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宫林道:考量中国民众幸福感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10:37


    在调查中,关于幸福的感受程度,39%的人选择了一般,6%的人认为自己目前很幸福。而对于影响幸福的首要因素,39%的人认为富裕程度最重要,27%的人选择了心理压力,可见在目前老百姓的生活当中,是否有足够的钱来满足生活中的各种需求仍然是最重要和关键的因素。而在生活中产生的焦虑和压力等心理因素也成为衡量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不容忽视。幸福感调查 幸福感调查:4成人称富裕程度是影响幸福首要因素
新闻中心-中国网 news.china.com.cn  时间: 2011-03-02  责任编辑: Tina
2011全国“两会” 召开在即,恰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回眸“十一五”,中国民众在感叹物质生活发生可喜变化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自己内心的声音:我幸福吗?我比以前幸福吗? 为此,中国网推出“中国民众幸福感调查”,选取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吃”、“住”、“行”三方面问题,征集在过去五年里,民众对幸福的实际感受。

中国民众幸福感调查自2月18日17时上线,截至3月1日15时,共计1348人参与调查。在受访者当中,年龄在21至40岁的人占调查总人数的70%,其中21至30岁的人占43%,31至40岁的人占27%。从教育程度来看,大专及本科生占到受访者的大多数,大专及本科生的比例分别为30%和41%。

图表1
从受访者的收入情况来看,月收入在2000至5000元的人数比例为46%,接近半数。另有37%的人收入在2000元以下,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受访者属于工薪阶层。此外,在受访者中,来自私企、事业单位、国企、外企和公务员的比例分别为31%、18%、12%、8%和6%。

图表2
6%的人觉得很幸福 39%的人认为富裕程度最重要
在调查中,关于幸福的感受程度,39%的人选择了一般,仅6%的人认为自己目前很幸福。而对于影响幸福的首要因素,39%的人认为富裕程度最重要,27%的人选择了心理压力,可见在目前老百姓的生活当中,是否有足够的钱来满足生活中的各种需求仍然是最重要和关键的因素。而在生活中产生的焦虑和压力等心理因素也成为衡量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不容忽视。

图表3
32%的人觉得饮食方面的幸福感增长幅度最高
将现在的生活与五年前对比,36%的人感受到了幸福程度的增长。具体到吃穿住用行五个方面,32%的人觉得在饮食方面的幸福感增长幅度最高,体会最明显。可见,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当中,不但重视饮食,而且最愿意将自己的幸福首先体现在餐桌上。吃的幸福,对老百姓来说至关重要。除去吃之外,穿住用行四个方面的比例都相对比较平均。

