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林寺美羽肉图:鸦片战争真相之英法为了建立北京大使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5:21:47

鸦片战争真相:英法为了建立北京大使馆
        本博文全部编译自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对鸦片战争描述        血浓于水       1859年6月,21艘英国军舰,载着2200名英国军队驶向天津。不过,他们执行的命令不是战争,而是护送英法两国任命的外交公使进北京。用现代的语言来说:英军的任务是护送外交使节来北京“上访”:要求在北京建立使馆。
        他们这么做,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当时几十万清军与几十万太平军,正在南方五六个省的大地上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大屠杀”,而是因为广东等地的满清地方官员的腐败,欺骗和无所作为。他们当时也不知道,所谓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就这样引发了。其实,这场冲突与鸦片并无关系:英国法国,这次是来要求在北京建立大使馆。
        十几年前,1838-1942年,“所谓第一次鸦片战争,是四年里发生的一系列的互无关联的小冲突”,“从林则徐到琦善的所有清朝官员都不说实话,包括给皇帝的各种报告”。那一次,英国方面出兵的是东印度公司,他们在四年里反复寻找“老大”:满清皇帝。上访到了天津,不让他们上岸,英方“奉命没有开火”,一炮没发,离开天津返回。他们四处转,到处挨打,他们也打人家,一直不知道怎么办:大清皇帝,就是见不上。

        上图:英国,伦敦,鸦片战争期间的英国军舰原物。三层,不同的战舰分别配备60-74门炮。
        最后,这些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商船队,采取了一个聪明的办法:50多条船封锁了镇江扬州的大运河,北京的“漕运”被掐断了:这是大清王朝的真正命脉。北京不得不来南京谈判通商,不得不签《南京条约》通商,并没有发生什么“大战”。当时东印度公司“独立经营,独立核算”并拥有“统治和军事的权利”,丰厚的收入使他们在伦敦豢养了一批说客(lobbyist),说服了英国政府同意他们“向林则徐武装索取赔偿”。
        他们“封锁了广州外海”后,分兵北上天津。
        林则徐也“封锁了珠江口”。
        鸦片战争初期:广东地区只是互相封锁,没有发生军事冲突。
 
        当时,满清关闭了所有通商口岸,仅仅留下一个广州:面对无数贸易纠纷,外商送礼了,申报了,满清官员则向北京一再谎报假话假消息,外商去北京“上访”不让上岸,“一枪没打”返回来堵住镇江和扬州地区的大运河起点。
        这一下,各级官员想瞒也瞒不住,想打也打也打不过。于是,北京的老大被逼出来了。
        老大就是老大,皇帝的心胸,还是很开阔的:《南京条约》“谈判顺利”,很快签字。
        广州的纠纷解决了,基督教的传教也合法化了。
        不仅广州开放,皇帝还给各国“增加开放”了四个新通商口岸。        所以,这次英国军队护送英法两国使节,又直接找中央来了:信不过地方官,没有大使馆也办事不方便。
       在扣留了“不干事情”的“六不”两广总督叶名琛后,他们在天津遇到了“放手大干”的僧格林沁,一位“足智多谋”的蒙古将军,一个“成吉思汗的人”。后来,他被欧洲人骂为“匈奴”。僧格林沁不同意英军去北京,“要求把外交使节们交给他带到北京”,外交使节上岸正在谈判,英军也派了六条船让士兵们“下水清理海河河口的屏障”。突然,僧格林沁的大炮开火了,英军四艘军舰被击沉,两艘受伤。
        僧格林沁上报:大获全胜。
        僧格林沁不知道,这是对英国的明确的宣战。
        这一次,拯救“落入圈套”的英军和外交使节的救星,不是英军,而是刚巧就在附近的美军海军准将Josiah Tattnall(见左图)和他带领的三艘美国军舰:“美国军舰开火掩护英法使节逃了回来”。
        事后,Josiah Tattnall准将对他的行动的解释为:“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后来这句话成为一句著名的格言”。这位准将在1862年美国南北战争开始后,担任南军海军将领,战败后炸沉自己的旗舰也不投降而被关押了两年。
        他留下的这句“血浓于水”,现在传到了世界。
 
