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考试试题及答案: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反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5:59:44

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反差?

(2011-06-21 09:10:32) 标签:

毛主席

中国

人民内部矛盾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是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同志在1800多人出席的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原题为《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从讲话记录稿到最后发表稿,一共经过14次修改和补充,于1957年6月19日公开发表。

    当时,我国正处在一个历史的转折时期。毛主席说:“中国共产党是领导阶级斗争胜利了的党,现在的任务是要向自然界作斗争,就是要搞建设。”1956年9月党的八大标志和宣布了中国“由革命到建设”的转变,即敌我矛盾、阶级剥削和被剥削的矛盾基本解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从1956年下半年起,我国一些地区接连出现了不安定的苗头。据不完全统计,从1956年9月至1957年3月,全国发生数十起罢工、请愿事件,每起人数数十人,多者达千人,共约一万多人;几十个城市发生大、中学校学生罢课、请愿事件,也有一万多人;在农村接连发生闹社风潮。有人甚至在闹事时公然提出要来一个“匈牙利”,等等。

    对此,毛主席指出,“发生人民闹事的原因有这么一些:有些是因为我们在政治上或在经济上犯了错误。犯错误的原因无非是主观主义、官僚主义这些东西。不要都讲是反革命。”他又指出:“这些闹事不能够说主要是反革命,而主要是我们工作中的缺点,我们不会教育,我们不会领导。”他说:“现在我们有些同志,对待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动不动就想‘武力解决’,这是非常危险的,必须加以纠正的。”

    此时,国际上,存在着在苏共二十大后发生的世界性的反共风潮以及波匈事件的影响,在党内还存在着对“双百”方针的怀疑和抵触情绪。特别是在推翻“三座大山”之后,中国要向哪里去?向资本主义还是要向社会主义?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并不是清楚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毛主席《正处》的公开发表,在国际、国内自然引起了强烈反响。

    外国舆论指出,“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演震动了全世界”,“这篇文章公布刚几日就已成了整个世界注意的中心”。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报刊都相继转载了《正处》的全文和摘要,给予了高度的积极的评价。评价的重点除了《正处》对于国际、国内问题的针对性外,评价还集中在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

    一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创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学说。毛主席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原理来分析社会主义社会,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其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但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它虽有矛盾的一方面,但基本上是相适应的,因此,它不表现为对立和冲突,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调整和解决。这正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所在。

    二是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是资产阶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普遍原则。毛主席没有教条地理解这个原则,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根据中国的历史条件,把资产阶级分为两部分。对于官僚资产阶级,作为三大敌人采取推翻和没收的政策;对于民族资产阶级作了独特处理,始终把工人阶级跟它的矛盾作为人民内部矛盾来对待,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三是正确地提出和论述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强调必须坚持“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并举”的方针。所谓工业化的道路,绝不只是工业本身的问题,从社会关系上说,它还是如何处理工人和农民之间这个最大的人民内部关系和矛盾的问题。列宁曾经指出,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就是巩固工农联盟。

    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毛主席提出的工业化道路是非常英明和伟大的。

    然而,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理论在后来的二十多年里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和认真的贯彻,甚至遭到严重违反。就在发表这篇文章的1957年,发生了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严重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大量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矛盾处理。在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更加不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实践和理论竟然有如此大的反差!?

   原因可能有两条:一是毛主席本人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反右派斗争后,他越来越过分地强调阶级斗争,因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淡漠了。二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和策略尚未被广大党员和干部所掌握,没有得到认真的贯彻和执行。

   列宁说:“理论和实践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从实践上解决这个问题和在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绝不是一回事。”事实的确是这样,之后发生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无不证明列宁的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出于各种原因,党员和干部对这个重大理论从理解到掌握,到运用于实际解决问题,任何环节上出现偏差和消极,都不利于理论在实践中的发挥,都有可能导致理论和实践存在极大的反差。这显然不单单是理论提出者单方面的问题。

   我因此还认为,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注定了随后一系列运动的开始和走向。这些运动看似荒唐,却存在着必然;看似没有秩序,却脉络清晰,符合情理。

分享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