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我希望没那么爱你:澧兰正芬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47:24
澧兰正芬芳 ——来自澧县城乡统筹发展实践的报道 李俊 蒋立勇 关洪日 王文平

    李俊 蒋立勇 关洪日 王文平

    “沅有芷兮澧有兰”,2000多年前的屈原,曾如此赞许。

    7月炎夏,驱车广阔的澧阳平原,闪过的是一幅幅热气腾腾的画卷:一处处崭新的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宽敞的道路四向散开,一座座漂亮的村宅风景入画…… 以23平方公里的县城为依托,湘西北的传统农业大县澧县,正展现出“工业强县、产业富县”的熠熠风采。

    这种风采,源自澧县近年来城乡统筹、破解“三农”难题带来的农业产业化、农村集镇化、农民市民化的巨大变化。

    这种风采,源自澧县把县城作为县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和切入点的思维变迁。在这台引擎的带动下,2010年全县经济总量突破150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速12.8%,地方财政总收入突破6亿元,工业增加值是“十五”末的3倍。

    城乡统筹发展:从农业产业化破题

    在张公庙、大堰垱等乡镇,成片的葡萄园逶迤天边。据随行的县葡萄办干部介绍,目前全县葡萄挂果园产量一般在每亩2000公斤左右,产值在13000元以上。全县现有30000亩葡萄,每年创造3亿多元的农业产值。

    而这,还不是葡萄的全部。一个名叫“神州庄园”的万吨葡萄酒厂已经发力,它的酿造,可将周边20多个乡镇的葡萄全部吃进,年销售收入可达2亿多元。去夏,已有800多农户得到近2000万元的信贷扶持,数十个百亩新扩葡萄园、葡萄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陆续建成。

    一粒葡萄只是一颗“棋子”。农业大县如何统筹城乡发展?面对这个极其复杂的现实命题,澧县县委、县政府最终选择在产业化上破题。于是,城乡一体的产业链不断地延伸开来,城与乡,满盘活了起来。

    以华泰肉类食品加工厂为龙头的生猪加工产业群,带动了周边县市近万家生猪养殖户。以盈成油脂加工为龙头的植物油加工产业群,年加工油菜籽20万吨,发展基地60万亩。以加州水产为龙头的水产加工产业群,带动湘鄂边界近2万亩水产养殖。以洞庭春米业为龙头的大米加工产业群,发展优质稻基地50万亩,带动农户20万户。以太青有机食品为龙头的茶叶加工产业群,发展茶园基地10000多亩。以张公企业为龙头的畜禽食品加工产业群,年加工畜禽200多万只……

    这些扎根在乡村的企业,聚合了一、二、三产业的优势,跨界作用十分明显,它们像一列列“动车组”,拉动着农村经济奔驰在城乡一体化的大道上。

    农业产业的区域化、规模化随即展开:平原以葡萄为主、山区以茶叶为主、湖区以水产为主、丘陵区以柑桔为主。初步形成20万亩茶叶、20万亩无公害蔬菜、10万亩特色水产养殖、10万亩柑桔蜜柚、3万亩优质葡萄、60万亩油菜等特色高效农业基地。

    标准化、产业化跟上来:“十一五”期间,先后有华泰肉类食品加工厂、华湘棉花加工有限公司、盈成油脂加工有限公司被评定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洞庭春米业有限公司、重庆国人啤酒公司等18家企业被评定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2010年全县农产品企业发展到680家,实现产值32.7亿元,利润1.62亿元。

    公共服务一体:从农村集镇化着手

    老人早起晨练,年轻人则赶着去上班。城里人每天重复着的场景,如今已逐步发生在澧县农民身上。

    在村民集中居住区,新楼一栋接一栋拔地而起;在小区外的农贸市场,叫卖声一浪高过一浪;在文化广场里,欢笑声一阵接着一阵;学校、卫生服务中心、公共服务站……城里有的,这里一应俱全。生活方式的改变,让城乡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

