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纳尼与巴格达迪:心和意乐最养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0:08:01

心和意乐最养生

 

——读张其成《修心养生》感悟传统文化魅力

程志立 (北京中医药大学 100029)

《现代养生》2009年第4期

 摘要:“和”与“乐”是传统心理养生的重要内容与目标。儒、道、释、医、易各家对达到和乐的认识方法、终极境界等各有主张,在心理和精神疾病越来越多的今天,具有很高的养生与心理调适价值。

关键词:和,乐,养生?

Keeping Mental Harmony and Enjoyment Is the Best Way of Life Cultivation CHENG Zhi-li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29,China

Abstract: “Harmony” and “enjoyment” are important content and objective of traditional psychological life cultivation. Each of Confucianism, Taoism, Buddhism, TCM and Changes has its own idea about the way to mental harmony and enjoyment as well as the ultimate realm. With psychological and mental diseases increasing today, the idea of mental harmony and enjoyment has high value of life cultivation and mental adjustment.

Key words:Harmony, Enjoyment, Life Cultivation

物质生活的提升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无病无灾便成为当今大众最为热切的心理期望,是以养生大潮涌动,养生学说纷呈,饮食、情志、经络、药物等等不一而足。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其成《修心养生》一书从心灵修养角度阐释了养生要义,对易道洗心、佛家明心、儒家正心、道家炼心、医家养心等理论作了精辟的论述,提出了五心修炼养生的操作技术与方法,即:心态平和、心情快乐、心地善良、心胸开阔、心灵纯净[1]。

1.“和”、“乐”的心理养生价值及快乐的内涵

俗话说,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笑口常开则青春常在。中医认为,情志过度是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要想健康无病,必须情志调和,保持心情快乐。“和”即阴阳平和,形与神俱,内外协调,人我融洽,天地人道通为一,内心没有过度的欲求。“乐”即心灵宁静,精神自由,情志愉悦,处世不苟,荣辱不惊,寂寞时遗世独立而无忧无惧,得意时如登春台而不傲于物。和是乐的基础,乐是和的结果。和是体,乐是用。心不能和则意不能乐。无论内心的善良、开阔的心胸,还是心灵的纯净,都要以内心的平和与心情的快乐为基础,所以,养生就是养“和”,养“和”就是养“乐”。心和意乐之于健康乃是第一要义,内心常保快乐即是养生的根本法要。

2.传统哲学的人生和、乐要义与养生功能

张其成先生认为,中华文化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非“和”莫属,无论是大同天下还是小康社会,都致力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使人们获得幸福快乐。传统哲学对于快乐有着很完美的阐释,能够给予我们获得快乐的智慧。代表中国传统哲学主体的儒道佛三家,都是一种“人生的学问”、“生命的学问”,都是通过生命的自觉的修养,达到一种超越的精神境界,“天人合一”的境界[2],使各种矛盾关系处于和谐、协调或平衡,就可以精神上“恬淡虚无”、情志上“清静安和”、内心里“虚静为保”、行为上“无营众物”,从而使人得以无欲无求或欲望淡泊、健康快乐。事实上,传统哲学对于快乐和获得快乐的看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也有共同点,即无论是儒家佛家道家还是医家,都不认为满足欲望就能达到快乐。

3.儒家的中和位育之道与安所遂生之乐

儒家认为“中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各安其份,各安其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男男女女,各得其所,各遂其生,不要“过犹不及”,能够“乐天知命”,就是中和[3],达到中和即是快乐。所以素有寻孔颜之乐处之说。孔子曾说,“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论语·述而》)“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孔颜之乐,所乐者何,实际上并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似乎所乐者甚多,无所不乐,无事不乐。“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也许这才是儒者快乐的最佳注脚。北宋大儒程颢有首诗歌道:“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幻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自豪雄。”宠辱不惊,贵贱一心,顺处自然,安所遂生,万事万物即可自得自生而乐生生乐。

4.佛家的离欲保和之道与涅磐寂静之乐

佛家认为诸行无常,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各种痛苦,故人人都应当修行,而修行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离苦得乐”,即使死也要往生到“极乐”世界。在佛教看来,除了生老病死,亲朋友人之间的别离,与冤家对头或厌恶之人的相会,有所欲求而不能得到实现,以及眼观美色、耳闻佳音、鼻嗅香、舌尝味、身触细软等各种欲望的炽盛,都是人生痛苦的根源[4],所以要“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明了“四圣谛”与“八正道”,坚持“五戒十善”与“六度万行”,做到六根清净,四大皆空,超越生命的外在假象,追求生命本质的永恒,才能保持心境的和乐圆明而远离物欲的诱惑,久久行之即可涅磐寂静,不生不灭,不增不减,获得极乐,不仅生能幸福,死亦往生净土获得诸多快乐。宋代黄龙慧开禅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一诗即是佛家快乐境界的写照。心无所住而生其心,勘破人、我、众生、寿者的名相,即心即佛,即佛即心,万法归心。一花一菩提,一叶一如来。饥来吃饭,困来打眠,惯看秋月春风,同于大化,即是极乐。

