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方案模板:初秋:适量运动 拒绝秋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02:01:27

        8月8日是“立秋”。立秋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天即将来临。节气的变化,直接影响人体生命节律的调节。那么,立秋后养生该注意哪些方面呢?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工程学院院长陆小左教授告诉记者,立秋后,自然万物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变为阴盛的转折点,人体阴阳代谢自然也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也就是说,立秋后要防暑、防秋燥、防秋膘,“收阴养肺”是养生的主要准则。

炎热之中 仍需防暑

        陆小左教授介绍,立秋是一年中气温由升温向降温的转折期,此后湿气逐渐减弱,之前让人难以忍受的“桑拿天”逐渐减少。但立秋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炎夏的余热未消,处暑节气也将在8月底接踵而来,“秋老虎”也虎视眈眈,天气逐渐转向干热。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9月的中下旬,天气才真正能凉爽起来。因此,立秋后应当心“秋老虎”,小心中暑。

        针对这一时期的气候特点,市民饮食起居既要防暑,又要御寒。为了预防中暑,建议人们保证睡眠,注意补充水分,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以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引起“热伤风”。出门时随身备好藿香正气、仁丹等防暑药品。老年人在立秋时节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所以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同时,随着天气的转凉,入秋后人体抗病能力减弱,如果不注意会容易发生腹泻,婴幼儿和老年人等腹泻的易感人群要特别注意防范。因此,在选择食物时,寒凉饮食要减少,如西瓜、梨、黄瓜等,这些食物性味寒凉,多吃可能伤及脾胃。

调节心情 谨防秋燥

        陆小左教授介绍说,人们在夏季酷热大汗之后损耗过多,会出现体内营养及水分不足。而进入秋季之后,天气渐凉,气候干燥,因此极易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乃六淫之邪,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常见口干舌燥、鼻涩咽痛、皮肤干枯、大便干结、烦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征”。老年人对秋天气候的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重视预防。

        秋季防燥,要以养阴清燥、润肺生津为基本原则。立秋后基本上是以温燥为主,表现为湿热、阴虚、火旺。初秋免不了出现“秋老虎”的炎热天气,这种天气很容易令人心情烦躁,应积极防范“情绪中暑”。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保持心平气和,少生闲气,主动予以排解。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如果人体违逆了秋季收敛之气,就要伤害肺气。秋季伤害了肺气,到了冬季,就要发生病变,这是因为人在秋季养“收气”不足,到冬季奉养“藏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早卧早起 春捂秋冻

        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较大。此时,公众在起居和衣着上应该有所讲究,起居宜“早卧早起”,穿衣要“春捂秋冻”。

        立秋时节在起居上之所以要做到“早卧早起”,是因为“早卧”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多。秋季适当早起,还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于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的发病有一定意义。一般来说,秋季以21时至22时入睡,早晨5时至6时起床比较合适。而我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养生保健谚语。因此,秋季穿衣也要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适当地冻一冻。陆小左教授提醒,“秋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遇冷不穿衣”。初秋,暑热未尽,凉风时至,当天气骤然变冷时,适当地增衣是必要的,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反而会招灾惹病。“适当增衣”以让自己略感凉而不感寒为宜,而不是穿得暖暖和和、裹得严严实实。“秋冻”的另外一层意思是,晚秋可适当拖延增加衣服的时间,但要以自己能接受为限度。

少辛多酸 主张清补

        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因此,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人们可以根据这一节气的特点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而进补的原则是“少辛多酸”。

        陆小左教授介绍,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蒜、韭、椒等辛味食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干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适当多食酸性食品(肝五味主酸)以助养肺,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阳桃、柚子、柠檬、山楂等。限制粗糙纤维的食物与刺激性强的食物的摄入,以保护肠黏膜和肠道功能;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可以服用具有健脾补胃功效的莲子、山药、扁豆等食物。此外,人们在夏季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因此,刚立秋后不主张大量进食过于滋腻的养阴之品,这样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初秋进补宜清补而不宜过于滋腻。可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燕窝、梨、芝麻、鳖肉、黄鳝、藕、菠菜、乌骨鸡、猪肺、豆浆、鸭蛋、蜂蜜、橄榄等,则对身体大有裨益。

适量运动 拒绝秋膘

        立秋之后,人的脾胃功能逐渐恢复,比起夏季来食欲明显好转,因而也是贴秋膘的好时候,但这也是体重增加最快的时候。肥胖者、要控制体重的人这时要注意节制饮食、适量运动,以免体重增长过快。

        立秋后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此时应积极参加运动可选择慢跑、散步等运动方式。立秋后的早晨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此时不冷不热,气温宜人;天高气爽,使人精神爽快。但在秋天“养收”的时候,不宜做运动量较大的运动,尤其是老人、小儿和体质虚弱者。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要以“不要过汗”为原则,因为此时大量出汗容易伤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