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新架83拳谱:句式灵活气韵自生(原创教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59:48

句式灵活 气韵自生(原创教案)

(

作文时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灵活地选用最佳句式,准确生动地向读者传递信息,这是使文章富有文采的一条重要途径。如能选择恰当得体,就会有效地克服呆板枯燥沉闷的毛病,从而收到文采飞扬、气韵流动的表达效果。

为了有效地进行句式选择,我们先还是先来复习一下句式的分类。

现代汉语的句式,根据不同的标准,大致可做如下的划分:

①根据表达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②根据主语的性质分:主动句、被动句

③根据句子的容量分:长句、短句

④根据判断的性质分:肯定句、否定句

⑤根据句子成分的位置分:常式句、变式句

⑥根据语体风格分:口语句、书面句

⑦根据句式整齐分:整句、散句

⑧根据句子数量分:单句、复句

就像锤子、钳子、铲子、刀子各有各的不同功用一样,句式本身也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用得好不好之别。

成功的句式选择一般都符合下述两条原则:

首先,根据不同句式本身表意的鲜明程度来进行选择。如描写景物,烧托气氛,可选用常式句,或抒发胸中块垒,或强调重点,可用变式句,如要处罚一个人的过错,就会说“情有可原,理无可恕”,而要宽恕一个人则会说“理无可恕,情有可原”。

其次,要服从不同语境,特别是上下文需要。句式的选择和调整要受文体限制。议论文多用长句,文艺作品则多用短句,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则是长短句配合使用。当然,选择句式还要受上下文的制约。

下面就来探讨一下怎样让作文收句式灵活,气韵自生的问题。

一、巧用长句和短句

所谓长句,指的是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所谓短句,指的是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语言要简洁,自然要以短句为主。长句容量大,故表意严密,精确,细致,能满足说理或抒发某种深沉、庄重之情的需要,但把握不好,则容易产生冗赘拖沓沉闷弊端,也容易出现语病。长短句各有其利弊,因此,长短结合,就能够优势互补,产生出参差错落,活泼多变的效果。

如辽宁考生在《我能》一文中写道:

是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词人吗?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放达之士吗?是的,是他,是苏轼啊!小人的一句谗言,让苏轼贬居黄州,可他仍未失去信念,仍旧在快哉亭畔咏古吟诗,依旧在赤壁山下纵酒放歌。“我能”让他在抑郁中抱定理想,坚持信念。虽然历史上少了一位清官,却多了一位伟大的哲人。他永远启示我们: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

这节文字既有长达十多字的长句,也有短至两三个字的短句,长短结合,句式灵活,再加上排比引用的运用自如,使得语言气韵流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巧用整句和散句

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都属于整句。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它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

如,有一篇文章是这么开头的:

等待转折者,虚度光阴,鄙视生命;

寻找转折者,勤奋努力,开创人生;

错失转折者,妄自嗟呀,徒增岁月;

珍视转折者,励精图治,走向成功。

开篇使用整句,出手不俗。不但使文章起笔见势,而且很好地起到了领起全文和引出下文的作用,这就是使用整句的好处。

散句是指结构不同、多种多样的句式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散句自由灵活,富于变化,容易避免单调呆板,取得生动感人的效果。

如2008年高考满分作文《渠清如许》:

文革期间,画家黄永玉与作家表叔沈从文于下放途中擦肩而过。沈从文淡淡地告诉黄永玉:“要从容。”十年动乱过去,黄永玉说那三个字总会在其心头不经意地浮现。

这一段用的就是散句,各种句式交错运用,同样收到了非常和谐的艺术效果。

一般情况下,整句和散句交错运用的较多。整句散句交错运用,在整齐中求变化,于对称中显错落,能使语言具有动感,如行云流水。因此,很多作家都是以散为主而整散搭配着运用。

如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写道: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句中用两个字数相等的分句,既写出了鲁迅先生在白色恐怖下的激愤情绪,又表达了对刘和珍烈士的无比敬佩之情,就是整散结合的一个典例。

下面一段话在这方面做得也是很成功的: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已是被无数古今事实证明了的真理。邹忌直言讽谏,齐王悬赏纳谏。齐国得以强盛。王平诚心忠告,马谡固执己见,街亭终致失守;唐太宗任用魏征,开言路、纳直谏,得有贞观之治;朱元璋求教朱升,广积量、缓称王,建立大明天下;李鼎铭的意见得到采纳,精兵简政,人民拥护;马寅初的理论遭到批判,人口激增、国家受害……这些事例,不都有力地说明了“从善如流”的重要吗?

