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姆库哈斯作品:从上海高考三道语文试题看何为“能力立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2:04:58
| 更多 从上海高考三道语文试题看何为“能力立意”2011-8-14 11:13:00 阅读 54 次 参与讨论(0)马上投稿收藏从上海高考三道语文试题看何为“能力立意”

  例题一

  试卷第12题“联系全文,鉴赏文章结尾引用《蒹葭》诗句的好处”、第16题 “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都属于理解鉴赏性试题。

  鉴赏题的设计体现了 “考试手册”中关于“能力立意”的考查原则,是高考(微博)试卷中的常考题型,解答形式主观、开放。鉴赏的范围无非是内容和形式两大方面,内容指文章或诗词的主旨,文学作品的形象、中心思想、作者的观点态度,形式指表达技巧(包含篇章结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风格、修辞手法)。鉴赏题出题的方向、考查的维度表现为:考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就某一话题或全文分析评论某种语言形式对于作品内容的表达效果。

  散文、古典诗歌往往通过人、事、景来表达作者想要传达的情与理,即主旨。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具有文体意识、文本意识、结构位置意识、主旨意识,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意思在阅读者心中所产生的影响。

  赏析“引用《蒹葭》诗句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答题对象处在文中的位置,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又见鹭鸶前作者的情感几乎是绝望的,作者偶见鹭鸶后,天天傍晚都来到河湾等待鹭鸶,等待无果便沿着河流上下寻觅。作者寻找鹭鸶,实际上是寻找“鸟类对人类善良天性的信赖和依傍”,鸟类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共处的美好。结尾通过“隔水眺望那一对圣物”——鹭鸶,寄托的感情是期盼“鹭鸶和人类同居一处无疑是一种天然和谐”。

  文本结尾段的作用有: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画龙点晴,卒章显志;照应标题,呼应开头,衔接前文,结构严谨,首尾圆合;总结全文,启发思考,含蓄有余味,言有尽而意无穷。那么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分析概括所选材料在结构上呼应、服务中心主旨、增强情感表达等作用。

  因为 “鹭鸶的倩影太富于诱惑了”,自然、人类“全都因为一双鹭鸶的出现而生动起来”。所以,结尾引用诗句来总结全文,是服务于作者的写作目的——人鸟同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到渠成,画龙点睛。

  文本中作者断定两只鹭鸶“一对儿没有雄尊雌卑或阴盛阳衰的纯粹感情维系的平等夫妻”,于是在结尾处用《诗经》中找寻“伊人”的情节呼应了作者寻觅鹭鸶的过程。

  文本中引用诗句也涉及到文章的选材问题,引用具有个性化——诗句本身具有文学性和抒情性,当然能够起到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和抒情韵味的作用,也能使语言表达更精炼简洁。

  【参考答案】引用《诗经》名句呼应了作者寻觅鹭鸶的过程;寄托了作者人鸟同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和抒情韵味。 (第1要点1分;第2要点2分;第3要点1分。 )

  例题二

  第16题“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是考查考生对诗词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理解能力,对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此题是把诗歌思想情感与动作描写的手法、人物形象的刻画、意境、画面结合起来考查,是综合性较强的一种题型。

  首先要找出文本中一系列的动词,明确它们所表现的人物形态、情状,比如 “揽衣”“徘徊”“引领”“落泪”,通过挖掘动作所传达的含义理解其蕴含的情感。

  其次特别关注“明月”这一意象,月亮是相思之情的载体,能够引发思念之情,在古诗中往往是思乡怀人的代名词。

  再结合“客行”“早归”,一个久客异乡的游子,眼前的皎皎明月引起了满怀的愁思,于是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而望月这动作更是怀乡思亲的表现。

  【参考答案】 “我”揽衣而起,出门徘徊,伸颈远望,回房落泪;这些动作写出了“我”夜不能寐的状态;流露出忧愁、孤独的情绪;表达了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动作1分,状态1分,情绪1分,情感1分。 )

  鉴赏题答题要点:

  1、题目一般有指定性 (限定角度)和没有指定性(任选一个角度)两种。如果是指定性的,必须按照指定的角度鉴赏评价,没有指定性的可任选一个角度(文本中存在的写作特色)。

  2、简要解说答题范围内的文本内容。

  3、明确此表达技巧在文本中如何体现的、在内容表达上有何意义。

  4、落实作品的主旨、作者的情感态度。

  注意:以“小评论”形式出现,观点鲜明,分析论述的内容要具体,有条理,语言要通顺准确。

  例题三

  试卷第26题“古人一般认为早中功名是一件幸运的事,作者却认为是‘不幸’的,为什么?”考查的维度是: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并在文本中为作者的观点态度寻找理由,目的是检测考生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

  要准确完整地解答此题,须做到以下几点:

  1、采用类比论证的方式。种庄稼要想有好收成,必须对土地实行休耕轮作,保全土地的肥力,收割也常常能够等到庄稼完全成熟之后进行。人才的成长同样需要长期的积累、磨练,否则养分不够,才学浅薄,根基不扎实。

  2、对“不幸”一词的含义要联系上下文的语境作深入的挖掘。 “不幸”一词在此处另有所指,别有深意,与传统的世俗的“不幸”概念的含义不在同一范畴,它代表了苏轼独到的人才培养理念。苏轼认为成才需要厚积薄发,长期修养,真正学有所成之后才能够充分施展拳脚;早成功名者,一是常常会感觉到才学不够用,二是容易飘飘然,缺乏继续学习的动力。

  3、不仅要回答出早中功名的“不幸”的原因是什么,还要回答出作者所坚持的人才培养观是什么。

  【参考答案】(3分)作者认为人才须经长期修养,成熟之后,才可以到社会上施展才能;修养不足,却早得功名,不利于自己进一步的发展,难成大材,难为大用,所以作者认为是“不幸”的。 (第1要点1分,第2要点2分)

 

推荐给好友:【http://www.ks5u.com/News/2011-8/38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