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神兽精魄加属性:我对中医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9:31:14

1 ,中医是治病的学问,它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病”,而不是其它。

2 ,阴阳五行是中医的哲学基础,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与系统论观念。阴阳五行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内容,不是中医的研究内容与对象。

3 ,脏象学说:中医的脏象概念,源于解剖,而又高于解剖。是生理的、功能结构的单位,而不是解剖的、形态结构的单位。是一系列相关相近的生理功能、生理过程的集合。

4 ,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的生理生化学。血是血液。津液类似于体液。气的概念比较复杂,有广义的,有狭义的;有哲学层面的,有生理病理层面的。在中医领域里,我们只讨论生理病理层面的“气”。 元气,与三羧酸循环、ATP相关;宗气,与呼吸系统的O2交换、运输、分布相关;营气,与血液中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相关;卫气,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相关;所谓的“气机”、“气化”,所谓的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皆可以作“生理功能或生理过程”理解。

5,经络:经络的本意是血管。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渐渐具有了新的内涵,不再是解剖的、形态结构的单位,而是成了生理的、功能结构的单位。是一系列相关相近的生理功能或生理过程的集合。具体言,是血管、神经系统、结缔组织的部分功能的集合。所以,从解剖学上去寻找经络的“独立”存在,就成为了一条走不通的道路。经络的概念是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与内涵的,但十四经脉及其循环,在解剖学层面上讲,是不存在的,是主观构建的产物。

6 ,中医的病因学:中医的病因,如六淫与七情,从整体上言,从严格意义上言,不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而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条件”。有趣的是,虽然中医对疾病病因的认识有着巨大的缺陷,却仍然在大多数病症的诊治上取得相当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中医所特有的诊治模式——辨证论治。

7 ,中医辨证论治:辨是辨别,是诊断;证是证候。证候又是什么呢?就是机体的病理状态。辨证论治,就是从病人外在的症状表现出发,去寻找判断病人机体内部的病理状态,并随“证”治之。运用相关的方药、针刺穴位,去纠正改善调节机体内部相应的病理状态。

8,辨证论治的缺陷:在感染性、传染性疾病中,如结核、霍乱、疟疾、血吸虫病等,这类病症的诊治核心,在认识并治疗病因。中医辨证论治模式未能抓住该类病症的诊治核心,疗效有局限性。

9,辨证论治的优势:在慢性内伤杂病中,如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这一类病症病因大多是多源而非特异性,对该类病症的病因的认识,有助于对疾病的预防,却对疾病的治疗用药指导帮助不大。同时这一类病症大多内在的病理状态多发而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互为标本。这一类病症的诊治核心,已转移到机体内在的病理状态上。在内伤杂病领域,中医辨证论治的诊治模式,有着极大的优越性。并且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治疗手段与方法,如方药、针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