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佳老公是谁:全方位的铁观音介绍----(铁观音爱好者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08:25


     全方位的铁观音介绍——铁观音爱好者必读  

        铁观音茶叶因茶树的名称而得名。铁观音茶树原产于安溪县西部的 “ 内安溪 ” 。这里群山环抱,峰峦起伏,年平均气温 15—18 度,无霜期 260—324 天,年降雨量 1700— 1900 毫米 ,相对湿度 78% 以上,有 “ 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 ” 之谚。土壤为酸性红壤, PH 值 4.5—5.6 ,土层深厚,适宜茶树生长。
  
       铁观音茶的加工制作技术,基本上和武夷岩茶的做法大同小异,但也不完全相同,它与武夷岩茶的主要不同之处是:萎凋程度比较低;发酵的程度也较轻;杀青之后用布包揉,使条索紧结,比较美观,运输过程中也可防止碎茶;经过两揉两烘之后,再用低温慢火烘焙,使茶叶水分慢慢蒸发, 咖啡 碱随之向叶面升华,凝结成一层白霜,叶内芳香物质逐渐转化,可使香气更高而长久,达到七泡有余香。
          铁观音茶的品质,远非一般乌龙茶所能比拟,它的外形紧结卷曲,叶质肥厚重实。香气悠长,有如空谷幽兰,灵妙鲜爽,清高隽永,达到了超凡入圣的境界。它的滋味十分醇厚浓郁,但浓而不涩,郁而不腻,余味回甘,饮后齿颊流香。这种香气称为 “ 圣妙香 ” ,滋味称为 “ 天真味 ” 。名茶鉴评家认为只有铁观音才有这种天真味和圣妙香,所以称为 “ 观音韵 ” ,意思是说只有铁观音才具有这种独特的 “ 观音韵 ” 。我们用清代诗人刘秉忠的一首诗来比喻安溪铁观音的特点是很恰当。诗云:
            铁色皱皮带志霜,含英咀美入诗肠。
   舌根未得天真味,鼻观先闻圣妙香。        铁观音茶树品种的由来,有两种传说。一说是安溪县松林头茶农魏荫信佛,每晨必奉清茶一杯于观音大士像前,十分虔诚。一天,他上山砍柴,偶见岩石隙间有一株茶树,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极为奇异,遂挖回精心加以培育,并采摘试制,其成茶沉重似铁,香味极佳,疑为观音所赐,即名为铁观音。另一说是清乾隆初年 ( 公元 1736 年 ) 春,尧阳乡书生王士谅与诸生会文于南山之麓,见层石荒园间有一株茶树,闪光夺目异于他树,于是移植于南轩之圃,细心培育繁殖,采制成品,气味芳香异常,泡饮之后,令人心旷神怡。乾隆六年,王士谅赴京师,拜谒相国方望溪,携茶相赠,方将茶转进内廷,后乾隆召见,垂询尧阳茶史,王奏禀此茶发现于南山观音岩下,因即赐名为 “ 南岩铁观音 ” 。
  
        铁观音别名红心观音或红样观音。其他如红英观音、白心尾观音、白样观音及薄叶观音则均非纯种铁观音。纯种铁观音植株为灌木型,树势披展,枝条斜生,叶片水平状着生。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明显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叶肉肥厚,叶色浓绿光润,叶基部稍钝,叶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厂下垂,嫩芽紫红色,因此有 “ 红芽歪尾桃 ” 之称,这是纯种特征之一。注(詹茶农的铁观音全部为纯正的,因为非纯正铁观音这里质量上不去,和纯正的铁观音在效益上会有较大的差异,就是有人要送我这个品种,我也不要。)        铁观音原是茶树品种名,由于它适制乌龙茶;其乌龙茶成品遂亦名为铁观音。所谓铁观音茶即以铁观音品种茶树制成的乌龙茶。而在台湾,铁观音茶则是指一种以铁观音茶特定制法制成的乌龙茶,所以台湾铁观音茶的原料,可以是铁观音品种茶树的芽叶,也可以不是铁观音品种茶树的芽叶。这与福建铁观音茶的概念有所不同。
  
