1997年被财政部批准为财政部部属院校首批重点学科。
1999年,财政部组织的“中南财经大学财政学重点学科建设规划论证会”在学校召开。来自教育部和全国有关高校、科研机构的近20名专家充分肯定该学科的建设成就,认真细致地评估了该学科的建设规划,提出了把财政学科建设成国家级重点学科的明确目标。
(七)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时期:2000年9月至今
本时期学科依托的教研组织,在2002年11月前、后分别为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税系、财政税务学院(下设财政系和税务系)。在2002年1月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目前学校仅有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前后,围绕申报和建设国家级重点学科,该学科推行了一系列提升举措。
一是专业与课程设置的改造与培养目标的调整。为拓宽专业口径,该学科将原有专业调整归并为财政学专业,新设了税收筹划方向。新开了税收筹划学、外国财政制度与管理等市场经济亟需并与国际接轨的课程;培养目标从主要为政府部门培养人才,转向主要为企业、社会培养高级财税、财务管理及税收筹划人才,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的适应性和选择性。
二是学科组织级别、师资队伍学历层次与综合素质的提升。财政税务系组建为财政税务学院,有利于加强学科领导和对外协调,集中优势资源建设国家级重点学科。该学科现有专业教师30人。其中,博士11人(含博士后2人),占36.7%;具有硕士学位的13人(其中在读博士7人),占43.3%;教授11人,占36.7%;副教授9人,占30%;讲师8人,占26.7%。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大为提升,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奠定了扎实的人才基础。
三是教材建设水平、教学手段与水平的提升。已自编并公开出版了高质量的系列新教材《现代财政学》、《财政学原理》、《财政学案例》、《国家预算管理》、《中国税制》、《税法》、《税收管理》、《税务会计》、《新编税务检查》、《国际税收》、《外国财政制度与管理》、《中国财政史》等。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财政学多媒体教学系统”研制成功。2001年暑期在学校召开的“全国财政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研讨会”,重点介绍了该学科的教学改革经验,演示了财政学多媒体教学的成果,许多高校现已采用这些经验和成果。2002年12月,新的财税实验室建成,装有财税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供学生实习操作。
四是科研组织强度与学术地位的提升。为充分发挥教师的研究特长和优势,该学科成立了3个研究所(财税研究所、中国财政史研究所、外国财税研究所),设立4个研究中心(中国地方财政研究中心、中国税收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经济与财税政策研究中心、国有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以优化学科方向的人才组合,组织集体申报科研课题和科研协作攻关。
与此同时,学术交流日益活跃,水平和层次不断提升。2002年5月,庞凤喜教授与中国税务学会、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研究人员,赴陕西榆林延安地区对“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与财政优势”的课题进行调研,其调研成果以我校教授的名义上报国家税务总局领导。2002年6月,在山东省日照市召开的“世界税改趋势与中国税制改革研讨会”上,李大明教授、陈光焱教授分别就“中国税制国际化与本土化”、“中国农村税费改革问题”作了专题发言。2002年7月,由中国财政学会举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承办的“财政基础理论研讨会”获得圆满成功,财政学科在全国财政学界的影响力大大提高。同月,杨灿明教授还作为中南地区财政专业的惟一代表,赴兰州参加由教育部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承办的全国高校财政、金融专业研究生工作座谈会。2002年11月,中国地方财政研究中心与武昌区政府的合作课题“街道财政管理的改革与完善”通过项目论证。
2002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第13次年会”上,梁尚敏教授当选为顾问,吴俊培教授、杨灿明教授当选为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刘京焕教授、陈志勇副教授当选为理事。2002年6月,杨灿明教授参加在广东顺德市举行的“中国财政学会外国财政专业委员会年会”,并当选为专业委员会委员。到目前为止,在中国财政学会和中国税务学会任理事的有6人,在二级研究会或省级学会任常务理事或理事的有10人。
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也取得显著成就。2002年6月,该学科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转型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照勇教授来校,就“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专题学术报告。2002年8月,又邀请台湾逢甲大学游慧光、王汉民、林恭正3位教授参加“海峡两岸财政学教学、科研座谈会”,并就财政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法、学术研究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11月,财政部科研所许毅教授、王朝才教授先后应邀来学校讲学。12月,学校赵凌云副校长和杨灿明院长一行赴台湾淡江大学等6所高校进行了为期7天的学术访问交流。
二、学科建设的基本成就
(一)学科的优势与特色
1.财政基础理论与财政政策研究国内领先,开辟了地方财政等特色研究领域。
