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魔随从阿姆的任务:学习资料汇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2:04:27

学生行为规范

1.举止文明

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3)自觉使用 “请”、 “您好”、“谢谢”、 “对不起”、 “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9)集合做到 “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彩。

2.诚实守信

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 “人格力量”。

(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3.尊重他人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与受人尊重一样,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

(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

(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

(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4.守时惜时

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小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

(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

(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

(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

(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5.懂得感恩

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

(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

(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

(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5)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

6.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刻不容缓。

(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

(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

(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

(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7.遵守秩序

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没有秩序任何活动都无法开展。

(1)每天佩戴校牌和红领巾(或队徽)。

(2)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

(3)上下学排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

(4)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插队,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

(5)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

8.勤于动手

自己动手可以提高学生自理自立能力。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

(2)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9.锻炼身体

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工作、成才的基础,锻炼身体不但能让身体健康,还能磨炼人的意志。

(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做好“两操”。

(2)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

(3)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

大的活动。

10.讲究卫生

讲究卫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生活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身体无异味。

(2)饭前便后洗手。

(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

(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垃圾箱里。

(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6)不在小摊上买零食,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不字ABC

 

A: 不肮脏、不傲慢、不唉声叹气、不熬夜、不碍手碍脚、不哀伤、不暗箭伤人、不爱慕虚荣、不爱财如命

  B:不比吃穿、不鄙视别人、不背后说人坏话、不霸道、不摆架子、不半途而废、不拔苗助长、不包藏祸心、不悲观、不搬弄是非、不被坏人利用、不变幻无常、不包庇坏人、不报复别人、不摆阔气、不扒车、不暴食暴饮、不捕鸟、不闭门造车、不逼迫他人、不败坏学校名誉、不背信弃义、不编瞎话、不背叛他人、不捕风捉影、不班门弄斧、不抱怨、不本末倒置、不捕杀动物、不不劳而获、不暴躁、不贬低别人、不卑鄙

  C:不吃变质食品,不迟到,不触电,不穿奇装异服,不参加危险活动,不闯红灯,不抽烟,不饮酒,不吃零食,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搓麻将,不插话,不抄袭别人作业,不吹毛求疵,不猜忌他人,不采花,不吹牛。

•         

•         

•        手抄报考级标准

•        一级:初步体现手抄报的基本要求,有标题、有文章、有插图。

•        二级:会对版面进行简单编排,板块之间有一定的间距,能分出天地,左右比例适当。

•        三级:文章的大小、字块的分割,横排和竖排的穿插会交错进行,模式多样。

•        四级:文章内容书写匀称、工整,插图符合文章内容。

•        五级:标题主次分明、内容充实、版式整齐美观。

•        六级:手抄报版面整体感觉均匀美观、完整统一。

•        七级:设计具有层次感,构思清晰、明快,具有生活色彩。

•        八级:标题突出,版面设计活泼自然,富有新意。

•        九级:图文并茂,版式美观,整幅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

•        十级:体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多元化,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体现学生较大的自主空间。

 

理念就是一种理性观念,是一种能够看出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的观念。一种理念就是一种局面,一种新的理念就能开拓出一种新的局面,这种局面就是思想。

教育需要发展的理念、超前的理念、合作的理念、与时俱进的理念、素质教育的理念、德育为首的理念

 

做人的六个“两”

.形成两个良好: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做到两个坚持:

行为坚持3周变成习惯,习惯坚持3个月变成品格.

.两家银行:好习惯一生用不完的利息    坏习惯一生还不清的债务

.把握两个秘诀:努力学习,潜心研究。

.记住两个义务:遵守规则、履行责任。

.遵守两个底线:不违法、不犯罪。

 

教导主任的工作职责:上对校长负责,下对师生负责,该干的不推诿,不该干的不越权,把领导没想到的想出来,把老师没看到的指出来,把学生没做到的点出来。

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基础保障系统,在学校管理体制中,后勤工作看似复杂、烦琐、无章可循,但却有它的特殊性和科学性。

    要当好总务主任,做好后勤管理工作,应做到: 摆正位子,瞄准靶子,带好班子,管好银子。

 

资源会枯竭,理念会落伍,方法会陈旧, 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

 

 