        安溪铁观音制作严谨,技艺精巧。一年分四季采制,谷雨至立夏 (4 月中下旬一 5 月上旬 ) 为春茶,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 40—45 %;夏至至小暑 (6 月中下旬一 7 月上旬 ) 为夏茶,产量占 15—20 %;立秋至处暑 (8 月上旬一 8 月下旬 ) 为暑茶,产量占 25—30 %;秋分至寒露 (9 月下旬一 l0 月上旬 ) 为秋茶,产量占 25—30 %。有个别地方由于气温较高,还可生产一季冬茶,冬茶颜色较青绿,滋味也较青,产量不多。制茶品质以秋茶为最好,春茶次之。秋茶的香气特高,俗称秋香,但汤味较薄。夏、暑茶品质较次。鲜叶采摘标准必须在嫩捎形成驻芽后,顶叶刚开展呈小开面或中开面时,采下二、三叶。采时要做到 “ 五不 ” ,即不折断叶片,不折叠叶张,不碰碎叶尖,不带单片,不带鱼叶和老梗。生长地带不同的茶树鲜叶要分开,特别是早青、午青、晚青要严格分开制造,以午青品质为最优。
           安溪铁观音的制造工艺,要经过:凉青、晒青、凉青、做青 ( 摇青摊置 ) 、炒青、揉捻、初焙、复焙、复包揉、文火慢烤、拣簸等工序才制成成品。
          凉青、晒青、凉青:鲜叶按标准采收进厂经过凉青后进行晒青。晒青时间以午后 4 时阳光柔和时为宜,叶子宜薄摊,以失去原有光泽,叶色转暗,手模叶子柔软。顶叶下垂,失重 6—9 %左右为适度。然后移入室内凉青后进行做青。
          做青:摇青与摊置相间进行,合称做青。做青技术性高,灵活性强,是决定毛茶品质优劣的关键。摇青使叶子边缘经过摩擦,叶缘细胞受损,再经过摊置,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伴随着叶子水分逐渐丧失,叶中多酚类在酶的作用下缓慢地氧化并引起了一系列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乌龙茶的特有品质。铁观音鲜叶肥厚,要重摇并延长做青时间,摇青共 3—5 次,每次摇青的转数由少到多。摇青后摊置历时由短到长,摊叶厚度由薄到厚。第二、三次摇青必须摇到青味浓强,鲜叶硬挺,俗称 “ 还阳 ” ,梗叶水分重新分布平衡。第四、五次摇青,视青叶色、香变化程度而灵活掌握。做青适度的叶子,叶缘呈朱砂红色,叶中央部分呈黄绿色 ( 半熟香蕉皮色 ) ,叶面凸起,叶缘背卷,从叶背看呈汤匙状,发出兰花香,叶张出现青蒂绿腹红边,稍有光泽,叶缘鲜红度充足,梗表皮显有皱状。
          炒青:炒青要及时,当做青叶青味消失,香气初露即应抓紧进行。
          揉捻、烘焙:铁观音的揉捻是多次反复进行的。初揉约 3—4 分钟,解块后即行初焙。焙至五、六成干,不粘手时下焙,趁热包揉,运用揉、压、搓、抓、缩等手法,经三揉三焙后,再用 50— 60 ℃ 的文火慢烤,使成品香气敛藏,滋味醇厚,外表色泽油亮,茶条表面凝集有 — 层白霜。
          簸拣:慢烤后的茶叶最后经过簸拣,除去梗片、杂质即为成品。
           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这是优质铁观音的重要特征之一。铁观音汤色金黄,浓艳清澈,叶底肥厚明亮,具绸面光泽。泡饮茶汤醇厚甘鲜,入口回甘带蜜味;香气馥郁持久,有 “ 七泡有余香 ” 之誉。近来国内外的试验研究表明,安溪铁观音所含的香气成分种类最为丰富,而且中、低沸点香气组分所占比重明显大于用其他品种茶树鲜叶制成的乌龙茶。因而安溪铁观音独特的香气令人心怡神醉,一杯铁观音,杯盖开启立即芬芳扑鼻,满室生香。
          生产出优质的铁观音茶必须具备: ① 纯种铁观音品种茶树; ② 茶树生长在良好的土壤、气候环境中,并得到精心培育; ③ 精湛的采制技术。三者缺一不可。
           铁观音的品饮,目前在福建泉州、厦门、漳州以及广东潮汕一带和台湾,仍沿袭传统的 “ 功夫茶 ” 品饮方式。使用陶制小壶、白瓷小盅 ( 小杯 ) ,先用沸水烫热,然后在壶中装入相当于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壶容量的茶叶,冲以沸水,此时即有一股殊香扑鼻而来,正是 “ 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 ” 。 l 一 2 分钟后将茶汤匀倾入小蛊内,先嗅其香,继尝其味,浅斟细吸,确乃一种生活 艺术 享受。有朋自远方来,给以功夫茶,表示对客人的敬重,而品饮者亦以能尝到一杯名贵的铁观音茶为快。
          铁观音茶一向为闽、粤、台湾茶客及海外侨胞所珍爱。此茶一经品尝,辄难释手, 50 年代以来,铁观音茶逐渐为华北人民所喜爱,现在则美名遍及全国各地,消费量在不断增长。 1979 年、 1984 年日本市场两度掀起 “ 乌龙茶热 ” ,特别是福建铁观音,更以其迷人的香味,风靡日本各地。在日本,铁观音几已成为乌龙茶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