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战机辅助下载:聊聊国外的鸡和冒牌的鸡 | 鸟类32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15:37

聊聊国外的鸡和冒牌的鸡

15 12月 2008

 

前一篇:« 探索恐龙演化为鸟类的奥秘
后一篇:金鸡是比翼鸟吗? »

 


友情提示:本站图片类文章均为大图展示,如果你浏览时不巧显示了小图,刷新一下页面即可获得大图。

秧鸡,麝雉,蓝孔雀,家鸡,鹑松鸡,吐绶鸡,火鸡,林鹑,齿鹑,珠鸡,凤冠雉,冢雉,雉鸡,三趾鹑,拟鹑,麦鸡,沙鸡,鹤鸵,食火鸡,水鸡,骨顶鸡紫水鸡,巨水鸡……,哈哈,哪些才是真正的“鸡”呢?且听作者给你一一道来:

【作者】bird

鸡年是唯一以鸟类命名的年份,我国本身是雉鸡类的分布中心,拥有很多珍稀种类,在鸡年来临之际,介绍我国的雉鸡类的文章相信是不少的,估计很多杂志上也推出了“鸡年说鸡”的专题。我现在则逆着大势,写一下国外的雉鸡类和那些名字是鸡但是并非雉鸡类的鸟类。

在这里首先要谈一下真正的雉鸡类包括哪些鸟类。雉鸡类这个概念一般是泛指传统分类学中鸡形目的成员,国际雉类学会的研究内容也是鸡形目成员。在Sibley等人根据DNA杂交技术进行的新的分类体系中(《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中采用的就是这个分类),传统的鸡形目被分成了鸡形目和凤冠雉目,这两个目又合称鸡总目。在这里体系中,雉鸡类就是泛指鸡总目的成员,包括其下属的两个亚目。这里所指的冒牌的鸡就是指的名称和鸡有关,但是并不属于鸡形目或者鸡总目的鸟类,而这样的鸟类种类繁多,其种类并不亚于真正的鸡类。并非雉鸡类的鸟类如果中文名是“鸡”、“鹑”、“雉”等,就当作冒牌的鸡处理。有些鸟类的中文名虽然没有鸡的意思,但是英文名有鸡的意思也算作冒牌的鸡。不过如果是“雉鹃”、“鸡鹃”、“鹑鸠”、“鸡鸠”这样的名字,虽然带有鸡的意思,但是只是作为对“鹃”、“鸠”的形容,则不算是冒牌的鸡。

传统上的鸡形目下分6个科,分别为冢雉科、凤冠雉科、松鸡科、雉科、火鸡科和珠鸡科。雉科是其中最大的一科,也是唯一遍及南极之外的各个大陆的一科,不过现在基本上一致把过去雉科中的分布于美洲的齿鹑类单提出来成为齿鹑科,这样雉科就是编辑旧大陆的一科,而不存在于新大陆,我国则是雉科的分布中心地区。在Sibley的分类体系中,冢雉科和凤冠雉科组成了凤冠雉目,其它雉鸡类留在鸡形目,而松鸡科和火鸡科被并入了雉科,这样鸡形目就包括雉科、珠鸡科和齿鹑科3个科,根据这个分类,我国就只有雉科一个科的成员了。这里按照郑先生在《世界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中的分类方法,雉鸡类都属于鸡形目,下分为7个科,每个科的具体种类也依据《名录》。这7个科中除了雉科和松鸡科之外,我国都不产,都是国外的鸡的介绍范围,不过雉科和松鸡科也有一些产于国外的类型,也在介绍范围内。美洲还有一种分类地位有争议的鸟–麝雉,有人将其分入雉鸡类,也有人认为是杜鹃一类的,或者是自成一类。认为麝雉属于雉鸡一类的并非主导意见,所以这里按照冒牌的鸡来处理。

国外的鸡

首先介绍的是冢雉科的成员。冢雉这个名字来自于其独特的孵化行为。冢雉类建一个巨大的土冢(最大的直径达11米,高达5米),把卵埋在土冢中,靠阳光照射的热量、火山灰的热量或者腐殖质发酵产生的热量来孵化,而不靠亲鸟的的体温来孵化。冢雉类的雏鸟属于“超早成”,孵出来后便能独立生活。这种孵化方式颇有些类似爬行动物靠阳光照射来孵化的方式,而有别于所有其它鸟类。

