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乔恩与林心如谁有钱:贵州教育学学习笔记 贵州教育学复习资料 贵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42:13
阿子枣在这里和你一起来复习《教育学》,迎战考试,希望你轻松过关!!
阿子枣

一、绪论
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答:教育。

2什么是教育学?

答: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

答:关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学术界较为一直的看法是:教育学是一门社会学科,是教育学科群中的基础学科,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4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是怎么样的?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论语》、《学记》(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柏拉图《理想国》(教育制度、不同阶级不同教育)、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儿童教育);

2)教育学的独立阶段——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独立学科代表作)、福禄培尔《人的教育》;

3)教育学发展多样化阶段——斯宾塞《教育论》(实证主义教育)、梅伊曼“实验教育学”、拉伊《实验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提倡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反对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以及课堂中心)、前苏联凯洛夫《教育学》;

4)教育学发展的深化阶段——布鲁纳“结构主义理论”、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理论”、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

5中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中学阶段的教育、揭示中学教育规律。

6中学教育学的内容结构是什么?

1)教育基本涵义

2)教育的价值

3)中学教育目的

4)中学教育制度

5)中学教育内容(课程)

6)中学教师和中学生

7)中学教育途径

7学习研究中学教育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8中学教育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1)观察法——又叫自然观察法,即在自然状态下,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五点注意:a避免作为外来者或陌生人b避免和被观察者直接交流c足够的次数和时间d避免放任自流或有期望效应的产生e及时整理分析。观察的具体方法——实况记录法、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

2)调查法——通过间接地收集资料来分析现象和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三种类型:现状调查、关系调查、发展变化调查。具体方法:访谈法、文献法、问卷测验法。

3)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系统地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试验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程序:实验假设、实验被试、实验变量、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结论。类型:自然实验法、实验室试验。

4)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它的目的在于系统地、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特点:实践性与参与性相结合、合作性与渗透性相结合、持续评价性与即时反馈性相结合、可变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层次:

 

二、教育概述
1什么是教育?

答: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有意识的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答: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3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教育者是实施教育措施的主体、教育措施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桥梁、受教育者既是受教育对象又是学习发展的主体。

4教育的产生是怎么样的?

答: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人类各人种的教育演化》、沛西能《人民的教育》;心理起源说——孟禄“无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说——前苏联教育教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点,即教育产生于人类生存的需要。

5教育的发展怎么样?

1)原始形态的教育——教育目的单一性;没有专门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贫乏性;没有专职教育人员;教育方法的单一性。

2)古代教育——教育目的是培养统治人才;出现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教育方法崇尚书本、死记硬背、强迫体罚、棍棒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

3)现代教育——教育目的多样化;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的科学化;教育人员的专业化和普及化;教育途径不断更新和发展。

6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教育人性化2)教育终身化3)教育民主化4)教育现代化5)教育国际化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是什么?

1)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目的

2)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

3)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内容

4)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人员的权利和机会

5)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途径

2教育的政治功能是什么?

1)教育为政治培养所需的人才

2)教育通过宣传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化

3经济对教育的制约是什么?

1)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

2)社会经济对教育制度的制约作用

3)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内容的制约作用

4)经济对教育人员的制约作用

5)经济发展水平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的制约

4、教育的经济功能是什么?

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手段

5文化对教育的制约是什么?

1)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2)文化影响教育制度的制定3)文化传统影响教育的内容和结构3)文化影响着教育人员5)文化影响教育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6)教育的文化功能是什么?

1)教育具有保存、传递文化的功能2)教育具有文化交流和选择、整合的功能3)教育具有文化创新的功能。

7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是什么?

1)人口制约着教育目的2)人口制约着教育制度3)人口制约着教育内容4)人口制约着教育人员5)人口制约着教育途径。

8教育的人口功能是什么?

1)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手段3)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4)教育有利于人口迁移。

9自然环境对教育的制约是什么?

1)自然环境制约着教育目的2)自然环境制约着教育机构3)自然环境制约着教育内容4)自然环境制约着教育人员5)自然环境制约着教育途径。

10教育的自然环境功能是什么?

1)提高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2)开展环保行动,优化生态环境。

11什么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答: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

1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是什么?

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四、教育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1人的发展的一般概念是什么?

