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离子英文怎么说:如何禅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0:30:42
                                                    怎样禅修(一)身心合一

  身体在那里,心就在那里;身体在做什么,心就在做什么;手在做什么,脚在那里,你的心就在那里──身心不可分离,身心一致。例如:

   因此,说一句话就是这一句话,说什么事,就是什么事,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讲完一句,下一句话自然出来,不过在讲话以前,先考虑要说些什么,不是想讲什么就随便脱口而出,那就变成胡说八道,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或许也没什么话可讲,就是想用嘴巴不停地讲,这就是妄想,不是心口一致。

  心口一致必然知道自己要讲什么?表达出来以后也是清清楚楚的,这是修行人对自己身体的动作、语言的行为,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如此就不会做错事、说错话了。

  (三)心眼一如

  胡思乱想的人可从其眼神窥见,因为眼神飘忽不定,心中无主。不知看什么,表面上好像什么都看,事实上没有集中焦点的对象,更不明白自己的眼睛为什么要看, 1.在厨房中烧水、挑水、拣菜、切菜、洗菜,心就放在动作上,心中不起其它念头。

  2.如果在炒菜,手在动,心也要专心地在炒菜,头脑里没有其它的杂念。

  3.如果喂小孩食物、饮料,则一心一意地只想到喂小孩牛乳等食品,而没有其它的念头。自己的头脑非常地清楚、轻松、愉快。

  先计划知道要做什么,如果已经计划好的事情,在做的时候就不须用头脑想了,特别是在平常生活之中,有些是经常性的动作,譬如:漱口、刷牙、刮胡子、洗脸、穿衣服等动作,不知做过多少次了,就不必用脑思考。但是要思考的事就必须思考,若不须思考之事则不必用脑想了再做。

  往往有些惯性的动作,不须加以思考,一般人就胡思乱想地想其它的事。其实根本不用乱想,只要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比如:扫地时,一扫把一扫把地扫,而且扫得很清楚,洗碗筷、吃饭等都应如此。

  但是,第一次做的动作或处理事情,或者是对动作及事情根本不熟悉,首先必须思考,然后再想一想怎么做。正在做的时候,如果不清楚时,还是要想。这样就不会动妄念,而且是一心一意地在做工作。例如:一位母亲剪了一株花拿在手上,思考着如何将花插在什么位置较适宜,然后再小心翼翼地插好,在此过程中就是心无二念,不是在打妄念。反之,如果对剪花、插花的动作太习惯,结果手上拿了花,心里却在想着:'小孩在那边做什么?嗯!奇怪呀!为什么他那么安静,到底他在干什么?咦!小孩在动了,他走路的声音为什么那么地响呢?'请问这是不是妄念呢?是妄念。所以做任何一件事,均应将心放在那件事情上,心为那件事在做,就是正念而非妄念。因此,要经常保持身体的动作和心的念头在合一的状态。

  (二)心口一致

  譬如:我正在说话,一句接一句地讲给你们听,结果我脑中却又在想另外一件事,请问我是不是会语无伦次?当然会,因为口说心想,根本是两回事。如果正在讲这一句话,结果心里在想刚才讲的第一句、第二句话,这也就是在胡思乱想。

就是不知道将眼睛定在何处,只是脑中的思想不断地动,所以眼神也似幽浮般地飘动。因此之故,可从人的眼神中,观察出此人是否思想集中、稳定。

  在日常生活之中,要对自己的任何一个动作全部负责,也就是'一步一个坑',脚踏实地,步步为营。走路步步为营,讲话也是步步为营,任何动作都该步步为营。不是杂乱无章,不是东一鎯头西一锤,而是要身心合一、心口合一。

  少一些妄想,加一点正念,则智能日增,可开慧眼。慧眼开了,必然是烦恼和困扰的消除。唯有心得稳定,才能减少烦恼。唯有练习身心合一、心口一致,则心中的烦恼必然日减。当外在的境界扰乱时,你只要注意自己心里在想什么?眼睛在看什么?耳朵在听什么?如此,注意观看、听闻等,烦恼就不存在,结果是该听的听到,该看的也看到。

