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桌面手机版钢铁侠:华德福家庭式幼儿园的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41:46
首页
  • 首页
  • 同城
  • 浏览发现

家庭式幼儿园的发展

2010-04-14 08:47:46 来自: Harry

华德福教育从本质上看是人的教育,其实,这种教育是需要很多人在一起学习、做事和相互帮助才能达到目的,不是通过什么精神导师的引导而达到。

时下,全国各地的很多小区里出现了“家庭式幼儿园”,家庭式幼儿园由于模式新颖、服务灵活,很受家长的欢迎。家庭式幼儿园的老师们更加亲切周到。虽然多为无证经营,但仍然有其自己的优势。有些家庭幼儿园其实就如一个小卖部,有些家庭幼儿园其实就是妈妈为自己的孩子办的。我专门研究过家庭式幼儿园的产生过程、发展模式和组织性质以及特征。其实,全球各地都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不同国家的政府对家庭幼儿园的态度也不一样。不过,共同的地方是代表了幼儿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从幼儿园的发展历史看,1837年,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德国士瓦本公国勃兰肯堡创办一所游戏活动机构。1840年起名“幼儿园”,德语为Kindergarten,意为孩子的乐园,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美国的第一所幼儿园在1838年由福禄贝尔的学生Louisa Frankenberg在俄亥俄的哥伦布创办。从而德语的Kindergarten也成为了英语词汇。
要注意到kinder德语的意思是儿童,garten是花园,顾名思义kindergarten是儿童的花园,儿童在花园里能做的事也只有跟植物或动物、昆虫之类打交道,绝对不会在花园里还有什么课上,更加不会像小学生那样有作业做。幼儿园发展到现在,很多中国的幼儿园基本没有花、没有树、也没有草,更没有泥土和动物,昆虫之类。如果称为kingercamp(儿童集中营)才是比较贴切些。
中国最早的幼儿园是1898年,英国基督教长老公会的牧师韦玉振到福建厦门鼓浪屿传教,其夫人韦爱莉随同前来,夫妇二人在鼓浪屿鼓新路35号牧师楼创办了家庭式幼稚班——“怜儿班”,同年改为幼稚园,招收基督徒子女。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明文规定“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标志着中国官方开始创办幼稚园制度。1922年1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改“蒙养院”为“幼稚园”。1953年,中国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编写《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从此中国大陆地区绝大多数“幼稚园”都改名为“幼儿园”。幼儿园在中国蓬勃发展的时期是毛泽东提出妇女是半边天的时候,全国各地无论大小城市或农村,只要是妇女都要工作或劳动,因此,很多幼儿园在官方的推动下遍地开花。那时候的幼儿园基本上也是起到托儿所的作用,也就是,孩子被关在一起玩,让妈妈上班去而已。
  在美国也是在上世纪70年代就兴起了创办托儿机构和幼儿园发展的热潮。但是它的社会背景也是很多妇女在女权运动的推动下离开厨房和孩子开始了工作,好像也在响应毛泽东的女人半边天的号召。在最早的一段时间里大部分的孩子,也是在家周围上一些托儿所或家庭式的幼儿园。这种服务模式,受到很多父母的欢迎,最重要的是符合家庭生活和工作两不误的原则。
幼儿教育在美国的重要变化是受到了前苏联第一个上太空的刺激,美国全面反省自己的教育,其中一个发现是前苏联所有的儿童都在上设备齐全和素质良好的托儿所或幼儿园。他们开始在幼儿教育上下功夫,也就是类似前苏联那套半集中营半小学式的幼儿教育。中国的幼儿园教育发展其实就是步前苏联和美国的后尘,直到现在,很多家长对这种幼儿园的教育失望。
目前全球各地都存在着合法或不合法的家庭式幼儿园,而且发展势头很猛,其中有如下原因。
1、很多家长都意识到儿童在没上学之前,需要的不是学习书本知识,只是需要有伙伴玩耍,只要学会跟其他孩子相处,养成适当的社交方式和能力就足以。
2、发达的国家如果没有政府的补贴,经济原因是重要的因素。尤其像美国,在美国有大量的单亲妈妈,孩子的父亲很多没有尽经济责任,这些妈妈要工作,收入不高,最能解决她们工作问题的是在家附近的家庭式幼儿园。
3、健康因素,现在流行病和传染病非常多,孩子在一个几百孩子的幼儿园被感染的概率远远比一个小的家庭幼儿园里的概率高。如果出现安全事故、灾难或食品中毒等意外,孩子在一个小的家庭幼儿园里更容易面对。
4、现在很多孩子生活在一个家庭破裂或缺乏家庭生活气氛的工业社会里,家庭式幼儿园可以给孩子一个家的感觉,这是培养孩子的安全感最重要的课程。大的幼儿园无法办到。
后工业社会的青年男女不希望成家立业,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小时候未有体验到家带来的爱和温暖,也未能在家庭生活中负起家庭责任的经验。在一个注重家庭生活成长中的孩子,更加积极和更愿意成家立业,也能给家庭带来温暖和对家庭负责任。
可见幼儿教育最重要的是给孩子一个家。
中国最早为儿子办个幼儿园,而且比较出名是王甘。王甘还在美国耶鲁读博的时候,就看过不少有关妈妈创业的文章,从中颇受启发,而她自己也对教育心理学特别感兴趣,还在国外的幼儿园干过一年,当时自己也有孩子了。回国后,孩子一天天长大,王甘开始去找幼儿园,可找来找去总是不满意,眼看儿子都快变成大龄青年了还没上幼儿园,看来这个幼儿园是非办不可了。她在亚运村汇园公寓租了一个套间,她选择这个地方主要是因为它的设施比较完善,如草地、花园等可以利用,社区也比较成熟。刚开始,加上王甘一共有3个老师6个孩子,到2002年末的时候,有了20多个孩子,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式幼儿园。后来发展成为一所有规模的幼儿园。这样的例子很多,也是代表了一种发展模式。也就是一个家庭园到一所幼儿园的发展模式。
另一种发展模式是一些人并没有为自己的孩子而办家庭式幼儿园,而是作为创业而办,他们多数以“早教”为名目在小区内创办,只需租一套房子,买几件玩具,再聘请两三个老师就可以开课了。这种家庭式幼儿园没有室外活动的场所,小区里的庭院成了天然的游玩地。有些会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有些藏在各个居民楼里,大多是无证经营。以打游击为生,发展壮大的可能很低。比较成功的例子北京有一两家,成功的秘诀是善于利用互联网。
中国目前很多家庭式幼儿园成为幼儿之家或儿童之家,创办人大部分是妈妈,很多都学习过蒙特梭利教育,并实践蒙特梭利教育。几乎都是一个或两三个出资人,自己也会当老师,也有聘任一些年轻人当老师。很多朋友在最近几年接触了华德福教育,因此,也沿用以前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学习华德福教育为榜样的华德福幼儿之家或儿童之家,其特征是家庭式幼儿园。目前,我了解到的全国各地称自己为华德福幼儿之家或儿童之家的家庭式幼儿园有三十家左右。
不过, 有些华德福幼儿之家或儿童之家发展模式很不一样,那就妈妈们互助的模式,或学习非盈利机构模式。这样的模式在中国算是一个比较新的模式。因此,很多妈妈需要更多的学习和实践。
我在全国各地帮助这些华德福家庭式幼儿园时发现他们有以下特征:
1、他们对非盈利机构的认识不够,她们开始时甚至对华德福教育的理解也不够。
2、为孩子办幼儿园这个想法从简单到复杂,没有心理准备,很多人对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定位和扮演的角色不清楚。
3、其实,很多妈妈们是自己需要华德福教育,而不仅仅是给孩子华德福式的教育,她们走进了华德福教育这条不归路之后,面临着对自己的挑战,很多人不知道意味着什么,大人之间的合作问题就随之而来。
4、华德福教育从本质上看是人的教育,其实,这种教育是需要很多人在一起学习、做事和相互帮助才能达到目的。不是通过什么精神导师的引导而达到。
5、华德福教育不是表现在如何进行,更是为什么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全球绝大部分的华德福学校都是从家庭互助式的幼儿园开始的。几个妈妈如何办好幼儿园,将是办学校的基础。广州有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们将从中学习和探索自己的路子

