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条令口令部分:傳奇——斯科爾茲尼的故事(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41:08

1944年5月25日,斯科爾茲尼被派去執行“跳馬行動”。這個名字很有意思,因為1942年德國海軍曾有過“跳馬行動”,那次行動是用“提爾皮茨”號等軍艦打擊盟國的PQ—17運輸船隊,獲得了很大的成功;而1944年的這一次行動,目的是通過傘兵空降突襲的辦法,抓獲或者擊斃南斯拉夫遊擊隊的首領鐵托,而這一任務又交給了斯科爾茲尼。

 

“跳馬行動”在所有的特種作戰戰例裏具有鮮明的代表性,它說明了某些我在一開始就說過的問題:特種作戰的局限性!它不可能取代傳統作戰!

 

“跳馬行動”的由來是因為德軍對南斯拉夫遊擊隊越來越強大的擔憂,鐵托的部隊在得到英美承認後獲得了大量軍用物資的支援,這使得這些遊擊隊能夠以更加強大的武力對抗德軍。德軍為了一勞永逸地打垮南斯拉夫遊擊隊,想出了這個“跳馬行動”:通過突襲,一舉殲滅鐵托以及他的得力助手們,從而導致南斯拉夫遊擊隊群龍無首四分五裂,這也就是現代戰爭所說的“斬首”。(PS:鐵托的部隊稱之為“南斯拉夫遊擊隊”是不夠準確的,就像外國人稱八路軍新四軍為“中共遊擊隊”一樣,鐵托的遊擊隊裏有一些相對正規的部隊,例如“第一無產階級師”等等,但習慣起見,我們在這裏還是稱其為南斯拉夫遊擊隊。)

 

計劃是這樣的:魏克斯元帥下令他麾下的黨衛軍第七山地師“歐根親王師”(同時配以其他部隊,尤其是克羅地亞部隊以及反對鐵托的遊擊派別)在正面對南斯拉夫遊擊隊發動攻擊,第500傘兵營作為突擊隊突襲並消滅鐵托的指揮部,然後兩只部隊會合。這個計劃看似簡單,實際上該計劃的最關鍵所在是“鐵托的指揮部在哪裏”以及“南斯拉夫遊擊隊到底有多少人”!

 

今天回過頭來看這個計劃,總覺得它與“市場花園行動”以及“孟良崮”有些類似,都是使用一支部隊插入到敵人的後方去拖住敵軍,然後等後續部隊上來圍殲敵軍。計劃往往看起來都很完美,也貌似容易,但實際執行起來難度很大,一個不小心,突入敵後的“誘餌”就會落個屍骨無存,很容易賠了夫人又折兵。這種打法,要求“內應”一定要守得住拖得起,“外應”一定要快速跟上,這兩個環節缺一不可,配合非常重要,對“內應”部隊的要求非常高,一般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市場花園”阿納姆的紅魔鬼、孟良崮的整74師······

 

而“跳馬行動”中深入敵後直搗虎穴的是“黨衛軍第500傘兵營”,對這支部隊的編制組成一直有不同的說法,其中一個說法是這支部隊原本就是一個“懲戒營”,隊伍裏充斥著大批觸犯軍法、違抗軍令、散布消極思想、抵制納粹洗腦的士兵,這支部隊的組建主要是給他們戴罪立功的機會。所以,一些來自武裝黨衛軍的自願者以及懲戒所裏犯了錯誤的士兵混雜在一起組建了這支部隊。但這種說法僅供各位參考,我在這兒使用僅僅是為了增添本文的趣味性罷了。

 

斯科爾茲尼受命指揮本次行動,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由他指揮第500傘兵營實施突襲。但在斯科爾茲尼去薩格勒布考察了一下具體情況後,他放棄了這一指揮,因為他覺得相關的那些特工過於粗心大意,這直接危害了“跳馬行動”,他認為這一計劃不會成功。

 

跳馬行動沒有了斯科爾茲尼,但還是要繼續進行,二戰期間最大規模的反遊擊戰之一就此開始。進攻前幾個月,德軍就已經緊鑼密鼓地對本次行動做了精密的安排,包括對鐵托司令部所在地的反復偵查,最終確定了地址:達瓦!


