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速集团网站:胸中有丘壑 笔底自生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17:35

胸中有丘壑 笔底自生花 

 


       要想在考场上写出一篇漂亮的记叙文,一定要掌握一些考场记叙文实用的构思方法。考场记叙文有哪些实用构思方法呢?

  一、从线索切入,设计一条清晰的思路

 遍观近几年获得高分甚至满分的考场记叙文,无不有一条清晰的线索,而这些清晰的线索主要有两种:一是时间线索,二是物件线索。下面就简要谈一下这两种线索的写作方法。
  1.以时为序,脉络分明。这类作文的构思是这样的:主体部分往往有三到四个场景,然后按时间顺序,让时间串起这些场景。这类作文的特点就是场景细致,线索分明。层次清晰。比如2005年福建卷高考满分作文《八十八二十八》就是一篇典型例文。文章主要写了三个场景:第一个场景,写自己被老师批评;第二个场景,写自己看见有人作弊,内心想举报而实际没有举报:第三个场景,写对朋友和老板说违心话,而自己内心却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文章就是通过这三个场景表达了自身成长从“棱角分明”转变为“圆滑世故”这一主旨。而在写这三个场景的时候,在每个场景写完之后,都分别写了一句既是线索又是点题的话:

那年我八岁,还是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新颖、多变,极富想象力。周长长,面积小,人生阅历浅。

那年我十八岁,已经被渐渐改造成规则的图形,只是棱角还在,不新颖也不规范,不多变也不稳定。周长不长,面积也不小。

这年我:十八岁。已经被打磨成了一个圆了,我稳定,我周长短,我面积大。我的人生阅历丰富了,我变得世故圆滑了……

这三句话。照应了题目,连接了场景,展现了层次,诠释了主题。可谓一举多得。

再如2007年北京卷高考满分作文《沉默的父爱》一文。其文章线索如下:

6岁。
  操场上,一个小男孩学着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

16岁。
  礼堂里,当年的小男孩被人群簇拥着走上了奖台。……

昨天。

校门口,一位青年与他的父亲作着告别。……

今天。

考场上,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充满感激与骄傲。

 文章以“6岁”、“16岁”、“昨天”、“现在”领起四个场景,文章情感真挚。场景描写细腻,诠释了父亲对我“细雨闲花”般的爱。

  2.借物显情,细节传神。这类作文的构思是这样的:主体上往往分为三个部分,即描写现在、回忆过去、回到现在,而串起这些内容的,就是一个物件。这类作文的特点是以回忆过去为写作重点,通过对物件与人物的一个个细节描写。表达一种细腻的情感。比如2007年山东卷满分作文《母亲手中的稻草绳》一文就是以物件为线索串起情感的。文章以“昨晚我还伸手摸了摸枕下的稻草绳”起笔,开始回忆过去的故事——母亲病了,父亲让“我”去为母亲买些爱吃的菜,而这时才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母亲爱吃什么菜。而浮现在眼前的却是母亲一遍又一遍编稻草绳的画面——最后是回到现实,写自己时刻不忘把稻草绳带在身边、放于枕下。整个故事以“稻草绳”为线索,深情赞颂了伟大的母爱。

文章开头写道:

就在昨晚我还伸手摸了摸枕下的稻草绳,胸中的热血流遍全身

母亲啊,您可曾知您坐在门前编制稻草绳,那蓝布褂,那双敏捷而勤快的手将稻草一颠一颠地编成草绳——那幅画面伴随了我十几个春秋啊,母亲啊,那是永不褪色的记忆,伴我一年又一年……

这个开头就是“描写现在”。同时凸显母亲编草绳的细节,为下文“回忆过去”作铺垫。

文章结尾写道:

后来求学的路上,我总不忘将一根草绳放在枕下,看到它,我就看到了您的身影,您那双永不停息的手。和那一颠一颠的稻草绳,走过了一年又一年……您用那双手告诉了我什么是自强不息……

