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砂浆怎么使用:梦境中的真相(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7:37:04

梦境中的真相(二)

(2011-01-28 19:14:39)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迦那伽罗仁波切 梦境中的真相(二)2007-10-21 09:02

 

            
  (上师,闭关要多长时间?)

               
  正行的闭关全部都要是修过数遍以上前行的,长的前行修过三遍以上,短的前行最长有修二十多遍的,因为是正行闭关。前行在哪儿都能修。

             
  (上师,您要闭关一段时间吗?)

             
  我是这样想的,因为我看不到真正的希望,这个时代,有些僧人们弄虚作假,居士们又充满了憧憬和幻想,这样无法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教法之 幢,所以我想,除了上师让我做的事情和必须要做的事情之外,我要用终生的时间在山里修法。跑来跑去,“这儿有成千上万人等着你去度化呢!”这类的说法,就 是敦炯仁波切所说的“相似的善法”,因为你就是给一万人讲了法,这一万人不一定理解你所说的意思,即便是理解了不一定想去做,即便他想去做也不一定能做的 到,如果是这样的话,其实你做的事仅仅是名声上的,听起来你有上万弟子,仅仅如此而已,我觉得这对我没有必要,所以我希望我能够就像历代实修派的祖师一 样,居住在深山里,像年龙上师说的,“寂静处所建立实修幢。”真正在寂静的地方以身作则去修行,我不期望有多少人,没有必要,我觉得能够有个别人能够好好 地修法,真正如实地不愧对自己今生修行的努力,我觉得已经很满足了,我不需要钱财,不需要名声,我只需要有寂静的地方,有真诚的人在修行,别的我啥也不需 要。我已经这样想了,也要这样做,因为真正要放弃世间的事情,才能一心投入到佛法当中。也只有实修才能使佛法真正让人看到希望,我不希望等到十年二十年之 后,咱们这代人说不定谁就作古了,而死的时候,很难受地蜷缩着身体,无助、痛苦、无奈地等待着死亡的逼近,如果修行人都这样面对死亡,那修行佛法的利益能 体现在什么方面呢?我希望我们面对死亡的时候非常从容、具有把握,就像游戏一样,最好是提前说:“我明天要死了,你们来吧!”然后你虹化了。不能这样做 到,至少死的时候能够把握,死了之后出现瑞相,比如身体明显缩小,也让人看到希望。如果这也不能做到,至少心无畏惧,靠自己的力量就能跨越生死的河流。如 果不出现这样的人,那我们的佛法就仅仅成了一种学问了,没有实际的意义。我不是传播学问的人,我是建立实修法幢的人,所以我需要以身作则,我要到山里待 着,影响更多具有善缘和勇气的人放弃世俗的假相,真的到山里去好好修法,如果有一批人成就了,就会有第二批、第三批,后边的人会跟着就来了,当然如果人们 都是忙着找借口的话,那一个成就者也不会出现。

              
  名声和地位对于解脱都没有意义,所以一定要放弃这些。两千零二年,我坐床的时候,我说过,我之所以坐床不是因为坐了床才成为活佛(转 世者),是因为是活佛我才坐床,而坐床并不是目的,仅仅是为了争取一个发言权,因为我们阐述真相的时候,是需要一个身份来证明资格的,很遗憾,即便是真实 的,都需要用假像来证明!经过这五年来的颠簸和奋斗,我现在的心里,只觉得现在的自己是个无能为力的凡人,所需要的是用佛法的力量让自己产生真实的把握。 别把自己假设成已经不需要修行的人,而是要遵循古德的足迹,把今生和来生一起修,这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依然不想来回行走,虽然咱们很多年没见了,但是我在 想,如果你们修法的话,我很多年没见你们,你们也在修法,因为法是可以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如果大家不想修法,只是见了,不断地作表面的安慰:“你好 啊,念念经吧!”要靠这样安慰的话,总有一天我们会死掉,如果死了,没有人安慰你了,你就不修行了吗?生死只有自己“亲自”去面对,无人可以代替!所以从 现在开始,这种虚伪的、暂时的事我们要尽量都放弃,也不要想去做这些事,如果你们是真正希求解脱的人的话,那么,我在山里等着你们,如果你们是真正的修行 人,要以解脱来说话,别的都没有意义。我们需要的是真正有把握的人,如果这种把握都是装出来的,那么就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要到山里去!你们想通之后也到山里去,想不通之前好好地在家里养家糊口,多多学习,培养自己真实的出离心、悲心和信心。我无意去 指责谁,我也无意说谁对谁错,不是说公道自在人心,而是说因果真实不虚,自己的生死自己把握,自己把握不了,谁也无法替代。像法王晋美彭措上师、年龙佛母 这样的大成就者,你们也见过、听过,甚至依止过,上师走了,我们还是老样子。

