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音吸音涂料:为何刻意回避外汇集中政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18:20:07

 

 

为何刻意回避外汇集中政策?

——对《外汇储备热点问答》的质疑之三

刘昌黎

 

国家外汇管理局在7月20日公布的《外汇储备热点问答》中,在解释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的原因时说:“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流动性泛滥,外汇净流入规模较大,导致我国外汇储备不断积累。”

其次,针对“我国多次提出鼓励‘藏汇于民’,但‘藏汇于民’为何难以实现”的问题,《问答》解释说:“由于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国内外汇差利差等因素,目前,企业和个人结汇意愿较为强烈,普遍不愿意持有和保留外汇。也就是说,目前‘藏汇于民’的障碍不在于政策,而在于涉汇主体的持汇意愿。”

另外,针对“强制结售汇制度导致了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我国是否仍在实施强制结售汇制度”的问题,《问答》解释说:“目前,所谓强制结售汇制度,在我国已是一个历史概念。企业出口等所获得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可以根据其经营需要自行保留或卖给银行。”“我国已不再实施强制结售汇制度,外汇储备持续增加与所谓的‘强制结售汇’无关”。

最后,针对“境内商业银行的外汇头寸普遍较为紧张”,“是否能够将一部分外汇储备贷给境内商业银行使用”的问题,《问答》解释说:国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和畅通的购汇渠道,完全可以满足商业银行、企业等合法的购汇需求。如果企业或银行需要外汇用于对外贸易和‘走出去’,随时可以用人民币资金购汇,不存在任何政策障碍。而简单地采取外汇储备贷给境内银行的做法,将进一步减少购汇,相应加大央行购汇压力,不利于宏观调控。”

上述第一个回答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历来的解释是一致的,国内学术界许多人也认为“双顺差和热钱流入”是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原因。但是,这种解释回避了国家外汇集中的政策,不能说明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大的直接原因。第二个回答说“‘藏汇于民’的障碍不在于政策,而在于涉汇主体的持汇意愿”,这等于说“企业和个人结汇意愿较为强烈,普遍不愿意持有和保留外汇”是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民众原因,否定了外汇集中政策对外汇储备增加的决定性影响。第三个回答说强制结售汇制度已经废除,已是一个历史概念,不是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强制结售汇制度已经废除虽然是事实,却忽视了其对外汇集中的实际影响。第四个回答说不能简单地采取外汇储备贷给境内银行的做法,这虽然是有道理的,但却没有说明既然“境内商业银行的外汇头寸普遍较为紧张”,又为什么不把外汇留在商业银行,而是大量地收购到政府手里的问题,这乃是刻意回避外汇集中政策的必然结果。为此,特推出如下几点质疑:

1. “双顺差和热钱流入”是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还是条件?

如前所述,不仅国家外汇管理局,而且国内学术界也有一些人认为“双顺差和热钱流入”是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原因。然而,这种说法并不能解释世界各国外汇储备增加的共同原因,是一个没有普适性的结论。世界上有贸易顺差、资本顺差和热钱流入的国家并不少,为何唯独中国双顺差和热钱的绝大部分集中到了央行手里、成了国家的外汇储备呢?以贸易收支为例,德国和中国一样,也是一个有大量顺差的国家,2006~2010年,其贸易顺差共为10072.37亿美元。但是,由于德国政府多年来没有实行外汇集中的政策,而是实行藏汇于民的政策,其2010年末的外汇储备只为622.95亿美元,与2005年末的506.53亿美元相比只增加23.0%,而且,其增加的100多亿美元也并非是德国政府从银行或金融市场收购外汇的结果,而是其外汇储备资产运用收益增加和外汇资产账面价值变化的结果。2004年以前,日本虽然是大量增加外汇储备的国家,但是个人、企业、银行手里的外汇也并非是全部卖给日本银行。1991-2004年,日本政府虽然总共动用62.79万亿日元的巨额资金、从金融市场收购了大量的美元以及德国马克等外汇,但与日本同期的对外经常收支顺差合计的164.57万亿日元和对外贸易顺差合计的179.94万亿日元相比,只分别相当于其38.2%和34.9%。2004年4月~2010年8月,日本政府一直没有买入美元,此间的外汇储备增加完全是外汇储备运用收益增加和外汇资产账面值变化的结果。2010年9月15日,面临日元升值的新局面,日本政府六年多来第一次买入21249亿日元的外汇,只占当年日本经常收支顺差171706亿日元的12.4%。其后到现在,也只是在2011年2月25日3月29日买入6925亿日元、8月4日买入45000亿日元的外汇而已可见,日本国内的外汇大部分仍保存在企业、个人和银行的手中,并未大量掌管在政府手里。2010年末,日本对外资产总额为563.53万亿日元,其中外汇储备为89.33万亿日元,只占15.9%。这就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去年《问答》中所说的“我国官方的外汇储备占全部对外资产的三分之二,而日本的这一比例仅约为六分之一。”换言之,我国外汇的三分之二集中在政府的手里,大大高于日本的六分之一。