老师要有三真

    一要真情实感爱教育、爱孩子、爱事业。二要真抓实干。没有过程就没有教育,教育是实实在在的事,你做了才有,不做就没有,跟理念不一样,你可以说得眉飞色舞,当你不面对孩子一件事一件事去做的时候,教育就不存在。第三要真才实学。要真知灼见,那就是教育智慧和机制。教师应该是一个放风筝的人,胸中有天空,眼中有目标,手中有分寸,脚下有土地。我们不能没有理想,我们眼中还有目标,有些是近景的,有些是远景的,不能光有理想,没有目标,在做的时候手中还有分寸,该拉的时候拉一把,该收的时候松一松,不能因为眼睛盯着目标,胸中有天空,就脚下失去土地,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所以我觉得老师的成长应该是在火热的办学与改革实践中成长,离开了这个,就不好说成长了。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生存,在合作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教师的幸福和快乐,不仅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而且还存在于自身素质提高的过程里。教育科研是当今教师加速成长、快乐前行的必经之路。

 

教科研工作的三个有利于

   即:有利于解决当下面临的实际问题,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有利于学校发展和办学特色形成。

   学校教科研工作,不攀比立项多少,不追求获奖等级,只求带来实实在在的兴校效应。

   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实践和反思结合,问题研究与教师工作结合。走出一条实实在在的“知而行,行而思,思再行,且行且思,三思后行”的

教科研之路。

 

 

教育需要竞争,教育应该竞争,竞争才能出质量、出效益、出名校、出人才。

 

  学校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生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一种独特的群体文化。”  

 (1).坚持思想立校的原则,构建领先的校长文化

       (2).营造读书学习的氛围,构建高雅的教师文化

       (3). 挖掘学生潜在的才能,构建成长的学生文化

       (4).贯彻实践育人的理念,构建多彩的活动文化

       (5).发挥潜移默化的功能,构建优美的环境文化

       (6).实施三位一体的教育,构建和谐的家庭文化

 

 

在学校文化中,教师文化是核心。铸造校园文化,关键在教师。学校的办学思想,新的教育理念,只有成为教师的共识,落实到教师的实践中,才能呈现出与学校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教师文化。

     (让社会看德;在学校看能;以量化测勤;用结果比绩)

 

 班主任要做到:家长拥护,学生爱戴,社会首选,校长放心。

 

  师要做到:专业发展,富有爱心,教学行家,学生榜样。

 

就一所学校而言,对学生影响最大、最长远的不是某一门学科、某一种知识,而是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是要经过学校教育的三年校园生活逐渐形成的学习态度、思想品质、行为习惯以及人生价值观。

 

 

 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文化,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世界文化有机交融,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修养。

 

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核心,做到营造环境,激励成功。因为没有个性就没有人才,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有个性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人人获奖工程,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干的舞台,让他们从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给学生权力,让他们去选择;

     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去体验;

     给学生困难,让他们去解决;

     给学生问题,让他们去找答案;

     给学生条件,让他们去锻炼;

     给学生松绑,让他们去放飞。

 

   环境文化是外显的学校文化,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点缀廊柱、 美化墙壁。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感悟人生。

 

管理与评价统得过死,管的过细不利于教师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创新。尊重教师的个性,尊重教师的专业主张,具有重要的意义。

•   教师荣辱观

•   以热爱学校为荣,以损害学校为耻;

•   以关心学生为荣,以漠视学生为耻;

•   以好学力行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

•   以团结协作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   以认真负责为荣,以敷衍了事为耻;

•   以豁达大度为荣,以狭隘封闭为耻;

•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不讲方法为耻;

•   以岗位建功为荣,以不劳而获为耻;

•   以争创一流为荣,以不思进取为耻。

•   学生荣辱观

•   以热爱学校为荣,以损害学校为耻;

•   以好学力行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   以奋发有为为荣,以不思进取为耻;

•   以科学学习为荣,以不讲方法为耻;

•   以深究其源为荣,以浮于其表为耻;

•   以自主管理为荣,以被动应付为耻;

•   以恪守诚信为荣,以背信弃义为耻;

•   以宽容他人为荣,以斤斤计较为耻;

•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漠不关心为耻;

•   以知恩图报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

要学会保护自己和所经营的学校

    校园安全已上升为“国家高度”,各地党政一把手开始对校园安全负总责,将校园安全问题置于党政工作的重心。为了筑牢校园“安全网”,各地学校的安保强度史无前例,加强门卫保卫工作,设置监控系统,增加警力、建立巡防制度。这些做法是保障校园安全的必要措施,但校园围墙再高,门卫守护再严,只要歹徒刀指孩子,所有的保护恐怕都是徒劳的,再严密的预防也防不胜防。