        天津的第一次冲突
       
        僧格林沁“利用智谋”而“大胜”英国2200名军队后十三个月,1860年7月,报复的军队开来了。僧格林沁又一次利用智谋,希望再次大胜,他偷偷征集了20万大军。他不知道什么是现代化战争,满清皇帝也没有真正履行《南京协议》。
        结亲的满族和蒙族两家,仍然希望把四亿汉人牢牢控制,根本不想开放国门。
       1860年7月,英军11000人,法军6700人,军舰173艘开来。兵力1比10:中国军队绝对优势。
        那时候的欧洲,尤其英国和法国,究竟在忙什么呢?
 
        这一时期,欧洲刚刚举办了两次世界博览会(就是现在的上海世博会):
       1851年,伦敦:主建筑是世界第一个玻璃和钢筋建筑“水晶宫”
       1855年,巴黎: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现在是世界文化遗产
       1862年,伦敦(第三届):正在紧张筹备中
       1867年,巴黎(第四届):正在紧张筹备中
        上图:维多利亚女王在“水晶宫”主持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开幕式。 
        根据当时1860年3月英国议会的文件(原文):英军的目的是“解决在珠江河上的纠纷”,“遵照《南京条约》,建立中国与英国正常贸易”。这一次,法军参加武装上访的原因是法国传教士在广西被杀害。
       前两次世博会,世界各国多达1200余万人参加:所以,英法最关心的是正常贸易,“十几年不履行《南京协议》”也是满清的腐败特色或者闭关锁国的计谋。
        英法联军的第一步:攻占了大连和烟台,封锁渤海湾。战争结局已定。
        英法联军的第二步:要求“尊敬的僧格林沁将军”放开大沽炮台。
        英法起初并不希望开战,因为他们出兵的目的是正当的,合情合理的:要求建立北京的大使馆。
        因此,真打起来,就不好谈判了,更不利于谈判建立大使馆了。
        本来,这又是一次和平的机会。 
        僧格林沁将军,第二次开炮了。
        鸡蛋碰石头的过程,不述。
        清军大败,炮台被西洋大炮摧毁。天津也迅速陷落,英法联军向北京进军。
        不知道僧格林沁是怎么向皇帝汇报这又一次“大捷”的。
        对比之下,叶名琛的“六不”也许有他的考虑和道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不论你怎么干,最后都是悲剧,所以干脆什么也不干。那时候,汇报前矛后盾的林则徐因为“战败”被撤职,接任的 “广东省长兼省委书记”琦善就开始对英国人耍赖了:“那是老林没收了你们的货物,那些鸦片也是老林烧的,他现在浙江上班,你们去找他吧,不关我的事”(英文资料原文大意)。于是东印度公司找到浙江,在浙江双方又冲突了几次,咸丰皇帝闻讯大怒,又把“惹是生非”的林则徐,从富庶的浙江发配到荒凉的新疆去了。
        这一次,林则徐可能真的冤枉了。
        其实林则徐的“战败”也不是什么大战:双方互相封锁后,有一次,虎门要塞的五个炮台中,有一个炮台与英国船只不知为何发生交火,“清军死亡40余人”,包括正在现场的“省军区副司令”关天培。
        双方交火的时候,其他四个炮台“观战”,几万老百姓也前来“观战”。
        英国方面“无人伤亡”,英国人恭恭敬敬把关天培的尸体送回“以示尊敬”。
        总而言之:
        第一,这场战争,不是为了鸦片而战争(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本人对鸦片“深恶痛觉”)。
        第二,没有出动真正的专业军队,只是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商船队。
        第三,冲突规模很小,其他中国军队和百姓“观战”看热闹。

