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荡江湖任务攻略:立秋养生谈(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8:17:30

立秋养生谈(二)

(四)立秋食谱:

  1、生地粥:

  配方:生地黄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许。

  做法:生地黄(鲜品洗净细切后,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约30分钟后,滗出药汁,再复箭煮一次,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100毫升,备用。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搅匀食用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益胃,凉血生津。本方还可做肺结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2、黄精煨肘:

  配方:黄精9克,党参9克,大枣5枚,猪肘750克,生姜15克,葱适量。

  做法:黄精切薄片,党参切短节,装纱布袋内,扎口;大枣洗净待用。猪肘刮洗干净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待用。姜、葱洗净拍破待用。

  以上食物同放入沙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置武火上烧沸,撇尽浮沫,改文火继续煨至汁浓肘粘,去除药包,肘、汤、大枣同时装入碗内即成。

  功效:补脾润肺。对脾胃虚弱,饮食不振,肺虚咳嗽,病后体弱者由为适宜。

  3、五彩蜜珠果:

  配料:苹果1个,梨1个,菠萝半个,杨梅10粒,荸荠10粒,柠檬1个,白糖适量。

  做法:苹果、鸭梨、菠萝洗净去皮,分别用圆珠勺挖成圆珠,荸荠洗净去皮,杨梅洗净待用。将白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置于锅内烧热溶解,冷却后加入柠檬汁,把五种水果摆成喜欢的图案,食用时将糖汁倒入水果之上,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4、醋椒鱼:

  配料:黄鱼1条,香菜、葱、姜、胡椒粉、黄酒、麻油、味精、鲜汤、白醋、盐、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黄鱼洗净后剞成花刀纹备用,葱、姜洗净切丝。油锅烧热,鱼下锅两面煎至见黄,捞出淋干油;锅内放少量油,热后,将胡椒粉、姜丝入锅略加煸炒,随即加入鲜汤、酒、盐、鱼,烧至鱼熟,捞起放入深盘内,散上葱丝、香菜;锅内汤汁烧开加入白醋、味精、麻油搅匀倒入鱼盘内即可。

  功效:健脾开胃,填精,益气。

    5、百合银耳莲子粥

    配料:百合20克、银耳40克、莲子15克、糯米8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百合、银耳、莲子、糯米洗净煮粥,熟时加入冰糖食用。

    功效:其中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银耳润肺生津、养胃提神,莲子健脾止泻、清心安神、粳米补中益气、健脾益胃。

    6、杨梅煎

    主治;腹痛,泄泻,痢疾。

    配方:杨梅15克

    用法:杨梅煎服。或烧研,用米汤下,每次5克,每日2次。

    7、麻油葱油汁

    主治:腹痛。

    配方:葱白10根,生麻油或菜油适量。

    用法:葱白洗切,捣绞汁,调入生麻油或菜油一匙,空腹服,每天2次,连服3天。

    8、胡椒细末

    主治:因食生冷或受寒所致的腹痛。

    配方:白胡椒10粒,酒适量。

    用法:将白胡椒研成细末,用酒冲服。

    9、葱粥方

    主治:血虚寒凝之脐下急痛等症。

    配方:葱白10根,黄牛乳200毫升,大米60克

    用法:.将葱白,大米洗淘干净,葱白切细,放入牛乳中煮沸,然后放入大米及水适量.煮为稀粥服食。

    10.鲫鱼生姜汤

    主治:中寒型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虚弱无力。

    配方:生姜30克,桔皮10克,胡椒3克,鲫鱼1条(约250克)。

    用法:鱼去杂洗净,将生姜、桂皮、胡椒用纱布包扎放入鱼肚中,加适量水文火煨煮,熟时放入少许食盐调味,空腹喝汤食鱼。

    11、杞春酒

    主治:腹中冷痛。

    配方:常春果200克,枸杞子200克,以好酒1.5公斤浸之,经7日后开取。每日3次,每次1~2杯。   

    12。甜荞麦面   

    主治:绞肠痧痛,痢疾。   

    配方:荞麦面6克,砂糖适量。 

    用法:荞麦面炒后加砂糖、水调服之,或当饭吃。

    13、淡菜炖狗肉   

    主治:脏寒腹痛。   

    配方:淡莱200克,狗肉300克

    用法:淡莱与狗肉加调料共炖熟服用。

    14、百合芡实粥   

    主治:慢性泄泻,五更泻。   

    配方:芡实60克,百合60克

    用法:将芡实与百合煮成稀粥食用。

    按注:一方用芡实配淮山药,其效更佳。   

    15、小米汤   

    主治:腹痛。   

    配方:小米适量。   

    用法:将小米加水煮服。   

    16、焦米汤   

    主治:腹泻。   

    配方:大米适量。     

    用法:将大米(或小米)炒焦,然后熬稀粥。   

    17、榴皮玉米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配方:玉米500克,石榴皮125克。   

    用法:将玉米和石榴皮炒黄研成细末,日服3次。根据儿童年龄大小,每次适当服数克。

    18、红糖馒头

    主治:腹泻。

    配方:馒头、红糖适量。

    用法:馒头烤焦压成末,加红糖适量,开水冲服,一日3次。

    19.枣米药糖粥

    主治:慢性腹泻。

    配方:红枣10枚,薏米20克,山药30克。干姜3片,红糖15克,糯米30克

    用法:按常法共煮作粥服食。

    (五)验方单方:

    1、冬青叶方:新鲜冬青叶1000克,水煎至500毫升,每日3次,每次20、30毫升。适用于急性菌痢。

    2、香参丸:苦参1000克,广木香600克,生甘草150克,研成细末,水泛为丸,日服3次,每次6.5克。适用于血痢、热痢。

    3、苍耳草煎:取新鲜苍耳草全株20~30克,捣碎,水煎服。适用于红白痢疾。

    4、生萝卜汁3杯,生老姜汁半杯,生蜂蜜1杯,陈细茶6克(水浓煎1杯),诸药和匀后,即可慢慢服用。适用于噤口痢。

    5、西洋参(另煎冲)、石斛各3克,炒白术、白芍各4.5克,炙甘草2.4克,淮山药、麦冬、茯苓、扁豆各9克.水煎服。适用于湿蒸热壅,气机失调,纳谷不化,痢下五色,且兼体虚气弱,形体消瘦,气短,舌红,脉沉微数。

    6、萝卜汁2酒杯,米汁半酒杯,生蜜1酒杯,浓茶1杯,和匀温服。适用于赤痢。

    7、隔年冬萝卜叶15克,仙人掌花(捣细)10克,蜂蜜6克,调服。适用于赤痢。   

    8、白鸭子血.小杯,酒适量,鸭血用滚酒冲服。适用于白痢如鱼冻色。

    9、蚕豆花6克(阴干),沙糖3克,煎汤服,1日 3次。适用于久痢。

    10、鸦胆子49粒,椿白皮10克.先将鸦胆子打破去壳。用其仁分装7个大号胶囊內,或用7个桂圆肉包裹.用椿根白皮煎水送下,吞服。适用于休息痢.

    (六)外治法:

    1、白头翁、苦参、银花、黄柏、滑石各60克,加水浓煎成200毫升,先给患者作清洁灌肠,每日li次,连续3天。适用于湿热痢、疫毒痢。

    2.淫羊藿l5克,附子、乌药、刺猬皮、降香各10克,煨肉蔻l5克.五倍子、石榴皮各10克,加水浓煎200毫升,先给患者做清洁灌肠,每日 1次.连续3天。适用于虚寒痢、休息痢。   

    3、黄芪、防风、枳壳各50克,清水煎汤,将药汁倒入盆內,先熏后洗肛门,每日l 次,连续3-5天。适用于虚寒痢。   

    4、牙皂6克,细辛27克,大葱100克,田螺2个,神曲12克,将牙皂、细辛、神曲烘干,研为细末。再和大葱、田螺肉共捣咸膏,用药膏适量,纱布包裹,压成饼状,敷神阙穴,胶布固定,药干即换。适用于噤口痢。   

    5、兵萸20克,研为细末,过筛,醋调成膏.敷神阙和双涌泉穴,每日1次。适用于疫毒痢、湿热痢。

(七)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湿热蕴结(急性普通型菌痢)

    症状:急起发热,腹痛阵作,下痢赤白,肛灼尿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调气行血导滞。

    方药:抑痢合剂。葛根12克,白芍9克,黄芩9克,黄连6克,白头翁12克,木香6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1日1~2剂。

    2、疫毒壅盛型(急性重型痢疾、毒痢):

    症状:壮热烦渴,腹痛剧烈,泻下鲜紫脓血,或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质红绛,苔黄而干,脉洪数或沉伏。

    治法:清热解令,凉血益气。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生脉散加减。水煎服,1日1~2剂。必要时鼻饲或直肠滴入、灌肠。

    3、热毒内闭型:

    症状:骤起寒战高热,头痛项强.神昏惊厥,血压升高,大便腥臭,秘结,舌红绛而干,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泻火开闭。生大黄12克(后下),黄连3克、黄柏9克、栀子9克、黄芩9克、葛根9克、金银花15克、丹皮9克、赤芍6克、鲜石菖蒲9克。水煎服,1日1~2剂。

    4、脾肾阳虚型:   

    症状:久痢不愈,神疲畏寒,口淡食少,腹痛隐隐,下痢稀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方药: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党参l5克,干姜9克,炒白术12克,吴茱萸12克,补骨脂12克,五味子9克,煨诃子9克,焦山楂9克。水煎,早晚分2次口服,1日1剂。

