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德龙的妻子:普陀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6:08:16
百科名片
   普陀区
普陀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的西北部,东与闸北区交界,西与嘉定区接壤,南与长宁区、静安区毗邻,北与宝山区相连。它是上海西部的陆上交通要道,有上海“西大堂”之称。沪宁、沪杭两条铁路线会合于区境,设有上海西站。区机关大院南北紧靠沪宁高速公路和铁路上海西站,西南距虹桥机场8.4公里,东南距市中心人民广场7.5公里。区域面积54.83平方公里。普陀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现有文物点40余处,涵盖工业遗产、宗教建筑、文教建筑、民居宅邸、革命史迹等各种类型。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流经该区,岸线长达21公里,为上海各区之首。
目录
①————上海市普陀区A——区情概要B——主要成效
行政区划社会经济(一)经济总量(二) 固定资产投资(三) 农业(四) 工业(五) 建筑业(六) 金融业(七)商业(八) 房地产业(九) 旅游业(十) 服务业(十一)物流业
历史名人普陀规划一、重点地区二、主要任务
①————上海市普陀区A——区情概要B——主要成效
行政区划社会经济(一)经济总量(二) 固定资产投资(三) 农业(四) 工业(五) 建筑业(六) 金融业(七)商业(八) 房地产业(九) 旅游业(十) 服务业(十一)物流业
历史名人普陀规划一、重点地区二、主要任务
展开
①————上海市普陀区
A——区情概要
普陀区地  市中心扩大图
处上海市西北部,与静安、长宁、闸北、嘉定、宝山等区接壤,区域面积55.47平方公里,下辖6个街道、3个镇。普陀拥有繁荣的工商业,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教育与医疗资源,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是沪西的宜居新城区。
人口民族
2009年,全区户籍总人口87.26万人,全年户籍出生人口5444人,死亡人口7174人,户籍自然增长率-1.99‰,计划生育率99.59﹪。至年末,常住人口113.59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22.70万人。区内共有44个民族,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回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0%。
历史文化传承
普陀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现有文物点40余处,涵盖工业遗产、宗教建筑、文教建筑、民居宅邸、革命史迹等各种类型,正在考古挖掘中的元代水闸遗址被评为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普陀区段苏州河畔是上海乃至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拥有中央造币厂旧址、福新面粉厂旧址、江苏药水厂旧址、上海啤酒厂旧址、天利氮气厂旧址等近20处工业遗产。普陀区有着较为独特的宗教文化资源,区内不仅有上海现存唯一的元代地面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真如寺,还有闻名东南亚地区的玉佛寺、沪西清真寺等宗教寺庙。普陀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发源地之一,有“赤色沪西”的美称,区内留存许多工人革命运动遗址。近年来,普陀区博物馆事业发展迅速,苏州河沿岸已建、在建各类博物馆、艺术馆和纪念馆多达10  环境优美的居住区
余个,具体为造币博物馆、印钞博物馆、丝绸博物馆、纺织博物馆、游艇游船博物馆,火花博物馆、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海上动漫博物馆、成龙电影艺术博物馆、苏州河展示中心、上海半岛艺术中心、刘海粟美术馆展览分馆、上海当代作家手稿作品收藏展示馆、顾正红纪念馆和长风生态商务区工业遗址园,初步形成以近现代工业文化为主体、高雅文化和红色文化为补充的博物馆展示走廊。
良好区位优势
普陀区地处上海中心城区外围,内、中、外三道环线均从区内穿过,轨道交通3号线、4号线、7号线、11号线以及在建的轨道交通13号线,连接上海各中心区和邻近郊区、交通快捷方便。普陀位于沪宁发展轴线的起点,也是上海连接长三角及内地的重要陆上门户和交通枢纽,沪宁高速从这里通向江苏等内地省份,204、312两条国道从区内起始,可达长江流域和东北、西北地区。2009年1月,上海西站交通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使沪宁城际铁路及上海市轨道交通11、15号线等实现多条轨道交通线的立体“零换乘”,未来每年客流集散量将达一亿人次,成为长三角大都市“三小时”交通圈的重要保证。
优越的商贸物流条件
基于普陀的区位优势,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黄菊同志曾要求我们把普陀区建设成为“上海物贸中心”和“上海西大堂”。按照这样一个目标,我们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产业。经过10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大市场、大流通、大配送”的格局,集聚了麦德龙(中国)总部、农工商超市总部等一批知名商业企业;建成了中山北路物贸街,形成了一批大型生产要素  水清草绿