        右图是现在的虎门要塞。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在那个年代的商船队全部是武装船队,除了商品还带了大量礼品,“胡萝卜加大棒”的目的是做生意加自卫。今天,美国人3亿人口2亿枪支,也不是一吵架就开枪打人的。
        但是,皇帝不知道琦善撒的谎更大,并且两面都骗:既骗皇帝,又骗洋人。
        例如,在广东川鼻地区发生过一次冲突,清军伤亡几百人(具体数字,外国没有报道,本博文完全编译海外资料),英国方面又是“无人伤亡”。为了息事宁人,琦善与英方签订了《川鼻草约》,答应把一个“荒凉的小岛”香港借给东印度公司以便“休息和补充淡水”。但是,琦善在给皇帝的报告中说“形势大好”,出借香港一字不提。最后谈判时,英国人拿出与琦善省长签订的协议书,龙颜大怒的皇帝把第二个广东省级干部也“双规”了:革职,抄家。
        最后,香港还是借给人家了100年,到期归还了:荒岛,变成了“亚洲的明珠”。
        所以,叶名琛干脆一不说话,二不干事,随同英军来到印度的加尔各答,受到“礼貌的待遇”。他旅游了印度哪些地方未见报道。否则他可能也被发配新疆或被革职抄家。第二年,他死在了加尔各答, 至今原因不明。

 
        战争还是屠杀
 
        谈判在北京的通州继续。那时候,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非常热闹。
        僧格林沁将军,第三次施展他的“中国式谋略”了:
        突然,谈判的代表团和卫士们被僧格林沁抓走了。领队的巴夏礼(Harry Smith Parkes )后来在英法美俄各国参加的审判委员会上作证说:“第一天在谈判,第二天他们突然把我们抓起来了”。除了英法公使们,被抓走的还有一位美国《时代》的记者。合计被抓走了39个人。
        抓走英法使团,只是一件“小功”,僧格林沁随后立即发动大规模进攻“再立新功”:他偷偷调集来的20万大军中,蒙古八旗的1.8万蒙古骑兵为主力。        9月21日,蒙古八旗在一天之内发起了10次冲锋,留下了2.5万具尸体。
        自此,继满族八旗和汉族八旗“丧失战斗能力”之后,蒙古八旗主力,也消失了。

       《八里桥战役之夜》。1860年9月21日的这次战役,蒙古八旗主力,一天之内,全部被消灭。
 
        中国军队没有参战
 
        中国军队,或者更准确的说,汉族军队主力,没有参战:忙于太平天国平叛。
        满八旗,汉八旗,曾经的两大主力,都已经腐败不堪,无法作战了。
        蒙八旗,在蒙古王爷僧格林沁将军带领下,正在北方用“中国式谋略”作战。
        第四支军队,“民间集资”新建的汉人军队,不参与这场混战是有原因的。
 
        原因一:英国公使早已告知太平天国说,不介入中国内战,洪秀全答应不侵犯英国利益。
        原因二:“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地方是镇江:满清军人约1500人以及数量没有统计的军队家属。这个所谓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前最后一个多月里,发生的荒唐故事是这样的:
        1842年7月,上海吴淞失守后,镇江的副都统海龄(满族)认为是汉人通敌,开始在镇江屠杀汉人。
        7月14日,英军开始向镇江炮台轰击。
        7月17日,英军封锁了京杭大运河,镇江城内供应断绝,市面开始混乱,海龄下令满族军队再次屠杀汉人。
        7月20日,56艘英国军舰在镇江甘露寺的江面列阵排开,尚未攻城,这时“数万名被激怒的汉族开始攻击满洲旗人,所有的满洲旗人都逃进了满洲军营”。
        7月21日,英军登陆攻入了镇江城,合计大约1500名满洲军队和数量没有统计的旗人,在满,汉,英(印度兵占大部分)三方(四族)的大混战中,“全部满人被全部杀光”,具体数字没有统计。角色类似于“维和部队”英军(印度人为主)仅阵亡40人,一说39人。
        8月4日南京陷落。
        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顺利签署:“但是十几年里,没有得到执行”。         上述就是所谓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故事,不述。
 