图表4
4成人认为生活在二、三线城市更容易感受幸福
对于生活在哪里幸福感更高的问题,从调查问卷的数据中可以发现,4成人认为生活在二、三线城市更容易感受幸福。除此之外,选择小城镇和农村的比例均为23%,高于选择一线城市的比例(12%)。可见,在幸福指数的较量上,小城镇也未必输给大城市,而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幸福感的同时,人们对于自己生活地点的选择也将趋于多元化。
财富和幸福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在受访者给出的答案中,对于“是否同意越富有越幸福的说法”,同意与不同意的比例为4:6,可见,在民众的心目中,有钱和没钱不一定意味着幸福和不幸福,财富只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而不能代表全部。幸福感对于民众来说,更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
48%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推出国民幸福指数
关于幸福感的话题,政府在其中处于什么样的角色。48%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该推出国民幸福指数,49%的人认为政府更应该推出国民负担指数。仅有4%的人觉得不应该推幸福指数。由此可以看出,在关注幸福感的同时,民众更期待政府能有所作为,并将幸福指数与政府行为挂钩。从各地出炉的“十二五”规划中,可以看到居民幸福指数已经成为施政导向。提高幸福指数和幸福感的预期,指日可待。
·网友:幸福是在你摔倒时,有人扶你一把;幸福是在你遭遇挫折时,有人为你加油鼓劲……只要你善于发现,幸福就无处不在! ·网友levy660:平平淡淡才是真啊,一家人都健康就是幸福的,能够一家在一起就是幸福的,与家人一起分享苦与乐就是幸福。 ·网友偶尔有点坏:幸福不是给别人看的,与别人怎样说无关,幸福最重要的是抱着积极的态度,让自己心中充满快乐的阳光。 ·网友调兵小志:每个人的幸福都是特别的,用幸福的眼光去看幸福的事,用幸福的心去体谅幸福的人,我们就会是最幸福的人! ·网友优雅的颓废:幸福来源于有基础的爱,爱的深幸福指数越高。多给予少争抢,多付出少烦恼,健康平安就是幸福的源泉。 ·网友欢欢:没有豁达的心胸,即使得到再多也没有幸福的感觉。其实我们与幸福的距离很近,仅隔着一颗对生活的感恩之心。 ·网友:从快节奏、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获取一些并将“阅”以致用,其获得的成就感是真正的幸福。 ·网友山盟海誓:幸福没有明天,也没有昨天,不怀念过去,也不向往未来;它只有现在。只要你有件合理的事做,生活就特美好。 ·网友桔子香水:幸福是疲倦时爱人的肩膀,幸福是醒来时宝宝的微笑!幸福是天凉时母亲的嘱咐,幸福是团圆时满座的家人!
·网友:幸福是在你摔倒时,有人扶你一把;幸福是在你遭遇挫折时,有人为你加油鼓劲……只要你善于发现,幸福就无处不在! ·网友levy660:平平淡淡才是真啊,一家人都健康就是幸福的,能够一家在一起就是幸福的,与家人一起分享苦与乐就是幸福。 ·网友偶尔有点坏:幸福不是给别人看的,与别人怎样说无关,幸福最重要的是抱着积极的态度,让自己心中充满快乐的阳光。 ·网友调兵小志:每个人的幸福都是特别的,用幸福的眼光去看幸福的事,用幸福的心去体谅幸福的人,我们就会是最幸福的人! ·网友优雅的颓废:幸福来源于有基础的爱,爱的深幸福指数越高。多给予少争抢,多付出少烦恼,健康平安就是幸福的源泉。 ·网友欢欢:没有豁达的心胸,即使得到再多也没有幸福的感觉。其实我们与幸福的距离很近,仅隔着一颗对生活的感恩之心。 ·网友:从快节奏、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获取一些并将“阅”以致用,其获得的成就感是真正的幸福。 ·网友山盟海誓:幸福没有明天,也没有昨天,不怀念过去,也不向往未来;它只有现在。只要你有件合理的事做,生活就特美好。 ·网友桔子香水:幸福是疲倦时爱人的肩膀,幸福是醒来时宝宝的微笑!幸福是天凉时母亲的嘱咐,幸福是团圆时满座的家人!
"幸福中国"呼之欲出 新指标或成十二五转型密钥  全国“两会”在即,通过地方“两会”的热议和近期媒体讨论的发酵,“幸福指数”几乎跃居今年全国“两会”热词之首。有分析人士认为,“十二五”期间建设“幸福中国”的政治导向已经呼之欲出,幸福指数或被视为中国转型时期摆脱GDP崇拜的密钥。“幸福中国”呼之欲出 新指标或成十二五转型密钥
新闻中心-中国网 news.china.com.cn  时间: 2011-03-01   责任编辑: 梦炫