(這就是即將發生一場血戰的達瓦鎮。)

 

黨衛軍第500傘兵營的使用是這樣計劃的:全營的空降分成兩隊,第一隊又分兩組,第一組的314名士兵進行傘降,到達地面後占領達瓦鎮,搶占有利地形,立即切斷鐵托司令部與外界的聯系,將其孤立起來,使之得不到外圍遊擊隊的增援;第二組340名士兵,使用滑翔機(DFS—230大家一定很熟悉了)進行機降,這一組的任務是攻擊鐵托的司令部,抓捕鐵托及其手下。等這兩組德軍站穩腳跟後,第二隊德軍220人立即投入戰場進行支援。

 

行動前夕,德軍士兵身上的部隊軍銜標記等全被摘除,另外他們每個人都拿到了一張鐵托的照片以便於識別,命令是:抓住他,如果不行,就打死他。與德軍傘兵同行的還有一些波斯尼亞的輔助部隊以及翻譯等,另外值得大家註意的是,有一支“勃蘭登堡部隊”的小隊伍隨之同去。


(第500傘兵營的部分官兵。)

 

5月25日這一天是鐵托的生日,早晨六點三十分,德軍的兩架FW—190突然飛臨達瓦,對著遊擊隊的基地開始掃射,隨即,15架JU—87轟炸機也趕至,開始狂轟濫炸。空軍的對地攻擊是為了壓制遊擊隊的地面火力並消滅他們的防空炮火,當然也是為了掩護隨即進行的傘降。

 

七點整,JU—52飛來,開始傘降,飛機在120——150米高度處逐批次投下傘兵。第一批投放的314名傘兵被分成“藍組”“綠組”“紅組”三個小組,這三個小組花了大約15分鐘從天而降,整理好武器及編制,隨即對達瓦展開了攻擊,他們的任務是全面控制該小鎮。由於突襲來得過於突然,遊擊隊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完全沒有力量展開反空降戰鬥,所以第一波空降的傷亡很小,非常順利。


(遊擊隊的機槍陣地。其實我很不喜歡這種一地點處二無時間的圖片,毫無代表性,幾乎可以用在任何地方。)

 

緊接著,第二輪的340名傘兵搭乘著DFS—230滑翔機開始機降,這支部隊攜帶者更多的武器,例如迫擊炮、火焰噴射器、重機槍等等,直到七點四十五分,第二輪機降完成。但這批人員遭到了遊擊隊的沈重打擊,因為遊擊隊已經在一開始的混亂中清醒過來,對空火力得以增強,這批傘兵在空中和地面都遭到猛烈火力的襲擊,傷亡很大。還有一些滑翔機與拖曳機分離時間過早,導致滑翔機降落在距離目標很遠的地點,與戰鬥完全脫節。

 

但不管怎樣,第二輪機降完成了,這一批人員被分成了六個小組:“黑豹組”110名隊員負責抓捕鐵托並消滅他的保鏢,“破壞者小組”40名隊員負責攻擊英軍派駐遊擊隊聯絡處,“暴風組”50名隊員負責攻擊蘇軍派駐遊擊隊聯絡處,“粉碎者小組”50名隊員負責攻擊美軍派駐遊擊隊聯絡處,“勇士小組”50名隊員外加20名來自勃蘭登堡部隊的成員負責情報,最後一個小組“Beisser”20名成員負責附近一座電臺的占領。


(戰壕中的傘兵第500營士兵。)

 

本次空降行動的指揮官是黨衛軍上尉庫特·瑞布卡,他在“黑豹小組”內協調行動。德軍的行動現在遭到了南斯拉夫遊擊隊的強烈抵抗,達瓦鎮內的激烈戰鬥主要集中在電臺所在地以及德軍事先以為的“鐵托司令部”這兩個地方。德軍一如既往地發現,在巴爾幹地區進行反遊擊作戰的艱難,大批婦女兒童參與到戰鬥中與德軍交火,當然德國傘兵也絕非善類,遊擊與反遊擊作戰同樣都是充滿著血腥,騎士精神在這裏沒有市場。

 

地面上的德國傘兵在空中火力的配合下,使用機槍、迫擊炮、火焰噴射器等武器對遊擊隊展開了毫不留情的剿殺,遊擊隊在這場巷戰中也是寸土不讓。“鐵托司令部”的爭奪非常激烈,直到所有的守軍被消滅,德軍才占領了該樓,但這裏卻並非鐵托的司令部,而是共青團的一個總部。在電臺那裏的戰鬥也不順利,南斯拉夫遊擊隊拼死抵抗,許多女兵也端起槍加入了戰鬥,德軍的傷亡很大。最終德國傘兵占領了電臺,隨即,幸存的遊擊隊員被全部槍斃。

 

上午九點整,達瓦鎮的戰鬥結束,德軍全面控制了小鎮,除了遍地的死傷,德軍還抓獲了400余名俘虜。隨即,搜查工作開始了,德國人在遍地死屍及俘虜中逐一尋找是否有鐵托,並向俘虜們詢問:鐵托是否在這裏?他究竟在哪裏?很多被俘的遊擊隊員被立即槍斃了,一些當地的老百姓也被槍殺,理由是他們把房子讓給盟軍居住。在隨後搜索全鎮的過程中,更多的平民和兒童遭到槍殺。


