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爱神器怎么玩:建设节约型社会:外国节能政策面面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1:18:33
建设节约型社会:外国节能政策面面观作者:小树丫abc 提交日期:2006-2-24 9:58:00 | 分类:我爱大自然 | 访问量:193
从垃圾重量制、废弃物再利用责任制到绿色能源家庭
建设节约型社会:韩国,节约到牙齿
本报驻韩国记者 徐宝康
 “韩国人已经节约到了牙齿上”,此言不虚。记者在韩国餐馆每次就餐后,服务员总是递上一个小纸包———牙签。这种牙签与众不同,颜色各异,有淡绿色的,也有淡黄色的,还有点弹性。它既不是木牙签,也不是竹牙签,而是用土豆淀粉或糯米淀粉做成的牙签。服务员说,“这种牙签最大的优点是节约木材,不污染环境,而且还可食用。”
  记者了解到,韩国几年前也曾大量使用木牙签,牙签使用后既成垃圾又污染环境,最要命的是浪费了宝贵的木材资源。为此,韩国一家小企业研究发明了“淀粉式牙签”,并在全国普及推广。目前,像一次性方便筷、餐馆用的一次性台布、旅馆用的一次性洗漱用品等,在韩国早已没了踪影。
  韩国国土狭小,人口稠密,资源有限。为确保经济持续发展,节约已成为国家、企业和国民的共识。节约美德在韩国蔚然成风。这方面有两点给记者十分深刻的印象:一是垃圾的处理,二是节约电能。在垃圾处理方面,“垃圾重量制”与“废弃物再利用责任制”是韩国推行节约与资源回收相结合的有效措施。前者规定,凡是垃圾排放者(包括企业、机关、商家和家庭),必须购买国家指定的垃圾袋。垃圾袋是环保型的,容量分多种,最小的为5升,最大的为100升。垃圾必须按容量装在垃圾袋里,并分类。因垃圾袋是有偿的,丢弃的垃圾越多,使用的垃圾袋也多,为此花的钱便越多。为此,人们不得不控制不必要的垃圾排放,以达到节约的目的。不使用法定垃圾袋者,最多罚100万韩元(约990美元)。据统计,韩国目前全国生活废弃物和垃圾的排放量比实施这种制度前的1994年减少了40%。“废弃物再利用责任制”还规定,废旧的家用电器、轮胎、润滑油、日光灯、电池、纸袋、塑料包装材料、金属罐头盒、玻璃瓶等18种材料须由生产单位负责回收和循环利用。如果生产者回收和循环利用的废旧品达不到一定比例,政府将对相关企业课以罚款。罚款比例是相应回收处理费用的1.15倍至1.3倍。例如,空瓶的回收比例必须达到80%以上。
  
建设节约型社会:比利时,节电从小事做起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吴云
  记者日前在外出采访时从一位当地朋友处了解到,比利时生活用电的价格是分段计算的。一天之内,时段不同,电价也不同。这样,人们就可以选择在价格最低的时候做一些并不是特别急迫的事,如洗衣服等,省钱又省电。
  比利时不缺电,但节约用电的观念却深入人心。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02年比利时的发电量高于用电量。比利时联邦政府能源主管部门的发言人埃尔曼告诉记者,比利时不存在电力短缺问题,但比利时联邦政府仍关注电力发展的未来,鼓励公民节约用电。
  在比利时,如果留心观察,节约用电的事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镜头一:离布鲁塞尔欧盟中心地带的舒曼广场不远处,54路公共汽车站的亭子上有一个形状不太规则的小箱子。在比利时生活了近20年的朋友阎敏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小太阳能发电站,为公共汽车站电子信息显示牌供电,告诉乘客公共汽车抵达本站的时间。走进小亭子里一看,果然,54路几点抵达本站的信息清楚地显示在上面。