冢雉科有20种,分布于东南亚诸岛到澳大利亚一带,最西可见于印度的尼克巴群岛(大海啸让这个群岛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了),最北可见于菲律宾,最东见于汤加群岛,最南见于澳洲大陆南部,主要分布于热带雨林地区。超过半数的冢雉科成员都分布于印度尼西亚,不过最著名的冢雉则产于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共有3种冢雉,分别是眼斑冢雉、丛冢雉和橙脚冢雉。眼斑冢雉和丛冢雉都是澳洲特产,分别自成一属。这两种冢雉也是在影片和书籍中介绍的最多的冢雉。橙脚冢雉则属于冢雉科中分布最广泛、种类最多的一个属,在澳洲则只分布于最北部地区。澳洲的这三种冢雉的英文名字都和所栖息的植被有关。眼斑冢雉的英文名是Malleefowl,Mallee是澳洲的油桉,也指由油桉组成的一种植被,这种植被在澳洲内陆干旱地区很繁盛,这正是眼斑冢雉生活的地区。眼斑冢雉名字中的眼斑则来自于身上羽毛中类似眼斑的花纹,类似的花纹在雉鸡类中有不少成员中都存在,所以有不少雉鸡类的名字中带有眼斑的字样。眼斑冢雉是冢雉中分布最南的成员,也是唯一主要分布于干旱地区的成员。眼斑冢雉虽然在冢雉类中算个特例,但却是介绍最多的种类,一般影片或者书籍中出现的冢雉,很可能就是眼斑冢雉。丛冢雉则是最容易见到的冢雉,其分布地区是澳洲东部沿海地区,这里恰好是澳洲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有时候人们甚至在城市公园中也能见到丛冢雉的身影。丛冢雉的英文名是Brush Turkey,是丛林火鸡的意思,不过它虽然和火鸡都是雉鸡类的成员,和火鸡一样有裸露的头部和较大的体型,但是彼此关系并不接近。Brush这个单词本身也容易引起误解,因为这个单词一般在英语中指的是灌木丛的意思,但是在澳洲这个词也用来表示雨林这种和灌木丛完全不同的植被类型,而丛冢雉的分布地区主要就是雨林地区以及比较高大的湿润桉树林地区。除了丛冢雉之外,还有一些其它种类的冢雉也用Brush Turkey来命名。丛冢雉是冢雉中体形较大的成员,它和眼斑冢雉都是容易辨认的种类。橙脚冢雉的英文名是Orange-footed Scrub Fowl,Scrub本身也是个比较容易混乱的名词,和Brush一样,虽然主要是指的灌木丛,但是在澳洲也同样包括雨林。橙脚冢雉的体形比澳洲另外两种冢雉小一些,不过营造的土冢却更高大,形状看起来颇像一个火山口。Scrub Fowl是橙脚冢雉所在的冢雉属成员的统称,而这个属是冢雉科的模式属,又是冢雉类中分布最广泛(包括冢雉科的分布东限、西限和北限)、种类最多的。本属的大多数成员和橙脚冢雉大体相似,不过这个属到底划分成多少个种类存在很大出入。

凤冠雉科和冢雉科类似,也是一个主要分布于雨林地带的科,其分布区基本限于拉丁美洲(其中分布最北的纯色小冠雉分布到了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南部),其成员都是大中型的雉鸡类,种类多达50种,是雉鸡类的第二大科。凤冠雉科成员除了小冠雉属主要分布于较干旱的低矮林地之外,其它成员均分布于湿润的森林地带,小冠雉类也是凤冠雉类中体形最小的成员。与其分布区相适应,凤冠雉科的成员是雉鸡类中树栖性最强的,主要在树上活动而不是在地上活动,善于在树枝间爬来爬去,这和其它雉鸡类明显不同。生活于密林中的凤冠雉类的绝大多数成员人们都所知甚少,不过有些种类特别是凤冠雉属的一些成员经常被动物园饲养,比如北京动物园就饲养了大凤冠雉。大凤冠雉是体型很大的雉鸡类,也是凤冠雉中体型最大的成员,其雌雄鸟体色不同(凤冠雉类大多数成员雌雄体色相色)。凤冠雉类的成员大多数有洪亮的叫声,这样的叫声有助于它们在茂密的森林中互相交流。很多凤冠雉类的英文名字都是来自于其叫声,比如说小冠雉的英文名Chachalaca就是来自于类似Cha-Cha-La-Ca的叫声。和冢雉类相似,凤冠雉类的雏鸟也非常早成,孵出后不久就可以在树枝间爬行,几天之后就能飞行了。