我在您的那双手下成长,同稻草一样由草变绳……您的那双手陪我走过了一夜又一夜,时间永远吹不落您手中的稻草绳,更吹不落那双一颠一颠的手……

这个结尾不仅描写了“回到现在”,同时对母亲编草绳这一细节赋予了新的思考,升华了思想内容,扣住并深化了“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这一主题。

二、从视角切入,选择一个别致的“人物”

在考场上,一般人写作往往只从自己的视角切入。这样写固然也不错,但往往容易在视角上“撞车”,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在视角上新颖别致,那么构思不就更加巧妙了吗?视角出新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以现实中的人物作为视角,二是以历史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作为视角。三是以“非人”的物作为视角。下面就简要谈一下这三种视角的构思方法。

1.以现实中的人物作为视角。这里“现实中的人物”,不包括自己。而是把自己想象为现实中的一个“他人”。这个“他人”往往有一些独特之处,文章就是要把这种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故事写出来,从而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2008年全国卷高分作文《逝者自嘲》一文,就是以一个地震灾区失去生命的母亲之口吻,表达了对灾后救援工作的欣慰之情。

文章开头写道:

我浮游于这人间的天上,轻盈飘逸,但心里却被痛苦与悲愤撕咬着……

文章结尾写道:

我先走了,不用担心,因为我坚信他们会来救你,他们会让你知道有人比我还要爱你,还要珍视你,他们一定会给你幸福的。我放心,我坚信,我坚定……

我自嘲地向我最后的归宿奔去!

文章以一位“逝者”的口吻来写,视角独特,情真意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以历史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作为视角。以历史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作为视角,与故事新编接近,都是对历史或文学作品中某个细节的放大或重新诠释,只是要求用第一人称。比如2004年全国卷Ⅲ高分作文《昭君行》一文,就是采用这种构思。文章以昭君的口吻写出了对出塞新的感受。

文章开头写道:

呆呆地坐在车中,望着窗外缓缓退后的一棵棵白杨,不知远处的草原此时是一幅什么景象。我的身后,是夕阳下的古道,古道那头的宫城,离我越来越远,我,还能回得来吗?

文章结尾写道:

天边的晚霞一片绚烂,长安城早已没有了踪影。风,拂过我的脸颊,这风是从北边吹来的,它带来草原对我的呼唤。我笑了,那是快乐的笑、幸福的笑,因为我懂得了,忧伤能变为快乐,苦难也能变为幸福——一切,全看你怎么想!

文章从昭君的视角,重新审视了“出塞”这一历史事件,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3.以“非人”的物作为视角。这里的“非人”是指不是人但可以拥有人的情感与思考的“物”,可以是植物,比如一棵树;也可以是动物,比如老鼠:还可以是本没有生命的物体,比如一块檀香木、一滴水等。比如2008年江苏卷满分作文《好奇心》一文,就是以一件瓷器的口吻。用“景德名瓷”、“好奇开窑”、“美丽积淀”三个小标题写出了好奇心造就名瓷的故事,深刻而形象地诠释了文章主题。

 文章开头写道:

开窑的那一瞬,金先四起,只听见丝丝裂响在我的周身回荡

文章结尾写道:

我微笑,在阳光下展现我晶莹剔透、水润明净般温润的身躯。我感谢那孩童的好奇,心,是他的理解。他的单纯,他的好奇,成就了我令世的惊叹!

在一阵惊喜与称赞声中,我闭上眼睛。历经了千年。在这森然寂寞的博物馆中延续着千年以前的梦。梦中一名孩童悄悄地打开窑门,看见我微笑的嘴角后惊呼。我望见他纯澈的眼眸,那里灵动着两个字——好奇。

文章以瓷器为视角,叙述了一名小孩由于好奇心而成就名瓷的故事,构思新奇,别开生面。

总之,若想在考场上写出一篇精彩的记叙文,就一定要在备考时熟悉这些构思,只有胸中藏有万壑千山。才能在笔底挥洒出一片旖旎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