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经天与彭于晏身高:业·资粮·及如何消业(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38:49

业·资粮·及如何消业(二)

分类: 达诺卡萨师父的开示 那么为什么会有无明,会有业呢?佛说:“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继成道,皆不成就。”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由于有无明,有你,我,他的分别,于是就兹长了,谁做什么事顺我的心,他就是爱我的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我看着不顺眼的或不顺我心的就讨厌他。“为憎爱心,养心明故。”那么憎爱的心从那里来的呢?从无明而来啊!“相继求道,皆不成就。”由无于明再增无明,由业力再增业力,就这样连续不断的循环着,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循环中求道,是永远不能成就的。

    大家看,这是佛说的,业从何生?从爱憎之心而生,那么爱憎之心何处而来?爱憎之心由无明而来,那么什么是无明,就是四大颠倒,认假为真,那么什么是假?诸位,你我现在都是假啊!只是由于我们自己眼盲而看不到,由于我们心不觉悟而认识不到,这些佛陀都在经典中非常详细的告诉了我们,问题是你要有智慧能够读懂它,明白吗?所以我在前边曾经说过,做为一个修行人,你必须觉悟!觉悟!!再觉悟!!!否则你一事无成,什么也学不到,也成不了。

 你们念佛,哪一个念到明白我说的这些了呢?有,那么恭喜你!没有,没有怎么办?要多问几声自己。诸位啊!告诉你,念佛,修行,如果上了路是一件非常庆幸的事,同时也是一件非常非常清苦的差事,但苦中有乐,那其中的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懂吗?所以一个想追随佛学的人你要做好,为众生做一辈子牛马的准备,而不是当爷!

    我们在前面,讲了“一念”下面我们再讲讲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是生长业的根源。一个人当你证得了“一念”,你就没有业了,你若做不到,那么求其次,你若懂得什么是真心忏悔了,也能消业,但是许多人不懂啊!因为有许多人,特别是一些出家众,总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可忏悔的。记得几年前,我曾用笔抄了一篇《普贤行愿品》中的忏悔品,给一位小师父,因为他当时有些问题,问到我该怎么办?于是抄了忏悔篇,并告诉他如何忏悔,过了一段时间,再见到他时,我问感觉如何,答曰:“我在佛前不知该说些什么?我觉得自己没什么可忏悔的等等,等等”。我说:“那你随缘啦。”天哪!竟然有人说没有什么可忏悔的,言外之意他全对喽?而且张嘴我,闭嘴我的,岂不知正是这个我在增业障道 ?“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这是佛所说的,什么是我相?就是那个假我所认识的一切就是我相。我们追随佛学,三藏十二部所有佛经要我们破的也正是这个“我相”。有人说,我不自私,我有善心,从不和人争吵,也无我相,我抛家舍业的出家修行,连家都不要了,我还有什么?可是却不知,你还有个出家,修行,成佛的心在啊!你或许要问,这也不行吗?佛说:“其心仍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磐,皆是我相。”就是说,一切众生认为自己悟道,乃至证得如来境界了,最后认为我已经空了,清净了,没有杂念妄想了,涅磐寂灭了等等,却不知,有得道、悟道、成佛的念头,这正是我相啊!你不要以为,你证到了清净涅磐,一念不生了,岂不知,这正是我相啊,因为你还有个清净和一念不生的在啊!懂吗?

    什么是“人相”佛说“谓诸众生,心悟证者。”什么意思呢?在前边说过我相,就是假我所了解,感受的等等,什么是假我?就是知道吃,知道喝,知道生气、高兴的这个肉身,在这里是另一句话,说人相是“心悟者证”就是悟道了什么的这个心,即是人相,有个悟的在就是人相。譬如有人认为自己已经悟了,超过谁谁了。这个居士不行,那个法师不行,别人都不行,唯有自己行。这就是人相。要知道,佛说,心存有一点点我已证悟的心理也是人相。

    什么是众生相呢?佛说:“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悟所不及者。”就是说做人啊!了解自己容易,了解他人难,因为人总是为自己想的多,为别人想的少。譬如说,别人的孩子生病了,你一点也不急,因为和你没关系,就如同有人说,那一伙人真讨厌,如何让人烦时你不生气一样,因为你觉得那是说别人和你没关系,注意:什么是众生相呢?佛说“自证悟所不及者”。就是你所想不到的,也就是你认为和自己无关系的就是众生相。因为众生是指群体,和“我”没什么关系,如果要说,你们那伙人,你就不干了,要知道,众生相,是我相的第三重投影,是由我相而来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是你这一伙,就是他那一伙,而无论是那伙,都离不开你、我、他,对不对,如果没有你我他也就不会有众生,是不是这样啊?

