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马哈88键电子琴:净空法师:“广学多闻”与“一门深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23:00
 净空法师:“广学多闻”与“一门深入”
 
 发布:普皆回向 []   日期:2011-6-27 22:26:00   
节录自净空法师大乘无量寿经细讲之109集         佛在大乘经教上,常常教导我们广学多闻,到底我们是「广学多闻」,还是「一门深入」?诸位要懂得,决定不能误会,「广学多闻」是教菩萨的,「一门深入」是教初学的。所以你要晓得,佛这些话对谁说的。   我们今天没有开悟,我们是凡夫,自己一定要承认自己现前的地位,「我是凡夫地位」,你一定要接受佛陀教诲,一门深入。到什么时候我们才广学多闻?佛法里面的标准,是到你明心见性;你的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无明也破一品了,这个时候广学多闻。所以我们懂得,「一门深入」是修定,定里面有慧,但是以定为主。用我们平常写的二十个字的纲领,初学的人就是以真诚、清净、平等为主,这是一门深入;正觉、慈悲那是往上的境界,法身大士学的。如果我们没有真诚、清净、平等,你就广学多闻,那是清凉大师讲的话,「增长邪见」。你也去慈悲广爱众生,那就是「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所以我们要懂得,佛说的话哪些是对我说的,哪些是对他说的。他是菩萨,我是凡夫;他是法身大士,我是个初学。你要不搞清楚,你就会错了。   所以一定要一门深入。我们死心塌地修净宗法门,头一个目标,「功夫成片」。所以修行不能没有目的,不能没有目标,你要是没有目的、没有目标,你的功夫就浪费了,古人所讲「功德唐捐」。我们学的是什么?功夫成片。达到功夫成片之后,依旧一门深入,往第二个目标上迈进,「事一心不乱」。达到这个目标,还是一门深入,再向上提升,提升到「理一心不乱」。然后才可以广学多闻,智慧开了,一闻千悟。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不可以广学多闻,广学多闻对你决定造成障碍,这个障碍在佛法里面讲叫「所知障」。真正发心修学不可以不知道,功夫用在一部经典上决定有好处。   有同学问,他说:「法师教我们一门深入,我们今天专学《无量寿经》。法师早晨讲的《十善业道经》,我们可不可以听?您讲的《华严经》,我们可不可以听?」在这里我告诉大家,凡是我所讲的都可以听,不是我所讲的都不可以听,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我所讲的,我们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帮助你在这一部经上的悟处,对你学这一部经的悟处有帮助。别人讲为什么不能听?别人的方向、目标跟我不一样,会给你造成障碍,不能帮助你开悟,反而障碍你开悟,道理在此地。到你什么时候真的开悟了,那就什么人讲的都可以听,你没有开悟的话不行。这个开悟就是禅宗里头的标准「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到那个时候所有一切限制都没有了,完全解放,你自己可以作主了。当你没有到达这个境界,我们只跟定一个老师,只学一个法门,决定正确,这才叫做「精进」。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77202.htm) -------------------------------------------------------------------------------------------------------- 彻悟禅师: 修道方便门众多,但当一门深入。
 
