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宇刘云耕:解密张学良为何不愿叶落归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16:39

解密张学良为何不愿叶落归根?

 

张学良,奉系军阀,民国四大公子之首,吃喝玩乐样样在行。对张学良,国内基本上以正面的评价为主。这是因为他在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生死存亡之时,以出人意料的行动助其摆脱了困境。而蒋介石囚禁了他几十年,仅仅是因为西安事变东北军对自己的不恭吗?有没有当蒋先生欲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打垮中国共产党人之时,突遭张学良从背后打来的一记闷棍,前功尽弃而带来的无尽怨气?尽管张学良的西安兵谏,根本就不是为了帮助共产党人,完全是一个公子哥的率性而为。我想,他只所以执意冒着被蒋介石杀头的风险,也要陪蒋回到南京,就是因为他已经意识到他的这次意气用事,对国民党的利益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躲是躲不掉的,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他清楚随着他的离去,奉系军事集团将四分五裂而不复存在,他认了。几十年来,他都是规规矩矩地过着软禁的生活而毫无怨言。因为他见证了八年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如何发展壮大的。三年解放战争,共产党人又是如何将国民党人赶到了台湾岛上。这一切,源自西安事变,源自他一时的冲动。所以尽管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情款款地呼唤着他的归来,但晚年的张学良宁可客死异乡,也不肯落叶归根。有人说,他是由于九。一八的不抵抗而丢掉东北,无言见江东父老。我认为不是。他是因为从心底里觉着曾经对不起蒋先生,所以才不能再做对不起蒋先生的事了。他何尝不想回到生他养他的东北看看,但一想到家乡人的热情,一想到共产党人的笑脸,低调是做不到的。他不能再给国共双方制造麻烦了,他只能按下乡愁思绪每天面对着夏威夷的大海打坐,回忆那风云激荡的岁月了。

 

回过头来看,西安事变带给共产党人的好处,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以至于对于九。一八的不抵抗导致的东北沦陷,在共产党人看来也与这位当年的东北王没什么关系了。屎盆子一股脑地扣在了蒋介石的头上,而不管张本人一再申明与蒋无关,是张自己下令不抵抗的。我们知道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群体中的最后一拨,也是最为专制残暴的一拨。这一点从张作霖公然不顾国际法,派兵强行冲进苏联大使馆,抓走共产党人李大钊,以及杀害著名记者邵飘萍和林白水就可以看出。1928年底的“东北易帜”,是为人所称道的一件大事。张学良帮助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领袖蒋介石完成了中国形式上的统一。尽管由于东北易帜,国民党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蒋介石心里清楚得很,他曾指出:“事实上,东北在‘九一八’以前,仅名义上归属于国民政府,而军权政权财权,俨然独立,至少可说非革命势力范围以内之地。”因此张学良作为东北王,他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南京政府是没什么发言权的。即便是蒋介石让他不抵抗,以当时他实质上属于独立军阀的身份,在涉及国家和自身利益的时候,也完全可以“抗命”不遵。9.18事变的当晚,三百日军像赶鸭子一样,杀得一万多东北军到处跑。据不完全统计,东北军一共损失飞机300余架,战车26辆,各种火炮300多门,其中重炮200多门,轻重机枪5864架,步枪15万支,手枪6万支。实际上东北军和关东军的实力对比,决不像事变的结果那么令人大跌眼镜。有资料证明,7。7事变时,中日之间的国力差距较9.18事变时明显拉大。可以说八年抗日战争打的那么艰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富饶的东北为日本提供了战时所需的工业生产能力与原材料支持。而这一切,都归“功”于张学良。

 

让多少人至今都不明白的是,东北军三十多万人,除了十一万在关内,留守东北的是二十多万,而全东北的日军也就是一万多人。有这样庞大的武力,无论如何,都堪一战,可张少帅居然拱手把大片国土让给日本人,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怯战怯到这份上,也算创了世界之最了。其实回顾一下两年前的“中东路事件”,我们不难看出貌似强大的东北军其真实的战斗力。

