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景区门票:外媒视角 英法骚乱之异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23:32

英法骚乱之异同

2011年08月15日 多米尼克•莫伊西 英国《金融时报》

2005年秋天的法国。2011年夏天的英国。这是历史的简单重演吗?今天,法国媒体在问为什么“英国在燃烧”,正如英国媒体在6年前对巴黎提出同样的问题。至少在开始阶段,两国的骚乱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之处。

在这两个案例中,暴力事件的爆发,都间接或直接与警方犯错导致年轻人死亡有关;对骚乱爆发的社会经济学解释都很快压倒了道德或宗教解释;警方最初都被暴力和貌似自发的行动弄得措手不及,然后又都很快重整旗鼓、迅速掌控局面。

但法国骚乱和英国骚乱之间的差异却更加显著,尤其是考虑到,当今的全球形势与2005年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法国的骚乱主要发生在巴黎周围的贫穷郊区、以及其他一些大城市。除了发生在巴黎富丽堂皇的第七区的一起较大事件以外,骚乱者根本没能进入富人区。毕竟,拿破仑三世(Emperor Napoleon III)的城市设计师奥斯曼男爵(Baron Haussmann)为避免天生具有暴乱因子的巴黎重演革命时期的情景,建造了宽敞的林荫道。英国的情况显然不是这样。

强大的警察文化让法国成为了欧洲或许是“肌肉最发达”的民主国家,这一点也是英国不具备的。两国骚乱者选择的攻击目标也不相同。在法国,学校和汽车是主要目标,原因很可能是它们代表着受阻的社会与物质流动性;在骚乱者眼中,这一流动性只是虚假的承诺。他们的愤怒表明,他们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性和城市生活方面,深感受到排斥。只需看看他们的名字(暗示出他们是阿拉伯裔或非洲裔)和住址(在巴黎的贫穷郊区),你就知道他们决不可能在连年轻白人都难以找到饭碗的劳动力市场中觅得工作。

在“9•11事件”发生4年之后,年轻的阿拉伯裔成为经常性身份控制的主要目标,而这种控制更多是出于精神羞辱目的,而不是出于安全目的。工作没有着落,加上穆斯林男性对女性的传统态度,他们也不容易找到伴侣。谁会愿意嫁给他们?他们深刻感受到了城市的排斥。他们生活在离“光之城”(巴黎别称——译者注)如此之近的地方,却无法到达这座城市。他们没有汽车,地铁也不通到他们所在的偏远郊区。

在英国,骚乱者似乎没有那么明确的目标,尽管零售店看上去像是受到集中攻击的对象。法国媒体以一种轻蔑的口吻谈论只盯着酒、电器、服装和体育器材的英国“购物骚乱”。但真正使两国情况有所不同的,一是骚乱者的流氓行为(在线社交网络让这种行为变得更为高效,而在2005年的法国,社交网络还不盛行),二是安保力量的缺乏(尤其是缺少高压水枪这样的有效镇压工具)。因此,英国骚乱者爆发的怒火可能要更加猛烈,即使它持续的时间最终没有那么长。

那么,我们能否这样说:英国那些年轻人上街制造骚乱,更多是出于无聊、而非绝望;更多是出于精神空虚,而不像2005年法国的情况那样更多是出于社会和经济方面的诉求?现在下这个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显而易见的是,法英两国骚乱的社会经济背景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英国骚乱上演暴力场面的同时,法国股市一路下跌,似乎经济恐慌越深重,人们的愤怒越高涨。目睹这一情形,大多数法国人都无法不产生这样的感觉:他们正在目睹瓦格纳(Wagner)《诸神的黄昏》(Götterdämmerung)中的一幕。

关注海峡对岸新闻的法国人,正在改变最近对英国人心态的认识。在法国人眼中,“英国佬”有幸可以沉浸在浮华当中逃避现实——皇室婚礼刚过,伦敦奥运会又即将召开。1月份,在年度法英精英座谈会(Franco-British Colloque)上,两国代表团在人员构成和心态上的差异,令与会者印象深刻。

英国代表团成员更年轻、民族成分更多元化,更重要的是心态更乐观;相形之下,法国代表团成员的言谈举止显得很忧郁。好了,不说精英了。现实狠狠地报复了我们。法英两国现在处在同一条船上,都“在社会不公的火山口上跳舞”。

2005年法国骚乱的后果,是否给法国人好好上了一课,这还是个未知数。如今,在巴黎的某些郊区,法治日渐式微,很可能会爆发新的骚乱。如果说英国骚乱给我们带来什么预警的话,那就是:在目前经济和社会遭遇严峻危机的背景下,日益加剧的社会不公感可能转瞬之间就导致不稳定局面。看上去,英国骚乱的确不像法国当年的骚乱那样,带有那么强烈的社会和经济诉求。尽管如此,这两场骚乱都表明了一点:只有让民众感到能够公平分享社会成果,才能要求他们作出牺牲。否则的话你等着瞧吧,接下来一定会爆发社会动荡。

本文作者是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The French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创始人和特别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