5.道家的自然至和之道与清静无为之乐

道家对于快乐的态度则十分为超然,他们否认“苦”和“乐”的差别,认为苦乐并生,有苦才有乐,苦中才有乐,所以不求乐,自然无苦,无苦即是乐,至乐无乐。老子说,“婴儿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吾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何患之有?”就是说,生命的本质是自然,万物和人的都是自然的表现。只要人有身体的存在,病患就不可避免,若是无身,自然无病,然而无身难以企及,所以老子告诫大家,“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致虚极,守静笃”,才是常保快乐的长生久视之道。《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庄子·秋水》也指出“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懂得这样的道理,就能弱小而不觉得有所缺乏,强大而不觉得有多优越,处于遥远的穷乡僻壤而不觉得烦闷,得到而不喜悦,失去而不忧愁,活着而不觉得是一种快乐,死了而不觉得是一种灾祸,这样,才能役物而不为物役,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庄子说:“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庄子·至乐》)在庄子看来,最大的快乐是保持自身存活的状态,而自身存活状态保持的最佳方式是无为。“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相化。” (《庄子·至乐》) 自然无为才是万物生化长养的根本原因。所以,《庄子·天道》曰:“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长寿矣”。“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庄子·刻意》)虚静恬淡,寂寞无为,“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尊,朴素而天下无人与之争美。”(《庄子·天道》) 才能心如明镜,照察天地万物,才是处世待物的最佳状态,才能获得不依赖于外物和他人的自在至乐之境。“味无味,事无事,为无为”,“至乐活生,唯无为几存。”(《庄子·至乐》)才能做到心灵质朴,思想纯真,内心安足快乐。反之,放纵欲望,不知满足,贪得无厌就会生出大祸患[5]。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才会感受到恒久的快乐而不会受辱,知道有所不为和适可而止的人才不会有危险,才能获得健康长寿的快乐。

6.中医的阴阳平和之道与阴平阳秘之乐

医家对于快乐的看法跟道家有点相似。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就指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就能“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即获得快乐和健康的必由之路,是阴阳平和,吃得香,睡得甜,无所谓衣服的华美,安享于久远的风俗,不在乎贵贱贫富的差距。减损意志,减少欲望,心地安闲,不患得患失,“谨察阴阳而调之,以平为期。”就能够达到体内气机和畅,情志和欲望才能按其本然状态自然相适[6]。这样,我们的眼睛才能不被赏心悦目的事物所吸引,心灵才能不被过度的嗜欲所诱惑,行为才能不为外物所扰而合于道的要求,寿享百岁而行动劳作无所不便,获得健康自在而快乐无穷,志意愉悦而内心安和。反之,如果随心所欲,不知满足,患得患失,放纵自己,必然精气耗散竭尽,“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汤液醪醴论》)。不仅不会得到快乐,而且损伤元气而不能培补恢复,导致脏腑衰竭、病患加身而失去健康,最终神去身坏而减损寿命。所以,懂得养生的人,就应当效法古代真人、至人、圣人和贤人,积精全神,适度满足世俗的嗜欲,不生气也不发怒,行为不乖离于世俗,身体不被劳累,內心没有忧患,顺从于阴阳四时气候环境的变化,方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身体就不会很快衰败,精神就不会过度耗散,就会心灵旷达而气机调畅,正气内存而病邪难干,得到真正长久的健康和快乐。   

7.易家的太和化生之道与正命利贞之乐

尽管传统文化不认为满足欲望就能达到快乐,但并不否定物质生活的丰富与百姓日用的满足,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相辅相成,才符合天道的规律。“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即天赋物受,不假外力与人为,万物协调并济,相互作用而化生,因于各自的禀赋而成就各自的品性,形成高度的和谐,即“太和”。“天地氤氲,万物化淳。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这种“太和”状态,使万物各得其性命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7]。周而复始而生生不息,变化日新而永葆生机。天地无心而成化,化育万物而无思虑,无私无为方能“保合太和”,正因为天生万物而不辨,地育万物而不治,所以,人要推天道以明人事,顺应自然界的和谐规律,参赞天地之化育,用科学的发展观促进事物的发展,“首出庶物”而满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百姓生活日用,促进物质文明的建设,推动经济的发展繁荣,才能真正“万国咸宁”而构建和谐社会,政通人和,天下太平,人民才能长保太和而“各正性命”,获得元亨利贞之乐。

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尽管历尽沧桑,饱受磨难,但却历久弥新,越来越显示出其不朽的魅力。传统文化在历史上的主流地位历经了五四运动与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后,其作用和文化根基今天已经不能与过去同日而语,现代科学成为当今时代的价值取向与标准,而中医学这一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上的奇葩,积累了两千多年无数学者的探索和实践经验,不仅是传统科学与哲学智慧的结晶,而且是生命科学与临床医学经验的总结,在今天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不仅引发了中医科学与非科学的社会论争,而且引导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这种论争说明中医学独特的魅力与现代价值,尤其在养生与心理调适方面,更是受到各界重视,张其成先生认为,在心理和精神疾病越来越多的今天,只有按照《黄帝内经》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养生大法,从传统哲学中获取快乐和智慧,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修心以养生,才能彻底解除我们身体与心灵的痛苦,真正踏上健康快乐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3][4]张其成.修心养生[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51,131, 192-193

[2]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2

[5]张其成.《老子》大道之门[M].广西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1

[6]张其成.《黄帝内经》养生大道[M].广西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74

[7]张其成.易经感悟[M].广西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9-10

作者简介:程志立(1970-),男 ,甘肃张掖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哲学与东方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