(德軍逼迫俘虜和鎮上的百姓挖掘壕溝。反遊擊戰的殘酷性是不言而喻的,基本上雙方都不留俘虜,歐根親王師長期從事這一任務。戰爭結束時,該師向一支遊擊隊投降,立刻遭到了報復,很多德軍士兵被槍斃了。)

 

稍事整理後,瑞布卡上尉緊張地思考著:鐵托到底在哪裏?這時,手下的偵察兵跑來向他報告,被打散的遊擊隊員逐漸退往北面的UnAce河,在河對岸的山腳下有一個山洞,遊擊隊員又一次在頑強抵抗。瑞布卡上尉立即意識到,這個距離達瓦鎮1.6公裏的山洞很可能是鐵托真正的藏身地。

 

瑞布卡上尉趕緊調集了兩個班傘兵,在重機槍的掩護下強渡UnAce河,對遊擊隊再次展開攻擊。但這次輪到嚴陣以待的遊擊隊員們大展神威了,兩個班的德軍被全部消滅。

 

德軍的飛機一直在盤旋助戰,除非德軍與遊擊隊敵我交錯貼身近戰時才停止攻擊。九點三十分,組織起來的遊擊隊對達瓦鎮的德軍開始了第一次反攻,但立刻被空中武力打垮。瑞布卡上尉決定,反擊這股遊擊隊的作戰必須和搜捕鐵托的工作同步進行。


(傷亡慘重的德國傘兵,有的人還在堅守,很多士兵已經被擊斃。戰場上的傷員以及陣亡士兵的遺體如果不能得以後撤,對一線的士兵士氣影響極大。但這些傘兵實在沒有這些條件。)

 

上午十點,瑞布卡上尉再次發動攻擊,但卻再一次遭到了遊擊隊的沈重打擊,南斯拉夫遊擊隊已經占據並修築了牢固的陣地,猛烈的火力讓德軍寸步難行,遊擊隊的武器裝備並不比德軍差,他們也有迫擊炮。戰鬥一直僵持著。

 

11點50分,我們前面所說的第二波空投開始了——220名傘兵增援!但這一次絕沒有早晨的第一輪空降來得那麽順利了,這些德軍遭到了達瓦鎮四周對空火力的沈重打擊,傷亡慘重。更關鍵的是物資損失非常嚴重,很多武器彈藥被投到鎮外無法收集,這給輕裝上陣的傘兵們帶來不小的問題。

 

更大的問題出現在中午12點左右,南斯拉夫第一無產階級師以及第三第六師的部隊陸續趕至,對德軍的傘兵們帶來了不小的壓力。而外圍的德軍,例如“歐根親王師”等部隊由於一路上受到南斯拉夫遊擊隊的阻擊騷擾(包括破壞道路、炸毀橋梁等),短時間內難以到達達瓦鎮。現在全靠達瓦鎮內的德軍500傘兵營自己了,既要頂住遊擊隊的進攻,又要衝過河去抓獲鐵托,從現在的情況看,幾乎已經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


(這張圖片的效果很好,戰場氣氛非常濃郁,傘兵們抓緊時間休息一下,遠處的火光和濃煙清晰可見。)

 

但500傘兵營並不放棄,在瑞布卡上尉的率領下,德軍又一次向鐵托所在的山洞發動了進攻,而遊擊隊的火力越來越猛烈,不斷有德軍倒下,反復的衝鋒給德軍傘兵們帶來了很大的傷亡。瑞布卡上尉親自帶隊衝鋒,剛一冒頭就身負重傷,副官奧托·麥特雷接替他指揮,沒一會兒也身負重傷,隨即指揮工作轉交另一位副營長,沒幾分鐘這位副營長也中彈身亡。指揮權反復遞交了幾次,由此可見當時戰況的激烈和殘酷。

 

實際上,仗打到這個份兒上已經沒什麽意義了,因為空降已經六七個小時了,預定的抓捕鐵托計劃已經沒可能實現,目前面對重兵攻擊,德軍傘兵第500營當下首要的目的就是自保。

 

德軍開始後撤,先是退守達瓦鎮,但遊擊隊的攻勢不減,於是德軍又退到司令部所在地:達瓦的公墓處,時間已經是下午6點了。


(很好的一張照片,德軍傘兵們已經退守達瓦鎮的公墓處,這裏也是他們的臨時指揮部。大家可以看見,這裏地勢開闊,除了一些十字墓碑可以稍稍躲避外,幾乎是無遮無掩,每個人只是出於本能地趴在地上。)

 

現在的情況對德軍非常不利,天黑意味著他們得不到空中火力的支援,也得不到空投補給。傘兵,作為輕裝上陣的兵種,強調的是機動性與速度以及突然性,並不要求傘兵擁有強大的火力,隨身攜帶的彈藥也不會很多。現在這種持續拉鋸作戰,傘兵第500營的彈藥已經所剩無幾了,再加上得不到空投的支援,前景岌岌可危。如果遊擊隊夜間開展持續的攻擊,這股被困的德軍很可能被全殲。