中国是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日本是世界第二外汇储备大国而德国是外汇储备小国的事实,说明只有一国政府采取外汇集中的政策,才是导致其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的直接原因。这与外汇储备的基本概念,即一国境内的外汇只有进入政府手里、由政府掌管和运用才是外汇储备的说法也是一致的。不论是否实行强制结汇制度,只要一国境内的外汇在实际上流入政府手里、由政府掌管和运用,该国就是实行了外汇集中的政策。日本就是在1980年实行资本自由化废除强制结汇制度后实行外汇集中政策而增加外汇储备并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的。与德国和日本相比,我国不仅实行了外汇集中的政策,而且实行了外汇高度集中的政策,其主要表现,就是央行对流入我国境内的外汇几乎是日复一日地“统收统购”,这乃是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大的直接原因。至于双顺差和热钱流入,则不过是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大的基础和条件而已。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说明我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增加的真实原因。外汇集中政策是不能回避也无须回避的,央行大量收购外汇自有其理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笔者也不是完全反对的。毫无疑问,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央行大量收购外汇实际上是干预外汇市场,防止人民币过快地大幅度地升值,有其政策的合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央行是学习了日本政府干预外汇市场进行外汇平衡操作的做法。不过,日本政府的外汇平衡操作坚持“不胎化市场干预”或“货币冲销干预”的原则,尽量避免外汇市场干预对现行金融政策的影响,并且有连续干预和集中干预相结合、有所节制的市场干预等特点(见拙文《日本增加外汇储备的外汇平衡操作及其中止的原因 》,国际金融研究2011.1),这却是央行没有学习到的。换言之,央行除了“通吃外汇”以外,尚不知干预外汇市场还有一套需要认真学习的学问。另外,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与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实行完全市场化的浮动汇率制是不同的。这意味着我国在控制人民币升值幅度方面还有“行政干预”或“计划干预”的手段。然而,央行是乎是忘掉了这一点,一根筋地“通吃外汇”,彻底进行了市场化的外汇市场干预。对于上述问题,国家外汇管理局是不知道还是明明知道而不想说或不敢说,这只有编写《问答》的当事者自己才知道。从《回答》的实际内容看,是刻意回避了外汇集中的事实,至于国家为什么实行外汇高度集中的政策,外汇高度集中的政策有什么背景和利弊,就更谈不上具体的解释和说明了,这是令人遗憾的。

2.“藏汇于民”难以实现的障碍真的不在于政策吗?

由于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国内外汇差利差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企业和个人结汇意愿较为强烈,普遍不愿意持有和保留外汇,这确实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但是,如果据此而说“‘藏汇于民’的障碍不在于政策,而在于涉汇主体的持汇意愿”,那就有失偏颇,站不住脚了。众所周知,在浮动汇率制下,无论国家、企业和个人,都要回避汇率风险,这是毋庸置疑、无可厚非的,世界各国概莫能外。既然如此,就本文涉及的中国、德国和日本而言,为什么德国就能藏汇于民,日本也基本上能藏汇于民,而惟独中国难以藏汇于民呢?《问答》这种脱离普遍性而强调特殊性的解释有什么根据吗?如果没有,哪问题出在哪里呢?以笔者愚见,问题是出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对于“民”的片面理解。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问答》既没有说明商业银行为什么也把外汇卖给国家,也没有说明商业银行是否是企业,是否是“民”。事实上,不论是日本、德国,还是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外汇的相当部分或大部分都是掌握在金融机构或商业银行的手里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要其外汇的大部分不由国家掌管和运用,而是由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企业和个人所掌管、所运用,就是藏汇于民。可见,我国藏汇于民之所以难以实现,并非是因为“企业和个人结汇意愿较为强烈,普遍不愿意持有和保留外汇”,而是因为商业银行也不得不把所持外汇的大部分卖给央行,即使“境内商业银行的外汇头寸普遍较为紧张”,他们也不得不把所持外汇的大部分卖给央行。那么,商业银行为什么把外汇卖给央行呢?也是为了回避外汇风险吗?商业银行中不是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吗?这四大国有银行为什么也把外汇风险推给央行呢?他们不应该替央行分担外汇风险吗?央行承担外汇风险比国有商业银行承担更有利吗?所有这些,难道都没有政策性因素的什么影响吗? 武断地说“‘藏汇于民’的障碍不在于政策”,这怎么能令人信服呢?