珠鸡科包括6个种类,分布基本上局限于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只有分布最广泛的[盔]珠鸡的分布超出了这一范围,达到了北非和阿拉伯地区和马达加斯加岛。几种珠鸡的羽色基调大体相同,都是黑色背景带有白色斑点,如同一粒粒的小珍珠,这也是其中文名的由来。珠鸡的英文名是Guinea fowl,Guinea是非洲国家几内亚的英文名,这个词也泛指黑非洲,珠鸡的全称就是黑非洲的鸡的意思,这个名字很恰当的反映了其分布地区。珠鸡主要生活于比较干旱的地区,但是也可能出现在森林中。珠鸡主要在地面活动,善于奔跑而不善于飞翔,但是晚上确是在树上过夜的。珠鸡类有尘浴的习惯,借助尘土来除去身上的寄生虫。珠鸡有时候会聚集在狮子、犀牛等大型动物周围,这使得以珠鸡为食的一些小型食肉动物不敢靠近。[盔]珠鸡不仅是珠鸡科中自然分布最广泛的种类,还被驯化成了家禽从而带到世界各地。

齿鹑科又称林鹑科,是在凤冠雉科之外的又一个美洲特有的科,其种类有31种,仅次于凤冠雉科而在雉鸡类中排第三位。齿鹑类和旧大陆的鹑类外观上很相似,过去曾经被认为和旧大陆的鹑类是同类,但是现在发现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很近。齿鹑类的体型比旧大陆的鹌鹑要大一些,头上通常有冠羽。珠颈翎鹑(珠颈斑鹑)是齿鹑类中比较著名的种类,头上有个翎羽(同属的其它成员也有),样子漂亮,,现在已经被引进世界各地,在动物园常能见到。珠颈翎鹑分布于北美洲西部,是美国加州的州鸟,其英文名是California Quail,就是加州鹑的意思。分布于北美洲东部的山齿鹑是美国分布最广的齿鹑类,几乎遍及美国东部的各个地区,在墨西哥部分地区也能见到,虽然数量多,但是并不容易见到,只是容易听到其洪亮的声音,而山齿鹑的英文名字Bobwhite也是来自其叫声。和珠颈翎鹑一样,山齿鹑也被引进了世界其他地区。

火鸡科又称吐绶鸡科,仅包括火鸡(吐绶鸡)和眼斑火鸡(眼斑吐绶鸡)两种。前者分布于美国、墨西哥以及加拿大南部,后者分布于墨西哥南部和伯利兹、危地马拉一带。火鸡因为已经成功驯化成了家禽(据推测可能最早是墨西哥的印第安人驯化的),可能现在是雉鸡类中除了家鸡以外大家最熟悉的了,火鸡可能也是所有家禽中除了家鸡之外被人食用最多的(家鸭主要是中国人吃的多,西方人不怎么吃家鸭,但是经常吃火鸡)。火鸡巨大的体型、裸露而带有肉垂的头部和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羽毛使其不会被认错。野生的火鸡生活于森林中,不过更喜欢出没在森林的边缘地带。火鸡在美国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在第一批英国移民落脚北美洲的时候,因为饥寒交迫几乎无法生存下去,而好心的印第安人为他们送来了火鸡,是移民能在北美洲得以生存下去。美国的感恩节就因此而来,讽刺的是,移民们后来是用夺走了印第安人的土地的方式来作为报答的。在美国最初选国鸟的时候,富兰克林曾经提名火鸡为美国国鸟,可惜后来败给了白头海雕。雄性火鸡求偶炫耀时把尾羽张成扇面形,这种行为在很多雉鸡类成员的身上都能见到。