 

中东铁路是沙皇俄国为了掠夺和侵略中国,控制远东而在我国领土上修建的一条铁路。中东铁路是“中国东清铁路”的简称。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南至大连。1904年日俄爆发争夺中国东北的战争后,南段(长春至大连)为日本所占,称南满铁路。民国后改称“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十月革命后,北段由中苏合办。

 

1929年7月,张学良决心夺回失去的主权,并切断苏联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他开始驱逐中东铁路苏联职员,查封哈尔滨苏联商业机构,并着手收回中东铁路。8月14日,斯大林命令苏联军队沿中东路一线向中国军队进攻,东北军几乎是一触即溃,很快被击败。张学良被迫在伯力签订议定书,恢复苏联在中东铁路的特权,苏军则撤出中国东北。中东路事件中东北军的迅速溃败,暴露了东北军外强中干的实际情况。给了觊觎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以极大的自信。与此相对应的,张学良对日军的惧怕更甚,对于连苏军都颇为忌惮的日本关东军,张学良更是没有一战的勇气。

 

张学良本一地方军阀,对他来说保存实力是第一位的。在他看来日本人与中国人发生的小磨擦多如牛毛,小事发展到动枪动炮的也是常有的事。但每次都有惊无险地过去了,大不了倒个歉赔点款罢了。日本人不会置国际法于不顾,公然发动什么战争的。在国际列强的干预下,日本人终将会撤兵,那时自己仍然是东北王。如果自己倾力与日本人血拼,拼到最后老本打光了不算,自己的老家恐怕要由别人来收拾残局了。一万多日军也就够在沈阳撒撒野,还能跑哪儿去?这也是他迅速命令东北军不要抵抗,撤往关内的原因之一。我们看到,退出东北的东北军,游离于察哈尔、热河一带,不战不降不离不弃。张学良一退再退,其真实目的我们无从得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保存实力,这是地方军阀万万不能丢掉的底线。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就这一万多日军,居然就占领了整个东三省。更让张学良窝火的是,转过年由日本人操纵的“满州国”宣告成立了,东北成了人家的了,几十万东北军成了水上的浮萍,只能在外飘来浮去。令人吃惊的是,伪“满州国”成立后,最早承认的国家中,社会主义苏联的名字赫然其中。

 

日本扶植成立伪满洲国后,将热河划入伪满洲国领土,热河一战势在必行。热河在今河北省北部,是联接华北与东北的要冲,进可入关收复东北,退可屏障保卫平津,地位之重要为各方所瞩目。张学良率军退出关外后,守卫在平津地区,热河是他的辖区治下,热河省省长是他的部下汤玉麟。守卫热河,是他不可推卸的责任。当时,国民政府积极准备热河抗战,行政院长汪精卫制定了防守热河的计划。其方针是:增兵换将。鉴于东北军的屡战屡败的现状,国民政府计划将驻山西的西北军宋哲元、庞炳勋等部,调往热河替换东北军,以增强防守热河的力量。对此增兵换将的计划,张学良予以强烈反对。他认为国民政府此举明摆着是想插手东北军事务,进而削弱其在东北军中的绝对权威。他坚决反对中央军和西北军进入他的辖区。他信心满满的向国民政府保证,有东北军在,热河当保无虞。他本人虽然表现出信心十足的样子,可他的兵着实地不争气。

 

这期间发生了两次大的战事,让东北军进一步成为众矢之的。一是一。二八淞沪抗战。是役,十九路军(广东军)在全国人民支援下浴血奋战,连续击败日军进攻,使敌三易主将,数次增兵,死伤逾万,受到沉重打击。广东军人的英勇表现,那种视死如归的搏命精神,与东北军的糟糕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二是长城抗战,日军向长城各关口大举进犯,遇西北军各驻军的顽强抵抗,形成激烈的阵地争夺战。西北军将士寸土必争,奋勇杀敌,令骄横不可一世的关东军大感意外。其中宋哲元部赵登禹旅长率部绕攻日军后方,组织大刀队夜袭日军营地,把日军杀得如切瓜一般七零八落,并重新夺回了喜峰口。西北军的大刀让日军闻风丧胆,中国军队重创日军,使全国人心为之一振。