    5.阴血亏虚型:

    症状:痢下赤白,口干渴,至夜转剧,舌红绛而干,苔光剥,脉细数。

    治法:扶正止痢,益阴泻热。

    方药: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阿胶15克,黄连6克,黄芩9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瓜蒌1克。水煎,早晚分2次口服,1日1剂。

    6、气滞血瘀型:

    症状:下痢已久,粪便夹有小血块,病症顽固,腹痛如刺固定不移,左下腹可按及硬结或索条状物,舌暗有瘀斑瘀点,苔白,脉细涩。

    治法:行气化瘀,导滞止痢。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桃仁10克、红花10克、归尾10克、赤芍10克、熟地20克、干姜10克、肉桂12克、元胡12克、五灵脂10克、蒲黄12克、木香10克、黄连10克、内金12克。水煎,早晚分2次口服,1日1剂。

三、房  事   

   为适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秋天的性生活亦应当有所减少。不过由于春秋两季气候宜人,所以在秋天人们一般性生活还是比夏天要多的。这是不符合养生原则的,因为此节气人体阴盛阳衰,过度的性生活对身体害处很大。故在这一节气中重点讲一讲预防房事过度的知识。

    常言道:“纵欲摧人老”、“房劳促短命尸,这些话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寓有科学道理。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说:“恣意情欲,则命同朝霞也”。据现代研究认为,性生活过度,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免疫防御功能减退,对各种疾病抵抗力减弱,致使代谢功能反常,易引起各种疾病,肿瘤发病率增高。所以。古人说:“淫声美色,破骨之斧锯也。”在封建社会里,皇帝设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或贵族大臣,妻妾成群,生活放荡糜烂,虽然他们每天山珍海味,美酒佳肴,但到头来多是恶病缠身,过早夭折。目前,一些青年人盲目追求所谓“性的解放”,放纵性生活,甚至性生活紊乱,这都是极为有害的。”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应节制房劳,这是由于他们的肾精已经亏少,再“纵欲贪欢”,肾精耗竭,则促其衰亡。因此,中医养生学主张节欲保精,保得一分精液,多延一分寿命。

    避免房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应当从青年时就开始做起,直至老年,始终如一。

    首先,要行房有度。度,就是适度,即不能恣其情欲,漫无节制。不少养生家都主张成年之后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至老年宜断欲。如《千金要方》中指出:“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闭精不泄,若体力犹壮者,一月一泄。”对书中所述的人房次数,历代养生家多持赞同态度,不过有人主张“其人弱者,更宜慎之”。由于年龄不同,精力和性的要求有差异,因此,不能超脱年龄和实际精力而恣意行事,否则就易戕伐身体、折人寿命。

    《大有经》曰:“始而胎气充实,生而乳食有余,长而滋味不足,壮而声有节者,强而寿。始而胎气虚耗,生而乳食不足,长而滋味有余.壮而声龟自放者,弱而夭。生长全足.加之导养,年未可量。”由此可见,人在壮年尤其要注意不可纵欲无度,否则后患无穷。

    其次,要合房有术。从医学和养生角度来讲,夫妻合房要讲究适当的方法。在这方面,过去一直被视为禁区,搞得神秘莫测,稍作议论被视为淫乱。其实,夫妻间行房事,顺应自然,合乎法规,讲究科学的方法,既能使双方得到性的满足,增进感情,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彼此的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在竹简《下至道谈》中,明确提出夫妇性生活应与气功导引结合起来,以收积气全神、延年益寿之效。其中一段谈到:气有八益,有七损。不能用八益去七损,则行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五十而起居衰,六十而耳目不聪明,七十下枯上竭。阴气不用,涕泣俱出.今少复升有道.去七损以抵其病。用八益以补其气。是故老者复壮,壮不衰。”意思是说,夫妻性生活应做到八种有益的保持精气的导引动作,而避免七种有害的动作。如果不按这么做,则四十岁时精气已耗损一半,五十岁生活起居已感衰弱,六十岁耳不聪,七十岁体质虚损已极,阳痿、涕泪难自控。如果做好八益,避免七损,可使壮年人抗衰延年,老年人亦可恢复健康。八益是与气功导引相接合的两性交接方法。其主要精神是:导引精气,使阴液分泌、掌握适当时机、阴阳协调,积聚气血、保持精气充盈,防止阳痿等。七损是七种有损身体健康的两性交接活动。其主要精神是:闭精难出、过急、过久汗出伤津、精气短竭,阳痿强用,交合时心烦躁郁、精血耗绝,交合过频、耗费精气等,如此等等,皆可引起废损之病。还有,就是要加强身体锻炼,控制早婚早育,加強饮食调理等对控制房痨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运   动