松鸡科是唯一主要分布于北方高纬度地区的雉鸡类,其成员在腿上甚至脚上都覆盖有羽毛来适应比较寒冷的气候。松鸡科共17种,有欧亚大陆和北美洲两个分布区,其中分布最北的两种雷鸟在这两个地区均有分布,其它种类则分别是这两个地区所特有,其中有8种限于北美洲,7种限于欧亚大陆。在欧亚大陆出现的9种松鸡中,有8种可见于我国境内,其中斑尾榛鸡还是我国特有的。由于主要是介绍国外的雉鸡类,所以这里主要就介绍几种分布限于北美洲的种类。北美洲最有特色的松鸡类是艾草松鸡和几种草原松鸡(草原榛鸡),这些松鸡主要分布于北美洲西部的大草原地带,属于松鸡类中分布较南的种类,它们都有有趣的求偶炫耀。艾草松鸡是北美洲体型最大的松鸡,雄鸡的胸前有一对气囊,在炫耀的时候,雄鸡先用翅膀把气囊挡住,然后翅膀向后运动把气囊闪出来,气囊也同时充气鼓起,并同时发出声音。雄鸡在炫耀的时候尾巴也树立成扇面形,不过艾草松鸡的尾羽是尖的,所以这个扇面看起来颇似蒲葵的叶子。草原松鸡的体型中等,头后有两撮较长的羽毛,雄鸡的颈侧有一对气囊。草原松鸡的雄鸟在炫耀的时候,头后的长羽毛竖起,颈侧的气囊也鼓起,不过气囊的鼓起并不像艾草松鸡那样配合翅膀的动作。几种草原松鸡的气囊颜色有些不同,[大]草原松鸡的气囊是桔黄色的,而小草原松鸡的气囊是红色的。美国有两个州用松鸡科的成员作为州鸟,分别是用柳雷鸟做州鸟的阿拉斯加州和用披肩榛鸡做州鸟的宾西法尼亚州。柳雷鸟我国也产,就不多介绍了,披肩榛鸡是北美洲分布较广泛的一种松鸡,在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的很多地方都能见到。披肩榛鸡和我国的花尾榛鸡和斑尾榛鸡是同类,本身有红尾和灰尾两种不同的色型。雄性披肩榛鸡在炫耀的时候尾羽也是竖立成扇面形,样子和火鸡的尾羽非常相似。

最后要提到的就是雉鸡类的最大科雉科,这个科拥有多达159种,比其他科加起来的种类还多,其中有55种可见于我国,超过了总数的1/3,而我国特产的就多达19种。雉科雉下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族,不过一般可以笼统地分成雉类和鹑类两个大的类型。鹑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比较原始的类型,通常雌雄鸟颜色相同,都比较暗淡。雉类主要分布于以我国为中心的亚洲地区,是比较进步的类型,通常雌雄鸟有较大区别,雄鸟有漂亮的羽毛,有些种类还有很长的尾羽。不过有些亚洲雉鸡类到底属于鹑类还是雉类还有一定的争议,比如角雉。

鹑类是分布极为广泛的鸟类,在欧亚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甚至马达加斯加和新西兰这样与世隔绝的岛屿上都能见到。鹑类在我国及邻近的亚洲其它地区之外最大的分布地区是非洲,非洲的鹑类超过40种,其中绝大多数成员都属于单一的鹧鸪属。鹧鸪属是雉鸡类中最大的属,本属成员除了中华鹧鸪等寥寥数种之外,其它均分布于非洲。种类繁多的鹧鸪是非洲非常常见的鸟类,在非洲进行观鸟活动的时候几乎总能见到鹧鸪,它们喜欢在路边活动,还经常发出洪亮的叫声。在这些鹧鸪中,红喉(红颈)鹧鸪和黄颈鹧鸪尤其常见,它们利用颈部鲜艳的红色或者黄色进行领土炫耀。鹑类多数颜色比较暗淡,但是在亚洲也有些比较漂亮的种类,除了尚有争议的角雉之外,还包括东南亚的冕鹧鸪等。冕鹧鸪的身上以亮丽的绿色和蓝黑色为主,头上长有漂亮的红色冠羽,生活于东南亚的常绿雨林中。

雉类中包括一些人类最熟悉的鸟和世上最漂亮的鸟,并且包括很多珍稀和濒危的种类。家鸡就是属于雉类,其祖先是分布于亚洲南部和东南部的红原鸡。红原鸡我国也产,就不多介绍了,不过红原鸡还有几个亲戚是我国没有的,它们是南洋群岛的绿原鸡、南亚的灰原鸡和斯里兰卡的蓝喉原鸡(黑尾原鸡),其中蓝喉原鸡是斯里兰卡的国鸟。这几种原鸡虽然颜色各不相同,但是外形都比较相似,看起来都和家鸡没什么区别。雉类中有很多非常漂亮的鸟,而孔雀可以被视为其中的极品。

大家最熟悉的孔雀是蓝孔雀,这种孔雀被人类大量养殖,几乎在所有动物园都能见到,而且还被人工培养出了白色的色型,即白孔雀。不过野生蓝孔雀我国并不产,只产于南亚地区,虽然我国几乎人人见过蓝孔雀,但是却仍然可以算是“国外的鸡”。蓝孔雀在印度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列为印度的国鸟。随着佛教文化的传播,孔雀也渗入到亚洲其它地区的文化中,比如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我国的傣族等地区。不过东南亚和傣族地区出产的孔雀是绿孔雀而并非蓝孔雀。绿孔雀虽然分布在我国境内,但是这种孔雀数量较少,不易饲养,我国见过绿孔雀的人反而远远没有见过蓝孔雀的人多。