市场的集聚,区内大型市场成交额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左右;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是上海唯一的陆路口岸型物流园区,已经形成了城市配送物流和医药物流的产业特色,全市70%的超市、卖场物流在这里配送。2009年10月,园区内的保税物流中心(B型)通过了国家四部委的联合验收,正式设立;代表国内陆路货运信息化最高水平的陆上货运交易中心投入运行。这两大功能性项目的建成极大地提升了普陀区商贸物流的城市功能。2009年12月,长风生态商务区内的跨国采购中心破土动工,这一集会展、办公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重大项目建成之后,将成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的重要功能性平台之一,是未来跨采大会的举办地、国际国内贸易组织的永久性驻地。
广泛的合作交流基础
普陀区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关于加强国内合作交流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国内省区市相关地区的友好往来和经贸合作,在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过程中,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截止2009年底,普陀区共与全国40座城市结为友好城区,辖区内驻有兄弟省区市各级各类办事机构120家,其中省级办事处16家。全区每年吸纳1500户左右的各地企业来区投资,注册资金约50亿元左右。区政府还支持和鼓励在区企业到外省市投资、发展,目前共有数十家企业在全国各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投资办企业,投资额累计达到200亿元左右。B——主要成效
综合实力增强
2009年,实现区属增加值200.61亿元,同比增长9.17%;实现区属工业销售产值193.71亿  中环商圈
元,区属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4.59亿元;全年市场交易成交总额1769.04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26.06亿元,同比增长3.63%,其中区级财政收入44.26亿元,同比增长8.21%。以商贸流通业、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66%。
近年来,普陀区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培育发展。中环商圈的人气持续攀升,“金中环”品牌逐渐形成,百联国际购物广场和农工商118广场等大型购物中心人流如织;长寿商圈依托曹家渡芳汇广场、调频壹广场、亚新广场等商业设施,不断提升能级。楼宇经济发展初见成效,以长风生态商务区为首的重点地区引进了一批总部型、龙头型、服务型企业,楼宇的税收产出逐步提高,全区“亿元楼”达到4座。各类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取得进展,桃浦工业区获批调整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长征工业区获批转型为上海国际中小企业总部社区。苏州河文化长廊建设有序推进,苏州河旅游公司已经正式成立,“一园十馆”等旅游资源加快形成,沿河游艇游船码头陆续建成。上海西北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陆上货运交易中心的建成和上海跨国采购中心、西站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功能性项目的建设,为普陀实现新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新的空间。
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产业发展方面,加快建设天地软件园、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园、武宁科技园等一批科技园区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天地软件园逐步形成了数字视频、动漫游戏设计、3G应用开发等领域的特色,软件信息服务企业发展迅猛。设立区级科技创新项目,40家科技企业得到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区内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总税收、总利润、总资产综合指标连续几年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到2009年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99家,市级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达到20家。
人民生活改善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轨道交通7号线、11号线投入运营,普陀区轨道交通线路及站点数实现跨越式增长。上海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全面推进,轨道交通13号线已有5个站点开工。镇坪路桥建成通车,威宁路桥结构贯通。在迎世博环境整治工作中,全面推进“五个三”沿线整治工程、小区迎世博建筑整治工程和“六小工程”。完成高层综合整治151万平方米,多层综合整治和平改坡综合改造516万平方米,二次供水设施改造687万平方米。苏州河普陀区沿岸一期171幢楼宇、13块亲水平台和26块绿地的绿化灯光景观工程被评为2009年上海市十佳灯光夜景。
医疗卫生和教育支出比重逐年增长。教育资源继续增长优化,在上海各区县处于较好水  上海重点高级中学
