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达斯f50 adizero:情绪管理好 明天会更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4:26:30

情绪管理好 明天会更好

 如果我们能够这样警惕自己,多为对方着想,多一份相互理解和关爱包容,留意自己谈话时的情境和说话的语调,谨记缓、慢、圆 ( 和缓;慢条斯理;圆融 ) ,相信我们明天的每一步都会走的更好。

 

值得深思的小故事:

 

当局者迷──司空见惯的类似场景

 

场景: 妻子正在厨房炒菜。她的丈夫却在旁边一直唠叨着:“小心!火太大了;慢慢的把鱼翻过来;再多加一点橄榄油吧!注意......”。

 

“烦哟!我比你更懂得怎样做菜好吗!”妻子很不高兴的说。

 

“你当然懂啊!我只是想藉由这么一件事,让你也好好体会一下,每当我在开车,你却常在旁边喋喋不休,当时我的感觉会是什么样。”丈夫心平气和的回答,妻子听了不禁莞尔,会心的撒娇傻笑。

 

设身处地学会体谅他人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我们有心,肯用心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什么都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船过水无痕,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有一天我们也会老

 

一个盲眼的老爸和看着报纸的儿子,并坐在庭院树下的椅子上,享受着温馨阳光浴的天伦乐,好一幅令人称羡的人间美景。

 

老爸听到了有鸟叫声,一连跟儿子追了4次说:“ 那是什么啊?”

 

儿子显得十分不耐烦,在回答了第4次“是麻雀”的时候,终于忍不住发起脾气了。

 

这位老爸于是闷声不响的走进屋里,一会儿又走了出来,顺手递给儿子自己年轻时候写的日记本,他叫儿子念出来给他听一听: “几天前,小儿子跟我在公园,他一连问了我21次‘那是什么’,我回答了21次‘麻雀’,每一次我都是紧抱着那纯真的小孩,慈爱的回答他……”

 

儿子看念到这儿顿感惭愧,不由自主紧紧地抱着老爸连说:对不起!对不起! 对不起!

 

明天会更好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成长背景、思维、生活习惯等等,如何能够让对方和自己的心灵完全的契合呢?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就算是再亲密的父母子女、夫妻之间,都难免会发生嫌隙不搭的时候。因为两代之间的代沟是存在的,“唠叨”是为人父母的天性使然,父母总是出自于呵护、关心、担心,才会不厌其烦一再的叮咛。唠叨的父母为数可观;不唠叨的老年人则是凤毛麟角了,因为他们的记忆力也在逐年老化减退。

 

我们往往容易因一时的口直心快,弄得聚无好会,不欢而散,甚至和家人反目不和。此时,何不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我们能坦然自在的用同理心去理解对方,与其穷辩解抬杠,不如自寻开心,把太多的自尊心、猜忌心、好胜心、担心等等尽可能的放下,一切会来得更轻松自在!如果我们能试着让自己的情绪不受外境所影响,保持一个心平气和的心境,给彼此更多的空间,顺其自然,肯定不会那么容易心烦气躁了。

 

我们往往容易高估自己而轻忽别人,希望别人听从自己的意见,而且常常陷入自以为是、自圆其说和“严以待人,律己从宽”的迷思。“情绪管理”真的是门大学问,莫测高深。正向的情绪,愉悦、快乐、温馨、和谐、轻松、冷静、祥善等等才是我们所必须念兹在兹努力追求的。

 

大部份的争论矛盾的产生,都是无中生有且毫无意义,有时可能只是谈话时的氛围不悦,表情紧绷、面无笑容、语态急促等因素阴错阳差而促成的;或者,我们太在意对方有意或无意的话中话,太顾虑自己感受,以至于一听到不对味的话儿就炸,就反击。这样一来,虽然在表达不同的意见,很容易忽视给予适当的善解和尊重而引起争冲突。

 

王阳明有句名言:“请心平气和再说”。既然已经心平气和了,那么还有什么好争论得失或对错的呢?其实,比较聪明理智的做法是:

 

多听 (多察言观色、多设身处地去体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个心不动以制万动’是涵养的最高境界。 )

 

少说 (少说反话,尽量避免说尖锐的措辞。平常心的沉默并不一定代表默认同意,也可能是最大抗拒。)

 

如果我们能够这样警惕自己,多为对方着想,多一份相互理解和关爱包容,留意自己谈话时的情境和说话的语调,谨记缓、慢、圆 ( 和缓;慢条斯理;圆融 ) ,相信我们明天的每一步都会走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