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转贴]真正的数学大师——陆家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3:58:33
 [转贴]真正的数学大师——陆家羲
十叹中国民间数学的杰出代表——陆家羲

龙 之 心

论文石沉大海——痛失首创权——门德尔松的一句话—— 走时的富有和贫穷

陆家羲,当代中国业余数学研究者的形象代表!

陆家羲(1935—1983),上海人,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物理系,包头9中物理教师。他在校学习期间就研究并解决了世界著名的一百三十余年的数学难题科克曼女生问题(1961),毕业后继续研究,进一步推广,得到了不相交斯坦纳三连系大集定理。然而,正当他业余研究颠峰之际,却猝然早逝。他的研究成果,他的钻研精神,他的遭遇,令人浩叹。

目标如一。陆家羲在校期间,就确立了自己的业余研究目标。他30 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如果说,数学难题是山颠,他就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如果说,那是地狱,他来到地狱门口不惧生死。中国有的职业科学家今天论经济,明天反中医,后天要炸喜马拉雅山。可他不,定下钻位就钻探下去,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八千尺,一万尺,一万二千尺!终于打出油来!这就是陆家羲,一叹!

业余奋进。陆家羲在繁重的中学教学之余,回到家来,在沉重的家庭负担之中搞数学,谈何容易!八小时之外,有人打麻将,有人神聊;打麻将、神聊无人说什么;可搞数学,却有人说不自量力,不务正业,尤其搞世界数学名题更是不知天高地厚。如果一个业余文学创作者业余写书,并不见有作家出来著文劝阻说,别把精力用到不可能的事情上。可是搞数学,就有人出来说,不要把精力用到不可能的事情上!难道数学就真的那么高人一头吗,为什么有人一再阻止?陆家羲捅破了这个神秘的屏障!他证明:数学这个领域业余者是可以进入的,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数学不是垄断行业!二叹!

隔行攻坚。陆家羲是学物理的,对数学是业余,可是在他眼里,隔行不隔理。遇到理论缺失吗?就补,他攻克群论,拿下组合论,经年累月,手胼足胝,终于在这一课题的专业知识、系统训练和研究深度上,不仅超过了硕士、博士,也超过了职业数学家和院士,因为他达到了当时世界的顶尖!在这个事实面前,还有谁能说:业余者没有专业知识、“不可能有高见”?三叹!

孤身冲阵。时下的科学研究讲究团队协同、大兵团作战。不是常见这样的情况吗:课题刚一上马,研究还未进行,就先请求课题基金,拨专款;搭班子,购设备;派人出国取经,请人前来讲学;研究进展尚无一步,种种排场已经轰轰烈烈。可是业余者如陆家羲,不要国家一分钱,单枪匹马,孤灯孑影,宵衣旰食,呕心沥血。一个拼死血战的战士,抵得上一团养尊处优的绅士!四叹。

发稿无门。正因为陆家羲是个草根,所以他的论文即使写出来,即使是正确的,也无人问津。无论走到那里,到处是一片怀疑的目光:你?一个中学教师,要解决世界百年数学难题?无论走到那里,到处是客气而冷漠的推拖之辞。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数学学报,中国数学通报,一片沉默。无人肯定,也无人否定,这是对待业余者的可以不承担后果和责任的最明智策略。陆家羲1961年以来多次修改、多次投稿的论文,27年得不到发表,至今在他死后多年也没能在数学专业杂志上刊登。他的科克曼系列和斯坦纳系列的论文先后寄到北京,都石沉大海!几十年的心血啊,面临湮没!对于业余者来说,还有什么更大的痛苦!五叹!

墙外花香。国内得不到发表,不得已拿到国外去。当时国际上有专家称斯坦纳系列的研究难以突破,“离问题解决还很遥远”,可是陆家羲宣告:他解决了。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国际性杂志《组合论杂志》收到他的论文的当年及隔一年,分两次予以集中发表,计100页,达10万字,给予很高评价。时隔不久,中国在大连召开首届组合数学讨论会,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门德尔松教授和滑铁卢大学的郝迪教授前来讲学。门德尔松惊讶地问:“请我讲学?讲组合数学?你们中国不有陆家羲博士吗?”陆家羲?谁是陆家羲?大会组织者茫然不知。中国啊,还有什么比这更羞辱的事情!还有什么比这更悲哀的事情!陆家羲啊!六叹!