 

与此相反,长城抗战刚一爆发,东北军驻热河守军的主将汤玉麟,闻风立刻动员二百多辆军车,搬运其鸦片私产。其下东北军将士更是无心恋战疾步后撤,以求自保。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狂妄的日军仅以一百二十八名轻骑兵如入无人之境般的长驱直入,竟轻而易举地将省会承德收入囊中。守卫热河的东北军有几万大兵,居然让区区几百日军如入草原赶羊一般。东北军的恶劣行径,激起国人的一致声讨。热河失陷,举国哗然,口水几乎淹死了这位公子哥。战后国民政府立即下令全国通缉汤玉麟,其所部亦被西北军宋哲元部收编。张学良成了当时全国舆论抨击的对象,用现在的话说,叫臭大街了。不得已他宣布离职出国考察。曾担任过孙中山先生秘书长的马君武先生在九。一八后气愤难当,曾写诗《哀沈阳》一首讽刺张学良: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正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

 

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

 

在巨大的民意和舆论的指摘下,蒋介石要求张学良应当对国人有所交代。他提出两个方案让张学良选择: 一、带领东北军进入热河抗日前线; 二、辞去所担职务,改组北平绥靖公署,由西北军接替东北军的防务。蒋介石请张学良二中选一。要么带着弟兄们上前线,要么让开地盘,让别人替你打。张学良思忖再三,选择了离开,不参加热河抗日。不久,东北军被调往陕北,进攻共产党在陕北的红军。

 

当年同时发生的另一件重大事件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1931年初,中原大战(蒋冯阎大战)以蒋介石的彻底胜利告终。此时东北易帜,放眼望去,蒋介石有些踌躇满志,他认为国民党内已经没有可以同自己相抗衡的政治力量。因此,他开始凭借自己绝对优势的军事力量,在国家权力上大权独揽,党政军一人说了算。蒋的所作所为遭到了国民党元老胡汉民的强烈反对,面对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蒋介石毫不手软,于31年2月将胡汉民软禁在南京汤山。胡汉民为广东籍,被蒋软禁的消息传出后,国民党中的广东籍军政要员对此表示了极大愤慨。南方各路反蒋人士纷纷前往广州,形成反蒋联盟。不久,一个对抗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权——广州国民政府宣告成立。9月初,广州方面下达了出师讨蒋的总动员令,双方剑拔弩张,眼看一场大战又将来临。就在此时,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了。东北局势的恶化,并没有影响南京、广州双方的争斗,两方你来我往将张学良晾在了一边。最终在全国舆论的压力下,对峙的宁粤双方坐了下来,在上海开始了彼此的讨价还价。于是我们看到,一方面是日寇在东北步步进逼,大举入侵;一方面是宁粤桂三方两地的国民党军政要员在上海连续数月的讨价还价,争权夺利。不久,蒋介石迫于压力宣布下野。对张学良来说,此时的蒋介石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可南京国民政府除了蒋先生外,他还能指望谁呢?所以我们看到,在他频频向南京发出要求支援的请求后,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复,有的只是敷衍和推托。退出关外的东北军,失去了自己的地盘,只能与昔日被自己狠坑了一把的西北军,晋绥军比邻而居。不要说指望两友军的配合,不在背后黑你一把就算是烧高香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那是常态。

 

对蒋介石而言,攘外必先安内是其一贯的国策。国民党政坛与日本是有着历史渊源的,从孙中山时代起,接受日本人的援助就成了常态。由此或公开或私下给予日本一定的好处也是有目共睹的。日本人在东北的种种特权,并不完全是袁世凯的二十一条造成的,这其中也有当年的同盟会及后来的国民党的默许和私相授受。蒋介石确实不愿与日本人公开战事,这在既使七七事变全国抗战爆发,南京国民政府也未对日宣战就可以看出。直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后,蒋介石政府才正式对日宣战。此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四个年头了(从七七事变算起)。