 发布:wwdxk []   日期:2011-8-1 8:10:00   生佛不二。平等共有者。唯此现前离念灵知耳。诸佛以随悟净因缘。悟之又悟。净之又净。悟净之极。故其灵知横徧竖穷。广大无外也。众生以随迷染因缘。迷之又迷。染之又染。故其灵知局然促然。介尔微劣也。然即此介尔灵知。与诸佛广大灵知。觌体不二。毫发无差。使其得随悟净之缘。业尽情空。则此介尔之知。当下转为广大无外之灵知矣。如一星之火。能烧万顷荒田。然此现前一念灵知。若约所知之境。固有广狭胜劣之不同。若约能知之知。则全体无异。如同一火也。烧檀则香。烧粪则臭。所烧虽殊。能烧之火无二。又如同一水也。清浊不同。同一镜也。昏明有异。清浊虽殊。湿性不二。昏明虽异。光体是同。水同一湿也。浊者可使澄之而清。镜同一光也。昏者可使磨之而明。光昏者为带垢耳。垢非光。光者镜之本体也。水浊者为杂尘耳。尘非湿。湿者水之本性也。此一念灵知。如水之湿。如镜之光。如火之烧。举体无异者也。唯其举体无异。故于修道方便门中。便有多门。有但仰慕诸圣者。有但尊重己灵者。有外慕诸圣内重己灵者。有不慕诸圣不重己灵者。若但仰慕诸圣者。如本分念佛之人。以知诸圣皆已先证我之己灵。语默动静。皆堪垂范。我曹若不仰慕诸圣。则进修无路矣。故或专持名号。或观想音容。三业虔诚。六时敬礼。倾心皈命。尽报遵承。及乎时至缘。感应道交。心地大开﹐灵光独露。乃知我之己灵。原与诸圣平等无异。亦不可不自尊重也。又但尊重己灵者。宗门参禅者。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故唯欲十二时中。四威仪内。独露当人面目。受用本地风光。离心性外。毫无取着。所谓任他千圣现。我有天真佛也。及乎造诣功深。悟证已极。乃知一切诸圣。皆久已先证我之己灵者。尤不可不仰慕也。又外慕诸圣内重己灵者。夫欲尊重己灵。必须仰慕诸圣。唯其仰慕诸圣。正是尊重己灵。又仰慕诸圣。必须尊重己灵。若不尊重己灵。岂能仰慕诸圣。此则内外交修。心佛等重。既无偏执。进道弥速。至于力极功纯。全体相应。乃知诸圣。但不过先证我之己灵而已。无庸仰慕。而我己灵者。亦不过平等齐于诸圣而已。何劳尊重。又不慕诸圣。不重己灵者。此谓寸丝不挂。心佛两忘。彻底撒开。迥无依倚。外遗世界。内脱身心。一念不生。万缘坐断。至于久久功熟。圆满证入。本灵独露。诸圣顿齐。虽不仰慕诸圣。乃善仰慕。虽不尊重己灵。却真尊重。此之四路。学者自谅根性。各随好乐。但当一门深入。久之必皆有相应。切不可妄生执着。轻发议论。出奴入主。是一非余。不唯背妙道而成障碍。将恐谤大法而招愆尤也矣。彻悟禅师语录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81644.htm) -------------------------------------------------------------------------------------------------------- 净空法师:一门深入,你的心定了
 