    当下还不能完全消除社会仇恨,一些具有反社会人格的“郑民生”还“潜伏”在我们周围,正对着孩子虎视眈眈。

校园血案密集发生的原因:

    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公权力失范,为所欲为;

    个别社会弱势者生活无着,消沉颓废,感觉生活绝望……

    这些因素让个别人形成了反社会人格他们变得心理病态,仇视社会,行为乖张,甚至滥杀无辜以泄私愤。媒体的宣传报道,在某种程度上成了部分作案人的“示范效应”。假如没有3月23日的南平血案的及时报道,很可能就不会有合浦、雷州、泰兴、潍坊和南郑校园血案。因为媒体对校园血案的及时、真实报道,虽然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但这样的负面报道在某种意义上等于同时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让极个别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深受“启发”进而模仿并疯狂报复社会。面对一起起校园血案,善良的人看到的是悲痛;而仇视社会的人,却有一种嗜血的病态快感。

除了社会上的不法之徒制造了一桩桩校园血案外,我们的校园不安全的因素还有很多,校园暴力、饮食安全、踩踏事件、房屋倒塌、体罚学生等等。 这些因素都在每日每时的存在,校长也不得不早出晚归、提心吊胆,每分每秒绷紧安全的神经。

    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人们不无忧虑地发现,原本应该用美好、纯真等词来形容的花季少年,却越来越多地与暴力、喋血、行凶、杀人等词联系在一起。

今天,摆在教育者、家长、社会面前的,是个让人无法轻松的话题——花季如何远离暴力?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现在的孩子在处理矛盾纠纷时,宁愿舍弃正规渠道而采用如此极端的江湖行为呢?这种极端的江湖行为的背后,是否又包孕着更深层次的道德价值取向问题和心灵畸变现象?下边我们一起看看校园暴力事件的主客观因素。
    一、个性张扬中的偏狭自私与冷酷 (学生)
    二、万千宠爱集一身的价值取向错觉 (家庭)
    三、教育惩戒功能丧失后的放纵 (教师)

    四、暴力游戏、灰色文学的认同与膜拜 (文化)

    五、学校差异带给师生心里的不平衡 (投入)

    综上所述: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原因,作为教育人,均应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做好、做大、做强学校德育这篇大文章。

 