        汉人军队的统帅曾国藩,“没有拿清朝的资金”,他设法“民间融资”组织了“湘军”,抵抗太平军对湖南的侵扰。在英法联军1860年抵达北京的四年后,曾国藩于1864年攻克了南京(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从此,曾国藩的部队成为清朝的军队主力,“清朝一半的将军出于曾国藩门下”。满汉蒙古八旗,那时都消失了。
        但是,曾国藩在认真思考之后,解散了15万人的湘军主力和其他团练部队,留下了他的幕僚之一李鸿章的6万淮军(曾国藩的幕僚多达300人以上)和湘军的水师主力,开始了变革(洋务运动)。
        自此,“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蒋介石的汉族军队统治中国将近一百年”的历史开始了。
        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的改革,与孙中山的区别是:        孙中山希望赶走满族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希望保持国土更大的五族共和制度的大清帝国,大家一起来改革。
        最典型的例子是“八国联军”事件时期:义和团暴乱,仅在北京地区就“造成十几万人的死亡,主要是平民”,昏庸的满族贵族欺骗皇帝(实际是慈禧太后),竟然对当时使馆区的全部11个国家“宣战”(当时,只有11个国家的大使馆),最后失败逃到西安。这时,曾国藩培养的将军们集体不参与,认为是满族皇室和“欺骗皇帝”的贪官污吏导致的混乱。这次中立运动被称为“东南自保”,包括李鸿章(两广总督),张之洞(湖广总督),刘坤一(两江总督,后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后北洋大臣)等数十人。       曾国藩1872年去世时,他推荐和得到任命的巡抚和总督超过30人。
       汉族国家的历史疆域,仅限于长城以内。
        满族人带来了满洲(东三省和黑龙江以北的广大区域),结亲带来了蒙古,战争占据了新疆,区域自治收服了西藏,外加攻占了朝鲜,台湾,越南等地。
        曾国藩和李鸿章们,努力保持庞大国土的完整。与八国联军的谈判中,李鸿章尽心竭力,即使赔款,绝不割地,签订《庚子赔款》三个月后,他筋疲力尽不幸病逝。
        英国和美国,始终没有要求分割中国。
        俄国和日本,始终希望分割中国的土地。
        其他几个国家,总是立场摇摆,在不同的时期因不同的利益而变化。
        十年里,维持中国完整的,正是曾国藩的这批汉族的军队及文职官员。
 
        追击到圆明园救出使团
 
        1860年的这场战争之前,各国在北京连大使馆都没有:番邦,只能进贡,朝圣。
        1860年的这场所谓“鸦片战争”的战争目的,其实只有一个:要求建立驻北京大使馆。
        英法联军在“使团被诱骗和绑架”和“蒙古骑兵的进攻被粉碎”后,追击僧格林沁的军队到达圆明园,在这里救出了使团:39个人,救出来时19个人已经死亡,“他们的尸体被摧残,无法辨认”,“有的人的头被砍下来了”。其他人半死不活。“作为报复,法国军队抢劫了这座园林”。时间是10月6-8日。
        但是,10月6-8日那一次法国军队的抢劫,没有焚烧这座园林。

        《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
        圆明园建筑面积很小,仅为16万平方米(人民大会堂面积也是16万平方米)。在英文资料中,圆明园叫做旧夏宫(Old Summer Palace),后来,清朝皇帝新建造了一百多万平方米的“夏宫”(Summer Palace,颐和园)以后,皇上就不再住在旧夏宫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 