 发布:心源 []   日期:2011-6-9 9:06:00    分享: QQ空间新浪微博开心网百度搜藏腾讯微博人人网
 
        昨天晚上,一个学生来问我:怎么样学讲经?我问他:你今年几岁了?二十八岁。很好,你专讲《无量寿经》,你讲十年,讲到三十八岁,十年当中不要涉猎一切经典,就这一门,一门深入你的心定了,你的心死心塌地在这一部经上。一部经上下十年工夫,这十年当中每一年至少要讲两遍,希望十年当中,把这一部经从头到尾讲三十遍,能讲五十遍更好,十年之后你是世界权威,《无量寿经》的专家,你就是活的无量寿佛;无量寿佛讲《无量寿经》,就能度化世界一切众生。如果你要学个两部经、三部经,你的力量消散了,你就不能成就。你要学个十部、八部,你是个佛学家,与了生死、出三界毫不相关,你将来该怎么死还怎么死,该怎么轮回还怎么轮回,你要懂这个道理,要了解这个事实真相。   我今天在此地,你不能学我,你学我,我又讲《华严》,又讲这个、又讲那个,你要学我,你就糟了。我是被逼的,无可奈何,没有法子,很可怜。如果有人讲《华严》,我绝不讲《华严》,我会一生专门讲一部经,我要讲这么多干什么?没人讲,那有什么法子。多少人说:「法师,留一套录音带吧!」为了留一套录音带,这个牺牲很大很大。可是我牺牲有个底限,你们知道吗?下下品往生,有个底限,我真能往生,真能去得了。如果下下品往生都没有把握,这个事情就决定不能干,所以有个很低的底限。你们要能听我的劝导,一生当中专讲一部经,你们将来往生上上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的品位比我高好多,一定要懂这个道理。当年智者大师在世也是牺牲很大,他自己往生的时候说,学生问他往生的品位,他说:如果我不领众,品位很高,因为领众,当住持管事,所以只是五品位往生。五品位的功夫不高,相当於小乘里面的五停心位,所以他往生凡圣同居土,品位不高。这个示现舍己为人,这是很难得,但是他自己有个往生的底限,决定能去这才行。这是慈悲,肯牺牲自己,这是真的牺牲,牺牲品位也在所不惜。   如果自己没有这个把握,千万干不得,这是自己一定要知道。绝不能够要想做通家,要想各种经论都通达、都演讲,好面子,那就完了,面子很害死人。真正了不起的真正大善知识,你问他,「我什么都不会,我就会这一门,其他的你去请教别人」。《华严》五十三参,就是这样做样子给我们看。五十三位善知识善财童子参访,他们是无量法门当中我就学这一个法门,其他的法门我不会,自己谦虚,赞叹别人,「我知道的很有限,别人知道的很多」,再介绍善财童子去到别的地方参访。所以诸佛菩萨都做出很好的样子给我们看,我们要觉悟。中国谚语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你下功夫,哪有不能成就的道理?无上菩提,我们这一生当中确确实实可以证得,只要你真肯干,真正能够把烦恼放下、把欲望舍弃,一心一意专门做明心见性的功夫。要知道,悟了之后一切通达无碍。   古时候的教学,不但是佛法,儒家的教学,老师对学生重视悟性,现在不讲了。我在抗战期间,在贵州念书,我们学校老师对学生依旧重视悟性,悟性高的同学,老师确实特别关怀、特别的照顾。所以他不是知识的灌输,他是用善巧方便帮助你开悟,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现在学校完全是知识的传授、知识的灌输,不注重悟性,这是很大的错误。悟了以后,不但出世间法你通达,世间法你也通达。今天我也给几个同修说了一个比喻,也是他们来问,他问的是:这些菩萨们跟我们凡夫是不是同一个阿赖耶识?没错,是同。同当中为什么又说去后来先作主公?同中有不同。世尊在《楞严经》上说得很好,佛把心性比喻作大海,把我们每一个众生的阿赖耶识比喻作水泡,你说这水泡在大海里头,一个人一个水泡,这些水泡是同、还是不同?都是大海里变现的,同,同一个阿赖耶识。你这个水泡没破的时候不同,因为你的范围很小,你的水泡要是破了之后就完全相同。   所以果然能够转识成智,智慧开了,一切诸佛无量劫所修的智慧功德都变成我自己的,他修的变成我的。为什么?共同一法身,同一个自性、同一个阿赖耶识,怎么不能把别人的变成我的?同样道理,我无量劫所修的也变成别人的。所以「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到如来果地上佛佛相同,没有两样,就是这个道理。明白这个道理,才知道开悟的可贵,悟了之后一切通达,世出世间法一切通达。因此自古以来世出世间法,真正善知识教学,真正爱护学生,都是主张教导你「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不会教你很多很杂,很多很杂害了你,把你导向什么?导向名利之途,不是导向真正的学问,真正的学问跟世间名闻利养不相干。有真正学问,不会再去追求名闻利养,那也在一个「缘」,有缘可以藉名闻利养教化众生、利益众生,绝不是贪图名闻利养,绝不是追求名闻利养,我们要懂这个道理,然后修学的方针才能掌握住。大乘无量寿经  (第十七集)  1998/7/18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34-017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73997.htm) -------------------------------------------------------------------------------------------------------- 净空法师法语:他念念都是回向
 发布:心慧 []   日期:2011-6-8 20:00:00      
 1 佛法里面对于回向非常重视,为什么要回向?回向是破执着,你就晓得这个很重要! 2 我们要把自己修学的功德、布施的功德,一生当中所作大大小小的善业,都回向给“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上报四重恩”是回向给我们有恩德的人,“下济三途苦”是回向给我们累劫的冤亲债主。 3 常念三宝恩、常念众生恩、常念父母恩、常念国家恩,这是我们回向偈上天天念的“上报四重恩”。一个人能常常念恩,德行就会愈积愈厚。 4 这个“下济三途苦”,是叫我们看现代的人,造了这个业因,但还没有堕落下去的,我们可以帮他忙;已经堕下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去的,就没法子了。 5 回向偈我们天天都念,从哪里下手?要怎么做法?上报四重恩就要从“孝亲尊师”这里做起,下济三途苦就要从“慈心不杀”做起。 6 我们修行,不是为自己修,而是为众生修!我们断恶修善、破迷开悟不是为自己,成佛也不是为自己,乃至于我们生活、吃饭、喝水也不是为自己,只要有这个心,就是回向。 7 我们以智慧善巧方便将佛法传播,推荐给一切大众,这样去做,做了不求人间任何的福报,只有一个目标,求生西方净土,这叫大回向——无比的回向。 8 念佛这个法门,经上还有说这个法门叫“不回向法门”。为什么叫“不回向法门”?因为念佛人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换句话说,他虽然不回向,他念念都是回向。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73958.htm)-------------------------------------------------------------------------------------------------------- 紫柏大师的念佛方法
 
