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子艺爸爸妈妈是谁:美国博物馆界关注珍贵馆藏流失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17:21

  一名当地人喜滋滋地从休斯敦“紫禁园”扛走了一个原比例大小的兵马俑仿制品。

  焦 波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已有数家博物馆传出关闭的消息。日前,由于修建环城高速公路,位于美国休斯敦的中国主题博物馆“紫禁园”被迫关闭,博物馆内的艺术品全部出售,一度引发当地居民和艺术公司“哄抢”。6月,美国佐治亚州的音乐名人堂博物馆关闭,其陈列的一系列收藏品被搬到佐治亚州大学和佐治亚州的其他州立大学。此前,关闭的博物馆还有钢琴家利贝拉切博物馆、克莱门特艺术博物馆、美国奥运艺术博物馆和几家高校博物馆。

  这些大大小小的博物馆的关闭原因,大多是资金压力过大。由于目前美国整体经济状况不佳,资金长期受到影响,部分承诺捐款无法如期兑现,一些原本实力雄厚的博物馆也已经感受到生存危机,甚至放出了考虑出售藏品以“补贴家用”的消息。在这个时刻,美国博物馆界除了呼吁政府和个人帮助博物馆渡过难关,也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那些给人们带来过艺术享受的珍贵藏品,为他们的命运而担忧。

  政府应伸出援助之手——

  英国人莱斯特:原则上,正式闭馆的博物馆可以将馆藏出售。变卖“家底”求生存实是不得已之举。要靠出售藏品来维持运营的博物馆通常是小一些的机构,在当下艰难的经济气候之下勉强维持开支。这时候,如果政府能伸出援助之手,博物馆及其藏品可能不会遭此命运。

  美国博物馆学者雷斯勒:如今,“出售馆藏”已经成了贬义词。一些文化机构,例如美国国家学院博物馆和布兰迪斯大学的玫瑰艺术博物馆,因为出售、或是考虑出售藏品来补贴运营经费而广受抨击,这一行为在艺术博物馆管理者协会看来是“触犯行规”的。即使拍卖所得都用来购置新的藏品,这些博物馆仍然饱受业内批评。因此,如果还能维持,就尽量不要考虑出售馆藏。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主管富兰克林:出售藏品,尤其是出售重要艺术品,总会惹来争议。在上世纪70年代那个经济危机的时代,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曾经卖掉了一幅凡高和卢梭的作品,之后用这笔收入购买了卡拉西的作品。这一举动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博物馆方认为这样做很合理,认为这是在尝试合理安排博物馆资产,但是人们担心博物馆迟早会后悔。直到今天,这笔买卖究竟是赔是赚,还是说不清。

  “以旧换新”不划算——

  美国学者理查德:许多博物馆正在卖掉19世纪的巨人,换来的钱只能买某些20世纪的矮子。在现代艺术品价格水涨船高的今天,许多博物馆难免产生以古典艺术品换取现代艺术品的念头,以期保值升值并迎合受众。艺术评判的标准会随时间而改变,他们今日卖出的东西,明日可能便被视为具有“特殊美学价值”。

  变卖馆藏动摇捐赠信心——

  纽约州议员布罗斯基:馆藏的转移的确会引起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会动摇潜在捐赠人的信心,有些捐赠人并不乐见他们赠送的艺术品可能会被博物馆卖到市场,或是落到其他私人手中。有些捐赠人常会限定其捐赠物不得转售,以确保他们的永久性。有些人还认为,如果博物馆放弃任何人交给它们照料的艺术品,就是破坏公众的信任。通常,捐赠人会与博物馆签订有关协议。

  美国博物馆协会:布兰迪斯大学曾宣布要转让玫瑰艺术博物馆的6000件藏品,以维持其入不敷出的基金,这一举动是令人震惊和失望的,这一做法根本违反了公众的信任和他们对玫瑰博物馆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也背叛了那些慷慨的艺术捐助者,他们捐出这些作品是为了造福学生和公众,而不是被该大学用于支付账单。

  转让馆藏不能乱来——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馆长坎贝尔:有时看媒体的描述,好像我们在做生意似的,买进再卖出。事实并非如此。就像园丁隔一段时间会修剪一次树枝那样,出售馆藏是任何美国博物馆运营都会有的健康的程序。这并不是投机行为。大多数博物馆在出售藏品之前,都会经过严格的估价过程,先得通过馆长的同意,最后还得在董事会取得全票通过。

  国内文物专家许一:在博物馆系统比较完善的欧美国家和地区,藏品的有偿转让以及委托拍卖行获取经济收益,虽然还会引起社会争论,但实际上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许多不同规模、门类的博物馆均在不同程度上采用这种方式,作为调剂馆藏文物和艺术品的结构、数量和种类的一种手段。就其有利的一面来说,博物馆通过这种做法获得的经济收益不仅有利于弥补博物馆经费不足,更有利于优化博物馆的藏品结构,提高馆藏级别,丰富馆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