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赫许婧什么时候结婚:致当前全世界失业青年朋友们的一封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0:13:28
原文地址:致当前全世界失业青年朋友们的一封信作者:桅杆上的瞭望

 

致当前全世界失业青年朋友们的一封信

李向东

 

    我是一位40岁而且也是没有任何正当职业的人,所以我理解你们当前失业的痛苦。今天我是带着万分悲痛的心情给你们写这封信的,这是因为我知道我们今后将会长期地(至少20年)生活在这个金融和经济危机横扫全球而由此带来世界社会动荡甚至大规模战争的由资本统治的黑暗的世界里。
    全世界失业青年朋友们你们都知道,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蔓延至全球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已经给世界各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并且尚未见底。但是,这场危机的直接和根本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依然呈众说纷纭之势。我个人认为,这场危机的直接和根本的原因,决不仅仅是金融家的贪婪、银行监管制度的缺失和公众消费信心不足等,更不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所说的美国消费方式和中国汇率与外贸政策的联姻。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20年前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高福利和健全的社会保障这一参照系威慑消失之后,使得嗜血成性的国际垄断资本更加放肆在全球推行以新自由主义为主导的新的一轮经济全球化,使得一家独大的美国才能够和敢于利用其在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军事、科技特别是金融霸权,使得其它发展中国家实质上变成了消耗本国资源、污染本国环境、用本国人民十分低廉的血汗钱为发达国家提供物美价廉产品的附庸之国。美元为国际货币,它可以随时开动机器“恶性孽生”。美国目前国债总额又向上提高2·1万亿,将达到16·4万亿美元,占GDP比例从2007年的62·2%将上升到近112%,接近安全线近两倍。财政赤字约为1·6万亿美元,占GDP的比例已从2007年危机前的2·7%上升为10·8%,同样接近安全线近两倍。美国当局放出“高额国债”和“高额赤字”这两只老虎,带来的必然是美元大幅的贬值和全球急遽的通货膨胀。这在本质上是采用变相违约的办法赖债不还。君不见,市井社会的街头常有横竖都不讲理的“小泼皮”;其实,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同样存在着横行霸道的“大无赖”。金融是国际垄断资本玩弄的扑朔迷离、眼花缭乱的万花简。2011年8月5日,标准普尔公司刚刚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保持了70年之久的AAA最高级别调降为AA+,8月8日全球股市即应声暴跌,地球上一片惊呼“黑色星期一”之声,对全球经济二次衰退的担忧弥漫各国。其实,第一次衰退尚未见底,何来二次衰退。在经济全球化甚至可以叫做金融全球化的今天,美国如同是全球金融之心脏,几乎世界各国、各个城市都布满美国吞吸其血液的大小血管。股市、期货、汇率、国际大宗商品等的价格总会涨涨落落,因为水位落差愈大,发电所得能量便愈多。而其中背后的关键,是国际垄断大资本的操纵。各种金融衍生品多如牛毛,资本不通过生产环节便能把其盘剥的触角伸往世界各国、各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直至家庭直接攫取金钱。