                                             人生十德

人生十德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基本内涵的概括,是在传统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和
“五德”(忠、孝、节、勇、和)基础上形成的。
“十德”即“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 
“仁”:仁人、爱人、仁爱。自孔子倡导“仁”学以来,“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孔
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社
会道德理想。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
及对他人之爱。“仁”,不仅是最基本的德性,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讲“仁爱”,成为中华民族传
统文化理念。中国人至今仍视有德者为“仁人”,无德者为“小人”。“仁爱”思想,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民
族的主要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特殊品质。    
“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
《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与仁并用,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
提出了“仁义道德”、“仁至义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义”是合宜、应当、应该之意
,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利他,不以损害和出卖他人尤其朋友来换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义”,
还有情谊、恩谊之宜,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牵挂、互相关照、互相提携。亲情和友情,发展到完美的
程度,就有“义”的成分。有“义”,使友谊友情友善纯久。有“义”在,朋友不会出卖朋友,丈夫也不会
抛弃妻子儿女。“义”,是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现。
“礼”: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仪、礼制。“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会交往
之道。礼与仁互为表里,仁心爱人是礼的内在精神,恭敬辞让是仁的外在表现。好礼、有礼、注重礼
仪是中国这个“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凡人之
所以为人者,礼仪也。”(《礼记》)“礼”也是治国安邦的根本。中国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是“礼仪文化”。“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谓“礼制”;作为待人
接物的形式,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
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智”:知者、明智、智慧、机智。“知” 通“智”。中国古代思想家赋予“智”以丰富的道德和
内涵。“智”在知道遵道。学而致知,不知不觉,智而不奸。“仁、义、礼、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
则,而要将这一切联系起来就需要“智”贯穿其中,否则即使有“仁、义、礼、信”加持于身,也都不
可能通达无碍。新时期需要把中华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学智慧聚成一体,开启新的智慧。
“信”:诚信、信任。《说文》讲:“人言为信”。“信”是立身之道、兴业之道、治世之道。诚
信求和。诚信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交往准则。孔子把“信”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文、
行、忠、信)和“五大规范”(恭、宽、信、敏、惠)之一,强调要“言而有信”,“信则人任焉。”
“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一诺千金”、“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推崇并发扬光大。
“忠”:忠诚、忠良、忠恕。“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张的一种优良品德。一提“忠”,
人们往往想到“愚忠”,其实这是误解。在孔子看来,不只是对“君”,对普通的人、所有的人,都
有一个“忠”的问题。孔子时代,“君”并不稀奇,到处是大大小小的“君”。其实,孔子很反对愚忠
,对路对心才能忠,心路一致才能忠。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忠”讲的是君王对人民:“上思利民,
忠也。”所谓忠,就是内心求善,外求尽职尽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优
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历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愿。忠于事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是中华民族崇高的神圣的价值追求。
“孝”:孝心、孝敬、孝道。中华民族崇尚祖辈传承理念。主要是对父母、长辈之“孝”,强
调长幼有序。孔子首创私学,把“孝”放在教学首位,说“孝”是道德的根本。“孝乃德之本”,“百
善孝为先”。人们往往把“孝敬父母”与“报效祖国”联系起来。有人认为“忠孝不能两全”,甚至贬
低“孝敬父母”,这是误区。其实“孝敬父母”与“报效祖国”二者都光荣,二者可以统一,也应该
统一。忠孝可以两全。个别人受条件限制不能统一,也是有的,但不能因此而泛化。我们要把二
者尽量同一起来,既尽到“报效祖国”之“忠”,又尽到“孝敬父母”之“孝”。这是中华民族历久弥
新的传统美德。
“节”:节气、名节、操守、节制。崇尚理想、信念、信仰。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在《藤文公·下》中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至理名言。讲气节、重操守、重名节、轻利欲,历经千百年的锤炼和发展,熔
铸成不图名利、为政清廉、公正无私的高尚品质,克己为人、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伟大精神

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成为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精神支柱和一个人永葆铮铮铁骨的人格追求。
“勇”:勇敢、坚强、刚毅。中华传统文化对“勇”赋予了丰富内涵:“持节不恐谓之勇”,
“持义不掩曰勇”,“投身为义曰勇”,“知死不避曰勇”,“悬命为仁曰勇”,“弃命为仁曰勇”,
“ 壮志胜敌曰勇”。“勇”就是要敢想、敢干、敢闯,敢于创新,敢于开拓,敢于承担责任,敢
于说真话,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实事求是。一言也蔽之,“勇”就是勇敢果断、徇义不惧、刚健
不屈。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这种自强不息、英勇顽强的刚健精神,是中华民饱经磨难、历久弥新、
愈挫愈勇、愈挫愈奋的不竭动力。
“和”“和睦、和气、中和、和平、和谐、求同存异。中华传统文化把“和”作为最高价值,
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礼用之,和为贵。”(《论语·学而》)提出为政应“宽以济猛,猛以
济宽”,宽猛相济,“和”以治国。周幽王大夫史伯针对当时周政权危机,提出了“和实生物,
同则不济”的理论。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离散不能相和合。”(《墨子·间诂》
卷三)“和”被认为是人道追求的最高目标。传统文化还把“中”与“和”并提:“中也者,天下
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
“中和”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强调“和谐”、“允执其中”、“时中“等思想,在今天仍有
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和睦夫妻、和合家族、顺和邻里、和谐社会、协和万邦、
天人合一、和气生财、和平天下、和衷共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标。
“十德”可分为两组:原“五常”,“仁、义、礼、智、信”为一组;“五德”“忠、孝、
节、勇、和”为一组。10个字内涵外延,相对区别,难免有交叉,主要取其本意、主意。
“十德”既有内向的,就自身内心修养而言的;又有外向的,从与他人关系、社会关系、
改造世界而言的。每组各字之间,均有次序,相互对应,仁忠、义孝、礼节、智勇、信
和,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基本内涵概括更加完整、丰满、全面。孟子认为,“四德”不是
平行的,“仁”为首,是“四德”之根本,“信”贯穿;“五德”,“忠”为首,是根本,“和”
贯穿。“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思想,“和”是贯穿“十德”整体的,是中华民族
传统美德的最高境界、最高目标。
“十德”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现实性。“十德”是全方位的,“十德”中有道德,
有价值,有人格,有文化,有制度,有法治,有经济,有政治,有实践,有家庭,
有国家。
“十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是要义,是精华,是人生的基本
准则,是社会伦理规范。“十德”充分表明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博大精深,充分
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深厚底蕴,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十德”是个很高、很全、很美、很理想的目标,是崇高的境界。每个人,
甚至每一代人,不可能彻底做到,不可能完全达到,但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向往之、
为之奋斗之,不懈努力,不断接近,直到永远!
“十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至德要道。中华民族坚持“十德”、弘扬
“十德”、追求“十德”、实践“十德”,那么,我们的社会一定是非常和谐的,
我们的国家一定是非常发达的,我们的民族一定是非常强盛的,我们的人民一定是非常幸福的!