 发布:欣求极乐 []   日期:2011-7-28 16:32:00     紫柏大师问僧海州:“你念佛常有间断吗?” “合眼睡时便忘了。”海州回答说。 “合眼就忘了吗?!”大师震威一喝,说: “这样念佛,念一万年也没用!从今以后,直须睡梦中念佛不断,才有出苦的希望。 “若是睡梦中不能念佛,忘记了。一开眼时,应该痛哭起来,直向佛前叩头流血,或念千声万声,尽自己力量便罢。这样做了二三十次以后,自然能在大昏睡中念佛不断了。 “世上很多念佛人,有的念了二三十年,有的尽一生都在念佛,可是到了临终,却是没有用。 “为什么呢?这是由于在睡梦中不曾有念佛的念头。要知道,人活着如觉,人死了如梦,所以梦中念佛的人,临死自然心不散乱,一心往生了。 “念佛的心真不真,勘验关头,须在欢喜、烦恼中取得证明。这时,真假的心,很明显地可以辨别出来。 “大抵上,真心念佛的人,于欢喜、烦恼中,必然还是念念不间断的。因为欢喜动他不得,烦恼也动他不得。烦恼欢喜既然不能动,那么,死生境上,自然不会惊怖。 “现在人念佛,遇到一些微小的或喜、或怒景象,就把‘阿弥陀佛’撇到脑后去了,怎么能得到念佛的灵验呢? “如果依照我的方法念佛,真的能于爱憎关头不忘失这句‘阿弥陀佛’,假使在目前日用中得不到受用,临终又不得往生,我的舌根必然坏烂!”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81289.htm) -------------------------------------------------------------------------------------------------------- 继空法师:看很多佛书,对自己的修行是否有障碍?
 发布:我心向莲 []   日期:2011-8-23 16:34:00     
 
答:修学佛法最重要的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我建议您最好先选一部经典来读,然后一心念佛,这样容易得定,如果您涉及的太多,肯定分心,对修定就会产生障碍,等您依一部经得定了,生出智慧来,才可以“无量法门誓愿学”这样就一点障碍都没有了。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85080.htm) --------------------------------------------------------------------------------------------------------- 关于“执着”于往生
 发布:兮辰 []   日期:2009-11-16      
 
 各位师兄,最近有人和我说,我老是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一种执着,请教各位师兄,我该如何回答呢,谢谢,阿弥陀佛  
  --------------------------------------------------------------------------------
关于您的提问,可以读一读下列文章(软件推荐,刷新此页会不相同),同时也欢迎佛友在下面以评论方式回答: 达真堪布:以不动的心来破除对修行中征相的执着  净空法师法语:妄想分别执着,天天减少,那就可喜  净空法师:什么是执着、分别和妄想?  净空法师法语:放下妄想分别执着  大安法师:破除对身体的执着  一切人与事,有什么好执着的   --------------------------------------------------------------------------------
评论人:妙音居士 [留言]   时间:2009-11-17       
 兮辰大德: 阿弥陀佛!常乐居士大德转述的净空老和尚的开示, 对我们太重要了。 咱们一定要牢记在心! 妙音顶礼感恩两位大德!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
评论人:常乐居士 [留言]   时间:2009-11-17       
 兮辰大德:阿弥陀佛! 关于你的问题,净空法师如是说,让我们一起来解惑! 问:「我们有求愿的心,但不要执著。请问每天早晚课之后求生西方,是否也是执著?」  答:对,这个执著可以的,因为《弥陀经》上佛教导我们执持名号。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可以执著,对於西方净土阿弥陀佛要执著,我们执著才能往生。诸位要晓得,执著往生只能生凡圣同居土,如果把执著除掉,你的品位会往上升。可是我们现在不行,我们除掉这个执著就不能往生,这个要搞清楚,我们非执著不可。至於西方极乐世界的品位,到极乐世界再去修,我们在这个时候只求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决定靠得住。如果想不执著而能想往上爬,恐怕爬不上去就摔下来,这就去不成了。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20797.htm) --------------------------------------------------------------------------------------------------------- 净空法师法语:和平的根是什么?
 