                        
  真是就像敦炯仁波切所说的,如果是为了上师们的话,你可以马上放弃,如果是为了自己,这样懈怠就太不合理了!

                       
  (上师,为什么您说这样慢慢修,不管结果肯定修不成?)

        

         这只是启发你要让自己在这辈子一定要成就,至少是要不懈地朝着解脱努力!“你这辈子肯定不能成就!”我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也不会说,我相信任何人都机会一生解脱的。   

                            
  慢慢地修,不管成就不成就,自己修就行了,这样肯定修不成。为什么这么说呢?佛经上说:“譬如夺标人,得失虽有二,但以得为准。”就 像投标有投中投不中,我们在投的时候就要以投中为自己努力的方向。目标要明确,也就是你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解脱,你抱着要解脱的目的,如果你没有解脱、成 就的时候,只能说你修行的方式上需要改进或者调整,如果说“无论是否正确,我这么做就行”,那你的目的已经不是为了解脱了,是为了做什么而已,而“如是因 得如是果”,以方式为目的,在你做的时候已经达到自己的目的了,这肯定不是解脱,除非你的目的是解脱,那么成果也必然是解脱。如果你抱着随便如何的心来修 行,结果也就是随便了。

            
  我懂得从一个凡夫一直到成佛所有的道路,但我传授的,除了前行还是前行,是因为我觉得我的目的是为了让你成就,而不是为了向你显示我可以传法。

                       
  秋霓仁波切说,对于个别具足坚定信心的修行人要赐以正行口诀,我也想了想,个别有些老年人年事已高,修太多其它的法也修不了,但是他 们通过修行前行,建立了较好的信心,那么可以尝试着做正行的引导。因为我传法的目的是要传一个便有一个人能够具有把握,不是传了之后什么也不懂:“咦,好 像是这样的吧!”那还是不传的好。传了之后就像钉子钉到了铁里一样,让它稳定不动,就像肉包子打狗一样,完全就能够吃下去。我要求的限度,以后也不会宽 松,我看了很多上师们传法,了解其中的利弊,不是有没有前行,或怎么传的问题,关键是人和法是不是契机的问题。因为传窍诀是很容易的事,密法就是指示,很 容易,但是否能够产生一种亲和力,心法交融的力量,这就要看你自己修法的基础,没有稳固的基础,就是传了甚深的法,你也达不到那种甚深的境界,一瞬间的感 悟就会过去,一旦过去,就像《康熙王朝》里的诗一样,“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花丛都不见。”咱们的证悟也会是这样的。上 师一讲,好像是这样的,慢慢慢慢就被妄想包容了。“哎,当初好像是这样的,哪去了?”去找那种感觉,上师说过要这样地待着,要安住在当下,慢慢就成了《文 殊大圆满愿词》里说的,“寻求修为徒自劳苦因”。所以你看很多得了大圆满窍诀的,闭了十多年关的人还在找着,像对暗号,刻舟求剑。这是我所看到的误区。因 为这个缘故,我觉得没有必要忙于学习正行窍诀。

               
  我可以让任何一个人在几分钟之内契入觉悟的境界,这是可以做得到的,但是没有意义,因为这很快便会丢失,我现在要做的事,是要避免所 有的误区,要让人们能够清晰地把握真正有用的东西,把握是抓的住、摸的着的。要这样做到的话,要看到他真的能够做到才行,所以我把人们撵到山上,通过长期 的努力修行之后,我觉得差不多了,先把误区排除,真的把握住、不退失了的话,那就真实地成就了。