中国兔年春节的即将来临,北京到处呈现喜气洋洋的迎新春气象。各商家迎贺兔年春联集锦、寓意幸福的福字高高悬挂,营造出红火的迎新春的过节气氛。中新社记者张勤 摄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题:“幸福中国”呼之欲出 新指标或成“十二五”转型密钥
中新社记者 张量
全国“两会”在即,通过地方“两会”的热议和近期媒体讨论的发酵,“幸福指数”几乎跃居今年全国“两会”热词之首。有分析人士认为,“十二五”期间建设“幸福中国”的政治导向已经呼之欲出,幸福指数或被视为中国转型时期摆脱GDP崇拜的密钥。
从“幸福广东”口号的提出,到北京“十二五”规划写入“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再到重庆提出到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城镇居民收入增长75%”,率先将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的调控写入规划,并宣示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及至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与网民交流时将“幸福”解读为“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中国各级政府满溢的“幸福”热度,令全国乃至世界倍加注目。
从去年底开始,一股“幸福”浪潮悄然在全球范围兴起,欧洲和中国正是这股潮流的积极推动者。荷兰、瑞典、丹麦和挪威等欧洲国家已开始对儿童进行“幸福教育”,并将其纳入国家研究计划。英国和法国也正在通过衡量幸福指数来调整公共政策。英国国家统计局去年底在卡梅伦首相的委托下开始对英国人的幸福指数进行调查,而法国总统萨科齐也责成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该问题展开研究。
对于这股潮流,领导制定“幸福星球指数”的英国“新经济基金”研究员萨马赫阿卜杜拉表示:“由于认识到国内生产总值无法反映现实,而且通常会掩饰贫富差距,因此人们开始制定幸福指数。这种积极的进步将催生新的公共政策。”一批关于幸福感的调查报告也随之纷纷出炉。国际智库组织列格坦研究所日前发表了一项全球繁荣指数报告,其中将公民幸福指数作为排名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中国也早已开始关注到“幸福指数”这一课题。2006年,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演说时就明确提出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与幸福指数”,已将公民的幸福感列入中国政府的责任单。
从2009年底开始,由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领导的中国民生指数课题组致力于“中国人幸福观调查”。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近日,该调查发布,中国民生指数的指标体系基本形成。
在著名学者、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看来,在当今世界,政府应当为公民的幸福生活提供的最重要条件就是善治。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是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好合作,是两者关系的最佳状态。他指出,公民的幸福指数,应当成为评价政府民主治理的一个重要指标。政府应当建立一系列的制度和机制,履行对人民幸福生活的承诺和责任。
“幸福指数”与善治的研究一直在官学界默默进行。之所以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幸福指数”能够大热,是与中国社会转型大局相契合,并且在民间得到强烈共鸣的顺势而为。中国要进行主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已经提出一段时间,然而,地方上的GDP依赖惯性思维难以扭转,政绩考核的调整也遭遇现实困难。要想突破,必须找到一个具有导向性和操作性的新指标,让GDP的增长更加科学、更加以人为本。
“幸福指数”作为这一背景下的重要话语,已经到了付诸实践的阶段。在全社会的热烈关注下,“幸福指数”作为一种政治导向的轮廓正在不断清晰,而它如何通过全国“两会”转化为“十二五”期间的国家行动,将是今年的一大看点。
让“幸福中国”成为“十二五”的时代热词  这个春天,地方两会次第登场,“幸福像花儿一样”开遍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和地方“十二五”规划。北京吁求“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广东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庆宣示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 让“幸福中国”成为“十二五”的时代热词
新闻中心-中国网 news.china.com.cn  时间: 2011-02-28  责任编辑: 苧梓
中国网讯 这个春天,地方两会次第登场,“幸福像花儿一样”开遍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和地方“十二五”规划。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已成为善治政府的共识,也成为公共社会建设的时尚理念。北京吁求“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广东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庆宣示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让每一个中国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在“十二五”民生布局中力重千钧。
幸福是什么?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幸福部分和社会制度有关、部分和个人心理相关。幸福虽然是一种心理体认,但终究是客观因素的主观投射。于国家社会而言,从关注群体心理、到关切个体幸福,这是时代的进步。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经历了由温饱不足到初步小康、再到迈向全面小康的里程碑式变化,公共政策迫切需要在一个新的平台上实现华丽转身。
20世纪70年代,南亚的不丹王国的国王提出国民幸福指数(GNH)概念,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包括科学技术的种种好处)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此后,法国有了“快乐指数”、英国有了“国民福祉指标体系”……我们开始关注国人的“幸福感”,离不开两个支撑:一方面,目前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4000美元,进入世界银行划分的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基础的丰盈,使得民众更为关注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的提升,幸福与尊严就成了热门的追求;另一方面,从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的“GDP崇拜”,到主动调低生产总值增长目标、把决策与资源投向民生,这既是地方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自觉,也是科学发展观春风化雨的写照。