 

说到底,蒋先生也是一个新军阀,而且是当时国内实力最强的军阀。只要是军阀,保存实力就是其必然的策略。何况当时的国家虽名义上统一,实则处于四分五裂的状况,国内派系林立,政令军令根本无法统一,这让蒋介石很是苦恼。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一切机会消除地方割据势力,就成为其一贯的既定方针。这在他对四川军阀刘湘和贵州军阀王家烈所采取的手段可以看出,他是不会放过任何一次机会来削除地方势力的。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蒋介石的中央军尾随在红军的后面,借口追击红军顺带着收拾了各地方军阀,可谓搂草打兔子,两不耽误。共产党和红军固然是蒋的心腹大患,而奉系军阀是当时北方最大的地方军阀,推动其与日军抗争,既可以削弱奉系的力量,又可以树立国民政府的威信。以此来判断,蒋介石怎么会给张学良下达不抵抗命令呢?蒋先生主张抗日是没有问题的,但在抗日与剿共上,剿共无疑是第一位的,他做不到一心二用。一连五次的围剿,动用的兵力一次比一次大,军费开支扶摇直上,成了国民政府的巨大负担,可红军不但没剿灭,反而离抗日前线越来越近。共产党人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得到了包括国民党地方势力的响应。在蒋看来,只有除去红军这个心头大患之后,他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抗战。“安内”是抗战的前提,可“安内”仅仅是针对红军的吗?恐怕不那么简单。以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关系,他不可能不揣摸到蒋的真实想法。安内攘外,谁主谁从,蒋心里有本帐,张也明镜似的,只是谁也不会摊到桌面上罢了。

 

丢失了东三省,对张学良来说损失巨大,其个人的家产几乎损失贻尽。而给东北军带来的,则是心理上的打击,日军不可战胜,成了东北军将士的信条。这从锦州之战,热河之战,东北军一触即溃就可看出,至少在腐败无能的东北军部分上层,已经没有了收复国土,打回老家的雄心壮志了。

 

其实张学良有许多次机会可以证明自己及所统帅的东北军并不是酒囊饭袋。如果他不放弃锦州,华北的局面也许不会像以后那样一步步地不可收拾。鉴于锦州局势的重要性,南京国民政府曾电令张学良要死守锦州。就连当时已经下野的蒋介石都给张学良发去电报,请求其切勿撤兵。而张学良则在其所要求的经济、军事援助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不顾大局又一次下达了放弃锦州的命令,并“儒雅”地通知了日军。至此,东北三省全境落入敌手。如此的快意,助长了关东军的骄横之气,以至于追击的日军戏噱地称东北军为太监军。

 

热河丢掉后,失望之极的蒋介石让张学良率领东北军开赴陕北,负责围剿陕北红军。有人否认这是蒋想让张学良与红军两败俱伤,借机打击奉系力量。他们的理由是,“918”事变后,张学良的军队退进关内,除部分部队驻扎在与东北毗邻的察哈尔、热河及平津一线,大部队还是驻扎在西北。因为当时国内也只有那块地方能安置下这批大军,其他地方的军阀是不会让出地盘由东北军驻扎的,况且那里离陕北最近。这个论点近乎天真。蒋介石做梦都想“削藩”,这是勿庸置疑的。其实想想看,尽管东北军退出了东三省,但几十万人照样唯少帅之令是从,除了张学良谁也指挥不动。如果对此无动于衷,那就不是蒋介石了。在蒋看来,以东北军的绵羊般的战斗力,也只能去碰碰刚刚经历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疲惫不堪的红军了。我想张学良当初这所以痛快地答应去陕北剿匪,恐怕也认为,咱打日本不灵,打打红军应该还是有些把握的吧。毕竟几十万大军闲在那儿,让谁看了都不舒服。