  比如:对方打来一拳,如果注意对方打出来的动作以及自己被打的感觉,那么心里就不会起烦恼。如果听到别人骂你,清清楚楚地听到声音在骂,也知道自己是被骂的人,这时心中没有烦恼。但是如果你心中起了波浪──我为什么被骂?他为什么打我?如此想的话,烦恼一定会展现出来,因为注意对方的缘故。反之,清清楚楚的注意自己的心念,则烦恼必定不存在。

     二、专注行与觉知行的不同
  以走路为例子,专注行是走时内心专注一点,未觉知旁边。觉知行是心仍是开放的,可觉知旁边的状况。此二者有一共通点,都是要求没有妄念,但是觉知行可同时觉知外在状况。同样是没有妄念,但一种是专注一点,忘记旁边。一种是心是开放的,看到房子还是看到房子,但心没有妄想。专注的譬喻:如握紧拳头,有紧张、压力,禅修者易头痛、身体不舒服,而且专注行不能持久。握紧拳头十分钟就会不舒服,专注会有很多副作用。觉知行的譬喻:如轻轻的握着拳,不费力,很舒服,要握多久就能握多久。二者方式不一样,专注会使内心有压力,易出状况的是专注行,而且专注一点,多少有排斥心理。例如,在禅修时有声音传来,心就不舒服,不喜欢声音,心是处在紧的状态。而觉知行是接受声音的出现、经过、消失,心只觉知而不受其干扰。分清楚二者的不同很重要,因为一开始所修的因不同,果就会不同。又如,在禅修训练经行时,来回走来走去。同样是经行,因不同,果也有不同。有一种走的很慢,每一动作皆非常慢,不知不觉即走入专注,结果变成一种专注行,身心有一种压力在。另一种正常地走,但很注意脚接触地面,无形中心走入专注了。也有注意脚动作时的感受。这些专注的方法,皆进入专注行,身心容易产生变化,也容易产生光、影等禅相。觉知行则只是轻松地知道肢体在位移,不是固定在一小位置上,较不易产生禅相。
  三、生活中的禅修与觉知行
  生活中五根皆在起作用,因此生活中的禅修要运用开放式的觉知。‘因’对的话,‘果’自然会在生活中呈现出来。此一重要观念即是,禅修需与生活结合,生活即禅修。训练心的觉知并不是很难。所谓心的觉知或觉性,是相同于密宗大手印、大圆满所说的明体,也相同于禅宗的佛性。动中禅便是强调觉性,一开始的重点是训练觉性及觉知力,使在生活中能成片、贯穿。一天一天增加觉性,最后终能圆满。这是第三个重要的观念:以觉性的训练可使禅修与生活结合。
  四、动中禅修
  接下来说明动中禅修的训练方式。如世尊所说,行时知行,住时知住,坐时知坐,卧时知卧。表面看是很简单,其实是很奥妙的。走时要知道正在走,停住时知道停住,坐下知道正坐下,躺时知道正在躺。这是一种很单纯的觉知,走时单纯知道正在走,过程中无妄念。一伸、一举,每一动作皆要知道,只是单纯的觉知当下的状况。我们在动的过程中,觉性就在里面。要使禅修结合生活很简单,因为整天人们皆在活动,因此可以时时训练觉性。在禅修训练活动中,需要比较科学式的训练,开始只知一部位在动、在停。经行时只要一直持续知道左右脚在来回走动。第一天妄念很快跑进来,不理会它,仍只知道肢体在动。持续下来,觉知的时间就渐渐加长,妄念就愈来愈少。来回的走时,眼睛仍自然的张开着。如果前面有人经过,眼睛看到而内心仍然觉知肢体的动作,但心不与外境断绝。知道外境而心仍保持觉知。第一天妄念多,觉知少。第二天知道妄念渐少了,觉知增长了。第三天妄念更少了,觉性更强。这种开放式的觉知,在生活中慢慢用得上。重点是持续、再持续的练习,觉性能持续愈长,就是觉性强。可以自己检验一星期中觉性的增加与妄念的减少。有时若想一件事想很久,表示妄念的时间长。训练久了,想一件事会愈来愈短。这是由于警觉到肢体仍在动,心很快就拉回来。觉性稳定的前进,妄念相对就愈来愈少,不排斥妄念,知道妄念升起,但心摆在觉性上,不压制念头,不随念头跑。禅修到第四、五天,觉性自然提高,妄念自然减少。觉性愈来愈能成片,经行时觉知脚在动。日常生活中手、脚皆在动,仍只选一部位觉知它。早上眼一张开,觉知眼皮在动,起床知道身体在动,走路知道左脚与右脚在动,刷牙知道手在动,从早到入睡一直训练觉性。觉性与日常生活一体,从早到晚训练,如世尊所说:觉知行、住、坐、卧。故生活即禅修,禅修即生活,这是开放式的觉性的训练。
