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壁纸高清手机壁纸: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途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35:15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途径
 
 
【摘  要】本文对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对高校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途径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对高校培养具有全面礼仪素养的高素质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  加强  大学生礼仪教育  重要性  途径
 
礼仪是人类社会为了维系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所需要共同遵循的那些符合“礼”的精神的行为规范、准则和仪式的总和。它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一种反映,组织维系的一种纽带,是我们整个民族素质的体现,是人类进步的一种标志。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优秀群体,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言行文明,知书达礼,是他们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因而,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礼仪”的内涵
在古代中国,礼仪是作为一种政治制度而存在的,是“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左传·隐公十五年》)的根本,能够区分“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内外、大小”(《左传·襄公二十年》)。在我国古代,礼仪被视为区分社会尊卑贵贱的标志,并制订一系列繁琐的、无所不在的礼教规范,是为奴隶主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是束缚人民的枷锁。
在当今社会,伴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根本改变,礼仪也被赋予了全新的现代意义。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礼是一种涵盖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话,今天的所谓礼仪则仅仅是对礼貌和相关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而言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
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即将步入职场,在新的人生上,他们要作为独立的个体融入社会,所以大学生必须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大学生应该懂得如何称呼、介绍和问候;懂得如何着装、怎样待客、得体地对待赞美与批评;还应该懂得如何同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 在不断变化的场所游刃有余, 充满自信地与人交往。
二、高校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体现,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是大学生成才成功的内在要求,也是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因此,对大学生加强礼仪教育无论是对国家、社会、集体、个人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体现
道德规范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礼仪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它的实行主要是体现在“礼”的行为上,通过仪态、语言、动作和活动表现出来。由于礼仪规范可以在人的外部行为中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规定,可以在社会交往中进行标准化的操作,因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礼仪规范所具有的操作性强的特点,正是我们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的优势。如果我们善于利用这种约束性、操作性强的优势,通过礼仪教育,加强对学生行为的道德约束,帮助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道德教育操作性不够强的弱点,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礼仪的可操作性,使大学生更能接受同时也有利于自我约束和监督,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明白“不学礼,无以立”这个道理。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现代文明人。从而加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的抓手和有效载体。
(二)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
实践表明,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宣泄愤怒、压抑和痛苦,减少孤独、寂寞和空虚等。这些都十分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也会使大学生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即使产生了不良情绪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排遣。同时,社交礼仪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他们就能凭借它去顺利地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所以,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不仅是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的主要途径,而且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
(三)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是大学生成才成功的内在要求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国际交往的日益广泛,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礼尚往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礼仪已经成为人际交往乃至事业成功的桥梁和纽带。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也包含有这个道理。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面试时都在礼仪方面进行考察。考察学生的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往往还在学生不经意处设置礼仪考题,考核学生的礼仪修养。金利来公司的曾宪梓先生在招聘员工进行面试时,看其能否将放在门口地上的扫帚捡起来放好。组织中极简单的礼节所起的作用是相当不简单的。戴尔卡耐基的《成功之路》及吉米·道南与约翰·麦克斯韦尔合著的《成功的策略》都导出同一条公式: 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可见,丰富的人际关系和正确的处世技巧对于渴望成功的大学生是多么重要。
对大学生加强礼仪教育,使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不仅满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而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和社会竞争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更加充分的认可和尊重,礼仪教育就可以帮助大学毕业生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为自己争取机会进而取得成功。