该学科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主要研究与市场经济相关的公共商品理论、公共财政职能、公共选择和公共部门效率等理论,研究财政运行机制、财政政策以及财政宏观调控体系与政策工具等。在这些基础理论与财政政策研究领域,该学科先后承担并完成了一批国家级课题(如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地方财政行为规范化研究”、“我国财政收入合理规模研究”等),出版和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如《宏观财政分析》、《市场结构与政府经济行为》、《公共需求研究》、《关于加强财政宏观调控的研究》、《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市场结构》等)。其学科实力与学术水平,一直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根据学科地处湖北和中部地区的区位特点,该学科开辟了地方财政等特色研究领域,将中西部地区及湖北经济改革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财政问题作为研究重点,走出了一条依托地方、服务地方的学科发展道路。近几年来,该学科先后主持和完成了“地方财政行为研究”、“湖北省效益财政研究”、“三峡工程移民问题的研究”、“区域经济及西部大开发财政税收政策的研究”、“分税制与湖北地税发展战略”、“地方税改革及地方税体系研究”、“加入WTO与湖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等16项国家级、省部级地方财政研究课题,出版了《2001中国地方财政发展研究报告——西部大开发中的财政政策研究》等10余部地方财政专著,发表了《分税制与湖北地税发展战略》、《推进税制改革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系列学术论文,提交了多篇获得高度评价的调查报告(如“培育地方税源促进经济发展——广西百色地区税源调查报告”等)。
该学科研究成果中的许多观点,或被国务院采纳(如杨灿明、李景友在财政部课题“三峡移民与开发”中,针对“就地后靠”的移民原则而提出的“适度外迁”主张),或备受财政学界好评(如杨灿明、许建国等教授与湖北省财政厅合作的“效益财政”系列研究被许毅教授评价为“无疑可视为我国财政理论界的一项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及其产生的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突出了该学科的学术特色,奠定了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2.财政史学研究特色鲜明,地位突出。
研究财政史是财政理论与制度创新之所需,也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推力之一。财政学科设有目前全国高校惟一的中国财政史研究所,其财政史研究独具特色并一直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该学科的财政史学研究起步较早,成果丰硕。1987年,在全国率先成立中国财政史教研室,有老、中、青8位教师从事财政史教学与研究。1998年,又成立了全国高校惟一的中国财政研史研究所,是最早招收这一研究方向研究生的高校之一。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较多,蔡次薛、吕调阳除参加财政部组织编写的《中国财政史》教材和十二辑《中国财政历史资料选编》外,还分别著有《隋唐五代史》、《中国财政思想史稿》。梁尚敏、陈光焱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简史》,是国内高校首次编写的这类教材。陈光焱撰著的《中国赋税发展研究》获“中国财政学会优秀成果三等奖”,他著述的《中国财政思想制度改革》为该学科导师文集中的一本。陈光焱、叶青、刘孝诚合著的《中国财政史》,则首次综合研究了财政思想与财政制度,并按专题设立章节,突破了同类教材的编写模式,开创了新的研究体系。叶青教授的《财政史与会计史比较研究》是国内首部将财政史与会计史结合研究的专著。
该学科在财政史学研究上还累计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国内同行一直公认该学科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实力最强。在著名的“七校八老”之说中,该学科占了二老(吕调阳、蔡次薛教授)。目前,3位教师受聘于财政部“中国财政博物馆”布展大纲编委会特聘委员。
3.税收研究与企业税收筹划研究成就显著。
该学科的税收研究主要是为政府宏观税收政策的制定以及税收制度的设计和改革提供决策参考。在税收理论、政策与税收实务方面的研究一直居于国内前列,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承担并完成了一批重大的研究项目,出版、发表论著多部(篇)。这些成果包括:“金融数学/税收系统工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宏观税收负担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经济发展中的税收政策》(专著),《中国税法原理》(专著),《各国税制比较研究》(国家社科及财政部重点课题),《增值税国际比较》(专著),《消费税国际比较》(专著),《税收管理学》(教材),《中国税制》(教材),《论税制结构优化与税收征管的关系》(论文),《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论文)等。
中国自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及相应的税收制度以来,对税收筹划的研究和运用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该学科充分利用税法研究、税收管理研究等优势,积极开拓了企业税收筹划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并形成了一支较强的学术队伍。其中,庞凤喜教授为中国税务学会理事、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理事,在纳税人权利及税收法制领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如《论公共财政与纳税人权利》、《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中国税法原理》等。李大明教授为湖北省注册税务师协会常务理事,在企业与税收、税务代理、企业税收筹划领域有不少著述,如《我国税务代理业的发展政策》、《论税收筹划的原理及应用》、《论税收筹划的税收理论基础》等,目前正在承担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税收筹划》的主编工作。艾华副教授是湖北省注册税务师协会理事,也是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教材的主编和考试命题专家之一,在税法研究、企业税务会计和税收筹划研究方面具有专长,经常为企业作税法和税收筹划的讲座,他所著的《税法》、《税务会计》、《新编税务检查》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2003年学校开设的税收筹划培养方向,成为本学科的特色专业(方向)。
(二)人才培养特色鲜明
财政税务学博士点设有财政理论制度研究、税收政策与税收法律制度、中外财政比较研究及财政史等培养方向,现有博士生导师5人,已招收博士生51名。硕士点设有财政、税收、中国财政史、国有资产管理等研究方向。1980年以来,共招收硕士研究生300多人,授予学位(含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400多人。
