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阿修罗结局:【少年游】之安昌,轻静的烟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8:21:46

【少年游】安昌,轻静的烟火

关键词:摄影 旅行 散文 少年游

古镇乌篷

文|lingdwei 摄影|lingdwei

江南的小镇,安昌是我去得最早的一个。在杭州的小客栈里,有人怂恿我,去安昌吧,还是原汁原味的古镇,没有商业味,人们还在小镇里安详地过着柴米油盐的烟火生活。

于是一个人背着包,搭上车,几经辗转,寻它而去。

我天生就适合去远方,每当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总有一种难言的喜悦在心中。不惊慌,不害怕,不孤独。看到远方的一山一水,一花一草,我都异常兴奋。它们是属于我的,这么多年,一直在等着我来看它们。

有喜爱群居的朋友说我,一个人旅游啊,真没趣。

我笑而不语。一个人在路上,随走随停,不受羁绊,喜悦奔波,激动寂寞。这样的人生,他永远难以体会。而旅行,是生命存在的另一种方式。在路上,是一种姿态,若你喜欢,这一姿态便优雅了,成为一道风景。

恰黄昏时候,抵达这个小镇。跟我一同下车的还有一位老人。他说,他也是到安昌的。很沧桑的老人,两鬓斑白,额头全是皱纹,穿着很旧的衣服,身后还背着一捆秸秆,他说他到外面搭完戏台刚回来。言谈中透着一股淡淡的疲惫。

我问他住哪,他说住很便宜的旅馆,15块钱一个晚上。我说我也去住,他忙忙地拒绝,不不,条件很差。

心里微微一痛。一个老人,为了生计,还要担待起怎样的艰苦? 

安昌,素静的安昌 

太阳刚落下去,人们吃完了晚饭。跨过镇口的桥头,远远的看见水面还罩着一层烟霭。想起鲁迅先生写《风波》里的情形,九斤老太仿佛要在眼前横空而出。

走在石板小路上,檐下的红灯笼渐次亮起,看着那个老人远去的身影,我举起镜头,按下快门。

这人世,总有某些时刻,让你静静体味到生命的劳苦艰辛,瞬间醒悟。哪怕只是一个背影,几句话语。总以为自己不过是个悲天悯人的简单少年,看到人世的疾苦就流泪,看到人心的诡异就忧伤。而浮花浪蕊的人世,终要使人对所有的悲伤都视而不见,成为这世界的同流。

有时觉得,纵然万水千山地走遍,若没有一些苦难让你对生命进行深省和敬畏,再美丽的风景,再奢侈的旅行,皆为虚妄。

我住进了小镇的供销大楼。过去是供销大楼,现在是简单的旅馆。一楼还卖着百货杂物,很旧的货架。前台一部电脑,老得不像样子,外表已显出浓浓的黄,旧岁月的颜色。掌柜费了很大的劲儿才把我的身份证扫描进去。又拿出一本薄让我登记地址,是从前的双行薄,记得读小学一二年级时常用来练习作业。

他甚至自己还用尺子、圆珠笔打了格子,一列列。

看到这些,猛然想起许多旧岁月。不过眨眼之间,却是自己告别了许久的日子。

房间里摆着老式的木架床,床头有雕花,床沿是逐渐脱落的乌漆。挂衣服的柜子也是沉厚久远的气息,从前的闺女出阁,嫁妆必是这种柜。

我的手指在这些残老的东西上游移着,旧光阴一点一点地荡漾在我脸上。于是,忍不住就笑出声来。我和从前,又结结实实地来了一次相遇。

晚上九点之后,小镇就静得出奇,人们已逐渐关门闭扉地安静睡去。

我不甘辜负这寂谧的时光,沐浴之后,跟掌柜打了声招呼,带了耳机,到门前的小桥上坐着听起歌来,枕着身后缓缓的河水。不远处,一盏盏微亮的灯光照着偶尔夜归的人们。 

安静的烟火


   第二天早早地睁开眼睛。看着窗外乌黑的屋脊,在晨曦中一点一点地醒过来。

人开始多起来。有老婆婆,三三两两,闲坐桥头,摇着蒲扇,欢快地拉着家常。

太阳出来了,洒下暖黄的光线,笼罩着这个小镇。

人们在河边漱口,浣衣,洗菜。

这些场景,涤荡着浓浓的烟火味,一点一滴地触到我心里。这就是生活啊。它那么真,那么真的呈现你眼前,一片安宁祥和。

我沿着河岸散步。

看到那些桥,一条又一条,全是上了年纪的,清朝,明朝,甚至元朝。

那水也不清澈,甚至浑浊。但似乎并不妨碍人们的生活。早晨有妇人穿着睡衣在清洗夜壶,晚上依然有懒得洗澡的少年跳进水里一顿猛扎。

乡下人不像城里人来得讲究,样样清洁。但这样的土生土长,自然,生动,隐隐地透着一股田园风味,麦当劳加工不出来。

老人们早早就坐在了茶馆里,闹哄哄的。屋里摆着斑驳的方桌和长凳。非常旧老,非常风情,就像老电影。头顶的匾额上题着几个脱漆大字:福安居茶室。

古镇酒楼也开始活跃起来,迎着朝阳,临河摆上家具,依然是方桌和长凳。红底白字的招牌绣在充满古意的锦旗上,早早地探出河面,映在青波里。有乌篷船划了过来,橹桨欸乃。划船的老伯,正是戴了绍兴有名的乌毡帽。立即有游客动了心,忙忙地招呼,船家,我们要坐船。

有老奶奶坐在门前,戴着老花眼镜,傍着身后的小桥流水,一针又一针地缝着衣被,不远处停着三两的乌篷船。它们,又在等待着谁的摆渡呢?

光阴,那些绵软的光阴,就一寸一寸地,从这样安静的烟火中悄悄溜走。过去了,便是一个个平凡的小日子。又轻,又静,从不惊扰到谁。这恰是安昌的气质。

它好比一个赤脸素颜的村妇,不娇艳,甚至不动人。但真实,质朴,有什么就是什么。赤裸裸地摆在那里,丝毫不做作。而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品质更容易打动人呢? 

杨柳青,乌篷泊 

后来去看穗康钱庄,一条狭长的小巷,全是铺了青石板的。我总是钟情于这样的小巷,爱它的曲折迂回。仿佛小巷那头,总会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或者,站着一个名叫丁香的姑娘。

遇到热爱摄影的朋友,带了单反,迎着晨光踱进小镇,拍几张照片,热气出来时悄然离开。非常内敛,非常安静。

镇口的桥头,杨柳葱葱郁郁,几只乌篷船泊在岸边。

戏台旁边,两个赤着膀子的少年在窃窃耳语,偷诉着谁家的风流韵事。

小镇散落的几处景点被圈了起来设卡收费,纵然是不多的几块钱,可我总是讨厌这样的勾当。宁愿不去看,宁愿停驻在一个又一个的桥头,看看脚下的流水,发发呆,体味小镇的静谧。

镇口一批批仿古的房屋建了起来,那白墙黑瓦新亮得刺眼。我觉得没有丝毫趣味,走过去,简直一眼也不想多看。除了钢筋水泥,砖瓦空壳,那是一点灵魂也没有。它就在我的眼前,却和我的心,隔得那么的远,简直隔着万水和千山。

而小镇里的青石板,老拱桥,黑瓦片,无论多少年过去,却一直会烙在我的心里。

来生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