本段首句用一个整散结合的句子,提出了论证中心论点: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结尾句用反问句,对本段中心进一步加以强调总括,发人深思。中间展开用排比和对比,或写兼听,或写偏信,或写纳谏,或写拒谏,两两相对,褒贬分明。不仅句式整齐,写得极为概括简洁;而且长短句参差错落,令人读起来跌宕起伏,朗朗上口,读这样的文段真是一种享受。如果我们在作文中能有机地运用整散结合的手法,那我们的语言就不乏亮点了。

三、巧用书面语句式和口语句式

经常出现在口语里的句式,叫口语句式。它较为短小,结构简单,少用关联词,句内常有省略,显得活泼而自然。经常出现在书面语里的句式,叫书面语句式,它多用长句,结构较复杂,较多使用附加成分和并列成分,关联词语也用得较多,因而显得严谨、周密。另外,口语句和书面语句在用词上也具有明显的区别:口语句式大都使用通俗易懂的词语,书面语句则多由典雅庄重的词语组成。

先来看看书面语句式和口语句式的差别:

①只要有一口气,就要为人民干到底。

②看管房子的是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叫邹文楷,身材矮小,模样儿寻常。

③作为既是鲁大海的母亲又是周萍的生母的她,看到周萍他们一伙施行淫威,她恨。

④城市和乡村都是我们的栖居空间,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都是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的生活中回望,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触和期望。

例①是刘兰临刑前说的一句掷地有声的话,很好地表现了刘胡兰的坚定信念和视死如归的精神,例②选用松散的口语句式,既避免了长定语,使邹文楷的形象更加突出。例③④是书面语句式。它们都有较复杂的定语和并列成分,结构整齐匀称,表达严密简练。

再来看看它们使用的词汇,也是有区别的。“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和“有比较才有鉴别”说的是同一个意思。前者用词通俗,后者用词典雅。

四、合理运用常式句变式句。

句子的结构有一定的形式,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也有一定的次序。如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状语在前,中心语在后;偏句在前,正句在后,这样按正常语序组成的句子叫常式句;而为了突出强调某一方面的意思,临时改变了某一成分的位置的句子叫变式句。

比较下面两组句子:

①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的破碗;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②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定语后置)

③你怎么了?(常式句)

④怎么了,你?(主谓倒装)

⑤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常式句)

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主谓倒装)

第②句是鲁迅在《祝福》中为突出祥林嫂乞丐的身份,为了强调周围人对她的冷漠的一个后置句,“空的”放在后面,强调意味更强。第④句是孙犁的《荷花淀》中的一句对白。主谓倒装是为了突出水生嫂对丈夫的关切之情。第⑥句是《国际歌》中的歌词,“起来”前置,更能起到一种振奋人心的效果。

【佳作欣赏】

彼岸,灯火阑珊 08湖南考生

彼岸,秦桑低绿枝,燕草碧如丝。或可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看那水面清圆,——风荷举,闭上眼睛,便可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昌黎先生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以,朋友们,就让这一切在脑海中联翩,请不要试图去登上彼岸,因为:

美啊,是距离成就了你。

美国阿拉斯加州有一个叫杰普的小镇,旅游业十分繁荣,该镇只有一个景点,就是一个湖心小岛。它的参观方式十分奇特:“游人只准站在岸边眺望,而不可以登岛旅游。”远远望去,小岛笼罩在一片紫霞中,风吹过,舞蹈起千万藤萝,美极了,让不少游客流连忘返。其实,那只是一座荒芜的小岛,上面长满了野生植物。美国人用距离造就了它的美丽。

其实美国人如此,我们中国人又何尝不知晓此理呢?

“中庭月色正清朗,无数扬花过影”那张先亦知晓落花须有月色的距离方显隐约之美。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那林和靖亦明白透着黄昏才可欣赏到朦胧之美。

“合掌白莲花未开,隔岸杨柳月如霜”便是那含蓄之美亦须隔着婵娟才越婉约。

彼岸,永远灯火阑珊。

可如果我们试图登上彼岸呢?

两只相爱的刺猬,想要走得更近去欣赏对方,结果却被彼此身上的刺扎得伤痕累累。当距离消减的时候,美也随之消减了。

耶稣得道以后,回乡布道。许多人都从四面八方赶来,成为他忠实的信徒。人们都把他当作高高在上的神之子。可后人有人认出他是木匠的儿子后,众门徒一哄而散。因为失去了距离屏障,人们对美的敬畏也就荡然无存了。

现今有不少人在考据蒙娜丽莎的原型。可我想问,如果人们知道了原型,那蒙娜丽莎的微笑还那么迷人吗?如果人们知道了断臂之因,维纳斯还那么流行吗?如果人们知道了一切,楼兰古国还那么美妙吗?

美啊,是距离造就了你。彼岸,灯火阑珊。

点评:这是一篇充满哲思的精美散文。

本文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句式灵活多变。作者开篇就用整散结合的句式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清幽的风光图,然后,就用长短结合的散句顺势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文中,作者围绕“距离产生美”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先用散句正面叙说美国人用距离造就湖心小岛的美丽,接着用一个设问句——“其实美国人如此,我们中国人又何尝不知晓此理呢?”来过渡。水到渠成地用三个自然段构成排比,讲述中国古代崇尚的隐约、朦胧之美。从正面阐述了“距离产生美”之后,作者再用长短结合的句式从反面假设,如果“失去了距离的屏障”,美也就随之消减了。最后,用一个短句“彼岸,灯火阑珊。”结束全文,干脆利落,留给读者不尽的想像和思考的空间。

句式的参差多变,多种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都反映出作者有着较为扎实的语言根底。

(曾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