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中医院疼痛科:斯大林因何多次拒绝毛泽东访问苏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36:10
斯大林因何多次拒绝毛泽东访问苏联? 摘自:叶健君 李万青 著 《红色警卫》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1年8月 出版
阅读提示:斯大林因此多次婉拒毛泽东访问苏联,直到1949年夏,中国的解放战争接近尾声,中国共产党胜利在望,这时,斯大林才通过刘少奇向毛泽东转达,同意毛泽东访问苏联……【阅读《红色警卫》连载】

中国共产党从1927年起就同共产国际建立了电讯联系,但不久遭到国民党破坏,联络人被捕。1936年中央到达陕北后又同共产国际恢复了电讯联系,可是条件较差,通讯困难。1940年任弼时在莫斯科时,共产国际机要处交给他两套机要密码,由周恩来随身带回,经多次试验至同年末,与莫斯科建立了非常可靠的电讯联系。中共中央为此成立了专门机构,称“农村工作部”(简称“农委”),由任弼时领导,师哲担任主要译员。但是,特别重要的来往信件,只有任弼时一人亲自翻译、亲自送交毛泽东。毛泽东定期地,有时每周一次甚至两次向“远方”(斯大林本人)详细介绍我方党、军、解放区情况。“远方”来电译出后,也只交毛主席一人决断、处理。通讯情况极端保密,一般不传达,有些重大问题,由毛主席在书记处或政治局会议上口头介绍一下。
尽管毛泽东对于斯大林多次错误干预中共党的政治和组织路线、造成巨大损失而满腹意见,但是他身为中共领袖,一直以大局为重,总认为苏方只是不了解中国的复杂情况,才导致决策失误,只要面见详谈,分歧是会克服的,否则他就不会主动提出访苏要求了。此外,当时毛泽东对二战前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发生的紧张事态知之甚少,也极想实地考察一番。
毛泽东首次提出访问苏联是1947年初,正值我国解放战争的第二年,是实现总体战略部署关键的一年。解放战争中两国、两党的合作关系决定着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走向。双方互助互利的合作关系已经是确定无疑的了,对此,双方不仅负有义务,而且负有责任。
战略家毛泽东不仅要考虑战争进程,即战略战术问题,而且肯定看得更远,看到解放战争后新中国建国、治国方针的大事。毛泽东的意愿传达过去之后,直到6月15日才得到答复:斯大林同意毛前来,但有一个条件:访问绝对保密,不可走漏丝毫风声。
斯大林在给以医生身份驻在延安的苏方电讯联络员、苏军医少将奥尔洛夫(化名“杰列宾”)的信中写道:“转告毛泽东,苏联共产党(布)中央委员会认为他不宜就莫斯科之行走漏任何风声。如果毛泽东也认为应该这样做,那么,我们觉得以通过哈尔滨为佳。届时若需要,我们可以派一架飞机迎接。望转告同毛泽东谈话的结果和他的愿望。”然而,过了两个星期,即7月1日,斯大林又向奥尔洛夫拍发了一份内容迥异的电报:“鉴于毛泽东若离开,会对战事产生不良影响,我们认为以暂时推迟毛泽东的出行为宜。”这显然是托辞,有些弄巧成拙:毛泽东离不离得开,只有他本人最清楚。
据当时的情况分析,斯大林之所以不允许毛泽东访苏,真实原因应该是苏、美、英、法因为德国问题和苏联援助中共,而使国际局势变得急剧紧张复杂。其实,还有一个不便说明的更深一层原因,那就是斯大林错误地判断了中国的战局。
当时是中共故意放弃延安,布下“口袋”准备更有力打击蒋军,毛泽东对此胸有成竹,但斯大林却内心紧张,以“会对战事发生不良影响”为由,婉言拒绝毛泽东的访问,因为他对中共能否胜出毫无信心,生怕毛泽东的访问使苏联在西方列强面前“惹火烧身”。