在硕士、博士生的培养中,导师组注重对博士生综合理论素质与应用研究能力的培养,按照新世纪高级人才的标准,参照国际上人才培养的通行模式,制定系统的培养计划,在教学中采取双向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为博士生创造和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1978年以来,该学科为国家培养了3000多名优秀的本专科毕业生。在加强基础理论教育、拓宽知识面的基础上,本科教学尤其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科学研究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毕业生成为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多年来,该学科的人才培养体制形成了3个鲜明的特色:
1.加强教学改革,积极进行专业改造。
该学科研制出了全国第一套集财政学原理、案例和多媒体为一体的教学软件系统,被全国11所高校采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税收筹划人才的需求,开设了税收筹划专业方向,培养该方向的本科生。
2.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强化社会实践环节。
学院在武汉、海南、深圳等9个地方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学生多次获得湖北省教委颁发的“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奖”;以此为基础进行的教学改革,有2项获得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教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3项获得三等奖。
3.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从制度上鼓励研究生、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
自1985年设奖以来,该学科的本科生共有70多人次获“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获奖等级与数量在湖北省高校各学科中居于前列。近6年来,先后有5人获得“全国三好学生”或“全国优秀学生干部”的称号。1980年以来,财政学科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优秀教学、科研和管理人才,其中有12人成为博士生导师,有20余人担任厅局级以上职务,有2人担任副省级职务。还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成为著名的专家学者或成功的实业家。
(三)学科建设长抓不懈,成效显著
该学科在学科建设上长抓不懈,并一直为把财政学科建设成为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的国家级重点学科而奋斗,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992年,该学科开始申报财政部重点学科。1997年被批准为财政部重点学科。之后,开始了国家级重点学科的申报工作。
1999年5月29、30日,由财政部组织召开的“中南财经大学财政学重点学科建设规划论证会”在武汉举行,来自教育部和全国有关高校、科研机构的近20名专家组成了以许毅为组长,邓子基、陈共为副组长,姜维壮、何盛明、邱华炳、何振一、刘溶沧、邹传教、马国强、储敏伟、张馨、胡乐亭、马海涛、童道友、刘宏等为组员的专家评议组。专家组听取了学科建设情况汇报,实地考察了财政学科点的教学科研场所,参观了学科建设的成果展览,对中南财经大学财政学重点学科建设的规划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估,得出的论证结论是,该“学科点在研究方向、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学术交流、学科基础条件等诸方面均已达到较高的水准,所制定的规划思路清晰,建设目标是积极的,措施是可行的,具备了申请国家级重点学科的资格与条件。”2000年,两校合并后,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该学科加大了建设力度,继续积极申报国家级重点学科。2001年11月,经过教育部初审,财政学科进入复审答辩名单。2001年12月10—13日,财政学科组成以杨灿明、李大明为答辩人,以罗家宾、叶青、刘京焕等人为答辩材料准备与服务人员的答辩组,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答辩,接受教育部评选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专家组审核,赢得了专家组的高度评价。2002年1月,财政学科正式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之后,该学科认真总结学科建设的经验,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制定了五年建设规划。为了使建设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在学校组织主持下,该学科于2002年7月21日在武汉召开了建设规划论证会,会议邀请了以许毅为专家组长,由财政学教育界、学术界以及财政部门2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五年建设规划》进行了论证,形成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五年建设规划论证报告》。《报告》认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学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优势学科,学科建设的已有成绩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也是制定五年建设规划的基础”;“五年建设规划中关于该学科在学科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硬软件设施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的分析,深刻、准确,符合该学科的现状,对于这种勇于自我剖析的精神,专家组表示赞赏”;“建设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定位准确,具有先进性、开创性”,学科建设措施是“正确的、必要的、可行的”。《报告》最后对财政学科的建设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根据论证会的意见及《论证报告》中的建议,财政税务学院对建设规划进行了认真修改和补充,并予以逐项实施。财政学科先后成立了重点学科建设办公室,建立了财税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陈列室,承办了由中国财政学会和财政部科研所主办的“全国财政基础理论座谈会”,设立了中国地方财政研究中心、中国税收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经济与财税政策研究中心、国有资产管理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组建了本学科的学术刊物《财政经济评论》编委会和编辑部,并出版了第一期;制作了财政税务学院宣传画册和光盘,更新了财政税务学院网页,召开了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会议,组织了学生的学术活动,邀请了国(境)内外财政学界专家学者来我校讲学、交流。学科建设有规划、有措施、有经费、有成效,充满了生气。