平,全国重点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均设有普陀校区;并且拥有有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3所: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晋元高级中学,上海市宜川中学;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4所:曹杨中学,同济大学附属第二中学,甘泉外国语中学,长征中学。在建曹杨二中优质教育园区建设,以及推进桃浦地区“基础教育协同发展联合体”发展,建德学校更名为曹杨中学附属学校;推进教育公建配套,万里城14-7地块幼儿园等7所学校开工;全面完成了区托幼一体化改革,启动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卫生事业水平进一步提高,有序推进第二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拥有市三级甲等医院同济医院,普陀区中心医院,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利群医院扩建项目、中心医院外科医技综合楼等项目顺利推进,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迁建项目已进入方案设计阶段,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完善了社区卫生绩效考核和收支两条线管理体系。
精神文明建设
普陀区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先进城区”为目标,围绕迎世博、办世博的工作主线,深入推进“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文明行动,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入迎博办博中去,注重实  典雅的武宁路桥
现精神文明创建与改善区域发展环境相结合、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与加强平安普陀建设相结合。不断夯实创建基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大力推进志愿者服务行动,规范志愿者服务体系,拓宽服务领域;以世博实践行动为着眼点,大力做好未成年人工作,净化、优化社会文化环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动员广大市民广泛参与文明交通、双语学习、家庭礼仪、文明餐饮、环保节能等活动。完善社区文化设施,充分发挥社区学校、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在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阵地作用。
三、发展目标和思路
普陀区新一轮发展,将紧扣时代发展脉搏,牢牢把握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举办世博会的机遇,更加注重强化商贸物流功能,更加注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更加注重城市形象的提升,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推进和谐新普陀建设。
继续优化产业结构
努力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商贸业、科技产业、房地产业四大支柱产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体  浦西最大的公园——长风公园
系。现代服务业发展要通过载体建设、功能平台建设和大企业引进,努力发展金融业、物流业和商务服务业;商贸业发展要通过商圈建设、业态调整和品质提升,从社区性商业向高层次、广辐射的高档商业转型,从国内商品流通向沟通国内外商贸转型;科技产业发展要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和科技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形成行业集聚、促进高技术企业做大做强;房地产业发展要通过内部结构调整和服务重点地区开发,继续提高商办楼宇在房地产开发中的比重,搞好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设,从以新房开发为主逐步向房地产服务为主转型。
加快楼宇经济发展
落实“1+30+N”的楼宇经济发展格局,推动商办楼宇开发建设,确保国浩长风等楼宇年内竣工和投入使用,全区商办楼宇总量达到340万平方米。落实楼宇经济发展政策,重点加强绿洲中环中心、新长征中环大厦、明珠国际广场等商办楼宇的招商引资和税收落地工作,30幢重点楼宇总税收产出达到12亿元以上,每平方米税收产出再提高300元/平方米。着力打造产出较高、特色较明、形象较好的重点商务区和品牌商办楼宇,使全区“亿元楼”总量达到6幢。
加快园区经济发展
落实“1+2+N”的园区经济发展格局,推动产业园区腾笼换鸟和功能提升。西北综合物流  宜居的新都会
园区要以物流商务、物流信息、物流技术开发等高端服务业为重点,突出保税物流中心和陆上货运交易中心两大功能性项目,重点引进行业龙头企业,打造服务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新型物流陆港。桃浦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和长征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要进一步完善具体功能规划和产业定位,根据向服务业功能区转型的要求,加强规划调整,按照服务业功能区的标准推进总部办公楼宇项目开发。
加快科技产业发展
以科技园区作为区科技产业的发展基地,通过规划定位和相应产业政策的配套实施,使园区科技产业的集聚度和产出率有较大提高。继续推进同济大学沪西科技园区、化工院科技园的建设;搞好科技大厦、电科大厦等科技楼宇的产业集聚和税收落地工作。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扶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新兴行业,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认定企业,支持符合科技产业发展导向的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建设,加强共性技术研发支持和公共平台服务,增强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区级财政预算安排科技投入3.6亿元。