后来双方商定,毛泽东的动身时间为1948年7月中旬。当时,毛泽东已经看到解放战争胜利在望,急需同苏联调整关系,在1948年4月16日发去的电报中称:“我决定提早动身赴苏联。拟于下月初从河北省石家庄北100公里处阜平县出发,在军队的掩护下过平张铁路……可能于6月初或中旬到达哈尔滨。然后从哈尔滨到贵国……我将就政治、军事、经济和其他重要问题同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同志们商谈、请教……此外,如果可能,我还想往东欧和东南欧国家一行,考察人民阵线工作和其他工作形式。”电报还通知,他打算率领任弼时、陈云、两个秘书和几个译电员、无线电报务员同行。“如果您同意此计划,那我们就照此办理;若您不同意,那就只有一条出路——我只身前往。”
4月29日斯大林复电说:“4月16日函收悉。偕行者和人员请视必要自定。两个苏联医生应与您同行。我们同意把一部电台留在哈尔滨。其他事待面议。”
1948年上半年苏联开始封锁德国柏林通道,以“莫洛托夫计划”对抗马歇尔计划,苏联制造捷克二月政变,苏南关系开始紧张,苏联对东欧各国主张走符合本国国情社会主义道路领导人酝酿新一轮镇压,国内粮食饥荒危机严重——斯大林岂能允许毛泽东在此关键时刻访苏,更不要说赴东欧、东南欧考察了。
斯大林同意毛出访只不过是表面说说而已。果然,仅仅过了10天,即5月10日斯大林又给毛泽东发来一封电报称:“鉴于您所在地区的事态发展,尤其是傅作义已经开始进攻蔚县,我们担心,您的出行会影响事态的进程,况且您路上也不太平。有鉴于此,不知您是否应推迟来苏。您若决定不推迟动身,请通知我们并请告知何时向何处派飞机接迎。盼复。”
毛泽东立刻领悟到斯大林不欢迎他此刻访苏,特别是不欢迎访问东欧、东南欧。毛泽东当天就回电,而且措辞极为得当:“斯大林同志,今天收到尊函。非常感谢。鉴于目前形势,我的出访贵国以稍作推迟为宜……我需要略加休息,尔后方可乘坐飞机。机场和空港容查清后奉告。”
7月4日,毛泽东再次电告斯大林:“与前两个月相比,我的健康状况大为好转。我拟近期动身前往贵国。有3条路可去:陆海空。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务必经过哈尔滨,因我要同东北的一些负责同志商谈。望派飞机于本月25日前后到蔚县……如果您决定我们走海路,望在本月底派船赴指定的港口……如果我们不能乘飞机,也不能乘船,那我们无论如何本月15日前后也要动身北上。”
毛泽东说将有20人与他同行,如果乘飞机前往,请派两架飞机。7月14日斯大林通过奥尔洛夫转告毛泽东:“鉴于征粮工作已经开始,从8月份起领导同志要分赴各地,至11月方回。所以苏联共产党(布)中央委员会请毛泽东同志把来莫斯科的时间安排到11月底,俾能同所有同志见面。”
奥尔洛夫为了转达斯大林上述电报,同毛泽东谈过一次话。后来他在向斯大林报告此次谈话内容和印象时说,毛泽东对苏共中央领导人借口忙于征粮颇不以为然:“难道苏联把征粮看得这么重要,乃至党中央的领导人都要出去参加吗?”
奥尔洛夫向斯大林报告说:“就我6年多来对毛泽东的了解,在他听人翻译时做出的微笑和说出的’好、好、好‘,绝不意味着他满意于这个电报。这看得很清楚。我个人认为,毛泽东觉得,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他要求派飞机或轮船的事遭到拒绝。但这对他来说也是无所谓的,因为是莫斯科提出要派飞机的。毛泽东相信,他立即就应动身。显然,此行对他本人来说是需要的。他焦急地等待着回答……毛泽东已经在装箱子了,甚至还买了皮鞋(像这里所有的人一样,他平时穿的是布鞋),缝制了一件厚呢子大衣。事情不仅仅在于出行本身,连行期都决定了。剩下的只是怎么样走。他现在看似平静、礼貌和注意地听着,纯粹中国式的客气。可他的真实心理难以揣摸。任弼时的表现让人觉得,他似乎没有想到会延期动身。”
1949年夏,中国的解放战争接近尾声,中国共产党胜利在望,这时,斯大林才通过刘少奇,向毛泽东转达,同意毛泽东访问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