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震被汽车之家开除:教会学生修改作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4:47:53
教会学生修改作文刘元华

【专题名称】中学语文教学
【专 题 号】G31
【复印期号】1995年12期
【原文出处】《淮北煤师院学报:社科版》1995年·增刊期第123-124页


    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都在修改上下过功夫。可以说,不会修改文章,就很难写出好文章。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那么,对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就至关重要了。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组织他们互相修改。”然而,目前的作文教学过程一般是: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听指导,听讲评,应付作文,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至于作文批改这个环节,就更难以唤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了。我曾做过一次试验:全班作文45本,我在两周内花去约30小时批改完,找出错别字206个,病句113句。我给错别字画上方框,对病句逐一修改,讲评后发下。第二天收上作文本并当堂检查,结果发现:被填上的方框只有38个。当问起你的作文中被修改的句子有几处时,只有四分之一学生能回答出来,而能够说出教师对病句修改原因的则更少。可见教师花费了很多精力批改出的作文,学生却并不关心。显然,这种由教师“包办”的作文批改方法与“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一样,是一种封闭式教学,难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从心理学角度讲,这种做法“妨碍了他们做出自己的决定和得出自己的结论”①,其结果必将事倍功半。因此,要搞好中学作文教学,除了要给学生有关取材、构思、成稿的知识之外,还要引导他们学会自己修改作文,通过修改,认识到自己的作文在内容、结构和语言上的不足,在不断修改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近年来,我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一直十分注意对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具体按下面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示范修改
    选出三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刻印出来,学生人手一份,教师做示范修改。第一篇的修改目标是语言和标点。在语言上,修改第一遍使其通顺,无错别字;第二遍使其确切、连贯,符合文体要求;第三遍使其流畅。标点的修改与语言同步。第二篇的修改目标是内容和结构。记叙文的内容要先看人物事件是否合理;再看立意如何,内容充实与否。议论文则逐步要求说理清楚和说理透彻。结构上,也要有几轮修改,第一轮使其构思无漏洞,条理清楚;第二轮使其结构完整、严谨。示范修改的第三篇则是对作文的全面修改,方法同上。经过三次示范,学生基本上了解了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
      第二、学生互相修改
    前后两桌四人为一小组,任意发给四本作文,并规定好修改目标,要求每个学生对每篇作文都拿出修改意见,四人意见综合之后,写在作文本上交给老师。互改训练进行两次之后,便可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自改
    经过前面的训练,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修改作文的能力,可以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了。学生自改前,教师也要规定修改目标,并要求学生静心思考,反复推敲。
    采用上述方法,教师应注意下面几点:
    一、善始善终 示范性修改,每学年都要安排几次,因为每学年作文训练的重点不同,而且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若不能善始善终,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深入下去 学生互改、自改时,会遇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引导,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此外,这样做,教师还可以获得有关学生修改情况的第一手资料,便于总结和进一步指导。
    三、检查总结 学生修改后,教师要及时检查,并本着“激励性”原则进行总结。
    按上述方法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之后,学生修改作文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例如,一位同学在《小议“密司脱”》一文原稿中有这样一段话:
    难道不是吗?前些时日,国内的大街小巷仿佛一下子塞满了港仔,其时尚着装,头型癖好,与香港影视中某些镜头酷肖。一晃间,靓男倩女们的积习又以有洋味为楷模。在此之后,不知国人再将何方文化粉墨抬出场来。
    这段话内容多,信息量大,作者似乎驾御不了;又由于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不足,所以语言上出现了问题,内容也有不妥之处。经作者反复推敲,将原文修改如下:
    难道不是吗?前些时日,大街小巷仿佛一下子塞满了“港仔”,靓男倩女们竞相模仿那些炙手可热的“星”们,由着装、发型与之酷肖,到研习他们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语。日后,真不知这些“港仔”们还会将何方文化抬出场来。
    组织学生互改、自改,不仅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写作能力,而且还养成了他们精益求精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也摆脱了批改作文的沉重负担,而把精力放在钻研教材、教法和研究学生上,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注释:
    ①〔美〕J.M索里、C.W特尔福德著,高觉敷等译《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3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