@import url("/css/pop_login4.css");X

登录 · · · · · ·

  • 2010-04-14 11:34:01 橙子 (爱孩子 爱自己 爱家人)

    很好的文章,谢谢~~~我正在思考这些问题,因为我想创办一家华德福儿童之家。

    > 删除
  • 2010-04-14 14:30:49 风轻扬

    真的是很复合时机的文章呢,我要开一个儿童之家,为了儿子,可是也许是时机不成熟吧。也许在我们这里还是个新鲜事物,房子看好后这个计划却夭折了。我很难受,却也发现,我的心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我放不下,依然放不下。但我没有办法让我的儿子去上普通的幼儿园,我快痛苦死了。

    > 删除
  • 2010-04-14 14:36:56 风轻扬

    看了文章,我承认华德福是我想给予孩子的礼物,同时也是自己的需要,也许是对童年的怀念吧?或者是修复?。。。。。。

    > 删除
  • 2010-04-14 14:46:23 橙子 (爱孩子 爱自己 爱家人)

    是啊,同感,我觉得华德福幼儿园要健康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力量,现在北京的培训比较密集,这对于教师的成长非常好,我认为华德福幼儿园需要一个自助组织,除了培训以外,可以组织一些交流互访活动,并且可以起到一定的监督和提醒的作用,以防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华德福这个名号。

    > 删除
  • 2010-04-14 22:49:17 秘密

    只有黄老师写出这些东西,快写,多写些,继续再写,请写!
    严重支持和推荐!请黄老师继续写书吧!