  镜头二:在布鲁塞尔的大街小巷,设有许多自动工作的停车收费器。每个停车收费器都顶着一个四方闪亮的小斜板。那些也是太阳能装置,为停车收费器的工作提供动力。
  镜头三:布鲁塞尔许多公寓楼和办公楼的楼道内都安装了自动节电开关。进入楼道,随手开灯;离开楼道,无须关灯。几分钟后,电灯就会自动关闭,省电又省事。
  镜头四:布鲁塞尔许多老式住宅楼里都装有这样一种电梯:没有人乘坐时,里面漆黑一团;当乘客将电梯的门打开,电灯就亮了。
  镜头五:比利时高速公路上的路灯为夜间开车的司机提供了方便,也让比利时人颇感自豪。比利时人戏称:在太空中俯瞰地球,可以清楚地看到比利时高速公路上的灯光。最近,在比利时某些长达上百公里的高速公路上,路灯不再是整夜照明的长明灯了,而是在午夜后变成隔段开启。
  此外,在布鲁塞尔的市中心,很难发现巨型的霓虹灯。即使在圣诞节期间,点缀大街小巷的彩灯也都是由瓦数很小的灯泡组成的。一些比利时人离开家的时候,不仅关灯,还关暖气,为的是省钱节电。
  日常生活中这些措施可以节约多少电呢?似乎没有人能回答清楚。但比利时弗兰德大区政府能源部的发言人卢克·塞雷诺告诉记者,“在弗兰德地区,电力消费并没有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这表明电力的使用在弗兰德地区更加合理和优化了”。这其中当然也有生活节电的贡献。
  
建设节约型社会:意大利,暖气按需调节
本报驻意大利记者 史克栋
  1月15日晚,记者拜访了在意大利一家电视台工作的保罗。他的家在罗马郊区,是一幢两层小楼。进门后,保罗一边帮着挂大衣,一边问:“你觉得冷不冷?如果冷的话,可以将暖气温度调高点。”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记者的住处都是集中供暖,不能自己调整温度。保罗的说法引起了记者的好奇,便想仔细观察一下这种可以随意调节温度的设备。
  保罗把记者带到厨房外的小阳台上,打开一个壁柜门。这套房子的供暖设备就在里面。它看起来像国内市场上的天然气热水器,只是体积稍大。保罗说,这套设备既可供暖,也可供热。供热系统全年使用;供暖系统只在冬季使用。供暖系统上有两个仪表:一个像时钟的仪表是控制时间的,可设定每天自动开启与关闭的时间;另一个是控制温度的,可根据家庭需要及室外温度的变化进行调整。
  保罗说,这种设备的主要好处是节能。现在的家庭大多是小户人家。很多夫妻没有孩子。有的家庭有小孩,但也不多。白天,大人上班,孩子上学,家中无人。如果是集中供暖,白天照样提供暖气,纯粹是浪费。保罗与夫人都有工作,一个女儿上大学。因此,他们就将供暖启动时间调整到下午大家快回家之前。等他们到家时,家里已经暖洋洋的了。使用这种设备,从社会角度来讲,节约了能源;从家庭角度说,节省了开支。另外,这种设备使用灵活。保罗一家住过城里的公寓,那里是集中供暖。有时天气并不冷,却照样有暖气;有时天气很冷,暖气温度却不够,不像现在可以根据家庭需要来进行调节。记者看到供暖设备上贴着维修电话。保罗说,设备每年维修一次,只要打个电话,公司就会派人上门,以保证设备的安全使用。
  据保罗介绍,罗马现在新建的住宅里,大部分配上了这种单户供暖供热设备,只有老城区仍然采用集中供暖。记者站所在的公寓用的仍然是烧煤的暖气设备,夜间还能听到锅炉工添煤的铁锹声。供暖从每年11月1日开始,到4月底结束,开支不是小数。据房东介绍,罗马市政府早有规定,城里要取消烧煤的供暖锅炉。这幢楼的改造从今年开始,目前正在讨论是选择集中供暖还是自主供暖。据说大家基本上倾向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