    “在中心村生活安逸得多,出门就是超市,卫生站就在家门口,家家户户有自来水,晚饭后还可到村上的广场锻炼身体,哪点比城里差哟。”坐在张公庙镇黄河中心村200多平方米的小院里,村民刘辉华甚是惬意。如今,澧县的广大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医疗、养老、低保、救助、警务等全方位的服务,这都归功于城乡统筹、城村共治。

    刘辉华的生活只是一个缩影。农村如何同步城市?澧县县委、县政府瞄准了集镇化。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乡互动的突破口,坚持规划优先,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让城市资源与农村互联共享,加快推动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型。

    随着澧浦北路、工业大道、临江路、墨池路、关心路等相继拉通,澧浦南路、207国道绕城线以及绕城东线全面启动,二广高速大动脉建设正酣,安慈高速澧县段建设、澧水大桥、羊湖口码头规划完毕,出省、出市的快速通道逐一打开,一个以县城为原点,以32个乡镇为骨架的城乡一体化路网正在澧阳大地铺展开来。

    “自从拉通了水泥路,我们这里也俏起来了。镇里引来了好几个企业,俺这里也和城里一样了,农民可都当上工人了……”澧阳镇云龙村民高传兴高兴地说。县环城线拉近了他与县城的地理距离,更拉近了与县城的生活距离。高传兴每天上午在自家的果园里忙活,下午两点赶到食品厂上班。像高传兴这样的“两栖”农民,在澧县已有3万余人。

    澧县一方面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统一建设城乡基础设施,提高“水、电、路、讯”的网络化程度,加速农村与城市对接;一方面加强教育、文化、卫生、旅游、休闲、购物等社会服务设施建设,使村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目前,全县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三分之一的农民用上了自来水。

    发展成果共享:农民变身市民

    王焕谦是张公庙镇敬老院的一位五保老人,今年74岁。在敬老院,王焕谦接触到了许多以前从没接触的东西。“活了一辈子,从没进过澡堂。进了敬老院,才第一次知道淋浴是什么东西。现在,俺都养成洗澡的习惯了。”

    王焕谦的高兴,32个乡镇的五保老人都享受着。更大范围的高兴,像一浪接一浪的春潮,在澧县全境涌动着。

    农民福址如何同质城市居民?澧县县委、县政府落笔在了市民化上。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上进行探索,从百姓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努力营造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老有所养、贫有所帮的和谐氛围,让90多万澧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于是,九澧大地上一项又一项惠民措施启动:澧县成为全市唯一、全省首批14个新农保工作试点区县(市)之一,成为全国农村危房改造首批试点县之一,率先实施县城规划区内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基本生活保障办法。随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稳步推进,澧县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5项社保体系实现了全县覆盖,惠民的阳光照在每个百姓身上。

    从1999年开始,澧县正式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全县享受城镇低保的人数达到15224人,占全县城镇人口的8.8%。农村低保工作于2003年开始试点,全县34100人享受了农村低保,城乡贫困人群均实现了“应保尽保”。同时,全县32个乡镇,乡乡都建起了敬老院,每年为7000多名五保老人发放供养金800多万元。近几年,澧县每年下发各类社会保障金达到近4亿元,发放各类救助资金过亿元。

    2009年12月25日,澧县新农保工作启动大会召开,“农民领养老金”的时代宣告到来,全县12.4万60岁以上的农民开始领取养老金。随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稳步推进,澧县社保体系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全县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5项社会保险参保31.5万人(次)。

    站在“十二五”的门槛上,站在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的基座上,澧县县委书记彭孟雄筹划着澧县下一个五年、十年的蓝图:2015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5万;202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0万。届时,常德市次中心城市、澧水中下游中心城市、湘鄂边境区域中心城市、洞庭湖滨生态宜居城市的梦想必将芬芳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