 

其实红军固然让蒋介石睡不着觉,可东北军又何尝不是呢?几十万无家可归的流浪军人,摆在哪里都让人头大。何况东北军从来就是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素来军纪极差,扰民掠民事件频仍。给他们点儿事干,也好堵堵别人的嘴。蒋先生自不必说,就是一般人看来,这支大军被日本人赶着跑,总不至于被红军也赶着跑吧。事情还真的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红军下起手来比日军还要凶狠,几个回合下来,东北军损失之大,让张学良心痛不已。本想啃个软柿子,没想到却崩了牙。而东北军的表现则更让蒋先生不仅灰了心,还心生疑窦。因为他发现东北军在围剿红军的过程中,居然手法娴熟地玩起了地方军阀的明暗手。明里双方叫阵,暗里互通有无,前线无战事。蒋先生派驻在西安督战的中央大员也不是吃干饭的,东北军玩的那些小猫腻,早就源源不断地汇集到了蒋介石的案头。你东北军攘外不行,安内也不行,那要你做甚。于是蒋放出话来,如果东北军剿共不力,那就把地盘让出来,让中央军来剿。这就意味着东北军作为一个整体,有可能被拆散了。前边红军惹不起,后边中央军也是咄咄逼人。蒋先生又亲自飞来西安督战,前进是死,后退是散,横是没有活路了。公子哥的脾气一上来,干,西安事变爆发了。

 

从现在的资料来看,西安事变的爆发并不是一个蓄谋已久的事件。事前无预案,事后无对策,事件进行过程中手忙脚乱,完全是一幅先干起来再说的情景。这种情景我们常常在影视剧中的黑道火并的场景中看到,老大步步紧逼,小弟忍无可忍,双方终于摊牌。最后的结果无非是几个:老大被做掉,小弟取代老大的位置;老大体面地退出江湖,小弟接管了老大的事业;小弟本事不济挑战不成,老大还是老大,小弟自残谢罪等等。以张学良那种做事不计后果的公子哥脾气,一定认为只要将刀架在老蒋的脖子上,他一定会乖乖地答应自己的条件,然后自己再跪在老蒋的面前,狠抽自己几个嘴巴,流几滴眼泪,事情就算过去了。可事情并没有向他设想的方向发展。老蒋乃一代枭雄,经历过多少大风大浪,当少帅的刀架在脖子上时还真不含糊,张学良提的条件一股脑的予以严辞拒绝。这让张少帅慌了手脚,在他设想的场景中没有这一幕,他反到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了。老蒋对张少帅说,国民政府抗日目标是明确的,目前所有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对日作战进行着准备。相反阻力在你这里,东北抗战让你打,我支援,你认为削弱你的实力;你让开,我来打,你又认为在你的地盘插进一腿;打红军你不愿意,打日本你不敢,你到底想干什么?眼下内忧外患摆在面前,共产党是最大的内忧,内忧不除你让我如何能一心一意地对日抗战?我们看到西安事变后,张少帅提出的结束内战的八项条件,基本是属于空洞无物,到不如后来共产党提出的三项主张来的实惠。

 

