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冰妈妈比她还年轻:预备队和投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6:32:54
林彪是上世纪中国的一代军事大家。林彪打仗的一大特点就是“安全”,战史上说,只要是林彪敢打的仗,一般都十拿九稳。电影《辽沈战役》里有一段经典的片段:在解放军围攻锦州的关键时刻,战况最吃紧的负责打援的塔山方向传来不利战报:塔山部分阵地被攻陷,塔山不保,围攻锦州的解放军将不攻自破。紧张之时,参谋长刘亚楼建议林彪,把总预备队1纵用上支援塔山(1纵是林彪麾下最精锐的部队)。在刘亚楼电话已打通1纵司令下命令时,林彪却平静的把电话按下,“总预备队不动!”。让塔山打援部队自己重新组织进攻夺回阵地。

  林彪的沉稳来自于他周密的整体运筹和细致的算路。用投资人的话说,就是总是留有“安全边际”。研究战史可以看到,战事到了任何最关键的时候,林彪手里总有他最后强大的“牌”。想想看,这样的对手是多么可怕,你永远休想打败他!

  很多投资人总有这样的遗憾:没想到我看好的股后来跌到那么低,可是没钱买了。打仗要留有预备队,而很多投资人却从未想过“预备队”的问题。在高明的军事家那里,预备队往往还都是最强大的部队。不但林彪,解放军最擅打恶战险仗的粟裕也是如此。

  留有预备队,其实质是对事物不可知及出现极端情况下的应对手段。再精密的算路,也不可能把战争的所有方面都算进去,因此如何使用预备队正是军事家必备的本领。特别是,在极端情况下的兵力丁点的变化,将对战事发展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投资上,极端市场情况下如大型底部,资金的使用效率显然将达到最大化。

  看巴菲特的投资,他的伯克希尔永远都像个资金蓄水池,账面上总是留有大把的现金。这样的企业,即使你可以认为它的“资金效率低”,但永远让你有安全感。正常情况下巴菲特也往往像个看客,总是到了市场出现大家认为“显而易见”的要如何恶劣了的时候,在股价低得让人怀疑某某公司有问题时才出重手。这不仅仅是巴菲特多会算计,实际上也是一种心态的反应。

  巴菲特说过,如果让你一生只有20次投资机会,你还能随便去投资吗?一生20次投资决策,比一生给你200次、2000次的投资决策的的胜率大得多。

  当然,这并非是强调要刻意去“抄底”。投资不是跟别人博弈的游戏,其成败主要的还是一个对企业价值评估的问题,但是,面对市场先生变幻莫测及各种极端状况的不可避免性,投资的另一项基本功便在于于如何与市场先生打交道。不用去猜测市场先生的心理,更不要去预测它什么时候“犯病”,只要留好你的预备队,在它“歇斯底里”的时候去用兵即可。显然,这并不需要专门的心理专家,而主要依靠你对投资标的的认识理解及一颗看待市场的平常心即可。所以,投资首先是科学——对企业的认识,其次也是门艺术——利用和处理好市场先生脾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