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继续推进“十大节能工程”,推进绿色照明工程,实施15项企业设备技术改造项目。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节能。加强重点能耗企业节能工作。重点推进建筑节能,推广节能性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应用。大力实施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活动。加强废水污染物排放管理和大气污染治理,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提高废弃物收集、利用水平,鼓励企业参与ISO14000环境质量认证,发展循环经济。
有序推进重点地区建设
长风生态商务区从以项目建设为主逐步转为以招商运营为主,完善内部基础设施条件,优  普陀夜景
化长风生态商务区综合投资环境。重点推进跨国采购中心等功能性项目,凸显长风生态商务区城市地标的功能。中环商务区加大整体包装宣传力度,着力改善周边与内部的交通条件和商务环境,建好梅川路等特色商业街区,提升商业品质与辐射能级。真如城市副中心将继续推动长江实业项目和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确保地下南北通道、南广场、桃浦东路-真南路下立交等项目顺利进行。长寿地区的商务商业品质将进一步提高,通过完善功能布局,聚焦楼宇经济,提升商业品位,促进专业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发展,逐步形成商业繁华,商务便利的核心区域。
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教育公建配套和重点学校建设项目,实施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完善区校两级质量保障体系。促进高中教育办出特色,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深化卫生事业发展,全面推进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区妇婴保健院在长风生态园区的整体建设,完成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完成区图书馆新馆与区少年儿童图书馆资源整合,继续推进区文化馆退租还文,启动百位作家创作历程访谈资料库建设。
关注民生福利,完善社会管理与服务
努力促进劳动就业。继续实施就业统计、分析、专报制度,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巩固青年职业见习基地规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劳动者市场化择业。加强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安置工作,继续保持本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切实搞好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政府救助和社会帮扶相结合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受益面,完善居民家庭收入核对机制,逐步提高实物配租比例。
行政区划
2005年,普陀区辖6个街道、3个镇,215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
曹杨新村街道
辖:源园、花溪园、金岭园、杏梅园、南岭园、南杨园、南梅园、沙溪园、南溪园、枫杨园、  普陀医院
金杨园、兰溪园、金梅园、杏杨园、北梅园、北岭园、兰岭园、桂杨园、北杨园、枫岭园20个居委会。
长风新村街道
辖:曹家巷、中山桥、师大一村、新渡口、长风一村、长风二村第一、长风三村、长风四村第一、大渡河路95弄、长风四村第二、长风二村第二、锦绿新城、曹家村、白玉新村第一、白玉新村第二、普陀四村第一、普陀四村第二、普陀二村、金沙新村、1091弄、海鑫公寓、师大三村、师大二村社区23个居委会。
长寿路街道
辖:绿洲城市花园、澳门路、陕北、正红里、宜昌路、昌化路、梅山苑、长鸿、长寿新村第三、长寿新村第四、九茂、世纪之门、合德里、永定新村、叶家宅、锦绣里、武宁新村第一、光复里、武宁新村第二、安全里、普雄路、谈家渡、芙蓉花苑、地方天园、玉佛城、知音苑、武宁小城27个居委会。
甘泉路街道
辖:延长、合阳、新宜、新沪、子长、长新、周家巷、志丹、名都花苑、黄陵、安塞、汪家井、章家巷、新长、南泉苑、甘泉苑、东泉苑、悦达第一、双山、新灵20个居委会。
石泉路街道
辖:中山新村、镇坪路、太浜港、薛家厍、信仪新村、石泉新村第一、石泉新村第二、石泉新村第三、石泉六村、铁路新村、洵阳新村第一、洵阳新村第二、石岚三村、管弄新村第一、管弄新村第二、管弄新村第三、铜川路、陆家宅第一、陆家宅第二、联合新村、和平新村、兰凤新村、中宁路23个居委会。
宜川路街道
辖:宜川一村、宜川二村、宜川三村、宜川四村、赵家花园、华阴路、泰山一村、泰山二村、泰山宅、宜川六村、交通西路、平江、大洋新村、光新村、江淮村、农林村、幸福里、建民村、振华、中远两湾城20个居委会。
真如镇
辖:南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大街、北大街、水塘街、真如西村、真北新村第一、真北新村第三、真西新村第一、真西新村第二、车站新村、杨家桥、真西新村第五、海棠苑、曹杨八村第一、曹杨八村第二、真光新村第二、真光新村第四、真光新村第五、真光新村第六、真光新村第七、真光新村第八、真光新村第九、真光新村第十、清涧新村第二、清涧新村第六、清涧新村第七、清涧新村第八、清涧新村第、曹杨花苑、曹杨新苑、金鼎花苑、真光新村第一、真北新村第五32个居委会。
