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8有声小说:我的祖先—明朝儒家贤相刘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7 00:37:24
 

     刘珝,字叔温,号古直,明代青州府寿光县阳河里人(今青州市朱良镇阳河村),生于明宣德元年(1426 年)五月二十五日,卒于弘治三年(1490)三月六日。他精通儒学,科举入仕,曾为皇帝讲学多年;他官至户部尚书,入内阁参预政务,担任宰相十年之久;他擅诗文、好读书,著述颇丰,有《古直文集》、《青宫讲义》传世;他事亲至孝,忠厚传家,后代人才辈出。所以,刘珝死后,弘治皇帝御制祭联:“忠裨于国,允称一代名臣;孝表于乡,堪称三朝元老。”刘珝,作为一代儒家贤相,是青州最重要的历史名人之一。


    青州阳河刘氏家族,是汉高祖刘邦后裔的一支。刘珝的七世祖刘八公,是元朝的一位能征惯战的武将,官至滁州路(治所在今安徽滁州市)总管。元朝灭亡,刘八公带领全家从原籍江苏下邳县刘马庄迁居青州阳河避难。阳河村,位居青齐沃野的中心,不仅风光秀丽,经济繁荣,而且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刘氏家族在这里安居乐业,耕读传家,很快成为地方的望族。

刘珝,在祖父刘良佐、父亲刘昺(字宗彝,号松溪)的教诲下,自幼苦读经史,锐意仕进,八岁能文,十九岁乡试中举。史载:刘珝一表人才,“丰姿秀伟,望之俨然”;面部生而有“丞”字文,善相面者预测后当为国家辅相,且有将相风度,每临大事而不惊。赴考途经淄河,正值河水暴溢,童仆、鞍马俱被洪水冲走,而他在水中行走半里余,神色自若,泰然处之,人们十分惊奇。首次会试并没有考中,就留在太学读书,与后来的名臣王恕、邢让同学。学习期间,“洁苦自励,以学业操守见称”。

明正统十三年(1448 年),23 岁的刘珝考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期满成绩优异,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是皇帝的文学侍从机构,编修是掌修国史的官职,为正七品。刘珝入仕不久,就相继经历了明王朝的“土木之变”、“于谦抗战”、“英宗复辟”等重大事件。期间,刘珝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朱明王朝统治的基本立场,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应措得当,逐渐得到明王朝的信任和重用。天顺二年,36 岁的刘珝提拔为詹事府的右中允,官阶正六品,担负为明太子朱见深讲学的重任。刘珝讲学很认真,得到太子的赏识。
    1465 年,朱见深继位坐皇帝,是为明宪宗,年号“成化”。新皇帝不忘旧宫僚,刘珝作为皇帝当太子时的老师,立即受到重用,升任太常寺少卿,兼侍读,正四品;成化三年,“迁太常卿,兼侍读学士”,成为正三品高官。这期间,刘珝仍然坚持天天给皇帝讲课,且每次进御讲学,“反复开导,词气侃侃,闻者为悚”,不厌其烦地为皇帝讲解,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别人都很佩服。内阁大学士刘定之称他为“讲官第一”。宪宗皇帝也非常喜爱和敬重他,称呼他为“东刘先生”,赐印章一枚,文曰“嘉猷赞翊”。此外,还参与和主持了《续资治通鉴纲目》、《文华大训》等重要书籍的编纂工作。成化十一年(1475 年)四月,已届天命之年的刘珝任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入内阁参预政务,这样,刘珝以吏部副长官兼翰林院长官的身份进入内阁,成为宰相“阁老”。成化十四年(1478 年)四月,升任吏部尚书,正二品。明年,加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成化十八年十二月,进加太子太保、谨身殿大学士,成为一品高官。


    刘珝自号“古直”,号如其人,辅政耿直忠介,居官清正,不拘小节。他“自以宫僚旧臣,遇事无所回护”,敢于直言,无所忌讳。特别是入内阁之后,“益勉修辅”,凡军国大事,独能果断处之,有“批鳞直前”的大无畏的勇气,丝毫没有“首鼠退后”的优柔寡断。而且,他利用便于接近皇帝的机会,积极推荐贤才,保护忠良,许多人“阴受其惠”,而他从不宣扬。同时,他还同奸佞小人作了不懈的斗争。太监汪直掌管特务机构“西厂”,横行霸道,陷害官民,滥杀无辜,民愤极大。刘珝大力支持大学士商辂上奏弹劾汪直,历数汪直的罪名,说服宪宗下令罢免汪直,撤销西厂。奸臣李孜省等人“左道乱政,欲动摇东宫”。刘珝屡次到皇帝面前直言相谏,力保国本,阻止了李孜省的图谋。当时宪宗皇帝的内阁有三位大学士;万安、刘珝、刘吉。刘珝素来看不起万安,曾当面斥责万安“负国无耻”。万安积忿,昼思夜想要搞掉刘珝。这时,恢复后的西厂仍然为所欲为,万安就邀请刘珝一同上书,请奏罢免西厂。正直的刘珝不愿与无耻的万安共事,没有参加,恰好中了万安的诡计。宪宗皇帝对刘珝不满,要罢免他。万安等人假装吃惊,装模作样地求情。刘珝刚直,不吃这一套,上具疏乞请退休。皇帝批准了刘珝的请求,诏令还乡。
    成化二十一年(1485 年)九月,是年60 岁的刘珝返回故里青州阳河。他事亲尽孝,父母相继去世时,他都“庐墓三年”。弘治三年(1490 年)病逝,享年65 岁。皇帝不忘他的功绩,赠太保,谥“文和”,赐祠额曰“昭贤”,定期派遣官员祭祀。解放初期,刘珝的坟墓还保存完好,占地数十亩,参天的苍松翠柏,浓荫遮天蔽日,石人、石马、石羊等分列两厢,甚为壮观。但是刘阁老坟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浩劫中遭受到毁灭性破坏。近年来,刘珝后人对其墓地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恢复,用以展示丰富的青州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