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电话卡上网资费:这一回是来真格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22:31
     这一回是来真格的
                  何济川2000年3月29日,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发布公告披露,公司已收到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郑州百文破产还债的申请书副本。ST郑百文曾因1998年度一年巨亏5个亿而令市场为之震撼,并因单位净资产一年内缩水2.02元陷入面值以下,而一步到位戴上了ST的帽子。1999年中期,该公司继续亏损5.33亿元,每股净资产为-2.9793元,调整后每股净资产-3.6213元。据未经审计的会计资料显示,截至1999年底,郑州百文总资产14亿元,总负债22.28亿元,资不抵债达8.28亿元。
ST郑百文曾于1999年底发布公告,决定成立资产重组委员会,核查公司财务和经营管理现状,研究和提出制定防止资产流失和盘活资产的措施,提出资产重组方案和计划等。同时,该公司逾19亿元的债务由中国建设银行转让给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债务的减少或豁免。果然,由于该公司经营状况继续恶化,出现了由债权人出面向法院申请股票挂牌上市公司破产抵偿债务的极为罕见的一幕。看来,郑州百文有可能成为中国上市公司中第一家破产的公司。这对于最近异常火爆的ST、PT板块来说,无异于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最近,ST、PT板块新闻不断,似乎成了淘金者的金矿,这主要是由于ST公司摘帽的消息接踵而来。年报公布期间,先后有ST海虹(0503)、ST厦海发(0526)、ST株庆云(0639)、ST重仪(0607)、ST中讯(0669)和ST华发(0020)摘帽,整个ST板块也在它们的带动下热闹起来,似乎ST的上空,整个是一片灿烂的艳阳天。
可是,股市向来是波谲云诡的场所,很少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有消息说,4月中旬,中国股市将公告引入退出机制的第一批公司名单。它们是:PT双鹿(600633)、PT农商社(600837)、PT渝钛白(0515)。这三家公司将与其他公司合并,4月底以后将逐步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清牌处理,6月底以前将彻底完成清牌工作,它们将在中国股市上彻底消失。然而,3月23日,PT渝钛白发布澄清公告说,到目前为止,公司没有接到有关部门的任何关于PT渝钛白将被清盘的指示或文件。郑州百文在上面的公告中也特别指出,公司与债权人中国信达之间的债务与资产重组一直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正在积极组织协调债权人与企业之间的工作,创造条件促进重组成功。PT渝钛白也好,ST郑百文也好,它们的这种表白无非是给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一种暗示:它们还将在股市继续呆下去,要退出是不可能的。
败绩累累的上市公司每每都要在政府部门的强力干预下进行不良资产剥离,以至不能依法退出证券市场,其结果是产生一种强烈的反面示范效应。它无异于告诉人们,公司上市就等于进了保险箱,就有了在股市圈钱的永远的保障。正是由于绩差的公司下不去,才导致许多绩优的公司上不来,从而使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口号多年来成为空谈。由于退出机制的迟迟不能建立,使劣质公司在市场的堆积越来越多,管理层在为它们精心设计了ST、PT之后,又面临不知识道设计什么“T”为好的难题。因为有的公司在连续2年、3年亏损之后,已陷入了连续4年亏损。
当初,对部分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股票实行“特别处理”和“特别转让服务”,给它们戴ST、PT帽子,是市场管理者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向投资者揭示可能存在的风险,增强市场的透明度,避免可能产生的股价异常波动,减少市场的投机成份。同时也给ST类、PT类公司以警示,希望它们能迷途知返,起死回生。然而,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投资者发现,这种对于ST、PT公司的管理创新,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事与愿违了。
看来,相关法律不能再束之高阁了。按照《公司法》第157条的规定,对于出现连续三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必须实行暂停上市。而按照《公司法》第158条的规定,“在期限内未能消除(连续三年亏损),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将)终止其股票上市”,《证券法》第49条规定“上市公司丧失公司法规定的上市条件的,其股票依法暂停上市或者终止上市”。我们的证券市场已经成了一个功能被扭曲的畸型市场,依法建立退出机制已经到了时不我待的时候了。
值得高兴的是,管理层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前任证监会主席在谈到2000年证券行业十大任务时,提到“要继续加强上市公司监管,并着手研究连续三年以上亏损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问题。种种迹象表明,对于退出机制的建立,不只是“研究研究”,而是有了实际行动。管理层的这一明智之举,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做了一件大好事,为从根本上保护投资者利益做了一件大好事。
既然,退出机制的建立会要来真格的,少数上市公司的依法破产将成事实,投资者是否该明白,对ST股票、PT股票的不问青红皂白的追捧,将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2000/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