长征镇
辖:北巷、芝巷、云岭、新长征花苑第一、交暨、梅川北路、怒江第二、梅川第一、梅川第二、梅川第四、梅川第六、怒江第一、运旺新村、泾泰、建德花园、真源小区、香泉路17个居委会。
桃浦镇
辖:同济大学沪西校区、莲花公寓、昆仑花苑、李子园六村、瑞香苑、合欢苑、绿杨苑、雪松苑第一、海棠苑、和乐苑、石榴苑、白丽苑、紫荆苑、杜鹃苑、山茶苑、迎春苑、樱花苑、雪松苑第二、雪松苑第三、紫藤苑、香樟苑、南李苑、新家园23个居委;金光、祁连、春光、李子园、真建、新杨、桃浦、槎浦8个村。
社会经济
(一)经济总量
2009年,实现区属增加值200.61亿元,同比增长9.17%;实现区属工业销售产值193.71亿元,区属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4.59亿元;全年市场交易成交总额1769.04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26.06亿元,同比增长3.63%,其中区级财政收入44.26亿元,同比增长8.21%。以商贸流通业、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66%。(二)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增长。2005年共审批投资项目13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36亿元,同比增长28.46%,增幅比上年回落9个百分点。投资结构发生新变化,基本建设与更新改造投资19.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88%。其中,工业投资4.32亿元,同比增长70.86%。(三) 农业
区域内农业经济结构全面调整,年末向外租购土地3878亩。2005年农副业总收入375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32万元,畜牧业产值2821万元。
全年牛奶产量2464吨,禽蛋总产量270 吨,生猪出栏数27135头,年末大牲畜存栏头数12900头。年末农业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898千瓦。(四) 工业
都市型工业在调整中发展,全区工业企业生产继续稳步推进。2005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1.22亿元,比上年增长9.26%;完成工业总产值144.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6%;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44.15亿元,比上年增长9.42%,工业产销率达到99.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84.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92%;全区重工业完成销售产值64.80亿元,轻工业完成销售产值79.36亿元。标准厂房建设继续推进,全年新建标准厂房17万平方米,累计建成192万平方米。
桃浦工业区整体改造、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改造控详规划已获批准,通过市区联手,成立了“桃浦工业区调整与发展推进办(管委会)”,积极推进轻工下放企业中的印刷包装业向桃浦工业区集聚,上海市包装印刷业公共服务平台加紧建设。工业区的“腾笼换鸟”工作有序推进。(五) 建筑业
建筑业保持稳定增长。建筑企业得到进一步规范,企业组织结构不断调整,市场竞争力继续增强。  普陀区上海西站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18亿元,全年完成施工产值85.43亿元,比上年增长14.07 %,施工面积846.55万平方米。全区年末登记注册的建筑业企业194家。(六) 金融业
金融企业服务功能不断加强,金融存贷款业务量稳中有降。年末九家主要商业银行各项存款747.51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居民储蓄存款392.40亿元,比上年增长22.28%。因宏观调控,年末各项贷款330.96亿元,与上年相比减少12.99%,其中个人住房担保贷款60.52亿元,与上年相比减少25.45%。(七)商业
区域商业体系进一步完善。社区商业生活服务中心规划建设稳步推进,大渡河路久良财富广场建成营业,梅川路欧亚休闲街入选上海市十大休闲街区,建成标准化菜场7个。上海国际摩尔城项目土地成功出让。传统市场调整步伐加快,新长征建材装饰市场调整转型。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增加值16.17亿元,实现商业税收14.09亿元,完成商业销售营业额276.51亿元,实现商业利润10.38亿元。区域商业设施布点不断优化,社区商业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0.5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5%,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19.73亿元,穿的商品零售额3.98亿元,用的商品零售额67.30亿元,烧的商品零售额19.61亿元。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等商业业态整体规模不断扩大,年内全区连锁商业网点达到761家,其中,连锁超市门店116家,便利店263家。
商品交易市场交易活跃。全区现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94家,其中消费品市场75家,生产资料市场18家,生产要素市场1家;年内注销市场1家。全年市场成交总额856.14亿元,比上年增长5.04%,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170.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97%;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685.46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八) 房地产业