亚洲的这两种孔雀还有一个亲戚,分布于非洲刚果地区的热带雨林中,被称为刚果孔雀或者非洲孔雀。刚果孔雀是所有雉类中唯一自然分布于亚洲以外的种类,在1936年才被人们发现,为什么单单这一种分布到了非洲,还是个谜。刚果孔雀和亚洲的孔雀有所不同,雄鸟没有作为孔雀标志的长长的尾上覆羽(孔雀的“尾巴”并不是尾羽,而是尾上覆羽,这个和其它所有雉类都不相同),但是和亚洲的孔雀一样头顶具有冠羽。东南亚地区另外一类大型的雉鸡类是眼斑雉,包括大眼斑雉和冠眼斑雉两种,其中大眼斑雉分布较广泛,数量较多,而冠眼斑雉处于濒危状态。大眼斑雉的全长可达1.9米,雄鸟除了像很多雉类那样有较长的尾羽之外,还有特别长的次级飞羽,次级飞羽上布满了眼状斑。很多雉鸡类的雄鸟在炫耀的时候是把尾羽张开成扇面形,但是大眼斑雉是把翅膀张开成扇面形,在张开翅膀的同时,尾羽也翘起来,并发出洪亮的叫声。孔雀雉是另外一类张有眼状斑的雉类,在翅膀和尾羽上都布满大大小小的眼状斑。孔雀雉的体型比孔雀和眼斑雉都要小,而种类比较多,共有8种,其中海南孔雀雉是我国特有,灰孔雀在我国也有分布,其余6种则均是外国种类。孔雀雉类是典型的把尾羽张开成扇面装进行炫耀的雉类,其张开的尾羽和孔雀的尾上覆羽颇有些相似,因此得名。不同种类的孔雀雉的尾羽张开时眼斑均整齐的排列成两个弧形,外侧弧形中的眼斑比较大,而内侧弧形中的眼斑比较小。翅膀上的眼斑则因种类而易,其中有最漂亮的孔雀雉之称的巴拉旺孔雀雉的翅膀上并没有明显的眼斑。

东南亚雉类的最大家族是鹇类,鹇类在我国产3种,包括1特有种,而在境外有9种。境外的鹇类可以以几种火背鹇为代表,因背上的红色而得名,包括棕尾火背鹇、凤冠火背鹇和戴氏火背鹇(泰国火背鹇)三种。最独特的鹇类则是鳞背鹇,雄鸟在炫耀的时候把白色的的尾羽展开,这点和其它种类的鹇有所不同。

冒牌的鸡

第一个要介绍的是麝雉,因为其地位有争议,是正牌还是冒牌尚有不同意见。麝雉是一种非常独特的鸟类,分布于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最喜欢栖息在河岸周围的水淹森林地区。麝雉的爬树本领在鸟类中堪称首屈一指,其雏鸟甚至在每个翅膀上长有两个爪子来帮助爬树。这个爪子让人想起始祖鸟、孔子鸟这些鸟类的老祖宗,不过麝雉并非原始的鸟类,这些爪子也不是直接从老祖宗身上遗留下来的,而是对爬树生活的一种适应。麝雉不光善于爬树,水性也不错。成鸟通常在下面有水的植物上筑巢,雏鸟如果遇到危险就跳进水里,等危险过后再爬回巢中。

冒牌鸡的最大家族是鹤形目的成员。提到鹤和鸡,人们往往想起“鹤立鸡群”这个成语,这个成语说明鹤和鸡的样子有很大的区别。但是鹤形目是个非常多样化的类群,虽然作为其标志的鹤类的样子和鸡完全不同,但是这个类群中的很多成员都是与鸡类有些相似,而且名字也和鸡相关。在传统分类学上,鸡形目和鹤形目的确是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的,鹤型目可以看作是鸡形目和鸻形目之间的中间类型,不过Sibley的分类体系中则认为二者关系比较远。鹤形目中有3个科可以算作是冒牌的鸡,其中还包括本目中最大的科-秧鸡科。