 

 

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教师是一种学习的专业。真正的优秀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1.阅读能给我们带来思想(读哲学、教育学)

    2.阅读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爱心、良心、社会责任心(读人物传记)

    3.阅读能给我们带来诗意、创造情怀(读小说、诗歌)

 

没有阅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在一个没有宗教的社会里,文字能拯救人的灵魂。

    1、用阅读拯救孩子

    2、把文学和童话带给孩子的一生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优秀教师各有各的优秀,但有一点一定是共同的,这就是拥有爱心。

 

  • 从教育实践中总结经验,从经验中提炼教育规律.

 

自律严谨、言行一致

 

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习是很苦的事情;学习是快乐的事情

 

学校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寄居地

 

唯真至善  厚德立人

 

 

 

 

教师工作现状描述

 

Ø      工作时“眼中无生命,心中无学生”,一学期下来竟叫不上几个学生的名字;

Ø      长年不看书不学习,仅凭一本教参去挖掘“微言大义”;

Ø      把一切教学改革和技术创新都看成是“花架子”而拒不沾边,仅靠“传统工艺”去以不变应万变;

Ø      观念陈旧,语言陈腐,方法单调,行为刻板,暮气沉沉,索然寡味,与学生形成深深的“代沟”……

Ø      总之,教育教学对他们来说,实在是一件勉为其难的事。

 

•        教师与学生的工作现状:

•        勤在不该勤的地方,懒在不该懒的地方

•    勤在:不科学的地方

     (如勤在“教师讲”——以讲代教;勤在“学生听”——以听代学;勤在“麻木训练”——题海战术)        

      懒在:对科学方法的重视与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         剥夺学生的自主学习权是一种最严重的人权问题。

普遍问题:“科学”与“自主”的严重缺失!

•        基本观点:

•        1、教学要遵循“认知规律”、“教与学的规律”,强调教与学的科学性,强调自主学习流程建设与习惯培养,强调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        2、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师不应该是被动的讲授者,而应该是积极的幕后策划者、促进者和指导者,主张教师“退居二线”,“顺势而发,借力发力”,“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        3、教学要“从学生出发设计教学”、“教为学服务”、“教是为了不教”、“让学与教充满生命活力”;

•        4、倡导以思维发展、能力发展以及综合素质发展为主要目的,强调个体学习、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强调立足常态,适合普遍,着眼长远发展的教育。

•        传统教学与管理的问题:

•        1、忽视了教与学的整体性,往往只重视对的关注,而忽视对的研究,更没有将教与学作为一个整体来实施科学管理。

•        2、忽视了教与学的规律以及教与学的流程的完整性,只关注教与学的流程的某一或某些方面(如上课、作业),而忽视了其它一些重要的方面(如预习、复习、纠错、整理消化等)。

•        3、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忽视了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是一位知识的启迪者、是品德的陶冶者,教师也是影响学生言行至深的引导者。处在这信息万变的时代里,教师所承担的角色极为重要,不仅要帮助学生规划良好的生涯;同时对自己的生涯发展也要有深刻的体会,积极规划自己未来的生涯目标,才能有效的化解生涯中各种危机,过着多彩多姿的人生。

 

 

当代教育家韩珍德给老师们的一封信

各位老师:

   教育是有心人的事业,作为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身上都肩负着责任,对工作、对学生、对社会、对国家,都有一定的责任,社会学家戴维斯说:“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我们做了老师这份工作就应该担负起老师这份责任,并对所担负的责任充满责任感。老师责任感的强弱决定了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是尽心尽责还是浑浑噩噩,而这又决定了我们做事的动机。中国的老师不容易,天天都在处理着各种错综复杂的事情,论事,有家事、国事、天下事,讲情,有亲情、友情、父子情。作为教育者,应该静下心来,把心用在事业,把爱撒在校园,把情传给学生,我们的事业就一定会更好。

因为人是有感情的,特别是在困难的时候人与人的感情尤为真挚。教师与学生心与心之间的呼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回声一样,老师对着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学生便在心灵的深处回应:“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 在学校,在管理人的地方“感情是第一生产力”。感情会给我们坚强的意志和继续前进的力量,还会让我们时时刻刻不能忘记今天坐在老师这把交椅上所承担的责任,也会让我们消除疲惫、减少牢骚、美妙和谐。会把我们带到一个感恩的环境中,到那时,我们就会反思自己的工作,今天我做得怎么样?今年我做得怎么样?上级对我们学校满意吗?老百姓把孩子送来放心吗?学生天天、月月、年年有进步吗?如果没有社会给我的舞台,没有领导、老师、群众给我的位子,没有学生、家长的支持等等,我在这个世界上虽然还是我,但是,此时的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我

《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于至善。”我们通过读书学习来充实自己,武装自我,以平常心做人,以进取心做事,并且做事要有激情。过去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教师职业的伟大,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这两句话说得太凄凉,我比较欣赏《渴望》中的一首插曲:茫茫人海,终生寻找;一息尚存,就别说找不到;希望还在,明天会好,历尽悲欢也别说经过了。每一个发现都出乎意料,每一个足迹都令人骄傲。每一次微笑都是新感觉,每一次流泪也都是头一遭。教师的人生经历何尝不是这样。所以借用拿破仑•希尔的一句话作为结束,那就是:真诚的微笑,不但可以使人和睦相处,也能给人带来极大的成功

是啊,微笑面对一切,会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成功总是属于那些充满激情的人,即使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大地一批批教育人的那股热情,那种干劲,我们亲眼目睹了一批批教育痴迷者能忍受煎熬、面对微笑,相信我们会把这种微笑带给我们的学生,带到我们的校园,相信我们的学生会在大家的目光下同样也有微笑,我们的教育也会在我们的辛勤耕耘下有微笑。

 

深圳市田寮小学  韩珍德

(深圳)13760197538

(北京)15101582538

E-mil:hzd0038@163.com

QQ:664638970

 

教育有痕,从古代孔子到现代行知,做教育家型的教师是我追求的一生梦想;教育无声,从稚幼的孩童到莘莘学子,学会做人是我信仰的永恒主题;唯真至善,厚德立人是我办学的至高境界,让我们共同走在求真的路上。

 

我是一个行者

我是一个行者

跋山涉水,在教育的路上

我的使命是探索,是发现

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找风景

我用生命去融化,去燃烧

使平凡流逝的岁月充满春光

我是一个行者

行色匆匆,在教育的路上

我走遍了祖国的天涯海角、四面八方

似布谷,在孟夏望田惜雨时劝耕催种

如杜鹃,为沧桑荒芜沼泽里珠泣哀鸣

我是一个行者

日夜兼程,在教育路上

遍访教育名胜,饱览世纪风光

我要把游记献给我的母亲

我要把游记溶进我的天堂

我相信,五千年的文明一定会再度辉煌

 

《校园里的守望者》

我愿意做一个校园里的守望者

我守望孩子的心灵

我要让他们浸润春的甘霖、收获秋的黄金

在抑恶扬善中具有冬的冷酷、夏的热情

我愿意做一个校园的守望者

我守望孩子的智慧

我要让他们善于阅读、长于发问、精于思考

在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中升华自己的意境

我愿意做一个校园里的守望者

我守望孩子的情感

我要让他们珍爱自然、热爱生活、善待生命

在追求理想、超越自我中张扬个性、释放激情

我愿意做一个校园里的守望者

我守望孩子的意志

我要让他们抵制诱惑、坚忍不拔、尝胆卧薪

在困难、挫折与挑战面前微笑地前行

我愿意做一个校园里的守望者

我守望孩子的交际

我要让他们学会尊重、懂得换位、拥有温馨

在竞争与合作的大潮中搏击风浪、高歌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