(四)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是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最具体表现。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都能反映出他的思想修养、文明素质教育程度和精神面貌, 不仅关系到个人形象, 也会影响到其所在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通过礼仪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 培养应对酬答的交际能力, 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具备基本的文明教养。如果人人讲礼仪, 文明之花将遍地开放, 社会将充满和谐与温馨。礼仪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礼仪形式, 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 养成文明行为的良好习惯, 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 从而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三、高校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途径
良好的个人礼仪、规范的处事行为并非与生俱来,也非一日之功,是要靠后天不懈努力和精心教化才能逐渐地形成。因此,可以说个人礼仪由文明的行为标准真正成为个人的一种自觉、自然的行为的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完成这种变化则需要有三种不同的力量,即:个人的原动力,教育的推动力以及环境的感染力。
(一) 个人的原动力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需要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人的行为和思想发生变化的根本条件,也是人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良好礼仪风范的基本前提。作为社会个体,我们每个人只有首先具备了勇于战胜自我,不断完善自身的思想意识,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行动中才可能表现出较强的自律性,自觉克服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自觉抵御外来的失礼行为。与此同时,只有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使个人礼仪深植人心,才能真正成为优良个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个人礼仪的形成需要个人的原动力,需要个人的自律精神。从根本上讲,个人礼仪修养就是要求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把良好的礼仪规范标准化作个人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能力行为。
(二) 教育的推动力
中国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和家长乃至学校从小学开始就把考分当成第一要务,礼仪教育处于初等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盲区;而到了大学,在我国高校开设的课程中,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基本不涉及交往礼仪问题,不进行相应的礼仪教育。绝大多数高校又没有把礼仪教育当作必修课设置,于是导致学生从小学进入校门,到大学毕业步入社会整个过程中礼仪教育的缺失。追求个性是当代年轻人的特点,在追求突出个性过程中,许多不文明、不礼貌,甚至丑陋、陈腐、粗俗的东西都被当做了“新潮”、“潇洒”,在我们的周围,经常可以看到衣冠不整者、行为不端者、张口骂人者、随地吐痰者……。诸如此类不良行为的存在,已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形象,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障碍。所以, 高校必须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专门开设《大学生礼仪修养》课, 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的教育。通过礼仪这个“尺度”,规范大学生的言谈举止,矫正粗俗、丑陋行为。培养大学生良好形象、优雅气质和风度。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的22名理工科大学生,开展了为期10周的“世界礼仪”课程,主讲此课的教师是该校媒体及文化研究系的系主任琳达女士。她指出,随着国际交往的日趋频繁,世界愈来愈变得像个“地球村”,由此引导新一代人如何与世界水乳般地融合也就成了美国式的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开设“世界礼仪”课的目的就是为帮助这些理工科大学生重视商业礼节和国际礼仪,以便在毕业后能更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并在今后更能赢得上司的赏识,从而能更快地获得晋升。琳达还披露,该课程要求学生研究世界各国不同民族不同的“职业行为”,并学会如何在不同国家组办各类活动。西方国家尚且如此重视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我们素有“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国更应该使大学生接受系统的、专业的礼仪教育。
(三) 环境的感染力
加强礼仪教育必须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不断积累交往经验,展示礼仪的魅力和大学生的风范。例如:开展“明礼诚信”活动,制订修身计划,发挥礼仪的自律作用;发动全校师生寻找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开展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等活动,弘扬文明礼貌之风,使礼仪之花遍地开放;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媒体工具,介绍名人处世修身的轶事,推动学校的文明建设。同时,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即时性和开放性,使得网络礼仪教育能更好地与时代接轨,使小小教室与大千世界紧密相联。网络环境下的礼仪修养教育有助于贴近学生、贴近社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校园网主页, 鼓励德育工作者个人设立网页,制作生动直观的德育软件用于礼仪教学, 在网上进行思想道德和礼仪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体验, 健全其人格。当然, 大学生礼仪素养的提高,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大力配合才好。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共同营造一个大的讲文明、讲礼貌的氛围,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市场经济大潮之下,社会对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加具体的要求。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之下,在家庭教育和初等教育对学生礼仪教育的缺失的前提下,高校作为每个年青学生即将步入社会的最后加油站,必须加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用礼仪规范塑造大学生的自我形象,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菊良.大学生礼仪修养[M]//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金正昆.大学生礼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胡克培.思想品德修养与职业道德[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赵昆.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中国农业教育,2006(1).
[5]邓洪健.浅谈大学生礼仪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5).
[6]丁珊.礼仪文化与人格塑造[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6).
[7]曹钰娟.邱显清.向波涛.开设“大学生礼仪基础”课程的启示[J].北京教育,2004(12).
[8]李琳.浅谈大学生社交文明礼仪教育[J].暨南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9]王玉丽.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和途径[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10]刘红娟.关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4).
本文来自学生工作研究,原文地址:http://local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