答: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形成到死亡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2人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答: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差异性、互补性。
3中学生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1)生理特征——体态骤变、机能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性发育成熟;2)心理特征——认知能力、情感、意志、人生观价值观;3)2002.7《教育学基础》指出学生特点:a生理成熟提前b思维活跃但学习兴趣不高c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d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e心理问题增多。

4影响个人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是什么?

1)遗传素质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对人的年龄特征有影响作用;正确认识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先是制约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a宏观社会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总的条件和背景,制约着人的发展方向和水平b微观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c正确认识社会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3)学校教育在个体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自身职能特点决定;受教育者角色心理决定;时代发展特点决定);实现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条件——教育的自身状况(物质条件、教师素质、管理水平)、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经济、人际氛围、父母文化水平)、社会发展状况(生产力、社会风尚、政治制度的开明程度)】

4)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部动力。

 

五、教育目的
1什么是教育目的?

答:教育目的就是人们对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设想和规定。
2教育目的的意义是什么?

答:教育目的对教育具有导向作用;教育目的对教育具有调空作用;教育目的对教育具有评价作用。

3教育目的的怎样确立?

1)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人的精神、身体、个体性社会性全面充分自由和谐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旧式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现代化大工业生产要求人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条件是共产主义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2)确立教育目的的实际依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立;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3)确立教育目的还要重视借鉴前人及外国的思想成果。

4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怎么样?

1)原始社会的教育目的——寓于生产、生活

2)奴隶社会的教育目的——为统治阶级培养“明人伦”的人才

3)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为统治阶级培养“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人才

4)民国时期的教育目的——为政治服务

5)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目的——为政治服务(培养建设人才、人才全面发展、人才具有独立个性)

5中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

答:中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中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其内容是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基本技能、基本行为规范以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习惯。它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教育奠定基础,为提高民主素质奠定基础。
6中学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1)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发扬优秀传统革命传统;民主法制意识;社会公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责任感;创新、实践能力;环境意识;终身学习基础;健壮体魄;心理素质;四有新人。

2)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a爱国爱党、责任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主法制、环境意识、竞争意识、独立生活、健全人格;b文化知识、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科学态度、信息手段、创新实践、终生学习能力;c健康体魄、心理素质、积极生活方式;d健康审美观、审美情趣、表现力和创造力;e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劳动技能、现代生活机能。

7现阶段国外中学培养目标是什么?

1)美国——自我实现、人际关系、经济效益、公民责任

2)日本——宽广胸怀与丰富创造力、自主自律精神、在国际事务中能干的日本人

3)英国——生活工作所需机能、知识、个人修养

4)俄罗斯——个性自由、符合世界标准有个性的公民


六、教育制度
1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

答: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相应的各项规定。
2学校教育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答:保障作用——对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事业、民族素质的实现提供了保障;纵向保证教育的连续性;横向利于学生个性选择。

3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有哪些?

1)双轨学制2)单轨学制3)分支型学制。

4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是什么?

1)社会依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人口状况。

2)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吸取原有学制中合理有用的部分,借鉴其他国家学制的经验。

5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怎么样?

答:校、序、痒是古代施政施教的场所。《学记》规定修业年限、不同年龄要完成的具体任务等;汉朝有太学、鸿都门学;南朝有馆;唐朝有国子学、太学等。中央级与地方级。入学等级严重。

6我国近代学校制度怎么样?

1)壬寅学制(1902模仿日本,也叫钦定学堂章程,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比较完整的学制体系)、癸卯学制(1904第一个由国家颁布并在全国实施的学制);

2)壬子癸丑学制——1912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近代资产阶级的学制

3)壬戌学制(1922模仿美国)

7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是什么?

1)学前教育2)初等教育3)中等教育4)高等教育5)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

8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2)从横向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幼儿教育阶段、小学教育阶段、初中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职业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

七、中学教师和学生
1什么是中学教师?

答:中学教师界定为:履行中等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中等教育中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使命。

2中学教师职业的价值是什么?

1)社会价值——延续、发展、创新人类社会。2)个人价值——帮助个体获得经验、提升素养,是个体能够生存发展创新。

3中学教师的权利及义务是什么?