身无长物。陆家羲作为中学教师,不是权贵,不是名家,他只是个草根。他不要金钱,不要享受,只想解题。他不求名声,不求地位,只想攻关。当门德尔松邀请他去多伦多大学的时候,他婉拒了,因为他想着祖国。当门德尔松的一句话把他推进中国组合数学大会的时候,他拮据得没有路费,现向学校基金会借钱。当他会后回家不久,终于崩断生命琴弦的时候,留给妻女的只有400元债务,和没有着落报销的单据、5箱书。还有什么?除了没完成的斯坦纳系列论文.以外,什么都没有了。带着学识的富有和债务的贫穷而去,这就是你,陆家羲!七叹!

痛失首创。陆家羲早在1961年就完全解决了科克曼系列问题,可是得不到发表,稿件现在已经找不到了。那么就拿已经找到的完整论文来说吧,也是在1965年(后经严格审查,论文完全成立),仍是未得以发表的。可是世界公认第一个解决科克曼系列问题的威尔逊和乔得赫里的论文,却是1971年发表的。看,整整比陆家羲晚了6年,一个重大的科学成果的首创权就这样失去了!是我们中国人不聪明吗?不是!那么是什么?谁人能答!八叹!

后人难及。陆家羲在猝然去世的时候,他所证明的不相交斯坦纳三连系大集定理还遗留6个数值(141,283,501,789,1501,2365)的大集没有解决,但是陆家羲自己在大连的全国首届组合数学学术会上宣布,他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即将成文。可是他从大会上回来不久,就猝然辞世。那以后,全世界都要攻克这6个数,可是纵然有陆家羲的手稿及24页的提纲做参照,纵然有最先进的电子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甚至纵然有团队的协同合作,但是在多少年内,竟还是未攻下其中哪怕最小的一个数!要知道陆家羲全凭一个人,全凭徒手计算啊,他有着怎样的大脑和毅力啊!九叹!(上述各数后来已被荷兰数学家用另外的方法解决)

仍为异类。陆家羲为着他热爱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如人们所说:他正当颠峰之刻,累死了!他虽然受尽了苦难,但他终于攀登到了顶峰,他让全世界看到并承认了他的成果,他赢得了国外数学家的尊敬和高度评价,他获得了1987年中国科学技术创造性成果最高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但是,且慢,至今在一些人的眼里,他还不是数学家,只是个业余研究者,是个爱好者,他“缺乏专业知识和系统训练”,他对“数学不可能有高见”,他仍然是“已经结束的拉马杜贾时代”的不可能有作为者!就是说,无论你取得什么成果、什么成就,你仍然在另册!陆家羲,“谁让你不幸生在中国”!十叹!

末了,赋《叹陆家羲》诗一首:

生前何其寞寞,身后方得哀荣。终究还是异类,让人扼腕长恸!

但愿陆家羲们所受的磨难不再发生。

但愿中国民间数学家能够受到扶持和重视,和职业数学家一道为中国科学共同出力。

 