积极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房地产开发结构优化。商务、商业、宾馆等项目投资比重逐  普陀区阳光威尼斯
步提高,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8.53亿元,比上年增加31.52%,增幅比上年回落26.81个百分点。商品房预售面积124万平方米,预售金额117.35亿元;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18.97万平方米;存量房成交面积133万平方米,金额111.89亿元。年末在区注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205家。(九) 旅游业
2005年区旅游行业健全了旅游管理体制,加强了旅游资源整合;以旅游项目为支撑,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以旅游节庆为向导,繁荣旅游要素市场。在确保安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努力开拓业务,全区旅游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02910万元。接待888万人次。其中,旅游饭店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8970万元,接待118万人次;旅行社实现营业收入32323万元,组团51万人次,接待37万人次;景点门票收入6684万元,接待682万人次。主要住宿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1599万元,接待住宿人次144.73万人次,其中境外20.34万人次。积极推进星级宾馆评定工作,年末区内星级宾馆累计达23家,星级宾馆平均出租率达到65.23%。(十) 服务业
坚持把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强化产业导向,实施政策聚焦,加大扶持力度,制定了《普陀区发展现代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2006-2008)》,确立了长风生态商务区作为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地位。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载体建设,长风生态商务区累计收购储备土地140万平方米,完成土地招标挂牌出让5块,共计55.87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99万平方米,2号、4A、4B地块首批商务楼宇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真北组团商贸群中绿洲湖畔商务港地下结构封顶,兴力达国际博交中心完成商业主体结构,农工商总部二期东块进入7层施工。长寿综合服务带中圣天地大厦等5幢商务楼交付使用,财富时代大厦等4幢商务楼开始预售。真如城市副中心建设前期工作加紧推进,顺利完成规划方案的国际征集。目前,全区在建商办楼建筑面积达93.42万平方米。(十一)物流业
现代物流业发展初见成  
效。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本区部分)各大物流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市政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逐步完善,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现。园区全年引进物流企业和项目90个,总投资1.49亿元。农工商配送中心、普洛斯物流、太极医药物流等在建、续建项目进展顺利。顺捷物流、利丰物流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物流保税中心申办工作抓紧推进,物流业税收增长较快,康诚仓储、乐购物流等企业的纳税额同比翻了一番多,物流产业对区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高。2005年全区交通、运输、仓储业实现增加值4.59亿元,比上年增长33.12%。全区运输车辆6073辆,运输车辆总吨位37万吨。区属仓储企业总仓储营业面积为138.69万平方米。
历史名人
慧根
慧根(?―1900)玉佛寺的创建人,首任住持。据庄潞《可成大师传》及叶尔恺《玉佛寺记》记载,慧根原系普陀山僧人,曾单丁行脚,朝礼五台、峨嵋等佛教名山。他经西藏到达缅甸,请得大小玉佛五尊,迎奉回国。途经上海时,留下坐佛、卧佛各一尊。其余三尊运回普陀山。留在上海的两尊玉佛,得盛氏檀越等人发起,于清光绪八年(1882),在张华浜建茅蓬供奉,这是玉佛寺的前身。1900年,又在当时的江湾车站附近建寺,供奉玉佛。这是最早的玉佛寺。寺成不久,慧根上人即圆寂。
本照
本照(?-?)生卒年不详。玉佛寺第二任住持。据叶氏所撰《玉佛寺记》称,本照法师为慧根上人嗣法弟子,慧根上人圆寂后,即由其继任住持。他继承师志,勉力守成,曾进京请得藏经(即清《龙藏》)一部,藏于寺内。这部藏经至今仍完好无损,供奉在藏经楼。辛亥革命期间,江湾玉佛寺宇被占(一说被毁),佛像被弃置公园内。本照法师曾为此竭力奔走呼号,最后赍志以没。
宏法
宏法(?-1917)玉佛寺第三任住持。原为浙江天目山昭明院僧人,退院来沪。时值本照法师圆寂,乃由诸山长老推荐继任住持。宏法上人得常州天宁寺冶开及南京香林寺济南等长老之助,多方卫护,遂将玉佛从公园移至麦根路(今淮安路)赁屋为寺。冶开和尚为近代禅宗名宿,曾在本寺结七念佛,建念佛道场。一时海上名流,齐集本寺,玉佛寺由此成为著名道场。1917年宏法上人圆寂。