  五、处在中道
  先举一例子:阿难尊者想参加五百结集,但大迦叶不允许,因为当时阿难尚非阿罗汉。阿难尊者心有所求,想早点证得阿罗汉,在结集的前晚不断的来回经行,在经行时未能放松心情,其觉性不够强,走了整晚,又累又不能证得阿罗汉,到了早上,想休息一下,此时内心没有期待要证得阿罗汉,正在躺的那一刹,仍不断保持觉知动作,此时心无所求,不松也不急,于此状态下就证得阿罗汉了。那一刹那,果成熟了,从初果证得阿罗汉。由于觉知的持续,果自然成熟,该来就来,不要先有期望,只要心一直觉知动作即可。正确的因是,心不要专注于一点,才不会偏离了中道,若太懒散也偏离了中道。故禅修中的中道是心不要太紧,也不可太松,要一直贯穿单纯的觉知,这是实践中的中道。一开始要将正确的因就摆在中道上,一直维持它,果要来就来,如同种树一样,种子要对,播种下去,一直灌溉它,成熟时果就来了。生活中的禅修,也是同样的道理,分分秒秒知道身体的动作,这就是灌溉,依据自然的法则,果该成熟就成熟。这是一种简单而合乎中道的原理,只单纯的灌溉,而不要把心弄紧,或散乱掉,果就来了。最初的觉性,未经训练就如一棵小的苗,慢慢灌溉它,就会变成一棵大树。同样,从早到晚觉知自己的动作,渐渐能成片,最后达到圆满就是成佛。
  六、觉性与看念头
  经由觉知一个部位,进而清楚知道身体的走动、起身、坐下,觉知力更强之后,强的觉性自然会去看心的活动,即心的念头。不是我要去看念头,是强的觉性去看念头。此时即禅宗的看话头,念头正要起,能觉照它。一切所有的烦恼贪、嗔、痴皆来自念头,一般人在烦恼升起的一刹那,往往不能觉知它,不知道自己正在生气,过一阵子才知道在生别人的气,这是由于觉性弱。必须有强的觉性,如光明一样,马上觉照念头。强的觉性是‘明’,相对于无明、无知,‘明’是强的觉性,这是训练出来的。一步一步觉性提高之后,自然会去看念头,最后能拔除无明的根源。一以贯之,整个生活中的禅修过程是一直培养觉性。是在根、尘接触中来训练。觉性弱的人,心会被外在好吃、好看的对象所牵引而不自知。惑、业、苦是在根、尘接触后产生。禅修的训练在于觉性。内心若有很强的觉性,在根、尘接触时,能够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对外境不产生排斥或被吸引。从早到晚,不断觉知肢体的动作,培养到高层次的觉性,就如储钱多了,就不必工作。觉性也如此,一直培养到最后,觉性即能一直存在着。以上指出一个重点:当觉性强时才能看念头,否则会卷入念头中。
  七、喜悦与禅相
  若一开始即采用专注行,即使能在禅修中产生很大的喜、乐,但回到现实的生活还是一样,对外境仍起烦恼。而生活中的禅修是采用觉知行,开始的因是开放式,知道外在的讯号,而不为讯号拉着跑,其技巧是一直觉知自己的动作,培养觉知力,禅修几天后,杂念少了,当觉性成片后会产生身心轻安。但一般坐着不动的静态禅修,极容易掉入轻安喜悦中,跳不出来。如世尊之前,有很多人修到四禅八定不能开悟,因为落在喜悦中,觉性显现不出来。觉知行不同,喜悦同样产生,当下继续觉知肢体仍在动,故此时喜悦只是喜悦,痛苦只是痛苦,心一直保持觉性。以此方法能突破修行上的障碍,不管狂喜、光明、佛等禅相出现,当下把它当成旁边的东西,只依靠自己的觉性,只知道肢体在动,这些禅相自然消失,禅修者心不会被拉跑。