3.怎么能忽视强制结售汇制度的影响?

根据《问答》的说明,自2002年开户条件限制取消、凡有外贸经营权或有外汇收入的企业均可经外汇局批准后开立经常项目外汇账户以来,我国已经有步骤地废除了强制结售汇制度,企业出口等所获得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可以根据其经营需要自行保留或卖给银行。从今年1月1日起,企业出口收入可以存放境外,无需调回境内。由此,如果说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的外汇储备增加与强制结售汇无关是勉强可以的。但是,要一口否定强制结售汇对外汇储备增加的影响,却是没有道理的。我国外汇储备增加是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的,强制结售汇制度也是从1994年开始实施的。所以,并不能全面否定强制结售汇对外汇储备增加的影响,至少在2002年以前,它是我国外汇集中政策的具体表现,是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的最主要原因。即使在2002年以后,也不能完全否定强制结售汇制度的影响,因为强制结售汇制度毕竟是今年1月1日才彻底废除的。而且,即使在政策上废除了强制结售汇制度,但如前所述,目前情况却依然是“企业结汇意愿较为强烈,普遍不愿意持有和保留外汇”。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以往强制结售汇制度下企业和民众没有积累持有和运用外汇的意识和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很多企业迟迟摆脱不了计划经济的束缚和影响的事实,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果我国不实行或早几年就废除了强制结售汇制度,我国企业和民众很可能与发达国家企业一样,早就养成了持有和运用外汇的意识,积累了持有和运用外汇的经验。果真如此,我国企业和民众持有和运用的外汇也就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少了。强制结售汇制度刚刚废除,就否定它对外汇储备增加的影响,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有粉饰政策、歌功颂德、一贯正确之虞。

4.为何不让商业银行更多地持有和运用外汇?

根据《问答》的问题,国家外汇管理局也承认“境内商业银行的外汇头寸普遍较为紧张”。然而,在商业银行的外汇大部分卖给央行以后,国家外汇管理局只满足于国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和畅通的购汇渠道,完全可以满足商业银行、企业等合法的购汇需求”,并没有从藏汇于民的角度,认真考虑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境内商业银行的外汇头寸普遍较为紧张”的问题。说到底,这无非是传统计划经济下一切都由政府说了算的思想在作怪。在一些人看来,外汇储备放在政府手里,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掌管和运用,要比商业银行分散掌管和运用好。当然,在当年外汇短缺的时候是可以这样说的。然而,在当今外汇储备过剩的情况下,就不能这样说了。试问:包括购买美国国债在内,中国境内外汇的大部分由中国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掌管和运用,其效率和效益难道会比不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吗?在人们纷纷质疑中国外汇储备的运用效益时,《问答》不是也说“外汇储备一直通过各种有效形式拓宽投资渠道,其中包括委托经营”吗?然而,迄今为止,国家外汇管理局“有选择性”委托的“国内外较为先进的资产管理机构投资”,其外聘经理、市场知名度、资产规模、经营业绩都优于国有商业银行吗?“国内外较为先进的资产管理机构”不多是商业银行建立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吗?国家外汇管理局为什么宁可相信其“有选择性”委托的“国内外较为先进的资产管理机构投资”,而不相信国有商业银行呢?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不到位、不行吗?要回答这种种疑问,就必须正视外汇高度集中的政策,改变外汇高度集中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思想上认识藏汇于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根本上控制外汇储备迅速增大,并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民”的作用,切实提高外汇而不仅仅是外汇储备的运用效益。

