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实大东北下载:一心为公的先锋战士——记抗洪抢险英勇牺牲的邵延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0:51:27

一心为公的先锋战士——记抗洪抢险英勇牺牲的邵延安

1973 年11月23 日中共营口市委员会、营口市革命委员会发布《关于授予邵延安同志“模范共产党员”称号,并开展向邵延安学习活动的决定》。邵延安同志1973 年7 月26 日,在抗洪抢险战斗中,为保卫农业生产成果,为抢救一位阶级弟兄不幸壮烈牺牲。噩耗传到沟里沟外时,贫下中农眼含热泪,悼念英灵:“老邵是咱头道沟的顶梁柱,咱们想念你呀!”


(一) 

头道沟村山高石头多,过去长期吃粮靠返销。邵延安1956 年当上干部,他是上山拉犁不歇肩,下山送果挑重担,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汗水中度过了十个春秋。头道沟有了一定的变化,谁料到就在这时候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风暴刮到山村,成百张大字报向他击来,无休止的检查批判都没有动摇其建设家乡的决心。人民群众在他诚恳检查后,还是得到了谅解。大队成立革命委员会时,又被选为副主任。

1970 年,头道沟大队党支部带领全队党员开展整党建党运动,在运动中邵延安认真地回顾了过去十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山林遭乱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有些好地变成了乱石滩,大会上,他认真地检查自己,积极想改进措施,一时群情激奋,为刹住山村乱砍滥伐歪风,和群众一起,没收了一些人的未经允许私自砍伐的大柴和木料。

1968 年,为改变家乡山区面貌,邵延安带领部分干部,对山河土地进行了实地勘探,和群众一起制订出一个改河造田规划。这一规划如实现可增加耕地 300 亩。这一规划提交到两委班子讨论时,有的赞成,有的不赞成。不赞成的说:“宁治鸡刨狗扒,不治水突石压,这么大个工程,凭咱头道沟这么几个人能行?”。大队一把手也怕影响社员当年收入,不好向社员交待!后经老邵多方做工作后,又动员社员统一了思想,才将这项工程定了下来。邵延安立即率领创业大军开进了乱石滩。


(二) 

一天,几个青年社员在从公社回来的路上,碰到了邻队几辆送公粮的大车,想想自己队年年吃返销粮,心里感到不是滋味,回到大队和邵延安谈起这件事,一个青年灰心地说:“头道沟这个穷山沟,一辈子也翻不了身”。

“穷山沟,我看是金不换!”邵延安接着,就向他们讲了大队党支部酝酿过的建设头道沟的规划:荒山秃岭,栽几年树,封几年山,把山林资源保护起来,沟沟岔岔,全打上坝,修成田,种上庄稼和草荡,再把村全部移进沟里来,现有土地全部推平连片。乱河滩上修起大堤坝,垫上土,把它变成粮仓…… ”。几个青年很受鼓舞。一个青年急切地问:“邵书记,你说得倒不错,啥时候能实现哪?”老邵笑着说:“要想变,就得干,只要大伙都拿出愚公移山的劲头,咱们的理想就能早日实现。”几个青年的劲头一下被鼓动起来了。向老邵表示:“为早日改变头道沟的面貌,为国家做出贡献,就是掉几斤肉,也心甘情愿!”

为实现头道沟村的美好的明天,邵延安冲在前、干在前,常年坚持参加劳动,带领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地苦干着。他常说:“当干部不参加劳动,就是‘秧子’干部,‘秧子’干部创不了大业,建设不了社会主义”。春起,山地刚化冻,老邵就到八队包队去了。八队是个困难队,全部土地都是“挂画地” , 四分之三的土块上不去牲畜,种地全部靠人拉肩扛,老邵决心要把八队变个样,当时正赶上送粪,他挑起粪担,就上山下地干起来。他这一干,把干部社员全带起来了,只用了十多天把粪送完,他又拉起背犁,带领社员抢播抢种。用人拉犁,这本是一件拼体力的活,可是老邵自打背犁一上肩,就没放下过。有一次,为了加快播种进度。他和另一个青年社员一副架,从早拉到晚,一天就耕了 8.4 亩地,就这样,老邵带领八队社员,一年就把八队改变了面貌,摘掉了吃返销粮的帽子,他自己因此累吐了血。

