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战雄狮空中网兑换码:唐代最大黑帮内部两大派系的火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30:20

北溟玉:唐代最大黑帮内部两大派系的火并

2011-08-15 08:17:55

归档在 《大唐乱世之天宝裂变》 | 浏览 2708 次 | 评论 0 条

(一)

 

一直以来,在史思明的心目中,安庆绪始终都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大笨蛋。但正如野百合也有春天一样,大笨蛋也有偶尔精明的时候。这一次邺城大战之后,安庆绪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十分简单但却为史思明所忽略的事实:他,安庆绪,是唐代第一奸鬼安禄山的儿子。

唐军溃逃之后,史思明抓住有利战机,亲率大军追击郭子仪。当时的情形十分混乱,以至于史思明并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作为友军的安庆绪部却没有趁胜追击唐军。

唐军围他围得那么惨,安庆绪当然也想穷追猛打、狂搂暴扁,一消心头之恨,可问题是,眼下,唐军并不是他最主要的敌人,史思明也不是他最主要的敌人。那么,安庆绪当前最主要的敌人又是谁呢?正确的答案是两个字儿:饥饿。

是的,饥饿正是安庆绪当前最主要的敌人。别忘了,邺郡已经断粮很久了。叛军也是人,也得吃饱了饭,才有力气打仗不是?所以,安庆绪得胜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派人到唐军各处大营搜寻粮食。皇天不负有心人,还真让他找着了。古往今来,还没有哪支执着的军队在逃跑的时候都不忘背着粮食袋呐。六十万唐军给安庆绪留下了足有十多万石之巨的粮食。

这么宝贵的东西,安庆绪当然是不会留给史思明的,他赶紧命人将唐军遗粮全部运到了城中。

等到史思明退回来以后,他发现,安庆绪居然连一根鸟毛都没有留给他。史思明大为恼火,受苦出力的是他的人马,可最后的好处都被安庆绪给捡了去。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严重低估了安庆绪的智商,安庆绪毕竟是安禄山的儿子啊,常言说得好,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安禄山那么精明,安庆绪就是再笨再蠢,又能差到哪里去呢?没办法,这事儿与脱氧核糖核酸(DNA)有关,你就是知道了也没辙。

不过,史思明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索性将全军都屯驻在邺郡南郊外,既不入城朝觐安庆绪,也不收兵撤回范阳,就在那里耗着。表面上看来,史思明似乎是束手无策。殊不知,其实,他已经向安庆绪亮出了自己的宝剑。不是无招胜有招,而是没有出招其实就是已经出招了,无便是有,这在兵法上叫做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

果然,他的这个举动让安庆绪颇有如鲠在喉、如芒在背的感觉。安庆绪以为,自己手中有粮之后,史思明见讨不到便宜,必然会主动后撤。岂料,史思明不仅没有后撤,反而就地屯驻了下来,而且看他的架势,似乎一时半会儿也不打算走。十来万大军就驻扎在眼皮子底下,换了谁都受不了,安庆绪是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便找来众人商量应对之策。

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大臣们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以孙孝哲、崔乾佑为首的一帮武将认为,史思明这是在变相逼宫,实为不臣之举。他们主张主动出击,狠狠地教训教训史思明,打掉他的嚣张气焰。但是,以张通儒和高尚为首的一帮文臣则持相反的意见。他们认为,一来,史思明有援救之功,如果出动攻打他,社会影响很不好;二来,史思明有十余万大军,实力极为强悍,真要打起来我们也未必能占得了什么便宜。所以,为今之计,应该以和为贵,与史思明议和。

其实,一干人中,安庆绪是最了解史思明的人。他明白,史思明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皇位也。证据有三:其一,史思明早先答应救援,却故意久久观望不进,既想坐收渔人之利,又想获得更高的筹码,着实可恶;其二,史思明曾明确表示没有称帝之心,但是他却并没有归还皇帝玉玺;其三,身为臣子,史思明理应在得胜之后,入城觐见安庆绪,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

