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斛和北芪煲汤的做法:林彪成毛泽东接班人后为何“不想干这种角色”?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13:20

林彪成毛泽东接班人后为何“不想干这种角色”?

2011年08月30日 07:59
来源:党史博览 作者:张聿温

字号:T|T
2146人参与13条评论打印转发

林彪原来是请了病假不出席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当时他在大连休养。在全会日程延长之后,毛泽东要汪东兴给林彪打电话,让林彪参加下一步的会议。林彪于8月6日到了北京。由于天气热,汪东兴安排他住进有空调的人民大会堂浙江厅。林彪一到人民大会堂,毛泽东就赶来看望,和他谈事。会后,林彪取代了刘少奇。毛泽东选择林彪表明:尽管毛泽东对林彪不那么自信和满意,但他对林彪总的来说还是放心的,或者可以理解为形势使然,或者很可能是一种权宜和过渡。

毫无疑问,八届十一中全会确立了林彪的接班人地位。这对于林彪来说,情况显得有些突然。

此时,党内并非没有不同意见,比如陈毅就对林彪当接班人不满。他认为要选接班人,应当是周恩来。大概针对林彪并不完全服众的情况,1967年9月24日,毛泽东谈到召开九大问题时说,接班人当然是林。在1969年4月1日至24日召开的党的九大上,林彪当选为唯一的副主席,他的接班人地位写进了党章。

林彪被选为接班人后,据他的卫士长李文普说,林彪“曾几次流露不想干这种角色”。李文普是跟随林彪多年、深得林彪信任的警卫,在私下的谈话中,林彪没有必要同他说假话。“不想干这种角色”很可能是林彪的真实想法。

林彪之所以“不想干”,并不是说他没有权力欲,没有个人野心。或许在他看来,这种角色只不过是“附庸”和“陪衬”而已,毫无实际意义。就权力而言,在整个“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并没有多少实权:他在党内的职务是副主席,但党权方面有毛泽东把关;他在政府的职务是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但行政权力却受周恩来制约;尽管他受命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但军权却被毛泽东牢牢控制。这样看来,“接班人”只是名义上的东西,林彪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权力的回旋余地。难怪后来围绕设不设国家主席问题,叶群发牢骚说:“林彪多少年了,不就是个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嘛!”

林彪鼓吹毛泽东是天才。毛泽东说:“我不是天才。我读了六年孔夫子的书,又读了七年资本主义的书,到1918年才读马列主义,怎么是天才?”

从1965年“文化大革命”发动前夕到1969年党的九大,毛泽东与林彪的关系总的说来是融洽的,他们两人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认识基本是一致的,至少没有公开发生过“顶牛”现象。然而到九大,事情慢慢起了变化。在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期间,两人的矛盾越来越明显了。

毛泽东决定让林彪在九大上作政治报告,并说:这次报告不要事先写出稿子,口头讲,然后整理一下;如果需要对外发表,就摘用记录稿。林彪提出,在党的代表大会上作正式报告,最好请中央文革小组给写个稿子。如果必要,可以像七千人大会那样,他另作一个口头报告。但对外发表,还是以中央正式通过的稿子为准。毛泽东同意了,决定由林彪负责,陈伯达、张春桥、姚文元三人组成起草小组。

然而,在起草政治报告的过程中,陈伯达和张春桥、姚文元发生了分歧。陈伯达不愿意和张、姚合作,自己关起门来单干。张、姚则在康生、江青的支持下,另外起草了一个稿子。在讨论张、姚的稿子时,陈伯达提出了这样的意见:“还是应当搞好生产,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尽搞运动,运动,就像伯恩斯坦所说的‘运动是一切,而目的是没有的’。”陈伯达的意见其实是林彪的意见。陈伯达的意见激怒了康生、江青、张春桥、姚文元,他们批评陈伯达按照林彪意见撰写的报告是在鼓吹“唯生产力论”,而毛泽东最终采用了张、姚的稿子,并作了多次修改。不但如此,毛泽东还严厉指责陈伯达“脚踏两只船”,意思是陈伯达在他毛泽东和林彪之间搞政治投机。

林彪当然也不肯轻易让步,他对毛泽东肯定的政治报告根本不看,没好气地批了一句:“不掠他人之美。”他只是在九大上念了一遍,敷衍了事。甚至他在会前说过这样的话:“念错的越多越好。”

“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三个副词,最早出现在1966年8月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公报上。林彪在1966年12月的《〈毛主席语录〉再版前言》中照抄了这三个副词,他上来就说:“毛泽东同志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同志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为纪念十月革命胜利50周年,1967年由陈伯达、姚文元执笔的《沿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的道路前进》一文,多处用“天才地”这一副词。此文送毛泽东审阅,毛泽东批示“可用”。

可是,到1968年,情况有了变化。1968年10月,在八届十二中全会讨论九大党章草案时,毛泽东两次提出删去草案中出现的三个副词。当时有人报告毛泽东说这是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新党章不写不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