    “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如果在处暑这天下雨,秋天的雨水就比较多。随着气温的逐步下降,人们的生活起居方式也要开始随时节发生变化。秋天人体容易出现秋燥的现象,人们在这时需要多补充水分,多吃清热安神的食品,尤其需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

    跑步是适合一年四季健身的方式,尤其在冷天。由于冷空气的刺激,身体的造血机能发生变化,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强。所以,冷天坚持跑步的人,很少患贫血、感冒、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冷天一般阳光较微弱,在室外跑步能弥补阳光不足,阳光可促进身体对钙、磷的吸收,有助于骨骼生长发育。

    (一)立秋七月节坐功

(遵生八笺)中原文如下:“运主太阴四气。时配足少阳胆相火。坐功:每日丑、寅时正坐,两手托地,缩体闭息,耸身上踊,凡七八度,叩齿,吐纳,咽液。治病:补虚益损,去腰肾积气,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面尘,体无泽,足外热,头痛,颌痛,目锐眦痛,缺盆肿痛,腋下肿,汗出,振寒。”

    立秋是秋季的开始。立秋后气温开始下降,自然界的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本法以“立秋”命名,正是针对这一时令特点而制定的气功锻炼方法,适宜于立秋时节锻炼.可于立秋时开始。练至处暑为止。立秋时节人体疾病在经络方面的表现多以足少阳胆经为主。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过听会,上至头角,下耳后,折回上行,经头额至眉上,又向后折至风池穴,下行至肩,前行人缺盆。其直行者从缺盆下腋,沿胸侧,过季胁,下环跳,沿下肢外侧中线过股、膝胫至外踝之前,沿足背行出于第四趾外侧端。其经并有经脉分布于目、耳、面颊、颈部等。主要病症有往来寒热,口苦,善太息,胸胁痛,偏头痛,目锐眦痛,缺盆痛,瘰疠,疟疾,股膝、小腿外侧及第四足趾等处疼痛等,文中所述本法主治病症即属此类,采用本功法锻炼,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具体方法:每日凌晨三至七点时,正坐、双手按地,蜷缩身体,屏住呼吸,用手支撑身体离开地面,约七至八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调息吐纳,津液咽人丹田九次。可治:补虚益损,去腰肾积气,口苦,常叹息,心胁痛不敢翻身,面色灰暗、皮肝枯黄、外翻足、头痛、下颌痛、眼眶干痛、坐骨肿痛,腋下浮肿,多汗畏寒等症。   

    (二)灸食伤穴功   

    适应病症:治腹胀、伤食、胃寒。   

    具体方法:坐沙发或椅子上,用艾卷灸脚底食伤名灸穴,每次灸20分钟每天灸两次。食伤穴位置在足底趾侧缘,第二关节处,左右脚各一穴。

    (三)尿频抑制功   

    适应病症:慢性肠炎、慢性痢疾、尿频等症。   

    具体方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内侧,中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舌抵上腭提肛,净除心中杂念。两眼平远视,两臂侧平上起45度,手心向前,大指向上,合谷张开,意念大指和食指,大指向前向下翻转至极度,然后放松,自然回到原来位置,此为一次,连续翻转20分钟即可收功,此功最好早晚各练一次。

    (四)艾灸脐下功   

    适应病症:腹水、肠雷鸣症。

    具体方法:坐在沙发上,或躺在床上,用艾卷灸肚脐下三分处,每次灸15分钟。   

    (五)意守指桩功   

    适应病症:又吐又泻。

    具体方法:两脚开立,略宽于肩,脚尖微内扣,两臂自然下垂,两掌心贴近股骨外侧,屈膝下蹲,以膝盖尖不超过脚尖为度,头顶正直,舌顶上腭,体重平均在两脚。全身放松,两小臂向上抬起与水平线呈10度角,小臂上举手掌与肘平,距离与肩同宽,十个手指微分开,放松,意念手指甲盖,想十个指甲盖要脱落,每次站10至20分钟。

    (六)咽字补肺功   

    咽,口型为两唇微后收,上下齿相合而不接触,舌尖插上下之缝,微出。双腿自然站立,轻轻吸气,然后呼气念四字,两手从小腹前抬起,逐渐转掌心向上,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对喉,然后左右晨臂宽胸推掌如鸟张翼。呼气尽,随吸气之势两臂自然下落垂于体侧,重复六次。调息。

    此功法也可采用坐式修炼。《道臧•玉轴经》称此为“秋季吐纳健身法”,具体做法是:清晨洗漱后,于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里津液盈满,漱练几遍,分三次咽下,并意送至丹田,捎停片刻,缓缓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舌舔上腭,用鼻吸气,用意送至丹田。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呼气时要默念咽字,但不要出声。如此反复30次。秋季坚持此功,有保肺健身之功效。   

    另常于晨起面西、鸣天鼓七次,咽津,存思西安太白白气人口七次,存咽人肺,能补益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