   “我相”心所证者。

   “人相”心所悟者。

   “众生相”自证悟所不能及者。

   “寿者相”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

    何为寿者相呢?寿相是我相的第四重投影,就是说在觉知前三相的同时,已经清清净净一念不生了,就是说已经悟了道了,照见五蕴皆空了,你们说这个境界高不高,很高了。一般人很难达到。但是倘若你还有个一切皆空,一念放下,清清明明的在,你还觉得这就是道的话,这正是“我”在妄想啊!

    存在“觉我”这是大妄念。是罗汉境界,因为凡夫觉得有个我,罗汉觉得没有我,若有、若空,半斤八两,都不能成佛。因此佛说:“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如汤销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存我觉我,亦复如是。”你们看这是佛说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能够证得什么是空了,但是你有个知道空的还在,这个知道空的不昧之觉也是尘垢,就如同我们大家想去西方想成佛,无论你修的多好,但你还有个想去西方,想成佛的想法在,这也是尘垢,也是污染。因此佛说:“如汤销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存我觉我,亦复如是”。佛老人家,怕我们听不明白,于是又举例告诉我们,佛说这道理就如同,用热水浇冰,冰就化成水,冰就不存在了,注意啊!冰不在了并不是没有,制造冰的材料水还在,对不对?但凡夫以为冰化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他死死抓住着冰,也就是我们的杂念妄想不放,而闻了法的修道人天天求往生,求成佛,就等于天天用热水去浇杂念妄想这决冰,浇来浇去只是将冰化成水而已。懂吗?这是两极分化懂吗?真正的佛法应该是什么样子呢?也就是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是什么样子呢?就是想把冰变成水就变成水,想把水变成冰就变成冰,一切自在。那么一切自在的前提是什么?要顺其自然,懂吗?这样说大家能明白,能接受吗?要知道,对有些人来说,接受起来很难,因为在你们的修学过程中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样的论点,但是诸位啊!这不是我编造了来欺骗你们的,这是佛在大乘经典中讲的啊!难道说佛也会欺骗众生吗?不,不不不!请你们记住,不是佛法有问题,而是我们自己的境界跟不上去,为什么跟不上去,因为我们连什么是佛法,什么 是业,为什么要追随佛学这样一个概念都搞不清楚,你怎么可能真的明了佛法呢?尽管我们整天的嚷着学佛,学佛,消业,消业!但究竟怎样才叫学佛,才叫消业呢?你们自以为自己知道,但你知道的那个不对,你们只知末法众生业大,但你如何才能消业?你连业是如何产生的都搞不明白,请问如何消?就像我前边所说的那些话,其实都是在说业如何产生及如何消除的方法。

    如何消业?最好的办法,就是有所传承的持咒,持什么咒,如何持?这要有明师指点,也就是说根据你的根基和因缘来选择所持的咒。本师咒、六字明等等,但是在坐的有几人听懂了呢?或许有人会说,你知道我们听不明白,为什么还这样说?因为我前边说的那些,很多都是经文里的内容,要知道,经文是不允许乱改的,谁都没有这个权利,只能按照经文的原意译成现代人能听懂的语言即可,明白吗?但做这个工作的人必顺是智慧者,普通人不可以!还是那句话,随着大家智慧的增长,迟早有一天你会分辨出真假的,在坐的诸位里,有人对此深有体会。同样,我希望通过这次清净道场的清净修行能使更多的人都升起这样的觉受,都获得一双慧眼,那样,你就可以用智慧的力量,回到心性的家园了,懂吗?

    懂得了一念,懂得了忏悔,懂得了四相,就可以消业!当然这些都是诠说,是没办法的办法。目的是为了方便,方便什么呢?把心带回心性的家园。

    我们前边简略的讲了什么是业,并由此懂得,其实我们这个世界就是由业形成的,如果没有了业,也就不存在这个污染不堪的世界了,言外之意,一个人当你明白,证得了这个境界,自然而然就变成身于污泥而不自染了,就像荷花一样,你们知道为什么佛学这么推崇荷花吗?其实就是这个用意,什么用意?身住五浊恶世,而不被其所染,诸位若能做到这一点了,你才是真正值得人天鬼神佩服的大丈夫,一个真正的释迦后人啊!懂吗?

    下面我来谈谈资粮,资粮就好比我们出远门要带的干粮,当然,现在谁也不带干粮了,出门带足钱就行了,但是钱,你也要有地方去挣才得啊!譬如我们的小孩在美国,一走好几年了,做家长的很想他,很想去看看他,想去看孩子,无疑,你就要比平常多积累一些钱,甚至还会去找一份额外的工作。攒钱去美国。可是到了美国以后,你才知道孩子已经去了另一个国家。可你的钱只够到美国,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只能在美国打工挣钱,然后要莫回家,要莫找孩子,对不对?反正你的钱是没有了,你要想办法攒钱。大家知道,挣钱就要付出,有时则需要很辛苦的付出,是不是?倘若在去美国之前,你已准备好了往返的钱,就不会这么辛苦了,是不是?但是由于你考虑不周,所以才遇到这样的烦恼,是不是?

