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赫全民枪战直播: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N个细节(3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16:14
    在一所学校听课时,我注意到该校教室里的讲桌都没有象其它学校一样摆在正前方,而是都放在前排的一个角落里。觉得有些奇怪。就请研究生对这一现象作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几位研究生经过调研之后,对这一现象作了如下的描述:

这是上海近郊的一所小学,校长在一个春节学期象以往学期开学初一样,走进了课堂,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连续听了几位教师的授课,发现授课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一节课内几乎不离开讲台一步,靠在讲桌上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而丝毫不顾及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反映。而学生也是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只等着教师的提问。他在关注这种场景时,突然感觉到讲桌就象一条人为的鸿沟,隔断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得课堂气氛显得死板僵硬。教师象权威似的随意支配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没有了自主权。

 起初,对于如何改善课堂教学的气氛,这位校长在头脑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策略,但在听课中,注意到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表现的时候,校长的想法越来越明确了起来。在校行政会议上,校长做出了“讲桌靠边移”的决定,即把放在黑板前正中的讲桌移到墙边,借此来调整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改变课堂教学的氛围。
   刚开始实施时,大约只有10%的教师基本上没有受到讲桌靠边移的影响。这些教师平时在课堂上就比较注意与学生沟通。讲桌靠边移以后,她们就更从容自在地与学生一起讨论学习。而大多数教师在没有讲桌的黑板前讲课显得很不自在,约有70%的教师仍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位置往靠了边的讲桌移,但又发现自己太偏离学生,只好离开讲台走向学生。还有一些教师干脆站在原来放讲桌的位置,仍然自行其是地讲课。但由于没有了讲桌,她感到很不自在,无意识地缩短自己讲课的时间,逐渐意识到只有让学生说话或活动或自己走到学生中间,才能改变窘境。
   移动讲桌这个小小的举动,使教师的教学心态及教学行为有如此复杂的反应,是这位校长事先没有完全估计到的。这种现象同时也引发了他更深层次的思考:这小小的三尺讲台果真在课堂教学中如此重要吗?为了了解教师和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真实想法,王校长召开了关于“讲桌靠边移”的教师和学生恳谈会。在恳谈会上,教师和学生都谈了自己的想法。
   教师的想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师把讲桌作为身体的支架,传播知识的喇叭,讲桌靠边移后,上课很不自在,好象没有了教师的尊严。
   第二,讲桌靠边移后,站在学生面前似乎很尴尬,自己一个人讲的时间少了很多,总是无意识地走到学生中间去。
   第三,讲桌移了以后,好象填补了师生之间原有的鸿沟,教师出入学生座位之间更方便自如了,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也多起来了。
   第四,现在上课,课堂气氛活跃多了,学生不象以前那样见到教师就拘束,而是不停地发言、质疑和提问,有时难住教师的问题还真不少。
   学生的想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讲桌靠边移后,不仅使教室的空间增加了,而且学生上下黑板、出入教室也方便了许多。
   第二,讲桌靠边移后,教师讲的时间比以前少了许多,与同学一起讨论、个别辅导的时间多了起来,我们更喜欢老师了。
   第三,讲桌靠边移后,教师常在学生身边批改作业,所以上课时学生尤其是成绩差一些的学生,胆子大了许多,举手发言更积极了。
   这位校长在归纳教师与学生提出的不同想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觉得讲桌靠边移还是利大于弊的,不失为课堂改革的好举措。因为,从课堂教学事实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反映来看,讲桌靠边移以后,至少产生了几方面的变化。比如:讲桌靠边移,在课堂上有助于师生互动,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迫使教师在课堂上少讲一些,把更多的时间和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机会增多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角色也在逐渐进行调整,越来越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帮助者和指导者。
   这次恳谈会反映的情况,坚定了这位校长继续做好这件事的信心和决心,与此同时,他也冷静分析了产生这些良好倾向的主客观原因:
   原因之一:讲桌靠边移后,教师站在学生面前少了一种依靠,大多数教师会感到不自在,要改变这种不习惯的状况,势必导致教师尽量缩短站在学生面前滔滔不绝地讲授的时间,并且在学生中间寻找较为缓和、能平衡心态的位置。这样以来,教师就会无意识地走到学生中间去了。
   原因之二:讲桌靠边移后,教师没有了高高在上的心理,在课堂上没有了批改作业的位置,不得不走到学生旁边批改作业,无意之中增加了个别辅导学生的时间。这样,就为融合师生情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原因之三:讲桌靠边移后,似乎拆除了师生间交流的障碍物,师生间双边互动随意了许多,教师和学生都减轻了心理压力,有利于师生间的充分交流和合作,使课堂效益得到了提高。
   这位校长感到,移动讲桌完全可以成为改变课堂教学气氛的切入口,成为融合师生感情的结合点。
   经过一个学期的观察、探索,讲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小,于是就在全校统一实施了讲桌“靠边站”。

该校讲桌靠边站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感受到移动讲桌给师生关系带来的可喜变化,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后续需要探讨和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或困惑集中反映在这样一些方面:
   少数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至今仍感到不适应,有个别教师又恢复到原来的教学状态;还有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移动讲桌是赶时髦,觉得讲桌是教学用具,一直都存在,移动讲桌,并不能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讲桌靠边,教师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对每堂课教学内容的把握。有讲桌时,写好的教案放在讲桌上,课堂的教学随教案走,虽然死板一些,但万无一失,忘了就可以看;移走讲桌,教师就要将教学内容熟记于心,脱稿讲课,随时准备应答来自于学生的问题,同时还得保证教学主题不变。这对于很多教师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不少教师还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由于师生关系的融洽,学生课上发言的机会多了,发言的人次多了,但发言涉及的内容常常是多方面的,有时难免偏离教学大纲。如果教师生硬地打断学生的话,又会限制学生的自主发言,甚至影响已经重建了的师生关系。如何处理好学生自主发言和教学任务完成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困扰某些教师的问题。
   校长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重新制定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目标,由主要评价教师讲得如何好、课堂组织得如何井井有条,转为主要评价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状况和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及教师的应变能力;二是改变了教案检查的标准,由原来的检查详细教案,转变为只检查每堂课的教学设计纲目,并加强了听课;三是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了使教师少讲,提出了课堂教学结构三个三分之一的总原则,即教师在一节课中讲授时间不得超过三分之一,课堂上留给学生作业、学生作业评价和教师个别教育的时间控制在整个课堂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一。
   这些措施虽然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有所助益,但仍有一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