头道沟大队,由于长年水土流失土质十分贫瘠。一次,邵延安到营口县吕王公社参观学习,看到人家从高山上背腐植土造良田。受到了很大启示。回来后,他亲自领着女儿登上南山去挑腐植土。七队社员看老邵父女上了山,也都跟上来,挖的挖,挑的挑,大搞改土造田的工程,七队的行动很快,老邵又在七队召开了全大队现场会,把全大队干部群众改良土质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掀起了全队群众性大挖腐植土热潮。老邵就是这样,凡是群众干的,他总是带头去干,不管到哪,总是身不离劳动,为干部群众树立了学习榜样。邵延安上工比别人早,收工走在最后头。搬石砌坝,他拣最大的石头扛,挑土垫地,他让儿子编了一副最大的土篮,特制了一根最结实的腊木扁担,一担顶别人一担半。酷暑盛夏,老邵光着膀子干得满身大汗,数九隆冬,老邵浑身挂霜挑土下山,群众说老邵是“铁人”。当大坝修至六队地段,新河道被一座小山头挡住了去路。眼看汛期临近,怎么办?有人主张绕过小山头走旧河道,老邵不同意,他说:“愚公能移山,咱们就不能搬掉这个小山头?就是用牙啃,也要把它啃平!”在老邵的带领下,男女老少齐上阵,昼夜挖山不止。河道越挖越深,小山头的坡度越来越陡,不断出现塌方,每当这个时候老邵总是推开别人,自己上去。在老邵带领下,经过五昼夜的紧张劳动终于在汛期前疏通了河道。

在修河打坝这一年零四个月的战斗里,老邵穿破了三个背心,磨破了两个围裙,用坏了两把镐、两把锨、一个耙子、一根扁担、四副土篮,至于他费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有谁能计算出来呢!

河坝治理后,又带领群众栽树治山,邵延安带领群众艰苦奋战,已结了丰硕成果,头道河村的荒山秃岭栽上了几十万棵各种树木,挖了 60 万个丰产坑,修起了 120 多亩梯田,恢复了原有蚕场。山下河改道,垫出 200 多亩河滩田,取得了粮食大增产。


(三) 

邵延安当干部多年,一直克己奉公,公私分明,处处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高贵品质。他常对同志说:“咱当干部的,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为个人谋私利的权利”。一次他进城开会,会计按七整天给他报了补助费,他坚决不收,说:“走那天和回来那天,只在外头吃了两顿饭,怎么能全报”。到底把多余部分退给了会计。有一年秋天,第五生产队房顶上放了一捆高粱头,只能打 20 来斤粮,会计认为这点粮算不了什么,没计产量。老邵下去核产量时发现了,批评会计不能欺骗国家,要一是一,二是二……。这件事对会计教育很大,立即计产上了帐。

他坚持原则,不管什么乡土人情,不怕冷嘲热讽,对农村不良行为和歪风邪气敢斗敢顶。 1973 年春天,公社机械厂长在头道沟十队求人砍了一车大柴,路过大坝时,被老邵遇上了,他问明了情况,说什么也不让拉,车老板无奈,只好把大柴卸回赶着空车走了。第二天,公社机械厂另一领导打来电话说情时,队里有人也对老邵说:“咱们给牲口挂掌、修理车,用人家地方多了,还是让他拉走吧!”老邵严肃地回答:“这个口咱啥时也不能开!不能拿原则做交易!”

邵延安不徇私情,不论普通百姓,还是自己亲戚都是一视同仁。他的姐姐住在邻近公社,总想到头道沟砍点大柴,可是,打发孩子连续去了三年,也没弄家一根草刺儿。第四年,老太太急了,亲自来到头道沟,当着老邵的面数道起来:“咱们亲戚礼道的,总得该有点关照,我家缺烧柴,你这山上有的是,你是书记说了算,我就不信打点大柴就给你脸上抹黑”。可是不管大姐怎样说,老邵还是耐心说服她:“封山育林,党有指示,贫下中农订了制度,咱要带头破坏,谁还能遵守哇”! 社员听说老邵四年没让亲戚拉走一棵大柴的事,都赞佩地说:“老邵为公掌权,真是咱们学习的好榜样啊!”

邵延安有一个儿子、四个女儿,孩子们渐渐长大了,有人议沦说:“爸爸书记,儿子还愁进不了城,瞧着吧,用不了多久,丫头小子全得飞!”孩子们也认为爸爸有权,一定会给自己找个“出路”。可事实是怎样呢?大女儿邵素香小学毕业后,回队参加了生产。一次大队要挑一名广播员,有人提议让邵素香担任,邵延安没同意,他说:“她参加劳动的时间短,还需要好好锻炼,选一个思想和劳动更好的闺女吧!”事后老邵对女儿说:“如果干部的子女带这个头,青年都想出去,头道沟的面貌由谁来改变呢?你应该安心当好妇女队长,为建设山区做出贡献才对”。 6 月公社机械厂要招收一批新工人,给头道沟大队一个名额。这时老邵的儿子邵祥业已经初中毕业一年多了,劳动中表现很好,当上了生产队会计。有的干部说:该走的已经走了,建议让邵祥业去。老邵坚决表示:“不行!”他说:“干部利用职权把自己的子女从农村送走,这是不正之风,咱啥时候也不能办”。党支部经过研究,一致赞同老邵的意见,留下了邵祥业。全家人都不同意老邵的意见。一天晚上,他领着家里人讲起苦难的家史。邵延安五岁时候,父亲腿上生了瘘,瘫痪在炕上不能动,为了一家人活命,躺着编筐,前胸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老邵七岁就得上山砍柴供灶火门,十三四岁就风里雪里,跟着别人赶驴驮子进城卖大柴,帮助家里挣两把米。冬天,就穿着开花棉袄和一条破夹裤,冻得浑身打哆嗦。今天有吃有喝,翻身做了主人。咱们要学习愚公移山精神,把山区建设好。在建设山区中,你们年轻人,要打先锋,当闯将,怎能三心二意呢!