 

 

南斯拉夫遊擊隊也確實是這樣做的,入夜後,小股部隊不斷地衝擊德軍防線,試圖打開缺口。德軍拼死抵抗,因為彈藥不夠,他們規定必須等遊擊隊靠近了再打。要命的是,附近遊擊隊的迫擊炮連續對著德軍陣地轟擊,德軍卻毫無還手能力,只能趴在地上挨打。這是一個漫長的夜晚······


(傘兵第500營的一群士兵,怡然自得,達瓦一戰,不知道圖片上幸存的能有幾個。)

 

看到這裏,大家可能會疑惑:光靠這一個營在這裏硬拼,德軍其他的部隊呢?尤其是外圍的“歐根親王師”,到哪裏去了?難道他們也和李天霞那樣“保存實力”?

 

這還真的冤枉了歐根親王師。黨衛軍第七山地師“歐根親王師”從25號進攻開始,就遭遇到南斯拉夫遊擊隊的頑強抵抗,進展並不順利,遊擊隊們竟然還與德軍打起了硬碰硬的陣地戰,這與過去遊擊隊那種“打了就跑”的戰術完全不同(前面我們說過,遊擊隊得到了英美盟軍的大力支援,還包括空中支援),甚至,遊擊隊還學會了“正面頂住,側面迂回”的新戰術。在崇山峻嶺中,遊擊隊與德軍反復對抗。

 

但無論怎樣,南斯拉夫遊擊隊的戰鬥力還是無法與正規德軍相提並論,歐根親王師在奧托·庫姆的指揮下,很快攻占了瑞布尼克鎮。南斯拉夫遊擊隊毫不畏懼,組織起團級規模的進攻,試圖徹底打垮歐根親王師,但反而被歐根親王師擊潰,損失慘重。


(一群德軍士兵,地上蹲著一些被俘虜的遊擊隊隊員。)

 

26日淩晨四點三十分,包圍達瓦鎮的遊擊隊開始撤退,而歐根親王師第十三團的一個偵察隊也突破了防線與鎮內的德軍會合。天明後的形式進一步明朗了,空軍恢復了空投支援,上午十點,歐根親王師進入達瓦,與傘兵第500營會合。

 

這一仗,傘兵第500營九死一生,幸存的官兵只有200余位,從軍事的角度說:這個原建制874名士兵的傘兵營被全殲了,作為一支部隊已經不復存在。


(鐵托及時轉移,但他的元帥禮服成了德軍的戰利品,幾個傘兵正在好奇地查看著。)


(這就是鐵托的元帥制服,後來被德軍送到維也納展覽,目的是為了展示德軍的神勇,順便羞辱一下鐵托。這件制服大概是達瓦之戰的唯一戰果了。實際上,德軍在南斯拉夫對遊擊隊的圍剿一支未曾停止過,幾乎每隔幾天就有行動,而每個行動都有代號。在這一方面,黨衛軍第七山地師——歐根親王師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支部隊一直到最終投降還能保持著戰鬥力,非常神奇。但大家不要誤以為歐根親王師是德軍中的王牌部隊,其實不是,歐根親王師是德國人及外國誌願者合並組建的一支誌願軍,武器裝備非常一般。這支部隊的故事很多,以後可以專門給大家介紹。)

 

這場“跳馬行動”並沒有斯科爾茲尼的參與,從這場失敗了的戰鬥可以看出,特種作戰所強調的突然性固然有所體現,但嚴重的失誤在於這支部隊被投入到了正規作戰的領域,這必然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我想告訴各位“特種部隊迷”“狼牙、虎牙外加其他什麽牙”,如果在錯誤的時機與錯誤的地點錯誤地使用一支哪怕是最精銳的特種部隊,它是打不過一支普通的三流陸軍部隊的,千萬不要迷信及神話特種部隊及特種作戰。

 

跳馬行動的失敗,還有很關鍵的一個因素是:情報失誤!鐵托不在達瓦,而是在距離達瓦1.6公裏外的山洞中。假設鐵托真的如情報所料,那麽他一定會被抓獲或者擊斃,但是······,這讓我想起了美軍綠色貝蕾帽的“伊朗人質事件”和“西山戰俘營”,幾乎如出一轍。

 

與此相對應,斯科爾茲尼的幾次行動簡直猶如神話一般,現在,斯科爾茲尼在哪兒? 

 

PS:本人毫無英文及德文基礎,尤其是德文,所以很多時候完全是連猜帶蒙,所以肯定有不少謬誤,歡迎各位批評。另外,我附上跳馬行動的德文來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