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如琼容易受伤的女人:姜莱:方正县的不可承受之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8:09:30
姜莱:方正县的不可承受之重作者:姜莱来源:作者赐稿来源日期:2011-8-6本站发布时间:2011-8-6 20:30:40阅读量:1185次  方正县树立的“日本开拓团民亡者名录”碑墙被媒体曝光后,此事已演变成一件政治事件,中国部分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再次爆发。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也是方正县政府始料未及的。

  在我看来,方正县此次的为日本亡者立碑,既谈不上是什么闪耀着人性光芒的壮举,至少当地的官员未必有这种人道情怀,也不必与“卖国”、“汉奸”之类的行为扯在一起。方正县政府做这件事儿,与其他地方政府热衷的种种“政绩”一样,无非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招商引资,打造旅游题材,这才是立碑的主要动机。此外,联想到此碑出台的历史渊源,碑墙所在地“中日友好公墓”形成的前因后果,我们也要承认,方正县政府这样做,也承担着打造“中日友好”基地的政治使命。毕竟,日本战败之后,有1万5千日本“开拓团民”聚集在方正县,其中5千人死于此地。在那段时间,这里上演了多少中日两国普通人之间的恩怨情仇,悲欢离合的悲喜剧。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以公墓和碑墙的形式昭告后人,就事论事,并没有什么错。

  但我还是反对这面碑墙的树立,原因并非一道石头碑墙能“卖国”,能充当“汉奸”,而是这块碑的出台,忽视了中国人作为侵略战争受害者的感受。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日本对中国人的伤害是最深的,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日本对自己的伤害行为的道歉也缺乏力道,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背景下,为“开拓团民”的亡者立碑的官员,你们设身处地考虑过那场战争的中国受害者,那些抗联烈士、慰安妇、南京被屠杀者的遗属和后人的观感吗?因为你们忽视了这些人的情感,大量中国人开始反弹,批评你们的作为,你们也就得承受,哪怕你们觉得委屈。

  无需置疑,一些国内民众对此事的强烈反应,并非都是理性的,也并不是都有道理,有些反应还很极端。这些对方正县猛烈抨击的言论中,有的对日本的政府与国民、军人与平民、战争机器与经济殖民不加区别,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和谩骂中,有的只是情绪的失控和宣泄。但即使是这样,政府恐怕也必须接受,而无权指责民众如何不顾大局,如何没有战略眼光。现代政府应该是这样的:对民众的任何情绪和言论,它无必要也无法先作出是否理性,是否有水平的判断,然后再决定回不回应,该怎样回应。有民众作出了激烈的反应,这事儿是政府自己惹出来的,政府就该面对和接受。

  有一句很时髦也中肯的话,叫做细节决定成败,我还要说,细节也决定事件的真相。中国的文化传承中,以演绎推理为主干的逻辑分析能力较贫乏,擅长的是一种似是而非的归纳推理,其中大量依靠的是类比。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我们缺乏对事情进行细致分析、分拆、还原,在把握充分的事实细节和微观背景的基础上,对事情进行整合的耐心和能力,热衷的是大而化之,总而言之的粗放的宏观分析和判断。“开拓团民”亡者碑墙的出现,恐怕也与这种思维有关。作出这一决策的人,看到的是宏大的中日友好、招商引资的美好场景,却对那些战争的受害者,他们的遗属和后人,那一个个活生生的、心灵创伤尚未愈合的中国人的感受,失去了起码的理解和尊重。

  那些拿着此事大做民粹主义、民族主义文章的人,又何尝不如此?这些人中的一些持极端思维和立场者,碑墙事件刚曝光,他们就立马上纲上线,把它渲染为爱不爱国,当不当“汉奸”的问题。这种政治与道德制高点一被占据,对此事展开理性对话、沟通、探讨的通道就被堵死了。其实,这件事没这么简单,不是爱不爱国就可以一言蔽之的。而且对碑墙怎么看,恐怕也得问问方正当地的中国百姓。碑墙所立之地在方正,日本“开拓团民”在这里大规模聚集过。这里的某些中国人,可能与埋在地下的某些“开拓团民”有过交往,有些人之间可能还发生过缠绵的情感纠葛,甚至一起组成过家庭。可所有这些历史与现实的细节,却没几个人有兴趣过问。我们看到的是一些自诩的爱国者在激愤发言,代表所有中国人,也代表方正那些与日本亡者有过零距离交往的方正人。我还注意到,在整个事件发酵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细节被多少忽视了,这就是在碑墙所在地的“中日友好”公墓里,还埋葬着一群中国人,他们的墓地上,也树有记载着亡者姓名的墓碑。他们是日本遗孤的收养者,他们的墓碑就是那些被收养的日本人立的。这些日本人给收养他们的中国人立碑,就是给自己的父母亲人立碑。这些中国人的坟墓及墓碑,与旁边日本人的碑墙有着密切联系。那些日本遗孤给自己的中国养父母立碑后,向方正县政府提供了日本亡者的名单,当地政府就是根据他们的名单立碑的。

  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这次的碑墙事件风波中,方正县政府纵有千错万错。也绝不可能只是他们的错,他们更承受不起这件事儿的政治之重。方正县之所以能为日本亡者立碑,是因为这里早就有了一块日本人的墓地。这些日本“开拓团民”的坟墓,是根据当年的总理周恩来的指示建造的。这里也早就有了墓地名称,只不过文字简单,叫做“方正地区日本人公墓”。把“日本人公墓”改为日本“开拓团民亡者”之墓,这可是政治上的一件大事情,甚至涉及到国家的外交政策,虽然办事机构是方正县政府,却绝非地方政府所能做主的,更不可能由方正县政府最后拍板。实际上,这块碑墙的兴建,碑墙名称的确定,是经过逐级上报了的,得到了“上级”的批准和认可。现在,一些人在抨击这件事时,只是一味把矛头对准方正县政府,一口咬定这只是地方政府的错误,却对批准这个项目的“上级”部门只字不提,这是不公道的。而下指导棋的那些“上级”领导,在方正县政府快被口水淹死之际,却装聋作哑,当缩头乌龟,不敢站出来澄清事情真相,更是缺乏担当。

  为了“中日友好”、“招商引资”之类的宏大叙事,就忽视中国战争受害者刻骨铭心的情感倾向;为了显摆自己多么爱国,就视而不见碑墙出台的前因后果,它的历史渊源,它与当地百姓的历史情感纠葛,当这一切发生后,作出立碑决策的主管机关却一言不发,沉默到底,这就是现实版的中国。这也是当今中国种种政治与社会怪相的一种缩影。有了这些立场上的巨大鸿沟,有了愚不可及的轻率决策作前提,一群不理性者的搅局,一帮政客弱夫的东躲西闪,这件事儿要想平和沟通下去,取得一定共识,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脚步,在不少情境下,就是被类似的毫无担当而又无厘头的决策,大而无当的争斗,斗气斗狠的政治表演,给牢牢套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