    > 删除
  • 2010-04-14 23:36:58 泉水叮咚

    谢谢老师的文章。对正准备开始这个事业的妈妈们真如及时雨。老师提到:这种教育是需要很多人在一起学习、做事和相互帮助才能达到目的,不是通过什么精神导师的引导而达到。这一点真的很重要。我们需要从一开始就很小心的呵护这种合作关系,更要很小心的呵护在这种关系中诞生的新生命——家庭式幼儿园。
    记得两年前看过老师贴在小巫论坛上的一篇文章,英文的,题目是:发起华德福学校。主要介绍国外华德福学校的发起过程。后来小巫论坛关闭了,那篇文章也没及时保存。老师是否可以在小组里再发一次呢,或许可以给大家更多的启发。
    老师提到“华德福教育这条不归路”,同感。我理解为自我成长的不归路,在这条路上,最需要挑战的是自己,所以会一直走下去,也不想回头:)

    > 删除
  • 2010-04-15 17:04:21 默默

    我们正在筹建悠然儿童之家,也是从家庭式幼儿园发展起来的,目前它处于蜕变时期,初步定于今年五月开园,我们几个老师也在加紧学习,这份工作真的是需要一些人共同学习,相互鼓励。所以有意愿的朋友欢迎和我们一起学习。

    > 删除
  • 2010-04-15 23:59:47 华德福生活馆 (华德福生活馆)

    谢谢黄老师对广州的赞扬!
    是否有一个清晰的愿景是老师家长互助的基础。你的胸怀有多大决定着你的行动力有多大。
    认同华德福是一条不归路,只要你想干,这辈子干不完。对三元社区感兴趣,有些想法,黄老师来广州时再讨教。

    > 删除
  • 2010-04-18 00:20:55 美来 (美来自用心)

    因为做有机农业而了解到华德福,自以为华德福是我的终极目标,向往一个成熟的华德福社区,近郊的一个村庄,有山有水,有一群人,有学校,有农场,有养老院,生老病死,终其一生.......
    现在终于决定在武汉实践华德福,为了孩子,为了自己,华德福是终生的学习过程,是社区文化,是一种生活生活方式

    > 删除
  • 2010-04-22 11:28:52 安安

    好文章,谢谢

    > 删除
  • 2010-04-26 10:52:22 Rick (what do I want)

    关注... 上海有这样的幼儿园吗?

    我认为父母的参与是教育的必要条件和保障,没有父母参与的早期教育一定不是良好的教育。一般幼儿园和小学校,父母对于教育过程的参与程度还很不够。

    > 删除
  • 2010-05-06 12:16:22 春溪 (加油加油。。。。。。)

    我个人认为,最早创办家庭式幼儿园的,应该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他在美国留学时受杜威和克伯屈教育思想的影响,以自己的第一个孩子陈一鸣为研究对象,在新中国成立前,他研究儿童、创办幼儿园,并在自己家庭里实施幼儿教育,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南京鼓楼幼稚园的前身,宣讲儿童心理和幼儿教育。

    > 删除
  • 2010-05-07 10:20:50 李桃杏

    写的很好。现在有些问题,实践华德福的幼儿园,是不是不可以盈利呢,非盈利的以上是不是除掉房租,用品,吃饭外的费用,老师的工资外,只能用于幼儿园建设,不能当作盈利,对吗?

    > 删除
  • 2010-05-07 20:35:50 gigi

    老师你说的广州那个幼儿园是不是指的鸣远幼儿园呢?

    > 删除
  • 2010-06-16 11:49:13 胡语

    自助式是更宜于拓展华德福的方式

    > 删除
  • 2010-08-02 11:13:48 bibo

    到底什么时适合孩子的教育,最近也在为这事痛苦!
    总为找不到适合我们自己孩子的教育而苦恼!!
    自己开办学校也是我们最近计划的!

    > 删除
  • 2010-08-13 18:22:48 美来 (美来自用心)

    今天和宋颜去了鼓浪屿,费劲周折找到鼓新路35号,居然在厦门二中校内,一位叫柯晨星的毕业生帮助我们在一圈宿舍后面找到它——当年的第一家幼稚园“怜儿班”。一栋两层的西式楼房,房子已经没人居住,一片狼藉。随后我会在我的博客发布相关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