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罕布拉宫 现场买票:现代快报 : 男子30年前借25本资治通鉴未还遭千万索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7:35:12

男子30年前借25本资治通鉴未还遭千万索赔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2日03:50  现代快报

  一则有关古书拍卖的新闻,勾起了52岁宜兴农民李明的往事,就在30年前,同住一村的族亲就从自己手中借去过这么一部古书。在李明看来,如果按新闻报道的拍卖价格,他这部古书的价值有可能高达2000多万元。见借书的族亲还不出当初借去的古书,李明一纸诉状将其告上法庭,索要赔偿2000万元。

  □快报记者 薛晟 通讯员 赵玲

  古书一借30年

  价值2000万元?

  2010 年8月,李明在看报时发现这样一条新闻:南宋刻本《资治通鉴》的一张散页,虽然是只存一页两面,竟拍出了1.4万元人民币的高价。“一页书就值1.4万元!那一本书得值多少钱?”看到这里,李明再也坐不住了,因为他想起了自己家里曾经也有部线装木刻版《资治通鉴》。如果按新闻报道的拍卖价估算,家里的这部《资治通鉴》起码值2000万元以上。

  可如今传家之宝在哪里呢?李明在家里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曾经悬在房梁上的那部古书,反倒是想起了30年前的一桩旧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天,村里的老书记李如海来到李明家,提出想借这部书回去看看。

  都是姓李的族亲,李如海又是村上有威望的老书记,论辈分还是他叔叔,李明一口答应,并亲自把书捆好借给了李如海。没想到,这一借就是30年,那部《资治通鉴》几乎就要被所有人遗忘。

  “既然借了就必须还。”抱着这样的想法,李明去了李如海家索要借出的那部《资治通鉴》。面对李明的讨要,李如海也很为难,他表示当时书是帮别人借的,事隔多年他也记不清楚弄到了哪里,更加没办法还给李明。李明去了几次都没能从李如海那里要到书,一气之下一纸诉状就将李如海告上了法庭,要求其返还借走的古书《资治通鉴》,如果还不了书,就赔偿其损失2000万元。

  双方激辩:

  这部古书到底是谁的?

  知道李明把自己给告了,已是古稀之年的李如海气愤难平。“这书根本就不是他家的,凭什么要我赔?”李如海称,这套书是李明的父亲在文革期间从地主家“抄家”抄来的,李明无权要求自己赔偿。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李如海还特地找来当年村子里的几个“红卫兵”,证明当年的确从地主家收上来过一套《资治通鉴》的古书,并且曾亲眼目睹李明的父亲翻看这部古书。

  面对李如海的解释,李明始终坚称《资治通鉴》是祖上传下来的。李明认为,“抄书”一事完全是编造,是李如海为了逃避责任而耍的手段。李明的代理律师也表示,李如海所说的书籍是由地主家抄出这一说法并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资治通鉴》一书为李明所有,李明有权要求李如海返还原书并对遗失的书籍进行合理赔偿。

  双方都说得有鼻子有眼儿,但法律只相信证据。因无证据证明,这部《资治通鉴》就是当初抄家抄来的那部,因此,法院最终没有采纳李如海对于书籍所有权提出的疑义。法官判决:

  赔偿7500元

  解决了书籍的所有权问题,让法官更棘手的问题还在后面。按照法律规定,如要求返还的原物不存在,须按照其价值照价赔偿。可是本案中所涉的书籍《资治通鉴》,在宋代、明代、清代曾经有过不同的版本,最关键的是,各版本之间价值悬殊,这部《资治通鉴》的价值认定成为了本案的关键。李明及其代理人认定这部《资治通鉴》年代久远,至少是明代以前的,价值可高达2000万元。而李如海却认为,这部书不可能是宋代或明代这么早的版本,何况借的时候品相还不好,最多值 300元一本。

  一部古书,因为不同的出版年代,不同的品相,价值有可能从几千万元到几百元不等。对此,法官认为,在没有确实证据的前提下,应该以一般价值规律来对标的物进行认定。而根据法官调查所得,以及综合被告李如海在庭审时承认的借走25册《资治通鉴》,价值300元每册。法官认为被告自愿认定的标的物价值符合标的物的一般价值规律,可以予以认定。最终法院判决被告李如海赔偿李明7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