邵延安用忆苦思甜,打通了孩子们的思想,都表示一定要响应党的号召,把青春献给农村。


(四) 

邵延安白天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晚上处理一些工作,几乎一年到头在大队里睡,人们称他是“铁杆值班员”。一位贫农社员的小孩被牛踩断了腿,鲜血直流,上医院一时找不到车,老邵知道后,抱起孩子就走,一口气送到公社医院。社员郭华来 16 岁时父母相继去世。留下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生活非常困难,又是老邵找党支部成员一起研究安排他们的生活,让兄妹四人在党的关怀下茁壮成长。每到汛期,老邵时刻惦念着住在靠山临沟的几户贫下中农,不分昼夜到处转,帮助群众排除险情,1970 年 7 月的一天,头道沟下起了暴雨,邵延安家墙倒了,房子漏了,他全不放在心上,却跑到沟口给住在低洼地带的 7 户社员顶山墙,淘积水。大家都说:“老邵把贫下中农的困难时刻放在心上,真是操碎了心。”

7 月 15 日半夜,乌云翻滚,大雨倾盆。越下越大,邵延安心里一阵阵紧张,大坝会不会冲开?过一会他再也坐不住了,披上一块塑料布冲出家门,外边大雨像瓢泼,天黑得不见五指,他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到河边一看河已经趟不过去了。他无奈顺着南山根,爬坡越沟,走了八九里才绕道来到大坝上,大家见老邵来了,都吃了一惊,河水这么大,他怎么过来的呢?用手电一照,只见他浑身上下全是泥水,这一下子大家全明白了。一阵感动和敬佩的心情,升起在每个人的心头。邵延安和大家立刻动手,忙了一夜,疏通了河道。

19 日上午洪水越涨越猛,漫过了大坝冲开三个缺口。在这紧急关头,邵延安组织大家用石头堵,可是三个人才能抬动的大石头,扔进缺口,立即被洪水冲走。邵延安决定砍树堵水。当几个社员要下河时,他伸手拦住,说声:“这危险,我来。”一步跳进水中,在坝上顺树时候,他的腿被擦破,鲜血直流,可他全然不顾,继续坚持战斗。

雨下了一天一夜也没有住,邵延安带领群众战斗,一天一夜没停。这是一次百年不遇的洪水,但人畜没有一点损失。邵延安豪情满怀地对大家说:“洪水是冲不垮我们的,只要有人在,有党的领导……,我们就能战胜它,冲开的缺口我们要堵上,冲毁的廿亩地我们要恢复,大灾之年也要夺丰收!”他的话说得大家信心百倍,浑身增添了力量。就在这抗洪取得初步胜利的时候,不料洪水又一次向人们袭来。

在抗洪抢险期间,邵延安始终战斗在第一线,没睡过一次足觉,没吃过一顿应时饭。由于过度的劳累,加上右腿伤口化脓,使他感到头昏腿痛,一天要吃几次药。 25 日晚,邵延安从坝上回家吃饭时,连走路也不像往常那样稳了,老伴劝他今晚不要到大队了,在家好好休息一下。可是邵延安晚上又来到了大队,人们问他:“你怎么又来了?”他说:“听气象预报今晚有大雨,我不放心大坝,在家也睡不稳。”

7 月 26 日这一天深夜,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大雨倾泻,邵延安立即想到白天挡坝用的两棵树还在河里,如果不搬走,洪水被树挡住,大坝就要受到严重威胁,大坝一旦冲开,坝外的 300 亩庄稼和几十户人家就要遭到袭击。想到这里,他马上打开扩音器动员群众上坝,他自己随即冲出门外,顺路找到团支部书记周锡品,一同向大坝奔去。邵延安走在最前面,第一个跳下河去,周锡品接着也跟着跳了下去。透过闪电的亮光,周锡品看到邵延安脸上疲倦的神色,就说:“邵书记,水这样大,你不会水,上去吧!”邵延安说:“水大怕什么,大坝要紧,为革命死了也值个!”谁曾想,这简短的话语,却成了邵延安最后的誓言,只见他们把第一棵树拽到岸边用铁丝拴好,正要拽第 2 棵树时,水头又下来了,突然一个浪头扑来将周锡品打倒了,他赶忙喊:“周锡品!周锡品!”不见踪影,不见回音,此刻,邵延安心急如火,完全忘记了自己,伸出双手,向周锡品被冲走的方向扑去……。

“邵书记——邵书记!”已脱险上岸的周锡品在呼喊。

“老邵——老邵——!”闻讯赶来抢救的干部和群众在呼喊。邵延安没有回声,他牺牲了,时年 47 岁。

崔云鹏  编辑

       欢迎访问辽宁双拥优抚工作图书馆http://lnsyyfgz.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