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厚夫最新动态:中国社会的五大差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56:13
毛泽东时代曾经流行的三大差别是指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下面这段似乎摘抄于我们小时候的政治课本,现在回顾一下很有意思,特摘录如下:
  
三大差别在私有制社会中表现为对立关系,如城市中工业资本家对体力雇佣劳动者和农民的剥削。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对立消失(为什么对立就自动消失了?),但它们的差别仍然存在,如农业落后于工业,乡村落后于城市,体力劳动者在文化技术水平、劳动和生活条件等方面落后于脑力劳动者。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三大差别将逐步消失(为什么?,为什么不是越来越大?)。
  
细细回顾一下,目前中国这三大差别不仅没有消失,而且还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如果把中国社会目前的主要差别概括一下的话,大概有以下几种:
  
1. 城乡差别
  
2. 地域差别
  
3. 贫富差别
  
4. 官民差别
  
5. 所有制差别
  
原来的工农差别、脑力和体力劳动差别已经不突出和具代表性,新增加了另外四个差别。
城乡差别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中期,速度很快,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别不是缩小了,而是增大了。当前城市人均收入14000,农村4000。主要是因为农村的低效农业和先进的城市工商业,使得差距越来越大。道路、交通、电话、互联网等信息和物流通道都是围绕城市在建设,使得城市的效率相对农村越来越高。土地和房屋的商品化也只在城市进行,农村土地制度甚至还在沿袭几千年前的模式,生产效率低,土地无法市场化。
  
中国的道路是采取美国的模式,扩大城市面积,提升城市规模,增加城市人口,借此将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入城市,享受城市的便利。有句口号叫: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充分体现了政府这个想法。但是也造就了大量的“民工”——据统计有2.3亿之多,我估计还不止,应该在2.5-3亿之间。这些人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是城市便利生活的服务者,是中国制造的劳动力,但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城市的“美好生活”,大部分人的生活仅够维持温饱。
地域差别
  
主要是东西部、沿海和内陆地区的差异。由于在发达地区投入,产出效率会更高,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之下,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在这样的战略长期指导之下,造成东西部的巨大差异,在教育、观念、基础设施、资本等各个方面差异极大,好象隔几个时代。由于中国几个大的少数民族都在中西部,象藏族、维族等,这样在地域差异里就又混杂了一些民族差异和民族矛盾。
贫富差别
  
中国的贫富差距应该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最近几年富翁增长的速度远远高于其它国家,和印度不分伯仲。
这些富翁的形成,大多数是通过自己的勤劳劳动、刻苦经营取得的,再经过资本市场的推波助澜和放大所致;也有一部分是利用权力、关系网络、对资源的支配和行业垄断所得。包括操纵股市,房地产屯地、国企贱卖改制和其它一些特殊背景的民营企业。这些人往往牺牲大部分老百姓的利益,集千万家之膏腴而肥一己之万千,为大家所痛恨,也造成了社会上对财富的不正确认识和偏见,所谓“权贵资本主义”就是指这一群人。人数虽少,但造成的影响却很坏,使得中国的贫富差别特别刺眼。
  
而农村人口、民工、城市贫困人群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和财富的距离拉得越来越开,相对贫困度更加高。
  
另外一群是正在形成的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也享受到了城市化的种种好处,但是,大多数人卷入股市和房市的不理智赌博中,风险很高。房地产市场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泡沫的征兆,万一这些泡沫破灭,可能对中产阶级会是致命的打击。
官民差别
  
巨大的资源都被国家和政府控制,使得“做官”在当前的中国最被看好,从每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屡屡刷新记录,就可见一斑,能够与此相比的可能是历史上的科举制度。
各地不断爆发的官民冲突就是官民差别的直接表象。主要表现在政府的公信力不强。虽然是因为个别的基层干部,狐假虎威,为非作歹,欺瞒乡里;再加上中国政府沿袭铁幕时代的信息披露套路,对许多负面消息封锁、否认,使得百姓对于政府的公信力越来越弱。大部分人(包括政府)都试图从国外的出版物、媒体上找寻准确的消息。
所有制差别
  
类似“民营企业”这种概念也可能是中国特色,就是相对于那些具有相当数量和相当能量的公有、国有企业而言的。关于民营企业我已经有专文写过,不再絮述。这些国有企业要么通过专营(烟草、酒、证券等),要么通过控制资源(石油、煤炭等),要么通过其它垄断手段(电信、航空等)来进行市场化的商业活动。这两种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市场经济和国际上通行的不一样,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主要特点之一。
  
根据物理学的原理:有差别,就会有势能;差别越大,势能越高,破坏力越大。不平衡点的增加和差别的增大,甚至会破坏整个系统的平衡,导致系统崩溃。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社会,大概是因为中国地域大,人口多,中央集权有利于资源的集中,形成足够强大的力量,以对抗可能的外部敌人(往往那些敌人就是长城外的那些少数民族)和保持国家的强盛。中国自秦始皇时代开始,就形成了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系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社会复杂度的增加,尤其是交通和通讯的改善,这种集权制的管理方式开始变得低效和无力,容易滋生贪腐和垄断,扼杀创新和自由。中国没有形成自由资本主义就和这个集权体系相关。尽管历朝历代都在惩治贪腐,甚至朱元璋还将贪腐官员剥皮示众也无济于事。问题不在法,也不在皇帝,问题在于这个系统本身。
  
对于一个太大的复杂系统,可能分而治之是个较好的方法。美国的联邦制,中国春秋时代的“小国寡民”,就是这个模式的两个样板。适当增加地方自治,充分发挥各个小单元的活力和动力,可能由这些小单元组成的大系统会更有力量,更有创造性和成长性。
  
中国社会这些差别的形成,虽然有其历史原因
,但已经引起了社会的许多问题,比如城乡差别造成的“民工问题”,地域差别造成的民族冲突,贫富差别造成的仇富心态和治安问题,官民差别引起的官民冲突,所有制差别造成的市场经济不充分和不公平竞争等,足够引起我们的重视。象毛泽东时代,人为抹杀掉这些差别是不现实的,但是在这些新老差别之间能否建立一种势能较低的稳定平衡呢?
  
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应该就是在向这个方向努力。如果还能够适当增加地方上的自治权力,发挥好企业——尤其是自由市场经济的非国有企业,的力量,应该是非常有效的。这样才能造就一批中产阶级,形成橄榄形的稳定结构,而不是倒金字塔形的不稳定架构。中国的繁荣才能持续,中国才能摆脱几千年来不断改朝换代的恶性循环,大大减少社会进化的成本和代价。
  
速度和稳定永远是一对矛盾,把握好这对平衡是艺术,更需要力量。

  
汉庭:www.htinns.com
  
交流请发:[email=[ft=,3,]jiqiblog@htinns.com]jiqiblog@htinns.com[/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