 发布:心慧 []   日期:2011-6-3 22:35:00   
1 今天我们祈求世界和平、社会安定,自古以来一切众生都在希求、都在祈祷,为什么世界还是这样乱?为什么和平永远不能实现?原因到底在哪里?我们要追究、要反省、要检点。  2 我们祈求和平,天天喊和平,和平的根没有找到,所以和平永远得不到。和平的根是什么?平等。我们的心要不平,和平永远达不到。和平的定义是“和睦相处、平等对待”,大家要能平等对待,和平就落实了。 3 佛家教我们,实在讲第一堂课就是教人“生平等心”。我们一走进山门,面对的弥勒菩萨,就是教我们和平。弥勒是和平的象徵。你看和,一团和气,满面笑容,和!平是什么?平等待人。表现的是什么?大肚能容,能包容,平等就能包容。 4 古德对弥勒菩萨有两句话教我们:“生平等心,成喜悦相”。布袋和尚造像,教我们这两句话,我们要生平等心,自自然然流露出来是喜悦的相。常生欢喜心、常现喜悦相,我们这个把和平的根找到了,所以决定没有高下、没有分别。 5 我对待其他这些宗教领袖们,我给他们讲和平的根,我怎么说法?我说你们所崇拜的上帝、崇拜的神,我心目当中都是佛陀、诸佛如来的化身。我礼敬诸佛,对你们上帝、对你们崇奉的神,我跟对佛陀一样的礼敬,我有根据。 6 要从你的角度上来看,你敬仰的是上帝,佛菩萨也是上帝的化身,我们不就摆平了吗?我看你是佛陀的化身,你看我是上帝的化身,所以平了,这是和平的基础,这是和平的根本。 7 如果我比你好,你不如我,永远摆不平,和平永远只是个口号,决定不可能落实。我们看所有宗教里头崇拜的神明,都看作是诸佛如来;他们看我们佛教里供奉的诸佛菩萨,都是上帝神圣的化身,摆平了。 8 我们的礼敬、称赞、供养,决定没有分别、决定没有执着,和平就落实了。所以我们常想和平,叫了几千年,都还是不断地在动乱,而且动乱一天比一天扩张。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73446.htm) ---------------------------------------------------------------------------------------------------------------------------------------------------------------------------------------------------------------------------- 彻悟禅师: 劝人念佛。业力由心转变。善根在人栽培。
 发布:wwdxk []   日期:2011-7-31 5:13:00 众生所以轮回者。六道也。余趣众生。为惊瞋苦乐所障。无暇向道。可以整心虑。趣菩提。唯人道为能耳。但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土。人身岂易得乎。人道众生。从生至壮。以及老死。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世间尘劳生死业缘耳。佛法岂易闻乎。得人身已难。况得男子身。六根具足尤难。闻佛法已难。况闻弥陀名号。净土法门尤难。何幸而得难得之人身。何幸而闻难闻之佛法。闻之而犹不肯信。不深为可惜也哉。不信姑置。即如信者。信而不愿。犹不信也。愿而无行。犹弗愿也。行而不猛。犹弗行也。行之所以不猛。由愿不切。愿之所以不切。由信不真。总之生真信难。信果真矣。愿自能切。愿果切矣。行自能猛。真切信愿。加以勇猛力行。决定得生净土。决定得见弥陀。决定证三不退。决定一生补佛。既得生净土矣。旷大劫来生死业根。则从此永断。既一生补佛矣。至极尊贵无上妙觉。则便得圆成。此一念真信所关系者。岂浅浅哉。苟非障道缘薄。生死业轻。久种善根。宿因深厚者。何以能尔。然吾人无量劫来。业力轻重。善根深浅。皆莫得而知。但业力由心转变。善根在人栽培。是故宏法者。不得不善巧方便。恳切开示。而学道者。不可不竭力奋勉。勇往直前。但一言入耳。一念动心。皆可转变业力。皆能栽培善根。虽闻种种紧要开示。都无一言所入。虽遭种种逆顺境界。曾无一念奋发。是为真业力深重。真善根轻尠。则亦莫可如何也矣。现前一念心性。本与佛同体。佛已久悟。而我犹迷。佛虽已悟。亦无所增。我虽犹迷。亦无所减。佛虽无增。以顺性故。受大法乐。我虽无减。以背性故。遭极重苦。佛于同体心性之中。虽受法乐。以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念念忆念于我。念念摄化于我。我于同体心性之中。虽遭众苦。不知仰求于佛。不知忆念于佛。但唯逐境生心。循情造业。旷大劫来。五逆十恶。种种重业。何所不造。三途八难。种种大苦。何所不受。言之可惭。思之可怖。设今更不念佛。依旧埋头造种种业。依旧从头受种种苦。可不愧乎。可不惧乎。今且知佛以大慈大悲。于念念中忆念摄化于我。则我今者深感佛恩。故应念佛。一向长劫枉受众苦。欲求脱苦。故应念佛。已造之业。无可如何。未来之业。可更造乎。生惭愧心。故应念佛。同体心性。既曰本有。即今岂无。祗欠悟证耳。求悟心性。故应念佛。以求悟心念佛。念佛必切。以惭愧心念佛。念佛必切。以畏苦心念佛。念佛必切。以感恩心念佛。念佛必切。我不念佛。佛尚念我。我今恳切念佛。佛必转更念我矣。大势至菩萨云。十方诸佛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子若逃逝。虽忆何为。若子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此大士亲证实到境界。吐心吐胆相告语也。我今念佛。必得见佛。一得见佛。便脱众苦。即开悟有期。果得开悟。便可一痛洗已往之惭愧矣。佛尚可不念乎。 彻悟禅师语录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81542.htm) -------------------------------------------------------------------------------------------------------------- 净空法师法语:在家里修,反而容易成就
 
