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法宝亲密度与几率:张漱泉先生关于"嘉秦"的复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5:33:54

张漱泉先生关于"嘉秦"的复信

书耿先生:

邮件收悉。有人关心提出讨论议题《嘉秦似非"宗迪后"》是好事。

其实秦氏的历史与我无关,我非研究历史者,只是参与了他们的活动,手中有了《锡山秦氏宗谱》十修谱,经常翻阅读谱,谱中资料浩瀚,无厚实的基础,难以读懂与理解。

然而第一编的锡山秦氏源流:(八)锡山谱宋元世系本支图、(九)毗陵谱宋元世系图、(十)宋元世系统宗图、(十一)大宗图、(十二)小宗图之一、(十三)小宗图之二、(十四)小宗图之三。一页的注释,二页的后跋。简单明了的世系连接图一目了然,我是常读,温故而知新,深深地吸引着我。

(八)锡山谱宋元世系本支图:观——湛——南翁(武进新塘始祖)——煦号振南

(九)毗陵谱宋元世系图:观——湛——煦号振南

(十)宋元世系统宗图:观——湛——南翁——照

南翁作为单独一代,除锡山谱有外(锡山支的石塘湾分支谱上也无),常州、无锡、江阴、高邮、甚至于上海的陈行谱等其他各支是不接受南翁单独一代的。由于洞庭谱修谱时,请锡山秦氏协修,锡山秦氏将单独的南翁一代介绍到了洞庭。

(十一)大宗图(照公后裔世系图)长有连接起来的二页,从照公列出,一目了然。

(十二)小宗图之一(煦公后裔世系图)长有连接起来的二页,从煦公列出一目了然。

(十三)小宗图之二(熙公后裔世系图),只有四列,记载到宗远、宗达、宗道、宗迪(迁塘头,为塘头始祖)。

熙——师闵——宗远

宗达

宗道

宗迪(迁塘头,为塘头始祖)

(十四)小宗图之三(烈公后裔世系图),只有七列,记载到:

烈——师古——宗建

宗迈(迁洞庭,为洞庭始祖)

宗述

宗遽——逵、适、遁

谱上仅在(十三)小宗图之二中列出“宗迪(迁塘头,为塘头始祖)”,别无其他记载。

由于锡山支修谱及后的一段时间里,忙于整理文献资料,无人关注嘉定秦氏。由于我在上图见到《中国家谱总目》中有嘉定秦氏的信息。也将秦元璇的复印本借出阅读,抄录。看了之后的感觉,要团结起来,请他们回到秦观后裔的大家庭团聚。因此,我在给一位上海的秦先生的信中,提到一个愿望“期望秦观后裔相聚在无锡!”,有了自己的愿望,就要宣传自己的想法,于是出现了写出的几篇习作,表达自己的感情:

一是表示欢迎他们走亲访友,热络是双方主动的事情,清高自傲是不可取的。

二是尽量为他们找出连接的世系。照、煦、熙、烈四公中同一辈份中,找不出有“之”字辈,只有照公后裔中有一部份连续的“之”字辈,上海有位作家写秦辅之是秦观六世孙,嘉定谱中记载是秦观七世孙。这就难了,与洞庭的元德公秦仪对照,秦辅之(元代进士)是秦观第8代讲得通吗?(通常所说的世孙,各人的理解不同,有一代的误差。)正好在照公后裔第9世(代)中有15人含"之"字,故推测有这个可能性。但也并未说他是一定。这样就可将嘉定秦氏归入到照公的队伍中,总比流浪在外好吧!只是怀疑是:“疑似”,没有直接用直线连起来。保余先生的意见有他一定的道理,嘉定谱上写从无锡迁出,当时,我未见到此记录,他从秦子卿谱集见到。而且锡山谱上记载着宗迪(迁塘头,为塘头始祖),我为此询问了无锡多人,塘头在无锡,在无锡与江阴之间的无锡境内。而且无锡已经找不到塘头秦氏,塘头秦氏早于锡山秦氏迁移到无锡,而且迁移出了无锡。去了何方,无记载。洛社谱上明确记载“宗迪迁无锡北门外塘头”。

书耿先生信中写着:《练川秦氏宗谱》(嘉定)这样写着"元末避乱自无锡迁居练川之横汤"。收藏于苏州博物馆的宗谱。《增新支》在介绍秦子卿先生引用同一句话时是这样写的"元末以避乱自无锡(注:恐系洞庭)徙居练川."可以看出,这两段引文不一样,总有一段不是原文,也可能两段都不是原文.不明白注是秦子卿先生在引用时添加,还是《增新支》一文作者所加的注.但无论是谁加的,都说明自无锡之说,不太靠谱。

我是按照保余的抄录写的(他在无锡借到秦少游家谱集),今年,为了核实此段文字,我在上图借出了秦子卿先生专著《秦少游家谱学术资料选编》就是简称的秦少游家谱集。照相影印谱上文字相同,子卿先生在天头上用毛笔小楷写了“恐系洞庭”的注释。最近我又借出了一次,又翻阅见到其工整的小楷,毕竟是书法家。家谱集影印件嘉定谱中写着"元末避乱自无锡迁居练川之横汤",而秦元璇复印的台湾近期的分支世系复印件中缺少了此段。也是事实。我是忠实地抄录它们。我也说不清楚,书耿先生自己设法阅读子卿先生的家谱集就清楚了。

综观照、煦、熙、烈四公后裔中,照、煦二公的后裔在常州、无锡等地,人丁兴旺,烈公后裔仅此洞庭一支,人员分散。熙公后裔一个也找不到。心中如何感想?我的心路历程就是如此。至于想法是否有误,倾听大家意见就是。

联络员 2011年8月1日星期一

鸡犬相闻不往来的现象不可取

彼此问候和谐共处才能有共识

崇明秦谱载中立公少游三世孙

知柔后裔谱载处度公生进和迁

上海昆山嘉定世系矛盾理还乱

崇明浩云赴锡坦诚交谈多取证

一来二往感情深彼此设法接近

志载秦约写的文章误成秦约文

迁祖秦庾及子玉孙约历史搞清

崇明秦氏毗陵谱中世系显端倪

陈行秦氏相较毗陵世系有差异

首届全国后裔谒祖访亲邀陈秦

陈行秦氏远见卓识五人赴锡聚

在团聚中增进感情世系后理清

水到渠成崇明秦氏例子是榜样

注:知柔公迁移上海闸港(溪)(今闵行区浦东部分,靠近奉贤南汇的黄埔江边),其后裔分迁陈行(今闵行浦东的浦江镇)、南汇的九团、松江泗泾、宝山大场、青浦赵行、昆山,上海城隍秦裕伯是其后人,裕伯弟弟亨伯后裔迁移浙江处州(今丽水),很分散。他们彼此无联系,各支人数也不多。据目前掌握资料,他们是秦观后代。要协助他们团聚起来,理清世系。陈行秦氏派出了解放前后上海名医秦伯未的孙子秦淼先生等五人赴锡团聚是一个有远见的好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