陆家羲,这是一个当今社会几乎无人知晓的名字,可是这个名字在我心头已经存放了十多年了,他一直占据了我脑海中的重要一隅,不是因为他是个什么明星,也不是因为他有多少财富,更不是因为他有令人仰慕的崇高地位,恰恰相反,他之所以长时间的让我无法忘怀,是因为他悲惨的命运,是因为他作为一个被世界认可却被中国鄙视的真正人才,是因为当这样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居然还欠着别人四百多元的外债……
  陆家羲生前是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一名普通的物理教师,凭借着一种顽强的钻研精神和艰苦卓绝的努力,于1961年攻克了著名的“寇克曼女生问题”,这是一个世界数学界的难题,当时,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攻克这个数学难题。于是,满怀欣喜的陆家羲把他的论文寄给了中科院数学研究所以及中国数学界的权威杂志——《数学学报》和《数学通报》。在长时间的等待之后,陆家羲最终得到的回复是三个字:没价值。就在陆家羲这项成果被中国权威机构宣布为“没价值”之后的整整十年,也就是 1971年,两位意大利数学家向全世界宣布:他们攻克了“寇克曼系列”!
  沉重的打击,没有使陆家羲失去对数学高峰攀登的渴望,当“寇克曼系列”的研究成果最终落入意大利人之手之后,陆家羲又一次向世界数学界的另一个百年未解的难题“斯坦那系列”发起了进攻。1980年,陆家羲终于攻克了这个难题并把论文稿寄到了北京。可是,石沉大海几乎是这些无名之辈的必然命运。好在陆家羲的这次命运因为苏州大学朱烈教授的努力而出现了转机,正是这位慧眼识英雄的朱教授,把陆家羲的论文转寄给了美国著名的《组合论》杂志。令陆家羲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在不到一个月之后,美国方面回了信,在信中,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数学教授门德尔松先生对陆家羲的研究成果作出了如下的评价:“这是世界 20年来组合设计方面最重大的成果之一。”几乎就在一夜之间,这个被自己的祖国藐视并抛弃的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成了闻名于西方数学界的中国英雄。而我们中国人自己却一无所知,而且更滑稽更荒唐的事情还没有完,请诸位接着看下去:就在陆家羲名振西方数学界后不久,有一次,中国的有关机构邀请多伦多大学的教授门德尔松先生来中国讲学并参加首届国际组合数学学术研讨会,接到邀请的门德而松仿佛一脸雾水:“请我去讲学?讲组合数学?你们中国不是有陆家羲博士吗?”似乎是给这位门德而松教授一个面子,似乎是为自己苍白的容颜一个掩饰,无奈之下,陆家羲“博士”便成了这次研讨会的特邀代表。然而,在中国,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一个没有身份和头衔的无名之辈,想参加一个世界顶级水平的研讨会似乎是赖哈蟆想吃天鹅肉!没有人相信衣帽不整的陆家羲真的会是去参加一个国际学术会议的,没有机构会给陆家羲差旅费以鼓励祝贺他能参加这样一个高级别的研讨会。万般无奈之下,一生穷困潦倒的陆家羲只能借钱来到了大连出席会议。我不知道在会议期间陆家羲“博士”是如何向门德尔松教授来解释这一切的,我不知道门德尔松教授面对这位穷困潦倒的中国“博士”是如何感慨的,我只知道,就在这次会议结束后,匆忙赶回包头的陆家羲,因为长期的劳苦和精神煎熬,他栽 倒在床上便睡着了,而且永远地睡着了,我们连让他享受一下短暂荣耀的机会都没有给他,我们连让他再生存一段时间以便能还清别人债务的时间都没有留给他,他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一个背负了四百块钱债务和满脑子数学难题的中学教师,在一片苍凉的凄苦和无人喝彩的孤寂中,悄然离开了这个世界……
  就在前不久,我又听到了这样一个令人辛酸的消息:2002年11月18日,中央财经大学的青年教师肖梅花在下课后走向自行车棚的路途中突然倒地身亡。事后人民医院的医生对肖梅花的丈夫说:她的死因是“心力交瘁、透支过度”。又一个人才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而且走的异常悲惨。尽管肖梅花已经出版的《保险法新论》被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保险所的林勋发教授认为是“中国内地保险法方面最有理论水平的一部学术专著”,但这又有什么用呢?即便是这样,肖梅花仍然要为自己只拥有本科学历而升不了教授而苦读博士学位,她是被累死的。就在她倒在地上生命尚存最后一息之际,肖梅花向我们发出了其生命的最后呼唤:“救…救…我,我…不…行了。”然而没有人能够救她了,因为肖梅花的死和陆家羲的亡都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脱离了一种社会评价系统之外的“自杀行为”,谁让你不把精力放在读博士学位上而去写专著呢?难到你不知道有了博士学位就能升教授而没有博士学位纵然你写出一百本专著也是枉然么?
  这就是我们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逻辑,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社会逻辑及教育理念所遵守的普遍法则!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哀乎!悲乎!……
  窗外,迟暮的冬影已经开始与春天的恋意频频幽会,远处的西山在阳光的簇拥下显得格外伟岸,我走出书房,来到社区中一个硕大的人工湖边,一阵轻风佛过,湿润的草地满载着大自然的气息,迎面向我扑来。突然,一只色彩斑斓的野鸭从天而降,飘落在水面上,只见它悠然自得地缓慢游来,像金字塔一样的水之涟漪,在晚霞的拥吻下奕奕生辉。我席地而坐,目视着这秀丽迷人的景色,心中却依然惆怅地浮出一个悬而未决的思念:什么时候能够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为陆家羲先生来建造一座墓碑,让这位生前穷困潦倒并
  备受精神煎熬的中学教师来享受一下亡后灵魂的悠然;什么时候我们能把陆家羲离开人世的那天,来定为中国科教界的一个祭日,在这一天里,中国所有的教育机构都下半旗为陆家羲那些不该过早离去的亡灵们默哀!
  我知道,这只是我一个永远也无法实现的心灵梦想,但没有人能够阻止我在有生之年把这个梦永远的埋在心头!
  极目远眺,又到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时候了,不知不觉的,唐朝著名诗人陈子昂的这首悲怆的诗句又一次萦绕在我的脑际: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