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囊毛囊炎痒怎么办:西风:为何统计数据和群众感受是两张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30:45

西风:为何统计数据和群众感受是两张皮?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0日08:33  现代快报

  西风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普通百姓对物价不断上涨的压力感,那些经常在豪华餐桌上大快朵颐的人们是很难体会的。眼下,出入一次菜场,稍微添点时令或荤贵的菜,百元钞票就剩不了几个子。对一个工薪家庭来说,这样的开销是受不了的。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物价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创下自2008年7月份以来37个月的新高。食品价格上涨14.8%,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3.6%,达到了历史最高位,这其中又以猪肉价格上涨的幅度最大。今年4月以来的3个月内,猪肉价格涨幅超过25%,成为推动CPI持续上涨的主力。

  近期,虽然猪肉价格有所回落,但食用油、鸡蛋等食品价格又推波助澜,涨幅明显。

  这些都是百姓每天不得不面对的消费。

  更严峻的问题是,早先预计年中就将出现价格拐点的乐观论调破产了。经济学家分析认为,CPI并未出现强弩之末的态势,8月CPI仍将处于高位,本轮通胀恐怕要9月或10月才能到顶。

  经济的不确定性,是客观的规律。我们大可不必指责对CPI的政策性评估。各级政府把握机遇,以积极手段调控经济,力争把CPI涨幅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并在物价补贴上打破常规,帮助弱势群体渡过难关,是因势利导的办法。

  不过,现在也有一个令人反感的现象,即一些职能机关和地方政府,为了彰显调控政绩,总是出台一些体面的数据,掩盖民生负担加重的现实。近日,各省区市半年报全部公布。根据媒体报道,综合各地的结果显示,上半年31个省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全部“跑赢”CPI。

  究竟是CPI跑得快,还是自己的“钱袋子”涨得快?

  很多网友说,看看相关数据,再看看自己的收入,只能向全体同胞道歉:“我拖了大家的后腿……”;快报记者采访中,不少百姓也反映,没有感觉自己的收入增加了多少,倒是物价真真是涨得让大家心慌。

  统计数字为什么和群众感受呈现出“两张皮”?

  难道真如统计专家所说的那样:两者之间不存在可比性?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昨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说,必须把人民群众对环境的切身感受与监测数据统一起来。环境质量好不好,群众感受说了算;群众信任哪里来,科学数据是关键。要避免出现“两张皮”,人民群众深受污染之害、苦不堪言,而监测数据喜气洋洋、自说自话。

  周生贤虽然说的是环保问题,但群众感受和官方统计数据的脱节现象,在不少项目上都有明显的存在。收入和物价的比对就是其中一例。为什么会这样呢?

  问题可能在于,统计数据的出发点在哪里。

  不可否认,所有公开发布的数据都有一定的依据,不可能无中生有地捏造。但如果站在政绩考核的立场上,就会把对政绩有利的调查样本、权重比例等进行选择性取舍,或者在平均数、计算率上做文章,让最后的数字符合宣传的需要。反之,如果从百姓特别是弱势人群的真实感受出发,统计数据就会挤掉与民生无关的水分,还原民众经济生活负荷的真相。

  克服统计数据和群众感受“两张皮”,其实不仅符合统计学作为政策制定依据的初衷,更重要的,它可以主导政府与民众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进程。倘若百姓一再感觉自己“被统计”,甚至“被幸福”,他们对政府的信任就打了折扣。

  我们各级政府没必要在民生问题上自说自话。日子过得累不累、幸福不幸福,百姓心里自有一本明账。政府要做的,就是在民生艰难时刻,伸一把援手,及时调整政策,改善经济环境。8日,江苏省就根据CPI现状和趋势,迅速调整物价补贴政策:当月CPI涨幅超5%,补贴即增50%,并按月发放到位。为平抑菜价,近期还将出台价格调节基金使用方案。

  江苏的CPI在7月份涨幅低于全国水平,比上个月还下降了0.5个百分点。跟以往多是“跑”在前面比,算不小的成绩,按理,它可以喘一口气。但是,有关方面未雨绸缪,在扶民政策上先行了一步。

  恐怕这比急急忙忙表白“收入增速跑赢CPI”,沾沾自喜于自己的城市在“最具幸福感”评比中排名靠前,要有用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