 

 

——对《外汇储备热点问答》的质疑之三

刘昌黎

 

国家外汇管理局在7月20日公布的《外汇储备热点问答》中,在解释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的原因时说:“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流动性泛滥,外汇净流入规模较大,导致我国外汇储备不断积累。”

其次,针对“我国多次提出鼓励‘藏汇于民’,但‘藏汇于民’为何难以实现”的问题,《问答》解释说:“由于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国内外汇差利差等因素,目前,企业和个人结汇意愿较为强烈,普遍不愿意持有和保留外汇。也就是说,目前‘藏汇于民’的障碍不在于政策,而在于涉汇主体的持汇意愿。”

另外,针对“强制结售汇制度导致了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我国是否仍在实施强制结售汇制度”的问题,《问答》解释说:“目前,所谓强制结售汇制度,在我国已是一个历史概念。企业出口等所获得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可以根据其经营需要自行保留或卖给银行。”“我国已不再实施强制结售汇制度,外汇储备持续增加与所谓的‘强制结售汇’无关”。

最后,针对“境内商业银行的外汇头寸普遍较为紧张”,“是否能够将一部分外汇储备贷给境内商业银行使用”的问题,《问答》解释说:国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和畅通的购汇渠道,完全可以满足商业银行、企业等合法的购汇需求。如果企业或银行需要外汇用于对外贸易和‘走出去’,随时可以用人民币资金购汇,不存在任何政策障碍。而简单地采取外汇储备贷给境内银行的做法,将进一步减少购汇,相应加大央行购汇压力,不利于宏观调控。”

上述第一个回答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历来的解释是一致的,国内学术界许多人也认为“双顺差和热钱流入”是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原因。但是,这种解释回避了国家外汇集中的政策,不能说明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大的直接原因。第二个回答说“‘藏汇于民’的障碍不在于政策,而在于涉汇主体的持汇意愿”,这等于说“企业和个人结汇意愿较为强烈,普遍不愿意持有和保留外汇”是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民众原因,否定了外汇集中政策对外汇储备增加的决定性影响。第三个回答说强制结售汇制度已经废除,已是一个历史概念,不是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强制结售汇制度已经废除虽然是事实,却忽视了其对外汇集中的实际影响。第四个回答说不能简单地采取外汇储备贷给境内银行的做法,这虽然是有道理的,但却没有说明既然“境内商业银行的外汇头寸普遍较为紧张”,又为什么不把外汇留在商业银行,而是大量地收购到政府手里的问题,这乃是刻意回避外汇集中政策的必然结果。为此,特推出如下几点质疑:

1. “双顺差和热钱流入”是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还是条件?

如前所述,不仅国家外汇管理局,而且国内学术界也有一些人认为“双顺差和热钱流入”是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原因。然而,这种说法并不能解释世界各国外汇储备增加的共同原因,是一个没有普适性的结论。世界上有贸易顺差、资本顺差和热钱流入的国家并不少,为何唯独中国双顺差和热钱的绝大部分集中到了央行手里、成了国家的外汇储备呢?以贸易收支为例,德国和中国一样,也是一个有大量顺差的国家,2006~2010年,其贸易顺差共为10072.37亿美元。但是,由于德国政府多年来没有实行外汇集中的政策,而是实行藏汇于民的政策,其2010年末的外汇储备只为622.95亿美元,与2005年末的506.53亿美元相比只增加23.0%,而且,其增加的100多亿美元也并非是德国政府从银行或金融市场收购外汇的结果,而是其外汇储备资产运用收益增加和外汇资产账面价值变化的结果。2004年以前,日本虽然是大量增加外汇储备的国家,但是个人、企业、银行手里的外汇也并非是全部卖给日本银行。1991-2004年,日本政府虽然总共动用62.79万亿日元的巨额资金、从金融市场收购了大量的美元以及德国马克等外汇,但与日本同期的对外经常收支顺差合计的164.57万亿日元和对外贸易顺差合计的179.94万亿日元相比,只分别相当于其38.2%和34.9%。2004年4月~2010年8月,日本政府一直没有买入美元,此间的外汇储备增加完全是外汇储备运用收益增加和外汇资产账面值变化的结果。2010年9月15日,面临日元升值的新局面,日本政府六年多来第一次买入21249亿日元的外汇,只占当年日本经常收支顺差171706亿日元的12.4%。其后到现在,也只是在2011年2月25日3月29日买入6925亿日元、8月4日买入45000亿日元的外汇而已可见,日本国内的外汇大部分仍保存在企业、个人和银行的手中,并未大量掌管在政府手里。2010年末,日本对外资产总额为563.53万亿日元,其中外汇储备为89.33万亿日元,只占15.9%。这就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去年《问答》中所说的“我国官方的外汇储备占全部对外资产的三分之二,而日本的这一比例仅约为六分之一。”换言之,我国外汇的三分之二集中在政府的手里,大大高于日本的六分之一。