所以,安庆绪应该是最坚定的主战派。但是,让他倍感诧异的是,居然会有那么多的大臣主张议和。不过,张通儒的话,他还是听进去了,因为人家说得很有道理。这么拖下去也不是办法,问题总是要解决的。于是,安庆绪决定,将争议暂时搁置起来,先派张通儒、高尚等人到史思明那里探听一下口风。

 

(二)

 

张高二人奉旨来见史思明。他们离军营还有好长一段路呢,史思明便主动跑出来迎接他们,而且还摆下了丰盛的酒宴款待他们。史思明诚恳地说,他之所以没有立马进城朝觐皇帝陛下,是因为近日偶感风寒,身体不适,担心是SARS,怕传染给皇帝陛下,等身体好了,自然就会去了。他还说了,他对大燕国、对安庆绪始终都是忠心不二,丹心可昭日月。说到动情的地方,史思明居然还滚下了两行热泪。

每次读史读到这里,小玉都会掩卷长叹:亲娘咧,史思明同志不去当演员简直就是天妒英才啊!

张通儒等人见史思明哭得情真意切,都深为感动,原来,这史思明确实是忠心耿耿、冰心可鉴啊。临走之前,史思明还给了他们每人一千两黄金,出手之阔绰,令人咋舌。

现在有钱!相当有钱!

——白云大妈

张高等人回来后,在安庆绪的面前盛赞史思明的功劳,并且将史思明的善意完好地传达给了安庆绪。其他将领见史思明居然送给张通儒等人那么多的钱财,眼红得要命,都暗自赞叹史思明为人慷慨大方。除了孙孝哲和崔乾佑,其余众人几乎都倒向了张通儒一边。一时之间,朝堂上,主和派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安庆绪当然知道,史思明只不过是在故作姿态而已,可是他没有想到臣子中支持和谈的居然越来越多。安庆绪终于被自己人逼上了两难的境地。三天,整整三天,安禄山没有踏出宫室一步。这三天里,他一直在思考,到底该怎么办。

第三天,来了一个人,史思明麾下第一智囊周贽。安庆绪硬着头皮接见了周贽。周贽告诉安庆绪,史思明已经在邺郡南郊外修筑了一座天坛,打算与陛下您歃血为盟,共图大业。现在,只等着陛下您驾临天坛,安史两家一起盟誓,永不相负。

安庆绪当然不答应,认为在城中会盟比较合适。

周贽早就料到他会这么说,便说,城外地势平坦广阔,双方盟誓的时候,还可以搞一个盛大的阅兵式,壮一壮军威。而且,陛下您亲自前往盟誓,更显示了您的诚心不是。

这一下,安庆绪算是被彻底逼到了绝境之上。史思明这一招太狠了。安庆绪如果不接受,在舆论上必定会陷于被动;但是,如果接受,又会冒很大的风险。安庆绪此时方寸全乱,只好又召来众人商议。孙孝哲仍然反对,认为一旦出城,就会中了史思明的奸计,到时候追悔莫及。可是,张通儒、高尚等人七嘴八舌,都说史思明非常有诚意,安史两家应该精诚合作,共图大业。安庆绪和孙孝哲差点儿被众人的唾沫给淹死。

万般无奈之下,安庆绪只好答应了张通儒等人的请求,决定亲身去城南会盟。当然,安庆绪也是费了很大的心思、下了很大的工夫来保护自己。他先是命令安太清防守城池,严阵以待,倘若有变故发生,要立即出城援救,又命令崔乾佑率五百精骑,贴身护卫,他本人则内穿铠甲,外罩锦袍。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安庆绪这才带着四个弟弟和张通儒、高尚、孙孝哲等骨干出城会盟。

