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宁市公安局:《中医的特殊治法·滋阴除湿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5:27:45
阴虚则燥,此为常态,治之以滋阴润燥之法即可。但在特殊情况下,阴虚与湿浊并存,此为变数,较为难治。此证用药,滋阴恐助湿,利湿恐伤阴,二者矛盾相对,常令医者顾此失彼,束手无策。今有滋阴除湿之法,扶正不助邪,祛邪不伤正,可供借鉴。


      1、滋阴除湿法治疗伤口久不愈合病例

      李林

      患者于l 98 3年11月踢足球时,不慎右小腿被碰撞而感疼痛,次日局部红肿,时隔数日,患处肿痛加剧,某医院诊为软组织炎,与服抗生素等药。痛不减,肿渐增,另一医院诊为软组织损伤,继发感染,随即切开排脓,注射抗生素。连续治疗二月余,切口不愈合,形成溃疡,经常渗水,时而瘙痒。患者体健,有“皮炎”史,吃鸭肉周身曾起过大量红斑、丘疹。检查患处,见右胫内下l/3处有l0×l2平方厘米皮损,中心切口处疮面色白,呈凹陷状且表面有糜烂,渗出。周围暗红,附有痂皮。躯干皮肤完好,但双手指、颈部和口周可见散在的红斑、丘疹、水泡、结痂相兼的皮损。

      根据其过去史及指、颈等处的皮损可诊为湿疹。原切口久不愈合与湿疹有关。舌红,苔黄,脉滑数。诸症合参,辨证为湿邪蕴羁,日久伤阴。拟滋阴除湿法治之,处方:生地30克、玄参l5克、麦冬l2克、当归l0克、茯苓l2克、生苡米l0克、泽泻10克、地肤子15克、白鲜皮l5克、生甘草l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外用生地榆、马齿苋各30克,水煎凉冷湿敷,日2~3次。2月28日复诊:疮面糜烂已消除,凹陷处略变浅,渗水减少,余症同前。效不更方,治疗同前。连续治疗一个月,溃疡口愈合,其他处皮损全部消失而痊愈。

      在诊治伤口久不愈合时,吸取前医之鉴,既观局部,又察全身,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权衡标本,认为病以湿疹为本,溃疡为标。湿疹多因内湿外发所致,由于失于清利,使湿邪蕴羁;因湿邪缠绵而致久不愈合形成溃疡。渗水旷日持久,伤及阴液,遂成湿邪蕴羁,日久伤阴之证,故投内服药以图其本。其中生地、玄参、麦冬、当归滋阴养血和营,补阴血之不足,防渗利诸药再伤阴;茯苓:生苡米、泽泻健脾利湿;地肤子、白鲜皮祛湿止痒;诸药合用,祛湿邪之有余,制滋补诸品之腻滞。俾湿去而无伤阴之弊,阴复而无助湿之嫌,滋阴与除湿并行不悖。外敷药可使局部收湿敛干。内外配合,标本兼固,故施治一月痊愈。




     2、滋阴除湿法治疗阴囊湿疹病例

     朱仁康
   
     赵××,男,36岁。1973年9月10日初诊。患肾囊刺痒2年。2年前,阴囊初起丘疹,渗出性损害,瘙痒剧烈,搔破流水黄粘,经治渗水减少,但仍瘙痒不已,反复延成慢性,皮肤肥厚,剧痒日轻夜重,不能入眠,屡治少效。检查:阴囊皮肤顽硬,干燥脱屑,搔痕累累,部分皲裂。舌质红无苔,中间裂,脉弦滑。中医诊断:肾囊风。西医诊断:慢性阴囊湿疹。证属初起湿热下注,渗水日久,伤阴耗血,血燥生风。治则:滋阴除湿,养血润燥。方用滋阴除湿方:生地30克、玄参15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蛇床子10克、白鲜皮10克。初服7剂,瘙痒明显减轻,继服7剂,皮损逐渐减薄。外用五倍子膏,调治2月治愈。

    按:本方经多年临床观察,治疗湿疹,应按期按证对待。亚急性及慢性期由于渗水日久,已成阴伤血燥证,若一味延用利湿清热或苦寒燥湿,非但久而不愈,势必重伤阴血,而更加重病势。故拟定滋阴除湿一方,投之辄效如桴鼓。本方重用生地、元参滋阴清热;当归、丹参养血润燥;佐以茯苓、泽泻除其余湿;蛇床子、白鲜皮止痒。在这里须要说明一点,一般认为滋阴必致助湿,除湿必然伤阴,两者并用,似乎矛盾,实则生地、元参滋阴而不助湿,茯苓、泽泻除湿而不伤阴,两者相辅相成共奏奇功。在具体应用中,可随症增减:如服一段时间后,又见黄苔,可暂去元参,加黄芩,加加减减,直至治愈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