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贵墓:没有卢展工,就没有“信阳红” ——黎明 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25:16

没有卢展工,就没有“信阳红”   

2011-08-17 14:46:16|  分类: 成人激情 |  标签:言论作家黎明  卢展工  信阳红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言论作家  黎 明

 

前不久去河南信阳市一趟,有点意外的是,2010年才出笼的红茶新贵“信阳红”,产销已具相当规模。我感觉信阳红颇有“早熟”气象,在新开发的农产品当中,其成熟发育之顺利,让人只想以“幸运”和“另类”来形容。正如近日香港《文汇报》所称:从研发到市场认可,时间之短、效率之高、振动之大在茶界堪称传奇。

 

从信阳回来,以“公权批评者”作个人定位的本人,有了就“信阳红现象”写篇“正面言论”的想法——不管涉及到了谁,只要他和一件益民的好事有直接关联,就应该肯定与表扬,即便他是位省委书记,也罢。

 

“信阳红”幸运的主因,是其背后的“官本位”因素,这一点毋庸置疑。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对“信阳红”的出笼与蹿红,有推卸不了直接干系。2009年12月底,卢展工到信阳视察时,要求信阳要加大夏秋茶采摘力度,开发信阳红茶加工。试制信阳红茶由此开始,自古江北无红茶的历史由此结束。尽管卢展工本人说“信阳红是信阳人民的创造”,但谁也否认不了这一事实:没有卢展工,就没有信阳红。

 

2000多年来,没人想到可以在河南信阳炮制出红茶。没有人会料到,到了2010年,信阳能突然冒出一种新特产,而这种产品的年产值有望达到数十亿元。显然,这是一件大事,非常创意,非常手笔,非常功劳。

 

怎么想到的?这创意应该和卢展工个人阅历有关。首先是由于具备“视野条件”,其次,恰好遇到一个有实验条件的地方。他老家出好茶,到河南之前在福建主事,而福建的茶产业有厚重历史,也多有成功范例。尤其是武夷山近几年新出了牛皮哄哄的“金骏眉”,卢展工对这种新生事物和新鲜经验印象很深,应在情理之中。卢展工关于“小茶叶,大产业、大民生、大文章”的体会,在闽业已形成,到了河南想当地事,就起到了实验经验、“传承文明”的作用。

 

感谢福建,感谢武夷山,感谢金骏眉、银骏眉、柳叶眉、八字眉…..以及所有的眉眉!

 

一次高官调岗之后出现了一种农产品、一个大产业,这种事在组织史上绝无仅有,还不可复制。或许,最成功的人事调整,并不取决于人事安排的初衷,而偶然的“设计外现象”,却能成为判断人事成败的最权威尺度。

 

奇迹,老天于冥冥中保佑了多灾多难的信阳人。感谢那一纸调令,没有那次搞不清出于何种原因的调动,信阳红就泡不了汤了。我认为,这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英明、最成功的一次任免决策。

 

乍听“信阳红”这个名字也是卢展工起的,简直有点吃惊。这名字当属策划业内顶级的专业作品,不仅响亮、吉祥、通俗,更重要的是承接了“中国茶都”信阳的历史资源,从而让崭新的产品,具备了“熟人”且可信的面孔,营销成本必将因此名而大大降低,而推广速度也因此大大加快。

 

此名怎么会出自一位省委书记之手?思考了一会搞明白了:这个名字,策划师、企业家、文人都拿出不来,不是够级别的官员,还不会成为“信阳红”的发明人。

 

“信阳红”明显属于“地名商标”,即“将行政区划的地理名称或其他地理区域的名称、历史地名作为文字商标的内容或主要内容进行使用或予以注册的商标”。这种商标被严格限制,只有作为“集体使用”的“公共品牌”,县级以上地名方可以进入商标。而卢展工不是专为一家企业做策划,他策划的本来就是“公共品牌”;而其他归属于某个“局部”的策划人,被其身份规定,不会、也不能推出“信阳红”。

 

中国早就有“茶圣”,他就是被国人当“茶神”供奉的陆羽。其人一生嗜茶,以身许茶,以《茶经》闻名于世。陆羽对中国茶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这是古时候作为调查人、记述者和研究学者所能到达的最高境界。而美中不足的一点:没有一种产品的出笼取决于陆羽。

 

实际上,每一种名茶的背后,都有成就它的茶圣。陆羽是“总茶圣”,卢展工可谓“信阳红茶圣”。

 

卢展工是幸运的,并非每位高官官都像卢展工这么幸运。有些高官千方百计做文章,欲传当代美名并“青史留名”,身边一群投机钻营的谋士、文人也绞尽脑汁投其所好,想出的馊主意一个更比一个馊。比如,掺和巨型建筑,操办浩大工程,主持狗屁巨著,加塞盛事、盛典等等——其实呢,历史将宣布“神马都是浮云”。几十年之后,现时引以为荣的经验与政绩已被重新审视,被大众铭记,为史书接受的大官寥寥无几,后人们鲜能想起我们眼前这些炙手可热的官场名流。

 

但卢展工注定为后人所惦记已毫无疑问。信阳茶农、茶商年年有钱赚,就足以让信阳人年年惦念卢展工了。卢展工推出了信阳红,又沾了信阳红的光。“信阳红”让卢展工“名垂青史”,“信阳红”和“卢展工”真的寿比南山了——信阳的茶山几多寿,“信阳红”和“卢展工”这两个名字就有多长久。

 

在“官本位”尚未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并非对每一个“官本位效应”都该怒目相看。对运用官本位能量推进民生、推动历史的体制内人士,江湖和历史都将铭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