正如政治学专家俞可平先生所言,“全球化时代,政府的责任清单中增加了幸福这一醒目字眼,幸福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设责任政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什么是责任政府?责任政府就是政府要对人民负责,对人民的幸福生活负责”。从这个意义上说,“幸福中国”的关键,在于加强社会建设,升级公共服务能力,办好群众的事情,解除群众的烦忧。禅宗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民众的幸福感,需要从决策的“贴心度”、“满意度”中追根溯源。
笔者以为,“幸福中国”需要构建好三个维度:一者,以经济跨越解民生之忧。不久前,美国《洛杉矶时报》一篇署名为多伊尔•麦克马纳斯的文章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在他这个外人看来,中国近些年于经济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非凡成就。按理说,公众应该越来越满意才对。但现状是,经济越繁荣,国人的焦虑情绪反而越重。中国人到底在为什么而焦虑?教育、医疗、住房、社保、就业、物价……解决这些问题,无不需要有扎实的物质功底。值得肯定的是,“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等内容,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写进了“十二五”规划建议,也许不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就会提高10个左右的百分点,民生之负担,也会在财政投入与收入倍增的双重利好中轻松起来。眉头舒展了,幸福自然就来了。
二是以社会建设促权益落地。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众的幸福,离不开政府的制度,也离不开社会的温度。政府以公共财政关怀民生冷暖,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这是社会建设;社会公众、各种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建设良好的、幸福的社会,同样是社会建设。相较而言,后者更考验着一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譬如“每万人社会组织数”、“每万人持证社工人数”、“居委会直选率”等,都检测着地方部门如何通过扩大有序的社会参与、依托社会自身的力量来强化社会主体的幸福感。政府和社会二元区分的界限一旦被打破,群众的权利与自由一旦被激活,投身社会事业的成就感必将成为最暖人的幸福。
三是以理性期待描画幸福蓝图。幸福感既是政府和社会的事情,也是公民的生活体验。“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简单的歌词说出一个最朴素的真理,那就是争取幸福是自己的责任、要靠自己努力奋斗。中国的老百姓在奔跑中寻找幸福,在汗水中收获幸福。经济学上有一条公式:幸福=效益/期望值。幸福不是空中楼阁,它是我们在柴米油盐、寻医问药、读书就业、健康养老、社会平安、邻里和谐、环境舒适、交通顺畅以及政府服务等民生中“满意度”的综合比值,也是我们合理定位后的真切感受。我们努力为自己、为社会创造幸福,同时也在创造与感受幸福的过程中,优化着公共效能、提升着社会层级。
有人说,幸福就是润滑剂,即便一点点,撒在生活的机器上,那么,齿轮咬合、履带颤动,民众便有了轰隆隆奔下去的勇气。当“幸福中国”成为“十二五”的时代热词,当幸福感洋溢在我们的公共生活与私人空间,还有什么比这更给力的呢!(邓海建)
善政作弦,奏响幸福感的乐章  幸福是精神丰实的打照,人文社会的发展归依。“让人们共享发展果实”,着眼的也正是大众幸福符码的编织。幸福感充盈,信仰与希望才能茂盛生长,如沐春风的快意才会填平贫乏、绝望等精神洼地,社会也能踏着人文步子,通往至善。 善政作弦,奏响幸福感的乐章
新闻中心-中国网 news.china.com.cn  时间: 2011-02-28  责任编辑: 苧梓
中国网讯 春天里,两会踏风而来,“幸福感”成了最受瞩目的关键词。在地方两会上,“幸福武汉”“幸福广东”“幸福重庆”……“幸福”信号如百花竞放,在网上备受关注。构建幸福城市,提升百姓幸福感,已成各地奋斗目标,在“十二五”的民生布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幸福××”,其实跟“尊严论”暗通款曲,指向着公民社会的精神提升。若幸福之花枯萎,尊严也就蒙上了“憋屈”的尘垢,大打折扣。正如哲学家休谟说的:“人类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幸福理应是社会大巴的终点站,当发展失去了“百姓幸福”的内涵,物质再丰腴,也都抽空了人文化的意义。
说到底,幸福是精神丰实的打照,人文社会的发展归依。架空幸福,只迷恋纸面的经济增长、物质充实,只会是舍本逐末。而“让人们共享发展果实”,着眼的也正是大众幸福符码的编织。幸福感充盈,信仰与希望才能茂盛生长,如沐春风的快意才会填平贫乏、绝望等精神洼地,社会也能踏着人文步子,通往至善。
安全感与个体际遇和心理有关,“悲观者绝望、乐观者豁达”的不同心态,会演绎出多元的幸福观。像范伟说的:“我饿了,看见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穿了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幸福感触摸的往往是个人的冷暖。但群体的幸福感聚合,则与公共生活的温度休戚相关。当不幸福感泛化,剑指的无疑是公共决策的缺位、权力的滥用。农民工收入低、讨薪难、保障少,常与悲戚为伴,与制度制造贫苦有关;都市白领做“×奴”、压力大,跟天天同CPI的亲密接触撇不清干系;公务员吧,健康状况堪忧,受限于官场规则,也会争着喊“弱势”……尽管“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但终究跟公权运作的风向紧密相关。
释放“幸福”信号,奉“百姓幸福感”若圭臬,的确令人欣慰。当见物不见人的GDP崇拜向以人为本的“幸福感指向”转变时,这也意味着,社会发展不再只着眼于凌空蹈虚的物质增长,而注重对公众幸福度的滋养。当物质充裕转化为民生福祉,善政就会像“润物细无声”的微雨,润泽生活焦虑的干涸。
“幸福感”恰如曼妙乐章,吟唱出文明与现代的节律,但若离开了善政的琴弦,注定无以成唱。大到制度建构,小到细节关怀,都应立足于民生改善。事实上,公众幸福感滑坡,民生决策、公共服务的不到位难辞其咎。譬如农民工希望打破城乡户籍壁垒,学生希冀摆脱应试教育的捆绑,谁都渴望“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若公共政策全都打上了“公正、平等”等美好印记,权利保障也不复维艰,那么,制度层面的疏漏,也就不致筑起“提升幸福感”的藩篱;社会发展,才拉近了与民生之间的距离,显得美妙而可爱。(佘宗明)
数据篇
观念篇
政策篇
数据篇
观念篇
政策篇
数据篇
观念篇
政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