    修行也是这样,往往我们在修学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原本一起闻法的同修,随着修学的不断深入,彼此之间的距离会逐渐拉大,甚而一些人最后根本无法理解、听不懂,跟不上向前的队伍了。

    话至此,使我不由得想起与“清定”上师相见的情景。记得那是在一处修行圣地,地貌环境犹如圣地巴颜喀拉山,朦胧而圆吞吞的山脉连绵起伏,绿融融的草地片片相连,草虽不高却也新绿,冰川融化的雪水从草地中间穿过,于是,这山、这绿、这河流和小溪搭配在一起,使人身在其中温馨如画。我行走在两山相连的峡谷里,不知身在何处,也不知要去往哪里?只是随着不尽的人流向前!向前!向前!大家彼此默然无语,头低着,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只顾一劲的慢步向前走着。这种宁静与沉默使我不由自主的环顾四周,然,就在我无意回首的一瞬间,我看到了坐在近处山坡上的清定上师,我无法形容那一刻的惊喜,几乎雀跃的大声喊出,可是周围的气氛使我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人们只顾埋着头向前走着,没有一个人停下来与上师打招呼,似乎他们看不到什么,一个个就象木偶僵尸。我可顾不了那么多,我欣喜地跑到上师身边,只见他老人家满脸微笑地望着我说:“你从他们队伍中走出来不后悔?”我摇摇头,上师又问:“你真的不跟他们走了?”我坚定的点点头!就这样,我和上师目送着过往的人群,真想喊他们到上师身边来,然,没有一个人抬起头来理会我,我坐在上师身边,不知过了多久,人们只顾从我们身边走过,没有一个停下来,我不解地望着上师,上师似乎了知了我的心意,只听他老人家说:“你能够留下来,这很好,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留下来的,每天将有无数人络绎不决的从这里经过,但都仅仅是匆匆走过而已,尽管都曾修行,但能留下来的却了了无几,他们只是匆匆的来,匆匆的去,到死都无所收获啊!他们以为自己在精进、在修行,但是究竟去往何处?他们真的不自知啊!就象这些过往的人流,只知随溜而行,却不知自己走上的正是通向死亡的路啊!像这些人由于无知无明,由于心性不了,即便得遇殊胜因缘又将如何呢?只能象这过往的人流,与上师相见而不自知,与因缘相遇而擦肩走过。没有办法,最后终因力不从心而放弃了修行。这样的人在我们修行队伍中太多太多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资粮不具。为什么资粮不具足?由于无始以来,我们所造的种种业的关系,换句话说业会使我们在修学的路上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障碍,而若想破除这些障碍,就必须要有能量,而这能量的来源就产自于我们的资粮。

    要知道,一个资粮不具足的人,就如同出远门而没备足路费一样,像这样的人是不可能顺利的到达目的地的。那么,如何才能具足资粮呢?这要依靠六度法,六度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是积集资粮最殊胜的法门。倘若此时修者能够依止明师修曼佗罗供,那在好不过了。因为仅修曼佗罗供一法即具足了六度共法。当然,如果修者能 有缘得遇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那在修行的路上就更加方便迅速了。遗憾的是,一些人把禅净密弄得四分五裂,使得一些修学者不能学到相应的法,要知道,在消业与聚集资粮上,再没有比持咒更得力的了,但往往无明和固执使我们与殊胜之法错失良机,使许多人不能遵照圣者的教诲,由浅入深的了解、修学显密之法。同样也使许多有根基的众生失去顿悟回家的因缘。要知道,一旦错之交臂,这一生就空空度过了。请问,在坐的哪一个愿意空来一生呢?当然不!是不是?

那怎么办呢?

    第一,通过几堂课下来,你觉得我讲的与你很相应,什么叫相应,就是走到那儿都觉得放不下,仿佛这个问题不解决,就吃不下睡不安一样。很亲切(大有相见恨晚,牵肠挂肚的感觉)注意啊!不是对我牵肠挂肚而是与我讲的法。懂吗?

    第二,你觉得我说的也很在理,就是心中疑太多,一句话,信心不足。这个时候你应该修上师相应法,以此来集积增上缘也就是增上资粮。

    第三,心非常虔诚,也想好好修行,就是听不懂这种情况应持咒或念佛究竟如何选择?这要看来者因缘再定。

    如果有以上几种情况,你来找我,我来告诉你怎么办?!但是你要对我说实话,不要以为能够欺骗的了我,不信,你就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