秧鸡科多达133种,其种类仅次于真正鸡类的最大科雉科。秧鸡类的分布特别广泛,几乎遍及出了南极之外的世界各地,甚至占据了很多偏远的岛屿。在一些偏远的岛屿上,不少种类的秧鸡失去了飞行能力,成为只能在地面行走的“走地鸡”。很多分布于偏远岛屿的秧鸡类的分布范围只限于一个小岛,属于世界上分布最狭窄的鸟类之一,如冲绳秧鸡、关岛秧鸡、豪岛秧鸡等。这些分布于岛屿的秧鸡类特别容易受到外来物种的干扰,现在有不少种类的岛屿秧鸡已经灭绝,另外还有很多种类濒于灭绝或者刚从灭绝的边缘拯救回来。豪岛秧鸡曾经因为来外的野猪的捕食而只剩下3对,后来经过人工救助才得以免于灭绝。相反,有些秧鸡类则属于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鸟类之列,比如黑水鸡在澳洲之外的各个大陆都能见到,只是在澳洲被其近亲乌水鸡(暗色水鸡)所取代。大多数的秧鸡类属于性格隐匿的鸟类,栖息在近水的茂密植物中,很少会出现的开阔地区,遇到危险也是隐藏起来,多在夜间或者晨昏活动。但是有些种类经常在水上游泳,出现在开阔水域,有时候也出现在开阔的陆地上,在白天活动。骨顶鸡类是秧鸡类中水性最好的,因为头上有个额甲(即骨顶)而得名,脚上有瓣蹼来协助游泳,大部分时间都在水上度过。多数种类的骨顶鸡都分布于美洲特别是南美洲,不过大家最熟悉的种类白骨顶则是分布于旧大陆。白骨顶在美洲以外的大部分地区都能见到,而且在其分布的很多地方都是仅有的一种骨顶鸡。在非洲,白骨顶只见于部分地区,另一种红瘤白骨顶才是非洲主要的骨顶鸡

有两类秧鸡被统称为水鸡,它们的水性稍逊于骨顶鸡,没有用于游泳的脚蹼,但是水性比其它秧鸡类略强,常在水面游动。这两类水鸡中的一类以紫水鸡为代表,体型通常较大,身体颜色以蓝色、紫色、青色为主,除了紫水鸡之外,比较著名的代表还包括新西兰的泰卡鸡和美洲的紫青水鸡等。泰卡鸡又称巨水鸡,是秧鸡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已经失去了飞翔能力。泰卡鸡曾经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但是后来又重新被发现。另一类水鸡以黑水鸡为代表,通向体型较小,以黑色或者深褐色等深颜色为主。水鸡类的头上也有个额甲,和骨顶鸡颇为相似,黑水鸡头上的额甲是红色的,也被俗称为红骨顶,其它水鸡的额甲也是红色或者以红色为主。