三、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历史启示
经过历代财政学人的艰苦奋斗,财政学科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的学科建设经验。这些成就是财政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基石,而这些经验将成为指导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依据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国家的稳定强盛,学校的全力支持是财政学科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
50余年来,财政学科与共和国同成长,历经了国家经济建设的各个时期。历史证明:国家遭难受挫,财政学科则举步维艰;国家兴旺发达,财政学科则生机盎然。日益强大的祖国及财政经济建设实践,为财政学科之树长青提供了沃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学科的发展更逢盛世,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为财政学科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领域。如何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经验,为中国财政改革服务,成为财政学科面临的重要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财政学人为此作了不懈的努力,为我国财政税收理论的发展和财税政策的制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这一时期是财政学科出成果、出人才最多的时期,也是财政学科第一次跻身于国家级重点学科的重要时期。全心全意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是财政学科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应尽之责。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学校的支持,历届历任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是财政学科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从建校初期起,财政专业就被作为主要专业之一进行重点建设。为了加强财政学科师资与学术队伍建设,学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选派了一批青年教师到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研究生。该学科资深教授牛永年、白宗福、卢石泉、李九龙等人就是最早赴中国人民大学学习的教师,后来都成为了学科带头人。1978年恢复高考后,学校又从各地引进或招回了梁尚敏教授、彭澄教授、何盛明教授、李渭清教授、陈光焱教授、陈大杰教授等一大批名师,为财政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在隶属财政部的湖北财经学院、中南财经大学时期,财政部领导给予了财政学科大力的支持,在师资培养、教材建设、科学研究、经费投入、毕业生分配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有力的扶持,使财政学科得以成为首批财政部部属重点学科。2000年中南财经大学与中南政法学院两校合并后,现任校领导更是为财政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并为财政学科申报国家级重点学科全力以赴。在申报国家级重点学科过程中,又得到了教育部、财政部的全力帮助和支持。在财政学科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后,学校及时为学科建设排忧解难,不仅拨专款建立重点学科建设基金,而且使财政学科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独立的财政税务学院;在学校资产处、财务处、宣传部、党校、后勤处、基建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设施一流的实验室;在校办、教务处、研究生部、学工部、科研处、组织人事部、国际交流处、工会、团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财政学科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研工作、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在,财政学科从硬件到软件都为进一步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努力把财政学科建设成符合国家级重点学科标准的重点学科,是财政学人为学校争光、回报学校、回报财政部和教育部的最好行动。
(二)历代财政学人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是财政学科兴旺发达的重要内因
一个学科的发展必须有一批甘于寂寞、锐意创新的学科带头人,更要有一支团结向上、不断进取的学术队伍,还有一个继往开来、不断传承的合理梯队。老一辈的财政学者,为学校开创了新中国最早的财政学科点,为财政学科建设和财政教育事业发展,献出了他们的青春和才华。他们不仅在学术上有执着的追求、精深的造诣及丰硕的著述,在全国财政学界享有盛誉,而且为培养人才呕心沥血,甘为人梯。改革开放初期,在财政学师资十分紧缺的条件下,他们十分重视财政学科的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科接班人,并将优良学风、治学精神、学术思想及专业知识传给了新一代财政学人,为财政学科及财政学专业的恢复,以及为今天的财政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吕调阳教授、蔡次薛教授、白宗福教授、李九龙教授、彭澄教授、卢石泉教授、马明元教授、梁尚敏教授,何盛明教授、关国华教授、陈大杰教授、李渭清副教授、王堃副教授、张良萍副教授、吴德明副教授等,这些在财政学科建设与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的老前辈,是财政学科后人的光辉榜样和学习表率;他们的著述是财政学科博大精深的学科之源和蓬勃发展的学科之根。