普陀规划
一、重点地区
1、真如城市副中心
位于内环和中环线之间,紧邻铁路上海西站,规划范围约600万平方米。启动区在曹杨路以东、铜川路以北,规划用地面积37.14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92.00万平方米,其中商业办公规划建筑面积73.14万平方米。依托沪宁发展轴线,特别是沪宁高速和沪宁城际快速铁,结合上海西站大型交通枢纽建设,搭建服务大平台,增强商务商业、物流信息、文化娱乐等服务和辐射功能,建设以现代商贸为特色的专业中心,同步建设副中心文化圈,将真如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上海西北地区的现代商务商业中心和公共活动中心之一。
2、长风生态商务区
位于大渡河路和中环线之间,东起大渡河路,西至真北路,南临苏州河,北达金沙江路,规划用地面积220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320万平方米,其中办公和商业150.50万平方米。突出生态水景的特色和优势,建设以组团式办公楼为载体的生态商务港、以滨河绿色休闲长廊为特色的都市娱乐休闲时尚圈、以现代工业设计与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研发设计产业群。努力建成“水、绿、建筑”完美组合,景观功能、生态功能、经济服务功能和谐统一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新高地、苏州河生态走廊新景观和上海西北地区的新地标。
3、真北组团商贸群
以中环线为中轴,南起苏州河,北至沪嘉高速公路。重点推进九大组团式商务、商业、宾馆、娱乐项目建设,规划用地面积70.66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00.36万平方米。搭建与长三角互为辐射对接的商务平台,汇聚大型企业总部、营销中心、研发中心,增强商务办公、科技研发、物流商务、涉外经贸、都市休闲娱乐等功能,打造中环线组团商务、华大科技研发、梅川路西段都市休闲娱乐、金沙江路汽车展销、梅川路东段涉外经贸、国际摩尔城物流商务六大板块,建设服务全市、辐射长三角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4、桃浦都市产业园
位于中环、外环线、沪宁高速和沪嘉高速之间,以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和桃浦工业区建设为重点,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西北综合物流园区槎浦基地规划用地面积249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31.36万平方米,未来岛基地物流仓储规划用地面积46.70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55.72万平方米,重点发展高端物流及相关服务业,拓展物流保税、物流信息、物流交易、物流研发、物流商务等功能,建设以陆港口岸和城市配送为特色的现代物流园区,成为长三角重要的物流枢纽中心之一。桃浦工业区占地面积416万平方米,着力提高科技含量,推动产业链关联带动和集群发展,增强创意研发、包装设计、新品展示、精加工等功能,建设特色产业明显、科技含量高、综合竞争力强的现代都市型产业基地。
5、长寿综合服务带
位于内环线以内,加快推进十一大项目建设,规划用地面积19.11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57.48万平方米。立足于结构调整、功能拓展和能级提升,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人文内涵和苏州河岸线资源潜力,聚焦楼宇经济,着力增强商务商业、文化创意、餐饮娱乐、都市旅游等功能,积极引进大型公司地区总部和知名品牌专卖店,集聚高层次的专业服务业,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充分展现繁荣繁华的现代都市风貌。二、主要任务
(一)经济发展
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现代服务业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稳步提高服务业比重,逐步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提升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聚焦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专业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休闲娱乐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等产业,积极发展文化、创意、旅游、社区服务等产业。基本建成以长三角企业总部和涉外经贸为特色的现代商贸服务集聚区,以电子商务为特色的新型要素市场集聚区,以陆港口岸和多式联运为特色的现代物流园区,着力培育以研发设计为重点的科技型产业集群。继续发展都市型工业、商业和房地产业,进一步发挥对经济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二)城市建设和管理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城区功能和市民生活需求,注重城区生活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按照服务长三角、服务市中心、服务郊区的总体要求,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推进城市形态开发、功能开发、产业开发和综合管理的和谐统一,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全面提升都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