       

         因为空间等顺缘的隔阂,你不能长期在上师身边,所以当直指心性的一瞬间过去之后,剩下的就靠自己找,就像在刻舟求剑,你把所有的证悟凝聚在当时那一刻,听 过窍诀的人都在回忆,当时上师给我讲是什么样的?这就是“寻求思维”,所以是“徒自劳苦因”。这都是顺缘不具足。所以我就是要避免这些误区,我知道所谓的 迷信和正信之间的差异,从于法上,我向许多的上师们学过这些道路,弟子们的误区我是亲眼看到的,积累别人的经验来提醒自己。剩下的,就是需要坦诚,当然光 坦诚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顺缘,一个坦诚而没有顺缘的修行人也是难以成就的,所以为什么佛说善根、福德、因缘,有善根能遇到,有福德能修行,福德就是顺 缘,有因缘能够成就。

  

         我们要放到关房里去,让他在闭关当中逐步把握,要不然泛泛地说,明白也仅仅是灵光乍现,过去之后,一无所获,所以修行这个事是循序渐进的事情。也许能开 悟,但是关键是之后能否把握住,开悟就像驱散云隙见日一样,一瞬间谁都可能开悟,但要想把握住,那就得仰仗方便了。龙钦巴尊者说:“仅凭见性不能成解 脱!”开悟这一瞬间和解脱没有关系,仅仅是一个趣入点,只有把握住它的时候才能趣入解脱,这个差别是很大的。现在大多数自以为证悟了的人,其实都是以一些 相似的开悟境界欺骗自己,按敦炯仁波切的话说,牛把鼻子上的绳子交到别人手中,牵你到哪儿就到哪儿,咱们现在还不是被环境所左右吗?所以还是要慎重。

                        
  密宗的开悟来的太容易了,反而很多人把握不住,误区重重,所以需要谨慎地学习实修的教言,做无愧解脱的修行。

                      
  (上师,是不是开悟之后的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

                      
  是啊,开悟之前所有的修行都是前行,因为都是基础,开悟之后才是真实的修行。

                   
  开悟容易把握难。咱们现在所开悟的境界就像补丁一样,慢慢都丢掉了。

                      
  真正证悟的境界是不需要言谈就可以契入的,而且是完全洞知的境界,证悟是洞知一切的境界,即如所有智、尽所有智,这是佛陀才有的智慧,凡夫的开悟会是这样吗?但是就是这个意思,我的确有这个经验,我也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我只能说这是个事实,后来终于在敦炯仁波切的书上看到,敦炯仁波切说:“如果真正如实地见性,将会现见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的境界。”这是祖师教言里对于开悟境界阐述的一个证据。因为在这种真实证悟的境界当中,可以洞见一切诸法,所有轮涅,一切众生心念,全部都了然于心,三世因果朗朗然现起,你没有任何不知道的事,洞知一切,而且见一切诸法本来性空,无生无灭,朗朗寂然。这两者双运现起的时候,叫二智现前,真正圆满的证悟是要这样的。法相宗的人们要说起来二智的话就多了,但是我讲的是开悟这一瞬间是如何的情形。

                    
  龙钦巴讲,证悟空性的境界和你愕然时产生的境界“相似相似,最终失误”,两个非常相近,看上去好像是一件事,但是其实有天渊之别,可是现在咱们很多人相似为究竟。抉择这些要有经验才行,没有经验,光从嘴上说一说大道理是无济于事的。

                    
  现在还是先别谈“空性”,先“有”了再说,先把因果守好,出离心等等基础的命要都要好好修一修,不好好住守因果,必然不能超越,还是 务实点,从有痛苦轮回,产生厌离,修行无常,升起大悲,建立信心,依止教言,清净持戒,建立正见,把握修为,见行不异,而后顿超来修行为好!愿各自勤勉!

  

 

( 2007 年 8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