鹤形目中另外的两科冒牌鸡是三趾鹑科和拟鹑科。三趾鹑类也是分类地位有争议的鸟类,传统分类学将其归入鹤形目,但是Sibley的分类系统中三趾鹑却是独特的一类,和其它任何类型都没有紧密地联系。三趾鹑是鹤形目中体型最小的成员,在外形上和鹌鹑非常相似,但是只有三个前脚趾而没有后脚趾。三趾鹑类的婚配制度是一雌多雄制,这在鸟类中很少见,除了三趾鹑类之外,在一些鸻形目成员和一些秧鸡类中也能见到。与一雌多雄制相适应,雌性三趾鹑的体型大于雄性,颜色也更加鲜艳。三趾鹑科有16种,分布于旧大陆温暖地区,以澳大利亚种类最多,有7种,其中5种是澳洲特产,另外2种也见于东南亚诸岛。我国有3种三趾鹑,其中林三趾鹑是三趾鹑类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在欧亚大陆南部、东南亚岛屿和非洲均有分布,不过在我国则只限于华南部分地区。拟鹑科是马达加斯加岛的特有科,共有3种。褐拟鹑是拟鹑科的代表种类,分布于马达加斯加东部的热带雨林地区。褐拟鹑的翅膀短而圆,几乎不能飞行。褐拟鹑在地面进食,但在树上筑巢,巢筑在可以爬上去的矮树枝上,因为褐拟鹑不能飞到树枝上而只能爬上去。从外貌上来看,拟鹑既不很象是鹤型目鸟类,也不是很象鹑鸡类,而更象是一只类似鸫类的雀形目鸟类,而走路的步伐颇像鸽子,习性则有些像秧鸡类。马达加斯加岛的热带雨林现在破坏的比较严重,拟鹑类是一类比较脆弱的鸟类,随着雨林的破坏,拟鹑类的生存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鸻形目也是个有不少冒牌鸡的目,不过并不像鹤型目那样有整个一大科的冒牌鸡,鸻形目中有两个小科是由冒牌鸡所构成,另外两个大科则有部分成员是冒牌鸡。Sibley的分类系统中没有鸻形目,而作为鹳形目的鸻亚目。水雉科又称雉鸻科,共有8种,分布于各州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其中美洲2种,非洲大陆2种,马达加斯加1种,我国及亚洲南部、东南部2种,澳洲和东南亚岛屿地区1种。虽然各地的水雉英文名字都一样,均为Jacana,不过习惯上非洲和马达加斯加的那3种翻译为雉鸻,其它种类翻译为水雉。水雉这个名字符合冒牌鸡的定义,但是雉鸻这个名字就不符合了,由于这两个名字本来是一样的,而翻译成水雉的种类更多,特别是我国产的那两种都称为水雉,所以本科这8种都作为冒牌的鸡也不为过。水雉科成员多为一雌多雄制,类似三趾鹑类,雌鸟更加漂亮一些。水雉科成员的脚趾特别长,可以在水面的漂浮植物上行走。我国的水雉无疑是水雉科中最漂亮的成员,中央尾羽很长,颇似雉类的尾羽。领鹑科是个只有单一种类的小科,其分类地位尚有争议。本科曾经被置于鹤形目,但是现在一般认为是属于鸻形目。领鹑分布于澳洲内陆地区,体型略似三趾鹑,但是有后趾,后趾比较小,位置比较高。领鹑的体型也比三趾鹑略微瘦长,腿也比三趾鹑长一些。拟鹑也是一雌多雄制,雌鸟提醒大一些,胸部有栗色的领斑,这也是领鹑名称的由来,而雄鸟则没有这个作为物种特征的领斑。

鸻形目的两个大科鸻科和鹬科中分别有少数种类可以算作是冒牌的鸡。鸻科中的代表是麦鸡属的24种麦鸡。非洲是麦鸡的大本营,拥有超过半数的种类,其中很多种都是非洲特有的,其它的麦鸡分布于亚太地区,特别是南亚和东南亚一带。有4种麦鸡可见于我国,其中有两种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另外两种局限于我国南部特别是云南一带。我国最常见的麦鸡是凤头麦鸡,这也是所有麦鸡中分布最北的一种,所以其英文名字是Northern Lapwing。除了麦鸡属之外,澳洲的红膝鸻也被翻译成红膝麦鸡,这也是一个可算可不算的冒牌鸡了。鹬科成员并没有中文名和鸡有关的,但是丘鹬的英文名是Woodcock,是林中的公鸡的意思,这就和鸡有关了。丘鹬共有7种,其中除了我国的丘鹬分布于欧亚大陆各地,小丘鹬分布于美洲之外,其它种类均分布于亚洲东南部的岛屿上,最北到达琉球群岛。丘鹬的习性和鹬科的其它成员有所不同,为夜行性的森林鸟类而并非出没于湿地中。

沙鸡科成员可能比其它冒牌鸡类都更像真正的鸡类,嘴似鸡喙,和多数鸡类一样主要以草籽为食,并有个颇似雉鸡类的长尾巴。沙鸡类在传统上被归入鸽形目,但是在Sibley的系统中则被归入鸻亚目。沙鸡和鸡类一样都善于在地面奔跑,但是沙鸡类的飞行能力也同样很强。沙鸡科有16种,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的较干燥地区,其中非洲种类最多,其次是南亚和中东地区,在我国分布有3种。沙鸡类经常结成大群出没在水源附近,在土耳其的水源附近曾经记录到多达五万只的大群体,在远离水的地方,则主要是单独或者成对活动。沙鸡在地面上筑巢,雏鸟孵出后不久就可以离巢,成鸟用羽毛运水来喂雏鸟,这种运水方式在鸟类中是非常独特的。