        这时候,英法各方才发现,原来皇帝也是不负责任的:他跑了,他让他的弟弟恭亲王出来应付局面。
        恭亲王奕訢(清朝的保守派后来称他“鬼子六”)喜欢西方的东西和西方朋友。“他喜欢西方,可能出于无奈”:他的四个儿子,先于他去世了三个。从此,沉浸在丧子之痛的恭亲王“沉迷在西方的钟表和各种机械里”。
        恭亲王事事请示他逃到承德的哥哥咸丰皇帝,不得要领,所以谈判没有进展。 
        于是各国决定“烧毁某一座建筑”来进行“惩罚”和“警醒”皇帝。“故宫,夏宫(颐和园)都曾经列入烧毁对象的清单,但是,它们很快就被否决了”。文物是需要保护的,而且各国外交官一致认为:烧毁重要的建筑“反而无助于签订合约”。
        于是,最终选择较小的旧夏宫。点火大约三天之后,咸丰皇帝被迫下令签订和约(左图是咸丰皇帝关于圆明园的亲笔批示)。
        在执行这次焚烧前,英法联军在北京贴出告示:这是对皇家的惩罚行为,与普通老百姓无关(大意)。        结果,引起民众蜂拥前往,参加了大火之后持续几个月的哄抢。
        焚烧圆明园的具体时间,确定了:10月18日。
        原加拿大总督,北京谈判的英国全权公使詹姆斯·布鲁斯(James Bruce, 8th Earl of Elgin and 12th Earl of Kincardine,第八代额尔金伯爵)正式下令焚烧圆明园。这位伯爵死于三年后:1862年他调任印度总督,1863年去世。 
        执行这次焚烧圆明园工作的人员,全部是英军,因为法军是10月6-8日的抢劫者,虽然“法军承诺不再进行抢劫”。3500名英军进行了三天的焚烧,圆明园的“大约50个景点只保留了湖边的13个景点”。
        其余的景点是中国民众,40年后的八国联军期间等多次破环而彻底损毁的。
 
        右图是额尔金伯爵詹姆斯·布鲁斯的雕像(加拿大魁北克议会大厦)。
        1857年,他作为高级使节来到中国和日本。
        1858年,他主持了《天津条约》的签订(增加开放7个口岸等)。
        1860年,他率军来到“不信守承诺”的北京,要求建立大使馆。
        1860年10月18日,他以“20名外交使团成员被杀害”等理由,下令3500名军队“主要焚烧旧夏宫(圆明园),并少量攻击新夏宫(颐和园)”的办法,放火逼迫中国皇帝下令签订新的《北京条约》。        因为,“过去的条约,十几年都没有得到遵守和执行”。 
        不论什么理由,这次焚烧圆明园,被西方各国(包括英国)广泛认为是大英帝国“历史上最糟糕的一次文化破坏”,“甚至当时有的士兵的个人记录也认为这是令人心痛的”,“作为军队,这样的心理战是卑鄙的”。虽然,自始至终英法联军没有进入北京(那相当于进一步的羞辱)。
        咸丰皇帝再也没有面子回到北京。
        第二年(1861年),他死于承德。
        咸丰皇帝去世时,留下了“八个辅政大臣”,试图继续维护旧的传统。但是,这八个大臣很快被希望改革的势力逮捕和处死了。咸丰的儿子登基,成为同治皇帝(1862-1874)。大清帝国的“同治中兴”开始了。“同治中兴”的清朝最高领导核心是三个“真诚希望改革的年轻人”:
        东太后慈安 23岁
        西太后慈禧 25岁
        恭亲王奕訢 26岁 
        这三个青年人,遇到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汉族“同治中兴”复兴群臣的灿烂登场。
        同治皇帝是个孩子,同时垂帘听政的是东太后和西太后(慈禧),同时参与治理大清的包括汉族的曾国藩和他培养的将军总督巡抚们,同时参与改革的包括世界各国列强:“这也是双方签约的条件之一”。各方皆大欢喜。
 
        战争的后果 
 
        第一:组织改革
        1860年,成立了恭亲王为首“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各国驻北京的使馆开始建立。
        此前,大清帝国没有外交机构,也不承认其他国家与中国“平等的关系”,长期以对待“外藩”的态度对待各国。这个“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机构在1901年改为外务部。
        事实上,在没有外交机构,外邦只能来“朝贡”的体制下,林则徐们也无所适从。   
        第二:洋务运动
        这项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改革开放,“直到35年后,才发现这种单纯的军国主义改革”不全面:甲午战争败于日本,当时大清的北洋水师的军舰的吨位比日本大了1/3。于是,清朝再次警醒,第二次开始变革并整备新军。1900年八国联军后,满清又开始了第三次“新政”运动。那时,已经来不及了。不述   

