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新水系技能详解:长江黄河边环境隐患?大化工时代如何破解布局之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08:40:57

图为正在建设中的浙江一石化项目。据国家发改委工业司3月中旬透露,“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迎来一个石化建设的新高峰。我国的石化生产规模将向800万—1200万吨/年炼油装置、80万—100万吨/年乙烯装置、60万—100万吨/年PTA装置发展。据测算,每年石化设备市场容量达300亿元左右。张和平摄
国家环保总局4月5日公布,在对各大水域价值4500亿元的127个化工石化项目的环境风险排查中,由环保总局直接排查的20个敏感地区的项目均有不同程度的环境隐患。化工石化行业的环境安全一时成为关注热点。
发展背后埋隐患
如果不对这些化工石化项目进行彻底整改,类似松花江污染的环境事故就在所难免
在炼油、乙烯等石化行业中,一个项目动辄几亿元甚至上百亿元,而且一个大项目往往能带动一串产业链。而我国正处在大规模工业化阶段的客观发展过程,近年来化工石化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纷纷上马。“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的地方一个城市分布着几个化工园区,可以说是遍地开花。”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告诉记者。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共有化工企业2.1万多家,而沿长江、黄河分布的就占50%以上,其中100多家存在安全隐患。
“在盲目发展的背后,许多人忽视了化工石化行业的两面性。”王如松说,化工石化行业一方面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是高风险、高污染的行业,可以说是污染猛于虎!
此次国家排查初期结果显示,这127个新建或拟建的项目布设于城市附近或人口稠密区的达60个,占总数的47.2%;布设于生活(产)水源取水口或自然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和珍稀水生物栖息地的有37个,占29.1%。
“布局不合理产生的‘先天性’风险加上各种‘后天性’风险,使得环境隐患十分突出。”国家环保总局环评司审查一处处长梁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区域环境风险问题突出、对附近江河威胁严重、一些项目应急预案不完善,这些都是目前存在的环境隐患。
“如果不对这些化工石化项目进行彻底整改,类似松花江污染的环境事故就在所难免。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梁鹏处长这样表达了他的忧虑。
企业布局不合理
化工行业对水源有“天然”的依赖;地方无法从区域、流域整体考虑产业布局的环境风险
在我国,化工企业布局不合理的先天性隐患有其历史原因。一些“一五”期间的老化工企业,如吉林石化,作为化工基地,当初选址建设时,对风险和环境安全问题就虑及无几。
化工企业的特点是用水量、排水量都很大,且水运也相对便宜。水源对选址来说很重要。离水源越近,产业布局越密集。一些化工石化区和大型企业布设在城市水源上游或紧邻居民集中区,对社会生产和群众生活安全构成威胁。如此次被排查的盘锦中润化工有限公司,其在建的化肥、三聚氰胺、甲醇联产资源化项目所在区域内现有大量居民,且距离企业较近。
“当前的突出问题是,许多地方在发展化工石化产业时,只考虑经济因素,哪里成本低、效益高,就在哪里建——大江大河沿岸、城市附近自然成了化工石化行业的‘热土’。”王如松说,“一旦发生环境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即使是新建的项目,已经考虑了选址中存在的风险和环境问题,也同样存在布局不合理问题。完全新建一个项目,包括选择新址修造、铺设管道等,资金可能在半途中就已告罄。为了节省资金,有些项目就依靠已有的一定产业基础建设。但由于旧有的缺陷存在,虽说是新建项目也很难回避风险。即使是完全新建项目,对选址、预防风险方面要求确实会比以前提高,但是,项目的审批往往只是在单个项目的层面上考虑。忽略了项目一旦上去,将会延伸一堆产业链上的企业,或者当地本身已存在其它同类企业,这个区域就会有风险。参加此次项目排查的一位专家说。
也有学者认为,从化工行业的布局角度来看,没有大的问题。江南大学江南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立青教授认为,所有的大型化工厂不可能不排污。将排污危害降低到最小的办法,就是把生产厂区放在大江大河边,利用其相当强的自净能力,通过足够时间将局部区域的有毒物质消解掉。以南京为例,许多化工厂就在长江边上,但是排污口设在主要水源的下游,充分考虑了危害问题。“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有条件的化工项目都放到了海边或者大的河流附近。”
对此,有专家强调说,即便是如此,为避免事故发生后的灾难性后果,也要谨慎从事,以防万一。
从源头防范风险
对今后新上的化工石化基地推行规划环评,解决审批机制错位和环保管理体制问题,对全国布局进行统一的科学规划
据介绍,通过此次排查,各有关企业又新增加环境安全投资16.18亿元,截至目前,已落实新增环境安全投资5.89亿元。“大部分企业对环境风险防范认识有了明显提高。”梁鹏说。
同时,针对环境风险排查所发现的问题,国家环保总局提出了相应整改要求。为防止整改虎头蛇尾,环保总局将负责督办直接排查的20个项目的环境风险隐患的整改,其余107个建设项目的整改由各省级环保部门负责督办。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指出,这种布局性的环境风险一旦形成,短期内无法解决。因为搬迁的各种成本太大,只能采取一些被动的补救措施。防范布局性环境风险的首要之举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度对今后新上的各类大项目推行规划环评,使环境保护提前介入宏观决策,从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从事后补救走向事前预防。
不过有关专家也指出,环评法自身的不完善制约了环评效力的发挥。环评法中虽然提出了规划环评的原则,但并未规定实施方法与操作细则。潘岳认为,目前规划与项目的审批机制错位,一些重大规划由地方政府审批,而规划中的项目却由国家部门审批、核准,宏观规划和微观项目在审批机制上倒挂,使得规划环评具有的优化生产力布局、指导项目环评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目前的环保管理体制也使得许多地方环保部门难以履行职责,“目前我国的地方环保局长都是同级政府任命的,许多环保局长难以违抗一些官员的‘长官意志’,在组织环评时不得不把环境风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环评就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有过多年环评经验的王如松如是说。
伴随着我国快速工业化的进程,化工石化行业的发展乃大势所趋。有关专家指出,我们要借鉴国外化工园区建设的丰富经验,强化园区布点和总体规划的论证,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王如松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必须进行全国性的统一发展规划,根据现实需求与各地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不能任由地方盲目上项目。
“环保要抓,规矩要上,对大江大河污染的净化容量要科学测算。环境资源要利用,但尺度一定要把握好。”徐立青说。
链接
仅在今年一季度,国家环保总局就因选址敏感等原因,决定停止审批与暂缓审批各类建设项目44个,投资金额1494.71亿元。其中,仅因不符合3月18日开始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中相关要求而被退回的项目就有16个,主要以化工、火电、煤炭为主,投资金额达399.91亿元。
《人民日报》 ( 2006-04-10 第05版 )