一切似乎都很正常。安庆绪刚出城门,史思明麾下大将李归仁便主动迎了上来,言谈举止毕恭毕敬。一干人到了史思明的大营外,发现两旁早已备好了美酒佳肴。李归仁介绍说,这是为了款待陛下的随身侍卫的。崔乾佑提出质疑,坚持要带队和安庆绪一起去见史思明。但是,李归仁说了,这么多人涌进去,万一发生摩擦,就不好了,还是留在外面比较合适。安庆绪一想也是,史思明如果真有什么不臣之举,区区五百人马也是无济于事的,就命令崔乾佑等人在外等候,自己则带着一帮骨干入营来见史思明。

进去以后,安庆绪就后悔了。按理说,史思明应该早早出来迎接,可是他并没有出现。安庆绪只看到了严阵以待、杀气腾腾的士兵。他明白了,今儿这事儿要坏。想逃,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事到如今,安庆绪只好硬着头皮进帐来见史思明。

一进入大帐,安庆绪就跪下了,主动检举自己的过失,我是个败家子儿,太上皇留给我的那点儿家当差不多都被我败光了,好在有大王您,看在太上皇的面子上,前来援救于我,我十分感激,臣有罪,希望大王责罚于我。(臣不克负荷,弃两都,陷重围,不意大王以太上皇故,暴师远来,臣之罪,唯王图之)

史思明冷冷一笑,说了这么一句话,你用兵不利这不算什么,但是你身为人子,居然弑父篡权,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今天,我要为太上皇报仇。(兵利不利亦何事,而为人子,杀父求位,非大逆邪?吾乃为太上皇讨贼)

话音刚落,史思明就命人将安庆绪等人推出斩首。安庆绪和史思明的部下周万志关系非常好,此时赶紧递眼色给周万志,希望他能站出来为自己求情。周万志心中暗笑,事已至此,你安庆绪莫非还想着活命嘛?但毕竟是故人啊,碍于情面,周万志站了出来,就说了八个字儿,“庆绪为君矣,宜赐死”

这里面要给大家介绍一个知识点,叫做天子不加斧钺。啥意思呢?就是说杀害天子或者天子自杀,是不可以使用兵刃的。因为,使用兵刃必然会造成身体的毁坏,而龙体是不应该被损坏的。凡是违背这项原则的人,都会受到儒家道德的强烈谴责。那么如何杀死天子呢,或者说天子该如何自杀呢?很简单,就两种方法:第一种,使用白绫;第二种,使用毒酒。在历史上,被毒酒鸩杀的君当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五代后唐的国君李煜,而使用白绫自缢的典范则是明朝末帝崇祯。

史思明想想也是,便命人将安庆绪活活勒死,安庆绪的四个弟弟和孙孝哲、崔乾佑、高尚等人则全部被斩首。

安禄山虽然坏事做尽,但毕竟还算是在人的范畴内。而安庆绪,身为人子,居然残杀自己的父亲,简直与禽兽无异。他的下场也再次证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多行不义,必自毙。

只有张通儒活了下来。因为,史思明十分爱惜他的才华,有心招他做小弟。张通儒见老大已死,只好投入了史思明的门下。他带着安庆绪的尸体回到城中。城中众人见大势已去,只好投降了史思明。史思明成为了叛军的总钻风。

安氏父子怎么着也算是皇帝,可是史思明却将他们以王礼改葬。王与皇帝,当然不可同日而语。接下来,史思明想干什么,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史思明该邺郡为相州,留长子史朝义镇守相州,自己则率军返回洛阳。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四月,史思明在范阳称帝登基,国号依旧是大燕,建元顺天,自称应天皇帝,以辛氏为皇后,以长子史朝义为怀王,文臣以周贽为首,武将以李归仁为首。至此,安氏一门的痕迹被彻底扫除,伪燕正式步入了史思明时代。

鸟枪终于换成了大炮,史思明现在也是九五之尊的天子了。安史之乱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