        第三:租界和治外法权
        满清的法律严酷,司法黑暗。所以外国要求自己审判自己(治外法权)。这个要求得到了满足,但是为以后的义和团留下隐患:甚至加入教会的中国人(教徒)也可以享受这些“治外法权”待遇,外加上西方人的各种教育,救济,留洋等优惠。对比之下,普通清朝子民的待遇差得多,于是引发了很多“教案”。最后导致了平民滥杀洋人和教徒的义和团动乱。不述。
        要求治外法权的起因,还有一个直接原因:一批贪官污吏的杀害战俘的丑恶行为。在台湾的基隆,清军开炮打败一艘英国军舰,俘虏了约100人的印度兵(一说130人),于是皇帝赐予顶戴花翎嘉奖。《南京条约》谈判的时候,英国要求返还这批战俘,但是这些人已经被清军虐待和杀害了。于是,清朝又把台湾的这几位立功的将领“流放”以示惩戒。这场战役,曾经被清朝宣传为一次鸦片战争中的“大胜”。这种稀里糊涂的“国家管理”,逼迫外国要求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审判自己。
       从中国自己绘制的右图,仍然可以看出:在天津“进京上访”的英军没有开火,返回;但是在基隆,标注为“中国军民抗击英军的地点”,就是这次虐待和杀害俘虏的事件。
 
       第四:汉族政治群星绚烂登场
        曾国藩的将领和幕僚是大清帝国“中兴”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汉族官员开始有了发言权。
       “海防派”李鸿章访问了欧美日本学习西方。
        “塞防派”左宗棠镇压了“满汉蒙藏回五族”中的回族动乱(陕甘回乱),陕西和甘肃一带“死亡超过2000万人”,然后左宗棠继续前进收复了新疆。从此,“回族”的人口和影响几乎消失。这一场战争对回族的影响甚至超过英法联军消灭蒙古八旗对蒙族的影响。汉族人,似乎再次恢复了“汉唐雄风”,再次成为一个善战的民族。
        这种汉人控制国家军队主力的情况,在袁世凯时代达到极致:1911年武昌起义发生,袁世凯的新军出动,控制全国,最后从满清帝国手里,国家权利和平转移到中华民国手里: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和平移交。
       当时的新军,分为两类。
       袁世凯的新军是清廷政府出资,装备不亚于欧美列强,训练有素。
       地方的新军是各省地方政府出资,装备与训练远远逊于中央的新军。
       海外资料评述:袁世凯继曾国藩,李鸿章之后,成为汉人军队首领,并且实现了权利的和平移交,有功。但是国共两党都对袁世凯的评价不高,因为他原为中华民国总统,但在其属下的拥戴下,他曾就任“中华帝国”的皇帝,因各方反对,他又改回来,第二次担任中华民国总统,死于总统任上。
       总而言之,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的军队的权利,大部分在汉族将领的手里。
 
       以上是原文编译海外的“鸦片战争”的起因和过程。
       英国和法国,在这场冲突中没有任何瓜分中国的意思,仅仅是要求在北京建立大使馆。
       当时,“只有俄罗斯在北京有一个小小的代表机构”。       英文原文大意:“人数很少的满族人闭关锁国,希望把人数众多的汉族人封闭起来,维持统治”。
       当时,“日本更加落后”,“日本人当时甚至没有国家的概念”,“武士们仅仅忠于自己的藩主和领主”,天皇只是一个虚君。即使明治维新以后,天皇仍然没有权利,只有被宣传树立的神权性质的威信。“在决定国家大事的御前会议上,天皇通常一言不发”。“直到二战结束之后,天皇制度才改造为英国模式的君主立宪制”。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