中国是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日本是世界第二外汇储备大国而德国是外汇储备小国的事实,说明只有一国政府采取外汇集中的政策,才是导致其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的直接原因。这与外汇储备的基本概念,即一国境内的外汇只有进入政府手里、由政府掌管和运用才是外汇储备的说法也是一致的。不论是否实行强制结汇制度,只要一国境内的外汇在实际上流入政府手里、由政府掌管和运用,该国就是实行了外汇集中的政策。日本就是在1980年实行资本自由化废除强制结汇制度后实行外汇集中政策而增加外汇储备并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的。与德国和日本相比,我国不仅实行了外汇集中的政策,而且实行了外汇高度集中的政策,其主要表现,就是央行对流入我国境内的外汇几乎是日复一日地“统收统购”,这乃是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大的直接原因。至于双顺差和热钱流入,则不过是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大的基础和条件而已。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说明我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增加的真实原因。外汇集中政策是不能回避也无须回避的,央行大量收购外汇自有其理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笔者也不是完全反对的。毫无疑问,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央行大量收购外汇实际上是干预外汇市场,防止人民币过快地大幅度地升值,有其政策的合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央行是学习了日本政府干预外汇市场进行外汇平衡操作的做法。不过,日本政府的外汇平衡操作坚持“不胎化市场干预”或“货币冲销干预”的原则,尽量避免外汇市场干预对现行金融政策的影响,并且有连续干预和集中干预相结合、有所节制的市场干预等特点(见拙文《日本增加外汇储备的外汇平衡操作及其中止的原因 》,国际金融研究2011.1),这却是央行没有学习到的。换言之,央行除了“通吃外汇”以外,尚不知干预外汇市场还有一套需要认真学习的学问。另外,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与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实行完全市场化的浮动汇率制是不同的。这意味着我国在控制人民币升值幅度方面还有“行政干预”或“计划干预”的手段。然而,央行是乎是忘掉了这一点,一根筋地“通吃外汇”,彻底进行了市场化的外汇市场干预。对于上述问题,国家外汇管理局是不知道还是明明知道而不想说或不敢说,这只有编写《问答》的当事者自己才知道。从《回答》的实际内容看,是刻意回避了外汇集中的事实,至于国家为什么实行外汇高度集中的政策,外汇高度集中的政策有什么背景和利弊,就更谈不上具体的解释和说明了,这是令人遗憾的。

2.“藏汇于民”难以实现的障碍真的不在于政策吗?

由于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国内外汇差利差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企业和个人结汇意愿较为强烈,普遍不愿意持有和保留外汇,这确实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但是,如果据此而说“‘藏汇于民’的障碍不在于政策,而在于涉汇主体的持汇意愿”,那就有失偏颇,站不住脚了。众所周知,在浮动汇率制下,无论国家、企业和个人,都要回避汇率风险,这是毋庸置疑、无可厚非的,世界各国概莫能外。既然如此,就本文涉及的中国、德国和日本而言,为什么德国就能藏汇于民,日本也基本上能藏汇于民,而惟独中国难以藏汇于民呢?《问答》这种脱离普遍性而强调特殊性的解释有什么根据吗?如果没有,哪问题出在哪里呢?以笔者愚见,问题是出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对于“民”的片面理解。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问答》既没有说明商业银行为什么也把外汇卖给国家,也没有说明商业银行是否是企业,是否是“民”。事实上,不论是日本、德国,还是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外汇的相当部分或大部分都是掌握在金融机构或商业银行的手里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要其外汇的大部分不由国家掌管和运用,而是由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企业和个人所掌管、所运用,就是藏汇于民。可见,我国藏汇于民之所以难以实现,并非是因为“企业和个人结汇意愿较为强烈,普遍不愿意持有和保留外汇”,而是因为商业银行也不得不把所持外汇的大部分卖给央行,即使“境内商业银行的外汇头寸普遍较为紧张”,他们也不得不把所持外汇的大部分卖给央行。那么,商业银行为什么把外汇卖给央行呢?也是为了回避外汇风险吗?商业银行中不是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吗?这四大国有银行为什么也把外汇风险推给央行呢?他们不应该替央行分担外汇风险吗?央行承担外汇风险比国有商业银行承担更有利吗?所有这些,难道都没有政策性因素的什么影响吗? 武断地说“‘藏汇于民’的障碍不在于政策”,这怎么能令人信服呢?