    这场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也就是说,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是生产社会化甚至生产全球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无限扩张与社会有限需求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刚刚过去的8月的头一周,全球股市蒸发约2.5万亿美元。按照重演能量守衡定律,财富不会消失,只会转移。这2·5万亿美元无疑是悄悄被“那些干金融勾当的‘天才’拿去了。”(列宁语)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和金融产品的大发展,从实质上讲,只是为贫富两极分化提供便利的工具罢了。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必然决定生产。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相对和绝对贫困的不断加剧,必然使得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不断出现。这是资本主义挥之不去的梦魇。
    因此,全世界各国青年朋友们你们要了解当今世界,就必须对当前正在发展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现状、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估量。我个人认为,当前正在深化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是推迟多年、推迟多次不得不爆发的危机。尽管中间可能会出现一次又一次小的复苏,但整个危机极可能要延续十余年甚至更长。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更广阔的时空来看,从历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更广阔的视野来看,这场灾难还没有完,还在演进中,甚至极可能是刚刚开始,在世界范围内的更深刻更全面的经济社会危机极可能还在后头。不管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在短期或中期发展的具体结果如何,但目前有一点完全可以肯定,这就是世界已经步入历史的快车道。从这次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爆发开始直到21世纪前二三十年乃至上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都可能处于一种激烈动荡甚至跳跃的状态,这是世界各种各类重大矛盾累积冲突的必然结果。
    几日前的8月13日,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认为,“现时全球经济正踏入一个全新及更危险风暴的初端,就中长期而言,欧债危机对经济构成的冲击或较美国被降级更大,但与○八年金融海啸迥异的是,大部分发达国家现已用尽财政及货币政策的「弹药」,令各国的政策调整空间所剩无几。”佐利克的这段话虽然很短,但他向世界传递出二个重要的信息,一是当前全球经济即将又要面临一次新的金融和经济危机的风暴,而且这次危机比前一次的危机更危险更强大,目前正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二是这次危机爆发后,大多数国家可能拿不出更好的办法来解救,有可能只有任凭它自由发展。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的这段话有可能正确地说明了当前全球经济的发展形势。
    全世界的青年朋友们你们都知道,不久前的8月8日,英国诸多地区相继发生了由许多失业青年发动的所谓的“暴力”事件。我认为把这次由英国失业青年发动的“街头革命”诬蔑为是犯罪行为是错误的,历史会作出正确的评价。谁都知道,教育不平等,经济不景气,政策不关切社会底层的需求,是英国发生这次街头革命的主要原因。在这次街头革命的过程中,英国媒体就不断播放了一位青年革命参与者的呼声,“我们不要暴力,我们要社会公正,我们要工作”。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英国大多数失业青年感到社会不公才加入这次战争的。英国当前即便现在已经平息了这一事端,但解决问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国经济不可能在近几年内突然兴盛,也因此,街头革命的火种还将会时时在英国点燃。同时,我还认为,这次英国爆发的街头革命在世界上还不过只像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爆发一样,还只是才刚刚开始,将来这种街头革命必然会向一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传递甚至于同时会向新兴发展中国家蔓延,而最终会在所有一切国家(包括中国)内出现总爆发。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必然导致社会政治危机,而后者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更为重要的表现形式。社会政治矛盾和危机的加剧,会导致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统治,实现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向社会主义社会既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过渡。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科学结论仍然是最正确的,它并没有过时,他仍然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还教导我们,无产阶级革命是一场世界革命,它不是一部分地区,一部分国家所能完成的,它需要全世界一切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协同作战,这样才能取得革命的最后成功。无产阶级革命“  具体的说就是以解放全世界无产阶级为革命目标,把在各个民族和国家进行的无产阶级革命和世界革命联系起来,把本民族和本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看作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与世界革命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世界革命是整体,本民族和本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是一个局部,局部服从整体,本民族和本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要服从世界革命的整体需要,要能够为世界革命做出必要的牺牲。”
    无产阶级革命为什么要求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者联合起来,协同作战,才能取得成功呢?这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本身就是一场世界革命,它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的镇压是联合的世界性镇压。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已经联合在了一起,全球化进程在不断发展。当无产阶级起来进行革命的时候,他们所面临的已经不是过去资产阶级革命所面临的情况了,已经不是面临本国统治阶级镇压和周边其他一些旧制度国家的干涉了。他们要面临的是整个世界资本主义联合的镇压,甚至是世界上最发达帝国主义国家的直接军事威胁和打击。比如协约国可以跨过整个欧洲打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美国的航国母舰可以开到中国的台湾海峡,美国也可以纠集几十个国家在朝鲜打一仗。这就说明资本主义对无产阶级的镇压是团结起来的,那么无产阶级要反对这种镇压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只能是团结起来!各自为战、单打独斗、一盘散沙那结果只能是被各个击破。因此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是必须的,不是可以讨论、可以选择的问题,这是马列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如果抛弃了这个原则,就等于彻底葬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就没有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可能性了。
    全世界青年朋友们,在当前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仍能向深度和广度蔓延的时候,出现世界社会剧烈动荡甚至大战是在所难免的,在这样一个动荡,战乱的黑暗的世界社会时代,你们千万不要心灰意冷,一定要振着起来,未来的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你们是改造和建设这个世界的中坚力量,未来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全在于你们今天的正确选择。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大乱之后必有大治,我希望现在的这种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和阶级之间的敌对关系以及当今世界上所有的一切矛盾能够在你们这一代人之中永远结束。我相信通过你们的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青年朋友们联合起来,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就一定会成为现实。
    为了早日实现这个伟大的社会时代,让我们联合起来并肩战斗吧。
此致
      敬礼  
                                                                                                        写信人;李向东
                                                                                                                                                                      2011年8月16日于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