1)权利。教育活动、教育改革和实验;指导学生学习发展、评定学生品行学业;按时获得工资、享受国家福利即寒暑假带薪休假;对教育管理、行政部门提出意见建议、通过职工大会参与管理的民主权;进修及培训。

2)义务。守法、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教育方针守教育制度、执行学校计划、遵守聘约、完成教育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教育及爱国、团结、法制、品德、文化、科技教育,开展有益活动;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品德、智力、体质全面发展;制止有害及侵犯学生权利的行为,批评抵制有害学生成长的现象;不断提高觉悟及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4中学教师的任务是什么?

1)根本任务:教好学生。2)基本任务:教好功课。

5中学教师的素养是什么?

1)职业道德素养。a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忠诚、献身教育】b对待学生态度【热爱、尊重学生】c对待自己的态度【严于律己、勤于进取】d对待同事的态度【团结协作、相互尊重、相互学习】e对待家长的态度【尊重家长、紧密联系家长】f对待领导的态度【服从组织、尊重领导、顾全大局】

2)业务素养。a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b广博的文化知识c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d从事教育的能力素养【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调控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6什么是中学生?

答:中学生是人,具有人的属性;中学生是未成熟的人;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为主要任务的人。
7中学生的权利及义务是什么?

1)权利。生存权;受教育权;发展的权利;受尊重权。

2)义务。养成良好品德;接受教育,完成学习与发展任务。

8中学生的教育原则是什么?

1)全面的教育原则;2)发展的教育原则。

9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答: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一般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属性。

10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1)教育关系;2)心理关系;3)到的关系。

11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是什么?

1)教育作用2)激励作用3)调控作用

12良好师生关系如何建立与发展?

1)初级阶段。良好的第一印象;广泛交往。2)深化阶段。正式与非正式交往方式并用。3)巩固发展阶段。加强交往、恰如其分评价学生;发现闪光点;既是鼓励等。

学生的概述:中学生是人,具有人的属性;中学生是未成熟的人;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为主要任务的人。

八、中学课程(—)
1什么是课程?

答:课程作为文本课程是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和方法的规划和设计。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未实现教学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标、内容、活动、进程的总和,它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
课程作为体验课程,课程事件是由一系列书面的、口头的、行为的“文本”构成的,教师和学生创造并解释课程事件,由此达到内容的不断转化与意义的不断构建。

2课程与教学有什么关系?

答:有联系,有不同;交叉关系;可分开分析又不可能独立运作。

3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知识和文化;社会(需要);儿童。

4中学课程的文本形式是什么?

答:1)课程计划2)课程标准3)教材【教科书、辅导材料、补充材料、课程包】

5课程的类型与结构是什么?

1)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a隐性课程——间接地无意的隐含的课程。特点:弥漫性普遍性;持久性;积极与消极性。b显性课程——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特点:强调学术知识;有组织;课程教学。类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关联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3)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6世界课程改革趋势是什么?

1)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

2)实施课程编制、实施、评价为一体的整体改革

3)人文主义价值取向与科学主义价值取向的整合

7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怎么样?

1)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全面提高素质,重视完满个性养成;德育目标与时代联系;突出创新实践能力;强调科学人文结合,关注环保;把基本知识、机能学习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

2)课程功能的改革

3)课程结构的改革

4)课程标准的改革

5)课程实施与评价改革


九、中学课程(二)

1什么是素质教育?

答: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各项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把握素质教育含义要注意:1)提高民族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宗旨2)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的教育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全面素质提高与单一考试升学的区别。

2中学素质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1)德育。内容: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德育要求:a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知行合一b教育与自我教育统一c社会性与实践性统一d渐进性与反复性统一。

2)智育。内容: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化学、音乐、物理、化学、生物等)。智育要求:直接间接经验相结合;记忆与思考相结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相结合。

3)体育。内容: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体育要求:因材施教,优化发展;锻炼全面性;锻炼经常性;锻炼的循序渐进;适应年龄性别和个体差异。

4)美育。内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美育要求:重视学生审美能力、体验人生;培养创造力与想象力;尊重个性等。

5)劳动技术教育。内容:自我服务型劳动、社会公益劳动、手工工艺、生产劳动、勤工俭学、社会实践、家务劳动等。要求:据实际组织;以实践为主;提供实践场所。

6)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学生心理潜能与创造力开发。要求:建立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定期开展活动;加强与家长沟通。

3素质教育对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素质教育目标化

2)课程目标结构化

3)课程结构系列化

4)课程内容结构化
4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理念是什么?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念

2)素质教育的目标理念

3)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终身教育的理念

5)创新教育的理念

6)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理念

7)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理念

8)爱国思想与世界意识相结合的理念

9)适应性与超越性相结合的理念

5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依据和原则是什么?