世界上的鸟类中有超过半数的种类都属于雀形目,雀形目多是些外形与习性和雉鸡类差别很大的鸟类,但是有两类鸟类的英文名中确带有鸡类的意思。这两类鸟分别是南美洲的冠伞鸟和非洲的岩鹛,二者各有两种。冠伞鸟和岩鹛的英文名颇有些相似,前者是Cock-of-Rock,后者是Rockfowl,分别是岩石上的公鸡和岩石上的鸡的意思。冠伞鸟包括分布于安第斯山区的安第斯冠伞鸟和分布于圭亚那高原的圭亚那冠伞鸟两种,冠伞鸟的雌雄个体羽色不同,雄鸟的颜色鲜艳,安第斯冠伞鸟为鲜红、黑色和白色相间而圭亚那冠伞鸟为橙色,头上有个红色或橙色的大羽冠,而雌性的羽色暗淡。冠伞鸟英文名中的公鸡字样可能来自于雄鸟类似公鸡的炫耀方式。岩鹛的分布局限于西非沿海的山地雨林地区,最高海拔可达2100米,在山上的岩洞中或者陡峭岩石的表面筑巢。岩鹛是一类人们了解颇少的鸟类,人们对其分类持有很大争议,有人认为是属于鹛类,也有人持反对意见。从外观上说,岩鹛和鹛类相差很远,倒还真和鸡类略有些相似。岩鹛体长40-50厘米,有对较长的腿,主要在地面活动。两种岩鹛的头部都是裸露的,其中白颈岩鹛的裸露部分是亮黄色,而灰颈岩鹛的裸露部分是蓝色和粉色。

最后要介绍的是鹤鸵,这类鸟无论中文名和英文名都和鸡无关,但是它们的中文旧名是食火鸡,这就可以算是冒牌的鸡了。在各种冒牌的鸡中,食火鸡可算是个巨无霸了,因为它们和其近亲鸸鹋同为仅次于非洲鸵鸟的第二号大鸟。鹤鸵共有3种,均产于新几内亚岛和附近地区,单垂鹤鸵分布于岛的北部的热带雨林地区,双垂鹤鸵分布于岛的南部的热带雨林地区,侏鹤鸵则分布于中央的山地。双垂鹤鸵除了分布在新几内亚岛南部之外,还分布于一些周边岛屿以及澳洲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地区。由于澳洲的热带雨林远比鹤鸵的其它分布区易于进入,澳洲的双垂鹤鸵也就成了人们了解最多的鹤鸵了。鹤鸵以“杀人鸟”而著名,因为其脚趾上又一个很长的象短剑一样的爪子,如果被激怒,鹤鸵强壮的后肢配合上锋利的爪子将成为很厉害的武器。鹤鸵虽然拥有强大的武器,但是本身是一种害羞的鸟类,通常躲藏在茂密的森林中而很少路面。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凯恩斯市以南82公里处的Mission Beach据说是世界上最容易见到野生鹤鸵的地方,在早上沿着林中小径从海滩向林中走几公里就有可能见到鹤鸵。

相关日志

  • 澳大利亚悉尼的漂亮鸟类:(1)
  • 我国鸡形目鸟类资源及其保护现状
  • [组图]尼泊尔奇旺国家公园鸟类
  • 忍俊不禁的鸟儿滑冰
  • 美丽泰卡鸡在1952年惊鸿再现
  • 杭州老郑摄影续
  • 美洲动物
  • 我天天过圣诞节 12年吃掉4000多只火鸡
  • 美国总统与火鸡的那点往事
  • 火鸡逛大街
随机日志
  • 雀类产卵"重男轻女"保护雄性
  • 雌雄鸟类的染色体基因表达大不相同
  • 书记鸟
  • 鸟巢幼鸟写真第2辑
  • [摄影]掠过水面的黄嘴河燕鸥 River Tern
  • 最近灭绝的鸟类
  • 简介鸟类的消化系统
  • 欲望驱使,专偷鸟蛋
  • 心上人像布谷鸟
  • 远离鸟类(禽流感)
转载鸟类网文章请注明原文链接: http://niaolei.org.cn/posts/2595
订阅到: Google | 抓虾 | 鲜果 | 有道
收藏到: 百度搜藏 | QQ书签 | Google书签 | 收客 | Yahoo! | Del.icio.us | 饭否 | 我挖网 | Diglog
友情提示:本站图片类文章均为大图展示,如果你浏览时不巧显示了小图,刷新一下页面即可获得大图。
  • Tags: 三趾鹑, 冢雉, 凤冠雉, 吐绶鸡, 家鸡, 巨水鸡, 拟鹑, 林鹑, 水鸡, 沙鸡, 泰卡鸡, 火鸡, 珠鸡, 秧鸡, 紫水鸡, 蓝孔雀, 雉鸡, 食火鸡, 骨顶鸡, 鸻形目, 鹑松鸡, 鹤鸵, 麝雉, 麦鸡, 齿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