西安事变发生后,美英政府立即发表声明,予以严厉地谴责。认为事变影响了中国的抗日力量,造成了中国国内局势的混乱,给日本人以可乘之机。国际舆论一边倒地抨击张学良,国内更是掀起了反对的声浪。此时的张学良天真地认为,苏联政府一定会站在自己的一边,但是他想错了。斯大林得知西安事变的消息后极为震惊,他认为,现时的中国,只有蒋介石能够团结所有党派、团体、军队。没了他,中国会立刻回到北伐前的军阀混战一盘散沙的状况。苏联政府发表声明,声明措词极其强硬。声明指出,在日本大举入侵的时候发动这样的事变,是一种卖国行为。苏联政府强烈要求,立即释放被扣的蒋介石和南京政府大员。斯大林通过共产国际告诉中共中央,不能支持张的行动,如果支持张学良处死蒋介石,苏联将与中共断绝关系。斯大林给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发了一封措辞强硬的信,信中说,张学良发动的兵变是"另一次日本阴谋.......其目的是阻挠中国的统一并破坏高涨中的抗日运动"。如此激烈的态度,让陕北的毛泽东都大感意外。各地方实力派是否支持张学良呢?除四川的刘湘外,大多数地方大员都对西安事变持否定态度。张事前寄予厚望的阎锡山、宋哲元、韩复渠等曾受到蒋介石排挤的北方实力人物,一改这之前的模棱两可的态度,都明确表示反对张学良的举动。至此,张学良原以为打出逼蒋抗日的旗号后,苏联会支持,国人会支持,地方实力派会支持。结果除了延安中国共产党人,几乎没有人支持他发动的这次兵谏,中国大多数党派认为他帮了日本人的忙。国内外舆论都批评张学良在国难深重之际,发动事变,制造事端,削弱了抗日力量,帮助了日本人。

 

此时只有日本人弹冠相庆。乱象丛生的中国,抵得上百万日军。这可是可遇不可求的“大好”局面啊,不但日本可趁机“三个月灭亡中国”,整个亚洲并入日本的版图,也是指日可待的了。

 

应该说,中国共产党人在西安事变后的表现可圈可点,他们从最初的兴奋中迅速地冷静下来。和斯大林的老谋深算比起来,中国共产党人还是略显稚嫩了。毛泽东及他的团队通过认真分折国内外形势,从更大的宏观面认识到了西安事变演变下去的危险性。毛泽东承认没有人能代替蒋在当时中国的地位和号召力,蒋出意外则中国必然分裂陷于内乱,日本人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各个击破,中国真的是要亡了。正因为认识到了这样的危险,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参与调停,力主和平解决(党史记载共产党也没有预料到西安兵谏)。中国共产党人清楚自己的实力,三万红军,狭小的苏区,不被国际认可,决无挑头的可能。

 

内外交困的张学良只能求助于共产党人,希望延安帮他拿个主意。共产党人以自己的睿智认清了当前的局势,决心利用这千载难逢的机遇,在保证蒋介石安全的前提下,争取得到最大的利益,实际上也确实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蒋最终答应停止剿共,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就够了,延安躲过了一劫。

 

西安事变以张学良亲送蒋介石返回南京而结束,张学良开始了漫长的囚禁生活。我们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是又一次冲动?我想不是。一定是他已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筑成大错,情愿接受任何处罚。以他的性情,一定是发现了足以触动他内心的事情,让他情愿以自己的未来加以补偿。

 

我们可以猜想一下什么事触动了他,让他又一次不管不顾率性而为。

 

1. 也许在那种环境下,蒋介石与他真正推心置腹地交了底。让他知道自己正在积极备战,准备对日作战。站在国家的层面上看问题,也许会让张学良更加深刻地理解蒋的良苦用心。

 

2. 也许他认识到他的率性而为对共产党人带来的巨大好处。他是一军阀,对共产党素无好感,在剿灭共产党这一点上,与蒋素无二致。西安事变的最终解决,让张学良认识到了,在这次事变中,蒋是输家,东北军是输家,只有共产党是最大的赢家。

 

3. 也许他真的自认为光明磊落,无怨无悔,好汉做事好汉当。结束内战,一致抗日的目标即已达成,所有的后果,哥们一人承担,决不连累大家。

 

我时常在想,如果没有西安事变,张学良恐怕与其他北洋军阀一样,只是历史抨击的对象。不管怎么说,西安事变与张学良已经名留青史了。没有西安事变,张学良就不会以抗日名将,而为人们所称道。可除了西安事变,我实在想不出他做过什么对中国人民有益的事,也许东北易帜算一个?。历史是不容假设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成长壮大是历史的必然。没有西安事变,也会有其他事变,没有张学良,也会有其他什么人站出来。什么叫历史的必然,运气来了谁也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