1)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素质教育的目标;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2)原则。加强整体性兼顾灵活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突出基础与反映时代先进水平相结合;增强实用性强调实践性。

十、中学教学(一)
1什么是教学?

答:教学是学校最主要最基本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基础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2教学的价值是什么?

答:教学对社会发展的价值(人类社会世代积累的文化成果必须传递给新生一代才能得以继承发展创新);教学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价值(教学能加快学生的认识,发展雪糁个的能力和智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3中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答:使学生系统掌握适合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树立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4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什么?

答: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学过程是认识与实践统一的过程。

5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答:三要素说、四要素说、五要素说、六要素说、七要素说。

6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答:教学过程的规律——就是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客观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1)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2)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辩证统一规律3)教学与发展辩证统一规律4)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7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是什么?

答:引起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教学效果测评。
8什么是教学原则?中学教学原则的依据是什么?

答:教学原则是指为了有效的进行教学,根据教育教学的目的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及教学实践提出的教学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我国中学教学原则的依据:教育目的、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实践依据。
9我国中学的教学原则是什么?

答:1)主体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创造性地学以致用原则4)因材施教原则。


十一、中学教学(二)
1什么是教学设计?

答: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应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整体策划的过程。简言之,教学设计就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进行规划,并形成操作方案。
2教学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答:1)理论依据。现代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系统科学的原理及方法。2)现实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学生的需要和特点;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特点。

3教学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答:系统性和程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创造性原则。
4中学教育设计的程序是什么?

答:目标分析;内容研究;教学方法的选择(语言传递、直观演示、实际训练)。
5中学新授课的教学设计怎么样?

答:基本训练5min;导入新课2min;进行新课15min;巩固练习6min;课堂作业10min;课堂小结2min。

6中学讨论课的教学设计怎么样?

答: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讨论题;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循循善诱,启发开导;做好讨论总结。

7中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怎么样?

答:交代复习课主要内容要求;系统回顾基础知识,查缺补漏,形成网络结构;学生独立联系,老师针对指导;师生共同小结、归纳总结方法与规律。

8中学综合课教学设计怎么样?

答: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作业。

9什么是教学模式?

答: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范例。

10教学模式的构成是什么?

答: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教学程序;作用方式;教学策略;教学环境。

11教学模式的功能是什么?

答:实践方面的功能,具体包括指导、预见、系统化和改进四个方面;教学模式的理论功能。

12如何进行教学模式的选择运用及研究?

答:教学模式的选择要从实际出发;运用需灵活;教学模式要有创新。

13国外教学模式介绍

1)杜威的反向思维问题模式(五步教学法)

2)布鲁纳的发行模式(发现法、发现学习模式)

3)萨奇曼的探究模式

4)概念获得模式

5)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模式

6)合作教学模式


十二、中学教学(三)
1什么是教学技术?

答:教学技术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等,使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受到思想教育等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
2教学技术的功能是什么?

答:1)掌握教学技术是构成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教学技能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

3基本教学技术有哪些?

答:导入技术、语言技术、板书技术、教态变化技术、演示技术、讲解技术、提问技术、强化技术、结束技术、教学组织技术。(看懂每一种教学技术,知道其含义和内容)

4什么是教学语言技术?它的结构要素是什么?

答: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精心设计的口头语言传递知识、指导训练、组织教学和进行师生交流等的行为方式。

结构要素:语音;语调;节奏;速度;响度;词汇;语法。

5教学语言技术的作用是什么? 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作用——传递教育信息;启发学生思维;提高语言水平。基本要求:导入课题的语言要求;课堂讲解的语言要求;归纳总结的语言要求。

6什么是教学体态语言技术?有哪些类型?

答: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手势、姿态、表情等来传达教学信息的一种语言活动方式。类型:身体的动作;面部的表情;声音的变化;眼神的交流;适宜的停顿。

7教学体态变化技术的作用是什么?它的要求是什么?