新一代财政学人继承和发扬了前辈的优良传统,始终高举学科建设大旗,团结奋斗,同心同德,不畏艰难,百折不挠,把老一辈开创的事业推向了新的高度。全体教师在院、系党政领导下,从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专业改造、学术交流、实验室和图书馆建设等多方面,全面推进和加强学科建设。他们不但重视梯队建设,更重视团队精神。只要事关学科建设与发展,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步调一致地创造最好的结果。“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一起跨台”是该学科始终坚守的信条之一。实力加努力是财政学科先后被评为部级、国家级重点学科的重要经验之一。
(三)发挥学科优势,建设有特色的财政学科是跻身学科强手之林的立足之本
建设有自己特色的重点学科是财政学科多年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财政学科的建设实践表明,一个有实力且有特色的学科,才是有竞争力、有生存和发展空间且能始终立于不败的学科;创建并确立特色,必须综合考虑学科发展的优势及其所处的客观环境和条件。目前我国高校财政学有四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人民大学地处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都北京,其研究特色是中央财政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和厦门大学地处东部沿海改革开放前沿,其研究偏重西方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而学校地处中部、身居湖北武汉。综合考察了这些因素后,财政学科确立了学科建设的三大特色领域:地方财政研究、财政史学研究、税收政策与税收筹划研究。
长期以来,该学科按照“学科建设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满足和推进地方财政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的基本思路,旗帜鲜明地提出和坚持把地方财政问题作为财政学科研究的特色,打地方牌,打中西部牌,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实践证明,走依托地方、服务地方的发展道路是学校财政学科生命力之所在、创新力之源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改革与财政建设,没有现成照搬的模式,只能在总结研究中外已有财政理论与制度的基础上,根据财政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向进行改革与制度创新,研究财政史是当代财政学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的需要。财政史学一直是学校财政学科的传统特色研究方向,由于历届校、系领导的重视,这一研究方向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各高校财政史学研究人才纷纷转行的形势下,学校财政史学研究仍高举大旗、坚守阵地,并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实为财政史学界的一大幸事。
税收政策与实务研究是财政学科的优势方向之一,在税收理论、税收政策和税收实务研究方面拥有一批一流学者。该学科通过设立税收政策与企业税收筹划研究方向,为财政学科的新发展,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与空间,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这在全国高校中也是独具特色的。
(四)坚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是财政学科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创新力是一个学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财政学科之所以能跻身全国高校四强,在全国财政学界占有重要的地位,就在于坚持不懈创新,即财政理论创新、财政制度创新、财政人才培养创新。这主要表现在两个重要的历史变革时期。
一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前的时期。这一时期财政学科及财政学研究得以恢复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以蔡次薛、吕调阳、白宗福、李九龙、何盛明、梁尚敏、彭澄、陈大杰等教授为代表的财政学者,在财政税收理论上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条件下财税政策与制度的探索方面,发表了一批真知灼见的学术论文和专著、教材。这些学术论著与教材,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财政学理论,为财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在全国财政学界有着重大影响。这一时期,学校财政学本科专业恢复招生,财政学硕士点、博士点先后设立;并在全国率先开设税务专业、国际税收专业本科,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财政税收专业人才,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建立公共财政制度之后这一时期。这一时期,经济体制开始发生深刻的社会变革,财政学面临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的挑战。以吴俊培、许建国、陈光焱、倪平松、杨灿明、李大明、庞凤喜、叶青、刘京焕、王金秀、侯石安、陈志勇为代表的新一代财政学者,敏锐地捕捉转轨时期中国财政实践的重大课题和难点问题,广泛吸收古今中外有益的财政思想,在财政理论重塑、财政制度创新、经济发展中的税收政策、中国财政思想制度变迁、东西方财税比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具有全国影响的重大研究成果。出版了《公共部门经济学》、《现代财政学》、《财政学原理》、《中国税制》、《税收管理》、《外国财政制度与管理》、《国家预算管理》、《国际税收》、《中国财政史》等系列教材,以及“博士点导师文集”和“博士文库”。1995年财政学科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还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进行了各层次教学计划及培养方案的调整工作,同时积极探索财政学专业的改造与培养目标的调整。由此,财政学科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博士后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