 发布:心慧 []   日期:2011-5-27 14:59:00     
 
1 道场,一定要讲经、一定要修行!如果道场不讲经,那是香火庙,观光胜地,搞这个东西,于一切众生生死没有利益。  2 今天建道场的风气很盛,弘法这个事情被遗忘掉了!现在有很多道场都建得富丽堂皇、美轮美奂,每天观光客川流不息,出家人他应接不暇,哪有时间去办道?哪有时间来修行? 3 佛法,一个是教学,一个是实行,所以道场不必建得古色古香,也不须要富丽堂皇。现代真正的道场应当跟学校一样,现代化的建筑,既省钱又坚固实用。 4 佛门寺院是佛教教育的机构,就像现在的学校一样,学生进门就福慧双修。怎样修福?给常住作务,作务就是工作,寺院里面所有的工作你要认真去做。 5 做工作,这是修福;做工作里面,心地清净,内不动心、外不着相,那是修慧,福慧双修。《金刚经》上讲“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智慧从哪里来?智慧从清净信心里面来,可见得信心清净很重要。 6 我们现在一般人在寺院里面修一点福,慧修不到,为什么修不到?他那个心很乱,一天到晚胡思乱想,福是修了,没有慧。 7 说到修行,在过去,出家的环境比在家的好,为什么?因为出家可以说是远离社会,都在深山里面的道场修——与外界隔绝,环境清净,心就清净,所以出家人比在家人容易修。 8 现在这个世界颠倒了,在家人修学比出家人要殊胜,为什么?这个寺院丛林都变成观光旅游的重地,出家人一天到晚应接不暇,哪有时间来修行?倒不如自己在家里修。在家里修,你接触的人事都少,反而容易成就。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72665.htm) -------------------------------------------------------------------------------------------------------------- 蕅益大师:念佛一时信心不足不要紧
 
 发布:wwdxk []   日期:2011-7-29 11:22:00   
 蕅益大师 示玄著    佛知佛见、无他,众生现前一念心性而已。现前一念心性,本不在内外中间;非三世所摄,非四句可得;只不肯谛审谛观,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便成众生知见。若仔细观此众生知见,仍不在内外中间诸处,不属三世,不堕四句,则众生知见当体原即佛知佛见矣。倘不能直下信入,亦不必别起疑情,更不必错下承当,只深心持戒念佛;果持得清净,念得亲切,自然蓦地信去,所谓‘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也。此棒打石人头,曝曝论实事。若要之乎者也,有诸方狐涎在,非吾所知也。偈曰:   众生知见佛知见,如水结冰冰还泮;   戒力春风佛日晖,黄河坼声震两岸。   切莫痴狂向外求,悟彻依然担板汉。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813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