答:作用——教育作用;激励作用;启发作用;强化作用。要求:认识教态的教育作用及情感激发作用;非语言行为必须运用明白、准确;繁简适度;运用要适当。

8什么是板书技术?有哪些类型?

答: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黑板和多媒体以凝练的文字文字语言、图表和符号等形式,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类型:提纲式;词语式;表格式;线索式(流程式);随堂式。

9板书的作用是什么?板书设计要求是什么?

答:增强教学效果,辅助口头语言传递信息;揭示知识的结构体系和内在体系;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帮助理解和记忆;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要求:语言准确,有科学性;重点突出,有计划性;书写规范,有示范性;层次分明,有条理性;布局合理,有艺术性(内容美、形式美、文字及图画美);形式多样,有启发性。

10什么是导入技术?有哪些类型?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类型:直接阐明学习目的和要求;以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和已知素材为出发点;用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事例进行导入;以提出带悬念性的问题导入;以实验导入;以故事导入;以游戏导入等。构成要素: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进入课题。

11导入技术的作用是什么?导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集中注意,激发情感;建立学习的框架和参考基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愿望。要求:导入要有针对性;导入要有趣味性;导入要有启发性;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

12什么是讲解技术?有哪些类型?

答:是教师利用口头语言并配合手势、板书和各种教学媒介,阐释事实、揭示事物本质,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行为方式。类型:事实性知识的讲解;概括性知识的讲解。

13讲解的作用是什么?要求是什么?

答:作用——通过语言直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揭示事物的联系、本质及规律;引导和促进学生的思维;传递思想、情感;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较多的知识。要求: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确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概念的内涵;明确教学方法。

14什么是演示技术?有哪些类型?构成要素是什么?

答:是教师在促进学生感知或创设情景是,结合有关内容的讲解把各种直观教具及实验等呈现给学生,把所学对象的形态、特点、结构、性质或发展变化过程展示出来,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类型:实物、标本、模型、图片、声像演示、实验演示等。构成过程:心理准备;出示媒体;介绍媒体;指导观察;提示要点;核查理解等。

15演示技术的作用是什么?有什么要求?

答:意义作用——有利于解决比较抽象和复杂的教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率;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要求:演示物应有足够的尺寸;演示物应放在一定的高度上;演示物要有适宜的亮度;对演示物的指示要确切;操作要规范;复杂的实验应利用图解帮助学生观察;语言讲解要与演示紧密结合。

16什么是提问技术?作用是什么?有什么要求?

答:是教师利用提出问题的方法,通过师生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行为方式。有低级认知提问与高级认知提问。作用:检查和巩固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促进教学和谐发展;获得反馈信息,提高教与学的质量。要求:清晰与连贯;停顿与语速;指导与分配;提示与探询。

17什么是强化技术?有什么类型?作用是什么?要求是什么?

答:强化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的理论基础,早先源于条件反射和反应性条件反射,刺激和反应理论,现代有源于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中的信息强化理论。强化技术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的一系列促进和增强学生反应和保持学习力量的方式。类型:语言强化;活动强化;符号强化;接近强化与接触强化。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参与学习;巩固学生的优良行为。要求:目的明确;注意多样化;要努力做到恰当、可靠;教学情感要真诚。

18什么是结束技术?有哪些类型?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是教师完成一个教学任务或活动时,为巩固、拓展学生的学习所采用的特定的行为方式。类型:复述式结束、汇报式结束、测验式结束、提问式结束、练习式结束、游戏式结束、讲评式结束、小结式结束。构成要素:简单回忆;提示要点;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9结束的作用是什么?要求是什么?

答:作用。对教学内容建立完整的印象,强调重点和关键;前后联系形成系统,使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结构;拓展延伸,促进思维发展;获得反馈,掌握思维进程。

要求:及时;简要;全面;深化;趣味;呼应。

20什么是教学组织技术?类型有哪些?

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类型:管理型组织;诱导型组织。

21教学组织技术的作用是什么?要求是什么?

答:作用。组织和维持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和动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要求:明确目的,教书育人;了解学生,尊重学生;重视集体,形成风气;灵活应变,因势利导;不骄不躁,沉着冷静;要求合理,发扬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