  八、自归依与平等心
  生活中要以觉性为依靠,即佛陀所说:自己是自己的归依处,称作自归依,也就是依靠自性佛。死亡时唯一的依靠也是觉性,故觉知行是很踏实的修行方法。众生皆有佛性,动物因为条件不足,无法训练觉性,身为人则机会难得,可以在觉知身体的动作中来培养觉性。只要持续的练习,觉性渐渐提高,喜悦自然会产生。觉性高时,智能也自然产生。觉知力强后,就能看清楚身体、感受、心意、念头(法),此时不会被感受及念头牵着走,也就是说,此时具有真正的平等心与平常心。
  九、修行的次第
  修行成圣的过程要经过五根、五力的加行道,进入见道、修道。五根第一是信,要相信佛法、因果,正确的因即有正确的果,要相信佛陀的方法。世尊说:行、住、坐、卧要正念正知。要相信这是佛陀教导的方法,能致灭苦的目标。第二精进,对于方法要不断的去训练。第三是念,念就是觉知,在行、住、坐、卧中要觉知,选择一个部位的动作来觉知。人整天在动,因此可训练出无间断的觉知,能持续时即是定。这不是专注式的定,而是觉知式的定,这才是正定,也是日常生活的定。觉知动作而无杂念,这是真正的三摩地,觉性是全面开展、持续的,持续时就是第四定根。定中包含前面的信、进、念。定中有觉性时,第五慧根自然生起。信、进、念、定、慧的次第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慧是来自于根尘接触中,以强大的觉性来观察实相。无明在那里?在根尘接触中,没有觉性而被妄念牵走。无明如何断除?在根尘接触中,以强大的觉性,看清实相。慧如何产生?在日常生活中,以持续的觉性来观照,因缘成熟时,慧即产生。此慧是修所成慧,非闻、思修慧,是真正的般若。若心有所期待,念与定减弱,慧是不能产生的。念与定必须平稳、持续,慧才能成熟。五根更成熟时是五力,五力更加强后,进入七觉支,进入见道位,体证身心的实相,成为圣者。七觉支仍以念觉支开始,以觉性来贯穿,再来是择法觉支,观察身心的实相。精进觉支便是不断培养觉性。喜与轻安觉支,是由于觉性而自然产生身心的喜悦与轻安。觉性成片时,便是定觉支。在很强的觉性下,便有真正的平等心,这就是舍觉支,不黏着任何外境或现象,不被感受、念头拉着跑。例如,身体病痛时能不生气,因为有很强的觉性,习气不再产生。七觉支之后是修道位的八圣道。八圣道是中道,是生活中的一种实践。第一正见,要有正确的因果观念,正确的原因得到正确的结果。在生活、禅修中,使心有正确的观念,放在正确的位置,位置不要摆错,一开始只要训练觉知即可,不要急着进入专注中。心有正确的位置之后,只要一直灌溉它。正思惟不是妄想,是在生活中的正确思考。种种日常行为要在觉性下来思考、规划。正语、正业、正命是指日常的言行要伴随着强有力的觉性。正精进是在觉性中不断的努力。正念是单纯地觉知自己的身心行为,觉性成片后是正定。佛法的训练便是以觉性来贯穿整个修行的过程。
  十、归结到觉性
  佛法修行的核心在于觉性的培养,觉性圆满时成佛。各宗各派不同的只是技巧,但我在这儿推荐最简单的方法是,走的时候知道在走,同样的,站着、坐着、卧着、举伸时,当下要知道身体的动作,把觉性一直贯穿并培养起来。这种方式在任何时候皆可以训练。人是动物,整天在动,利用这种自然的现象来训练觉性,可说是一种最简单、最自然的方法。这便是生活中的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