3.怎么能忽视强制结售汇制度的影响?

根据《问答》的说明,自2002年开户条件限制取消、凡有外贸经营权或有外汇收入的企业均可经外汇局批准后开立经常项目外汇账户以来,我国已经有步骤地废除了强制结售汇制度,企业出口等所获得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可以根据其经营需要自行保留或卖给银行。从今年1月1日起,企业出口收入可以存放境外,无需调回境内。由此,如果说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的外汇储备增加与强制结售汇无关是勉强可以的。但是,要一口否定强制结售汇对外汇储备增加的影响,却是没有道理的。我国外汇储备增加是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的,强制结售汇制度也是从1994年开始实施的。所以,并不能全面否定强制结售汇对外汇储备增加的影响,至少在2002年以前,它是我国外汇集中政策的具体表现,是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的最主要原因。即使在2002年以后,也不能完全否定强制结售汇制度的影响,因为强制结售汇制度毕竟是今年1月1日才彻底废除的。而且,即使在政策上废除了强制结售汇制度,但如前所述,目前情况却依然是“企业结汇意愿较为强烈,普遍不愿意持有和保留外汇”。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以往强制结售汇制度下企业和民众没有积累持有和运用外汇的意识和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很多企业迟迟摆脱不了计划经济的束缚和影响的事实,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果我国不实行或早几年就废除了强制结售汇制度,我国企业和民众很可能与发达国家企业一样,早就养成了持有和运用外汇的意识,积累了持有和运用外汇的经验。果真如此,我国企业和民众持有和运用的外汇也就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少了。强制结售汇制度刚刚废除,就否定它对外汇储备增加的影响,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有粉饰政策、歌功颂德、一贯正确之虞。

4.为何不让商业银行更多地持有和运用外汇?

根据《问答》的问题,国家外汇管理局也承认“境内商业银行的外汇头寸普遍较为紧张”。然而,在商业银行的外汇大部分卖给央行以后,国家外汇管理局只满足于国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和畅通的购汇渠道,完全可以满足商业银行、企业等合法的购汇需求”,并没有从藏汇于民的角度,认真考虑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境内商业银行的外汇头寸普遍较为紧张”的问题。说到底,这无非是传统计划经济下一切都由政府说了算的思想在作怪。在一些人看来,外汇储备放在政府手里,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掌管和运用,要比商业银行分散掌管和运用好。当然,在当年外汇短缺的时候是可以这样说的。然而,在当今外汇储备过剩的情况下,就不能这样说了。试问:包括购买美国国债在内,中国境内外汇的大部分由中国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掌管和运用,其效率和效益难道会比不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吗?在人们纷纷质疑中国外汇储备的运用效益时,《问答》不是也说“外汇储备一直通过各种有效形式拓宽投资渠道,其中包括委托经营”吗?然而,迄今为止,国家外汇管理局“有选择性”委托的“国内外较为先进的资产管理机构投资”,其外聘经理、市场知名度、资产规模、经营业绩都优于国有商业银行吗?“国内外较为先进的资产管理机构”不多是商业银行建立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吗?国家外汇管理局为什么宁可相信其“有选择性”委托的“国内外较为先进的资产管理机构投资”,而不相信国有商业银行呢?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不到位、不行吗?要回答这种种疑问,就必须正视外汇高度集中的政策,改变外汇高度集中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思想上认识藏汇于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根本上控制外汇储备迅速增大,并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民”的作用,切实提高外汇而不仅仅是外汇储备的运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